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拓电视美学新视野——评胡智锋《电视美学大纲》
1
作者 徐海义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62-63,共2页
相对于电视实践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电视理论的研究却显得滞后,这在电视界已是一个尽人皆知的问题,特别是作为"高层次抽象"的电视美学理论研究则更是如此。究其原因,一方面电视从出现到今天,特别是在中国,其历史还不是很久远... 相对于电视实践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电视理论的研究却显得滞后,这在电视界已是一个尽人皆知的问题,特别是作为"高层次抽象"的电视美学理论研究则更是如此。究其原因,一方面电视从出现到今天,特别是在中国,其历史还不是很久远,实践和理论的积累还处在一种量变的阶段: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普遍的浮躁情绪也撩拨着电视美学研究所需要的清净氛围。同时对电视这一极为复杂的对象进行美学的把握存在着诸多的难题。胡智锋先生的新著《电视美学大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研究 电视理论建设 新视野 电视产品 审美意识 电视文化 电视艺术 研究对象 美的本质 社会转型期
下载PDF
关注电视剧与社会生活的互动——评吴辉、张志君的《电视剧社会学》
2
作者 徐慧子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68-68,共1页
"如果忽视电视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就无法谈论20世纪的社会变化。"早在上世纪中叶,日本著名社会学家藤竹晓就已经看到电视与社会重要的关联。那么,作为电视荧屏上日常播出时间最长、数量最大的电视剧,它与社会之间存在着怎样... "如果忽视电视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就无法谈论20世纪的社会变化。"早在上世纪中叶,日本著名社会学家藤竹晓就已经看到电视与社会重要的关联。那么,作为电视荧屏上日常播出时间最长、数量最大的电视剧,它与社会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互动关系呢?吴辉、张志君的《电视剧社会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版),以综合性的研究视角,借鉴与利用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为建构电视剧社会学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社会学 社会生活 文化模式 互动关系 互动模式 研究方法 理论模式 发展历程 研究视角
下载PDF
理论的思辨与整合——宋家玲《影视艺术比较论》浅析
3
作者 王晗颖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图书评介 理论 思辨 整合 宋家玲 《影视艺术比较论》 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
原文传递
在审美与娱乐之间——当代中国电视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24
4
作者 周雪梅 张晶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4,共4页
娱乐本是审美的题中应有之意 ,但在当代中国电视的娱乐功能里 ,在感官愉悦与精神提升二者的反变关系中 ,前者占据了绝对的主要地位。在市场环境下怎样提高中国电视的审美品格 ,既关乎电视本身的生存 ,也关乎国家民族精神的走向和塑造。... 娱乐本是审美的题中应有之意 ,但在当代中国电视的娱乐功能里 ,在感官愉悦与精神提升二者的反变关系中 ,前者占据了绝对的主要地位。在市场环境下怎样提高中国电视的审美品格 ,既关乎电视本身的生存 ,也关乎国家民族精神的走向和塑造。本文试图在对娱乐和审美的概念进行清理的基础上 ,推论出“审美化生存”应该是中国电视的生存策略和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当代 中国 电视 价值取向 认知结构
原文传递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思潮——兼与曾庆瑞、尹鸿两位教授商榷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应辉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在当代大众文化思潮的影响下 ,中国电视剧领域的某些理论问题被混淆 ,造成具体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被误读 ,并直接关系到电视剧创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曾庆瑞、尹鸿两位教授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当下电视剧的创作进行了有意义的论争。本文认为... 在当代大众文化思潮的影响下 ,中国电视剧领域的某些理论问题被混淆 ,造成具体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被误读 ,并直接关系到电视剧创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曾庆瑞、尹鸿两位教授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当下电视剧的创作进行了有意义的论争。本文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被虚设的语境 ,大众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话语权。“大众”是不同权力话语集团争相亲和的对象 ,反映在电视剧领域 ,大众对作品的多元的合理的需求被它们按各自的意图曲解。电视剧作为当代主要文化艺术形态 ,天然地承载着提升人们精神素养、文化品位、审美能力的使命。商业因素对电视剧制作的介入并没有改变电视剧作为艺术的品格 ,当下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电视剧“美”的建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当代 大众文化 曾庆瑞 尹鸿 文化思潮
原文传递
寻找失落的人类文明——评《影视人类学概论》的学科贡献及特色
6
作者 凌江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图书评介 人类文明 《影视人类学概论》 学科贡献 特色 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
原文传递
系统的开放与创新——评张凤铸《影视艺术新论》
7
作者 周敏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系统论 图书评介 张凤铸 《影视艺术新论》 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
原文传递
史家的眼光 全景的审视——评高鑫、吴秋雅的《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
8
作者 张建民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69-69,共1页
20世纪中国电视剧,作为一门最年轻的叙事艺术,虽然仅仅经过了40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却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据2002年统计,当年审批通过的电视剧已达到了804部、16420集,电视剧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观看电视剧已... 20世纪中国电视剧,作为一门最年轻的叙事艺术,虽然仅仅经过了40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却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据2002年统计,当年审批通过的电视剧已达到了804部、16420集,电视剧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观看电视剧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但对于电视剧艺术的理论研究,尤其是电视剧发展史的研究还是相当薄弱的。北京广播学院的高鑫教授和吴秋雅博士合著的《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可以说是近年来关于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的一部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导演 中国电视剧 20世纪 发展史 剧史 电视剧艺术 发展历史 艺术风格 创作个性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电视剧领域下的“共享文化”
9
作者 李朝阳 《南方电视学刊》 2004年第2期53-55,共3页
“共享文化”其实就是“三元文化”这个大结构内部的“亚结构”。“三元文化”已经不再作为独立的文化类型呈现出明显的“排他意识”,而是在“整体性”和“转换”概念上进行温和的“自我调节”。三者在相互的交融和借鉴之中形成了“你... “共享文化”其实就是“三元文化”这个大结构内部的“亚结构”。“三元文化”已经不再作为独立的文化类型呈现出明显的“排他意识”,而是在“整体性”和“转换”概念上进行温和的“自我调节”。三者在相互的交融和借鉴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新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共享文化” 文化类型 文化身份 大众文化 制作方法
下载PDF
镜像的文化盘点——评戴锦华《雾中风景——1978—1998中国电影文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国涛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文化 图书评介 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 戴锦华 《雾中风景-1978-1998中国电影文化》
原文传递
洞悉的目光 创新的思路——评胡智锋《影视文化论稿》
11
作者 杨勇刚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图书评介 创新 中国 胡智锋 《影视文化论稿》
原文传递
真实背后的“隐者”——浅议纪录片创作中主体意识的介入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永颜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6-47,共2页
纪录片是记录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事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说,真实性(或曰纪实性)是电视纪录片的本质特性,真实性是电视纪录片生命与活力的源泉。当下,纪实性原则已成为纪录片创作中不成文的规定,纪录片也正以其独特的纪实风格活... 纪录片是记录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事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说,真实性(或曰纪实性)是电视纪录片的本质特性,真实性是电视纪录片生命与活力的源泉。当下,纪实性原则已成为纪录片创作中不成文的规定,纪录片也正以其独特的纪实风格活跃于荧屏,深人人的内心。但是,任何艺术,既然是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创作 电视纪录片 纪实性 艺术形式 浅议 纪实风格 真人 主体意识 内心 真实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