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6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DIO模式的国家一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郝学军 胡文举 +2 位作者 徐鹏 段之殷 王刚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29期137-140,共4页
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定位为基础,以未来工业发展趋势为指引,以学生工程能力提升为核心,基于CDIO教育理念,利用国际化实践教学平台,设计“管培式”小班实践教育模式,构建能力提升三级反馈系统。从学生奖学金获奖数、科技创新... 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定位为基础,以未来工业发展趋势为指引,以学生工程能力提升为核心,基于CDIO教育理念,利用国际化实践教学平台,设计“管培式”小班实践教育模式,构建能力提升三级反馈系统。从学生奖学金获奖数、科技创新数、就业率、升学率、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评价等量化分析近三年人才培养结果,结果表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CDIO实践教育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本专业奖学金获奖数、科技创新数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CDIO教育模式的实施是CDIO本土化的一次实践,对其他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国家一流专业 实践教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建伟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年第19期88-90,共3页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造性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尤为必要。以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开设背景、体系构建原则和思路、体系内容,以及...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造性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尤为必要。以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开设背景、体系构建原则和思路、体系内容,以及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经验,可为其他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构建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法合作办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刚 张群力 郝学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年第5期190-192,共3页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怎么培养和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复合型人才,目前已成为能源与环境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关键问题,其中包括: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怎么培养和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复合型人才,目前已成为能源与环境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关键问题,其中包括: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法两国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并结合当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良好环境,讨论开展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相关专业中、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合作办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BIM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牛润萍 陈潇义 《大众标准化》 2020年第12期93-94,共2页
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得到了普遍应用,但在各高校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简称建环)的教学课程中很少得到应用。文章介绍了BIM技术,介绍了BIM技术与建环专业的联系,并探讨介绍了BIM技术如何有效的融入到建环专业课程的教学实... 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得到了普遍应用,但在各高校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简称建环)的教学课程中很少得到应用。文章介绍了BIM技术,介绍了BIM技术与建环专业的联系,并探讨介绍了BIM技术如何有效的融入到建环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能够使各高校完善建环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更加高效,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课程教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下载PDF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一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5
作者 李锐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第7期130-132,共3页
高等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我国宣布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国家需要大量能源应用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根据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建筑环境与能源... 高等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我国宣布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国家需要大量能源应用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根据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培养体系建设内容,针对一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探讨了创新精神培养、专业知识培养和专业文化教育几方面内容,以适应国家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一流专业 人才培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下载PDF
室外交通污染物对临街建筑室内环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朱继宏 李德英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10,共6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和CONTAM模型结合的方法,分析室外典型交通污染物CO对临街建筑室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来流风向、建筑间距和建筑排布形式均对临街建筑室内CO浓度分布产生影响。来流风向角(θ)为15°时,室内CO浓度最...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和CONTAM模型结合的方法,分析室外典型交通污染物CO对临街建筑室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来流风向、建筑间距和建筑排布形式均对临街建筑室内CO浓度分布产生影响。来流风向角(θ)为15°时,室内CO浓度最低,而θ为45°时,CO浓度最高;随着建筑间距增加,室内CO浓度不断降低;交错排布的建筑形式下,室内CO浓度明显低于对称排布的建筑形式。临街建筑室内CO浓度逐时变化与室外街道峡谷内车流量变化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污染物 室内环境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CONTAM模型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在建筑能源管理中的探讨
7
作者 于丹 张雪 +4 位作者 王晨 李聪 李冉 刘紫祺 孙鹏 《建筑节能》 CAS 2017年第7期99-103,共5页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建筑物能效水平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根据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及建筑业普遍情况,开展专项节能减排工作,通过对能耗水平的统计分析,实现超低耗能建筑,推广近零能耗建筑。通过运用...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建筑物能效水平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根据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及建筑业普遍情况,开展专项节能减排工作,通过对能耗水平的统计分析,实现超低耗能建筑,推广近零能耗建筑。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能耗数据进行挖掘,并借助SPSS软件对北京市某建筑进行能耗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是一种有效的能耗评价方法,分析结论与实际情况极为吻合。PCA在建筑能耗统计分析领域及节能管理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节能减排 建筑能耗 能源管理
下载PDF
首都住宅建筑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建模与能量供需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彭黎菊 李爽 +2 位作者 史翊翔 蔡宁生 王随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05-3915,I0013,共12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热电联供(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系统作为一种建筑供能新手段,可有效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针对北方地区住宅建筑电热需求大且热电矛盾突出,...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热电联供(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系统作为一种建筑供能新手段,可有效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针对北方地区住宅建筑电热需求大且热电矛盾突出,全年负荷波动大等特点,以北京市为代表,利用DeST软件对住宅建筑进行负荷分析并搭建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模拟平台,研究不同参数对联供系统性能的影响;以负荷特性和参数分析结果为依据,设计一年不同时段下北京住宅建筑管理策略:冬季采用“以热定电”,其余季节均采用“以电定热”;与基线系统相比,在春、夏、秋、冬4个典型日中联供系统天然气耗气量分别减少了39.16%、31.63%、36.01%和14.04%,对热电联供系统用于未来建筑供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供 燃料电池 能耗分析 模拟 能量管理策略
原文传递
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转 张明顺 吴川 《建设科技》 2014年第9期100-101,107,共3页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科学的政策评估可以反映政策实施的效果、政策存在的价值以及政策需调整的方向。本文以公共政策学为基础,结合我国建筑合同能源管理现状,从政策实施的效能、效率、充分性...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科学的政策评估可以反映政策实施的效果、政策存在的价值以及政策需调整的方向。本文以公共政策学为基础,结合我国建筑合同能源管理现状,从政策实施的效能、效率、充分性、公正性、回应性、适当性6个维度出发,共设定了二级评估指标11项,三级评估指标29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 政策评估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建筑冷负荷对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添水 高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12124-12130,共7页
为解决现有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研究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考虑不充分(多以“典型日负荷”或“预测负荷”代替空调期冷负荷)的问题,首先应用EnergyPlus软件对北京某园区进行建模和负荷分析,再以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基于园区的电、冷负荷供... 为解决现有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研究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考虑不充分(多以“典型日负荷”或“预测负荷”代替空调期冷负荷)的问题,首先应用EnergyPlus软件对北京某园区进行建模和负荷分析,再以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基于园区的电、冷负荷供需平衡和综合能源系统设备的典型模型建立运行约束模型,在空调期对多能源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建立运行优化模型。对优化模型使用Yalmip建模和编程,使用Cplex求解器求解问题,得到不同负荷条件下的综合能源系统空调期的运行优化方案,并分析其统一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以经济性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可以使多能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在目标下运行更加优化;不同建筑冷负荷条件下运行优化方案具有较大差异性;不同负荷条件下运行优化方案具有一定规律性。可见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研究应该全面考虑冷负荷的影响,所提出的规律性运行优化方案为综合能源系统提升运行经济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建筑能耗模拟 运行优化 仿真模拟
下载PDF
大学校园典型室内环境新风量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雷瑶 王立鑫 +2 位作者 马丽 张微 李锐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32-37,共6页
校园建筑室内通风不良可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下降,进而影响室内人员的学习效率和健康.研究选取北京某大学26间公寓测试44次、8间办公室测试14次和26间教室测试43次,在冬夏两季对室内新风量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大学生公寓、办公... 校园建筑室内通风不良可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下降,进而影响室内人员的学习效率和健康.研究选取北京某大学26间公寓测试44次、8间办公室测试14次和26间教室测试43次,在冬夏两季对室内新风量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大学生公寓、办公室和教室新风量达标率(0~20%)远低于夏季达标率(22.2%~81.8%).冬、夏季公寓新风量为1.75~54.41m^3/(人·h)(0.13~3.82h^-1)和2.8~134.43m^3/(人·h)(0.2~9.62h^-1),教室新风量为0.39~15.24m3/(人·h)(0.02~2.36h^-1)和1.51~158.45m3/(人·h)(0.11~8.19h^-1),办公室新风量为1.14~44.6m^3/(人·h)(0.07~2.89h^-1)和17.9~74.0m3/(人·h)(1.16~4.81h^-1).公寓和教室新风量季节性差异的显著性与否与窗户开/关有关,而办公室新风量季节性差异不显著,而朝向和楼层对公寓新风量的影响不明显.大学生公寓、办公室和教室新风不足,应采取措施加强通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风量 CO2 公寓 办公室 示踪气体
下载PDF
区域建筑能源资源及负荷预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逸夫 徐以洋 +1 位作者 薛乔匀 张吉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51-59,共9页
近些年,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建筑以区域形式建设并配备有集中供能系统。但区域性集中能源系统具有相对复杂、投资大、大体量能源管理需求的特点。由于区域建筑的多建筑数量、多建筑类型、多不确定性的特征,负荷预测难度较大,... 近些年,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建筑以区域形式建设并配备有集中供能系统。但区域性集中能源系统具有相对复杂、投资大、大体量能源管理需求的特点。由于区域建筑的多建筑数量、多建筑类型、多不确定性的特征,负荷预测难度较大,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区域能源资源、区域建筑电力系统以及冷热负荷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对比分析各类型预测方法,探讨其适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建筑 能源资源预测 电力负荷预测 冷热负荷预测
下载PDF
基于实地调研的农村建筑环境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郝学军 孙沛然 +3 位作者 李晓萍 李以通 张成昱 张涛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1年第6期31-34,41,共5页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气候区下的4省300余户住户的农村建筑环境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不同气候区下的农村住宅普遍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保温隔热措施较差的问题。供暖形式上,火炉、火炕、散热器等在冬季采暖依旧有着重...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气候区下的4省300余户住户的农村建筑环境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不同气候区下的农村住宅普遍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保温隔热措施较差的问题。供暖形式上,火炉、火炕、散热器等在冬季采暖依旧有着重要的地位,空调、电扇、自然通风在夏季纳凉方面应用较多。多数居民可以接受所处的热环境,但还有不小的改进空间。本文提出可通过围护结构改造和供暖纳凉方式优化来提高舒适度,为改善农村建筑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住宅 室内热环境 节能
下载PDF
专业认证背景下对《建筑环境学》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晖 王立鑫 王闯 《科技视界》 2021年第5期1-4,共4页
为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强国,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文章结合笔者对于专业认证文件的学习理解、参与专业认证申请文件的准备工作以及《建筑环境学》日常教学工作,梳理了对于认证背景下建设《建筑环境学... 为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强国,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文章结合笔者对于专业认证文件的学习理解、参与专业认证申请文件的准备工作以及《建筑环境学》日常教学工作,梳理了对于认证背景下建设《建筑环境学》课程的思考,总结了通过创新型大作业"以点带面"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通过实践周进一步培养学生规范的专业表达能力、通过云班课辅助教学过程的课程建设实践,以期能够更好地体现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人才培养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建筑环境学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下载PDF
建筑类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建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第16期77-78,共2页
基于建筑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特点,介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开设情况,结合多年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从建筑类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定位、围绕建筑类高校环境类专业培养强化课程教学、强化实际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以及加强同建筑类高校环... 基于建筑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特点,介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开设情况,结合多年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从建筑类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定位、围绕建筑类高校环境类专业培养强化课程教学、强化实际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以及加强同建筑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交流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建筑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建筑类高校 环境工程专业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粉煤灰在环境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基于Web of Science的文献计量分析
16
作者 李中浤 吕旭波 +1 位作者 刘新妹 李晓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8-893,899,共7页
为深入了解粉煤灰在环境修复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客观反映相关国家(地区)、机构和个人在该领域的科学贡献和影响。本文采用ISI Web of Knowledge的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数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 为深入了解粉煤灰在环境修复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客观反映相关国家(地区)、机构和个人在该领域的科学贡献和影响。本文采用ISI Web of Knowledge的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数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和HistCite Pro,对1990~2022年该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从发文量TOP10的国家(地区)、高产作者、来源期刊、重要研究机构和研究方向热点等方面对1990年以来粉煤灰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了解粉煤灰在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环境修复 文献计量 HistCite Pro Citespace 研究热点
下载PDF
文物建筑内移动式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设计参数研究
17
作者 张子龙 刘芳 +1 位作者 李宏文 钱禹丰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0-996,共7页
为了研究移动式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在文物建筑内的设计参数,搭建了6A木垛火试验台,研究在不同喷射距离和模式下,该装置应对大规模火灾时适合的喷射流量与距离,并采用FDS,以北京某古建筑为模型进行模拟,从喷射强度、喷射距离、喷射时机... 为了研究移动式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在文物建筑内的设计参数,搭建了6A木垛火试验台,研究在不同喷射距离和模式下,该装置应对大规模火灾时适合的喷射流量与距离,并采用FDS,以北京某古建筑为模型进行模拟,从喷射强度、喷射距离、喷射时机、雾化粒径等方面验证并补充移动式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的设计参数。结果显示,喷射强度可设定为4.4~6.6 L/(min.m^(2));喷射距离可设定为5 m,尽可能采用近距离喷射策略;灭火时机应尽早,至少在起火后300 s内;雾化粒径的选择需根据具体情况权衡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式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 文物建筑 设计参数 火灾试验 FDS
下载PDF
夏季窗帘对大学生宿舍室内热湿环境影响分析
18
作者 侯书新 史永征 +2 位作者 吴秋婷 赵艺轩 王立鑫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48-53,共6页
在炎热的夏季,测试悬挂位置不同的不同材质窗帘的大学生宿舍室内热湿环境,得到各宿舍室内热湿参数和PM V-PPD指标,并与空调房间的室内热湿环境比较,得出在不开启空调时,采用厚涤纶遮光窗帘悬挂于阳台门外侧的宿舍,窗帘隔热降温效果最好... 在炎热的夏季,测试悬挂位置不同的不同材质窗帘的大学生宿舍室内热湿环境,得到各宿舍室内热湿参数和PM V-PPD指标,并与空调房间的室内热湿环境比较,得出在不开启空调时,采用厚涤纶遮光窗帘悬挂于阳台门外侧的宿舍,窗帘隔热降温效果最好,室内热湿环境舒适度较高,可以降低空调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光窗帘 室内热湿环境 PM V-PPD指标
下载PDF
《环境生物学》混合式教学初探
19
作者 袁冬海 寇莹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为解决传统理论课程缺乏趣味性以及实践性等存在的诸多问题,《环境生物学》课程将采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混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线上预习、课堂讲授理论知识、课后自学线上学习资源(中国大学MOOC)的整体设计及整合,线上学习与课堂... 为解决传统理论课程缺乏趣味性以及实践性等存在的诸多问题,《环境生物学》课程将采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混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线上预习、课堂讲授理论知识、课后自学线上学习资源(中国大学MOOC)的整体设计及整合,线上学习与课堂授课相互促进。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够很好的巩固课中的知识点,并且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积极性,课堂上巩固测试课前学习复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该模式把线下群体学习的优势与线上个性化学习的优势融为一体,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物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下载PDF
臭氧氧化-粉末活性炭-超滤对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效能及影响因素
20
作者 孙丽华 邓斯 +1 位作者 史鹏飞 王春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8-1305,共8页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新兴环境污染物已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有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是环境中ARGs的重要来源。采用O_(3)预氧化结合粉末活性炭(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PAC)与超滤(ultrafil...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新兴环境污染物已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有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是环境中ARGs的重要来源。采用O_(3)预氧化结合粉末活性炭(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PAC)与超滤(ultrafiltration,UF)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考察O_(3)投加量与水样的pH、温度对二级出水中不同形态ARGs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RGs被O_(3)氧化失活后,经过PAC吸附与UF膜的过滤能得到更为有效的去除;在O_(3)最佳投加量(2.0 mg/L)条件下,O_(3)-PAC-UF组合工艺对二级出水中不同类型ARGs(tet A、tet C、tet G、sul I、sul II)和其他污染物(intⅠ1、16S rRNA)的去除量为10^(2.67)~10^(3.92)copies/mL,且对细胞态和游离态ARGs去除效果明显增强;升高pH和较低温度均利于ARGs的去除;O_(3)分子的直接氧化作用居于二级出水中ARGs去除机制的主导地位。综上,臭氧联合粉末活性炭与超滤组合可以有效去除二级出水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 二级出水 超滤 臭氧 粉末活性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