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航天装备环境试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建国 李海波 +1 位作者 冯国林 姚艺豪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34-40,共7页
从航天装备面临的实战化考核、数字化建设和低成本控制等新形势与新要求出发,梳理了环境试验技术在航天装备试验鉴定中存在的实战化考核能力不足、全寿命周期环境效应考核不充分等技术难题,结合航天装备环境试验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系统... 从航天装备面临的实战化考核、数字化建设和低成本控制等新形势与新要求出发,梳理了环境试验技术在航天装备试验鉴定中存在的实战化考核能力不足、全寿命周期环境效应考核不充分等技术难题,结合航天装备环境试验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航天装备环境试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试验环境综合化、试验设计一体化、试验手段数字化在提升航天装备环境试验水平、缩短装备试验周期、降低试验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也是航天装备环境试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试验 实战化 数字化 一体化 低成本
下载PDF
典型舱段结构三轴振动/热复合环境虚拟试验方法研究
2
作者 丁镇军 欧阳钦山 +3 位作者 刘飞星 董龙雷 魏龙 任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0-37,共8页
随着航天飞行器面临的力学环境愈发严酷,热与振动环境已成为造成结构损伤和破坏、产品功能下降或失效的关键因素。建立了一种考虑三轴振动与热复合环境的虚拟试验方法,以简化的筒形舱段为对象,分别建立石英灯阵高温加热仿真模型与三轴... 随着航天飞行器面临的力学环境愈发严酷,热与振动环境已成为造成结构损伤和破坏、产品功能下降或失效的关键因素。建立了一种考虑三轴振动与热复合环境的虚拟试验方法,以简化的筒形舱段为对象,分别建立石英灯阵高温加热仿真模型与三轴振动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际试验数据得到振动台-夹具传递函数,将三者结合以建立三轴虚拟热振仿真模型。分别通过舱段结构单轴热振试验与三轴热振试验来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并基于验证后的模型获取三轴振动下结构中央测点随温度时变的传递函数变化情况。由舱段模态试验验证舱段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对比前6阶模态频率误差不超过5%。在单轴热振试验中,仿真模型各测点响应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与试验加速度响应RMS的误差不超过15%;在三轴向热振试验中RMS误差不超过20%,验证了所建虚拟热振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振复合环境 虚拟试验方法 石英灯加热仿真 三轴振动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代理模型的加筋壳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
3
作者 刘玉琢 曹立雄 +1 位作者 吴建国 李海波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4,共7页
加筋壳结构具有较高的比刚度和比强度,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承力结构中。可靠性优化设计(Reliability 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RBDO)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结构参数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可避免结构的过保守设计,保证其在服役环境中的... 加筋壳结构具有较高的比刚度和比强度,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承力结构中。可靠性优化设计(Reliability 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RBDO)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结构参数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可避免结构的过保守设计,保证其在服役环境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代理模型的高效RBDO方法,来解决屈曲可靠性约束下的加筋壳结构轻量化设计问题。基于预期可行性函数准则实现了样本点的自适应添加,并通过构建分段函数将离散变量连续化,进而在保证设计结果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优化效率。最后,通过将可靠性优化设计结果与确定性优化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壳结构 可靠性优化设计 自适应代理模型 预期可行性函数准则
下载PDF
综合离心环境试验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吴建国 李海波 +2 位作者 张琪 张伟 冯国林 《强度与环境》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真实有效模拟航天飞行器的发射和再入环境,全面激发产品潜在的故障模式,需要发展综合离心环境试验技术。从环境耦合效应和试验技术研究两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过载振动、过载温度、过载外压三种综合离心环境试验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 为了真实有效模拟航天飞行器的发射和再入环境,全面激发产品潜在的故障模式,需要发展综合离心环境试验技术。从环境耦合效应和试验技术研究两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过载振动、过载温度、过载外压三种综合离心环境试验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综合离心环境试验技术的工程应用和未来发展作了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载振动 过载温度 过载外压 综合离心 复合环境试验 耦合效应
下载PDF
航天飞行器爆炸冲击环境减缓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正平 秦朝红 +1 位作者 肖健 李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69-173,共5页
星箭分离过程中,火工品解锁,卫星受到严酷的爆炸冲击环境,强烈的高频冲击环境可能使卫星上的电子、光学和其它敏感设备产生破坏。为减少卫星分离过程中相互之间产生的冲击作用,可在卫星与适配器之间安装减冲击环;通过对减冲击环的高频... 星箭分离过程中,火工品解锁,卫星受到严酷的爆炸冲击环境,强烈的高频冲击环境可能使卫星上的电子、光学和其它敏感设备产生破坏。为减少卫星分离过程中相互之间产生的冲击作用,可在卫星与适配器之间安装减冲击环;通过对减冲击环的高频缓冲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冲击波的传递路径,在此基础上针对卫星模型进行减冲击环设计。采用爆炸冲击模拟星箭分离冲击环境,对其缓冲效果进行了评估,拐点之后减冲击环能衰减10 dB以上的冲击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减冲击环 爆炸冲击 缓冲
下载PDF
热噪声复合环境下飞行器结构动响应预示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郭静 吴振强 +3 位作者 张伟 程昊 刘振皓 秦朝红 《强度与环境》 2014年第6期1-10,共10页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巡航/再入阶段经历着严酷的气动力/热/噪声等复合环境,严重威胁着结构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严酷的热环境会显著改变结构的整体和局部模态特性,出现模态跳跃和丢失;当与噪声载荷共同作用时,结构动态响应出现突弹跳变现象,...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巡航/再入阶段经历着严酷的气动力/热/噪声等复合环境,严重威胁着结构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严酷的热环境会显著改变结构的整体和局部模态特性,出现模态跳跃和丢失;当与噪声载荷共同作用时,结构动态响应出现突弹跳变现象,表现出强非线性特征,因此热噪声复合环境下结构动响应预示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综述了热噪声复合环境动响应预示技术的发展过程,对比分析了目前热噪声动响应预示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对于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等载荷环境条件制定和结构优化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噪声复合环境 飞行器结构 动响应 仿真预示 数值方法
下载PDF
基于寿命剖面的鱼雷环境条件分析及可靠性试验剖面制定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星 陈欢 +1 位作者 朱曦全 曹威 《强度与环境》 2012年第6期42-47,共6页
本文基于鱼雷的寿命剖面,系统分析了鱼雷在全寿命周期内的贮存及使用环境条件,研究制定了鱼雷的可靠性试验剖面,为鱼雷产品的可靠性试验提供了基础,也为鱼雷的可靠性试验剖面制定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 鱼雷 寿命剖面 环境条件分析 可靠性试验
下载PDF
基于空气环境下静态氧化试验的C/SiC复合材料氧化行为与机理研究
8
作者 李继远 蒋仲禾 +3 位作者 赵桂成 刘宝瑞 李尧 艾士刚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4年第5期14-25,共12页
连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C/SiC)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热防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摸清C/SiC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不同氧化时间下的氧化行为与机理是开展C/SiC复合材料热结构设计的前提。本文针对C/SiC复合材料开... 连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C/SiC)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热防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摸清C/SiC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不同氧化时间下的氧化行为与机理是开展C/SiC复合材料热结构设计的前提。本文针对C/SiC复合材料开展静态氧化试验,系统研究了在400℃~1200℃范围内的静态氧化行为,获取了材料的氧化动力学参数。采用高温热重分析仪(TGA),获取C/SiC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连续失重曲线;基于氧化热重测试数据,给出了描述单位面积材料氧化速率的氧化动力学参量。通过显微观测、扫描电镜(SEM)测试、能量分散光谱(EDS)以及X射线衍射(XRD)测试等试验表征,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材料的表面氧化形貌、氧化生成物;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研究了材料内部的氧化扩散模式,重构了试样内部的氧化形貌,揭示了材料的氧化机制,并对氧化后的试样进行剩余强度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氧化 C/SIC复合材料 氧化机理 剩余强度
下载PDF
中国力学大会—2015MS23“航天飞行器结构强度与动力学环境研究”专题研讨会征稿通知
9
《强度与环境》 2015年第1期63-63,共1页
中国力学大会-2015将于2015年8月15~18日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与承办。 中国力学大会是我国力学界每两年一次的综合性学术盛会,是广大力学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大会批准由北京强度环境... 中国力学大会-2015将于2015年8月15~18日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与承办。 中国力学大会是我国力学界每两年一次的综合性学术盛会,是广大力学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大会批准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组织"航天飞行器结构强度与动力学环境研究”专题研讨会(编号:MS23),本专题讨论交流航天飞行器强度、动力学环境在理论方法、数值计算、试验技术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飞行器 动力学环境 MS23 结构强度 中国力学学会 力学界 学术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 科技工作者 环境工程技术
下载PDF
中国力学大会——2013 MS15“航天飞行器结构强度与动力学环境研究”专题研讨会征稿通知
10
《强度与环境》 2013年第1期64-64,共1页
中国力学大会——2013,将于2013年8月19~21日在西安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与承办。中国力学大会是我国力学界每两年一次的综合性学术盛会,是广大力学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大会批准由北京强... 中国力学大会——2013,将于2013年8月19~21日在西安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与承办。中国力学大会是我国力学界每两年一次的综合性学术盛会,是广大力学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大会批准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组织“航天飞行器结构强度与动力学环境研究”专题研讨会(编号:MS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力学学会 动力学环境 专题研讨会 航天飞行器 结构强度 征稿通知 西安交通大学 环境工程技术
下载PDF
火箭整流罩外气动噪声环境的大涡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瑞 荣吉利 +2 位作者 任方 李海波 袁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88-994,共7页
基于五阶加权本质无振荡(WENO)格式构造隐式大涡模拟方法(ILES),对跨声速来流条件下(Ma=0.8)火箭整流罩外噪声环境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风洞试验结果及国外文献进行对比,ILES方法能够在较粗网格下准确预测壁面湍流脉动特性。跨声速流动... 基于五阶加权本质无振荡(WENO)格式构造隐式大涡模拟方法(ILES),对跨声速来流条件下(Ma=0.8)火箭整流罩外噪声环境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风洞试验结果及国外文献进行对比,ILES方法能够在较粗网格下准确预测壁面湍流脉动特性。跨声速流动在壁面折角处出现分离、再附、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均方根脉动压力系数出现峰值,同时该区域噪声能量在全频段都较高,易引起结构抖振效应。最后,根据ILES模拟结果,指出工程常用的外噪声经验公式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整流罩 气动噪声 大涡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整流罩母线形状对脉动压力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瑞 荣吉利 +1 位作者 李跃军 李海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0-1026,共7页
使用隐式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传统球锥外形、幂次率外形以及冯·卡门外形3种母线形状对整流罩外壁面脉动压力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跨声速条件下,3种外形都在折角区域产生激波/分离泡干扰现象,从而产生脉动压力的峰值,且峰值位... 使用隐式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传统球锥外形、幂次率外形以及冯·卡门外形3种母线形状对整流罩外壁面脉动压力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跨声速条件下,3种外形都在折角区域产生激波/分离泡干扰现象,从而产生脉动压力的峰值,且峰值位置与时均激波位置基本一致;幂次率外形与冯·卡门外形能够显著减缓该区域的脉动压力环境,均方根脉动压力的极值比传统球锥外形低17%;由于分离点位置前后移动,使得母线折点与分离点之间的流动速度变化剧烈,同样会引起脉动压力的峰值,而冯·卡门母线在折点处过渡均匀,膨胀加速效应较弱,峰值并不显著。通过瞬时流场涡结构以及声压级频谱分析可知:传统球锥外形在折角之前的锥面区域湍流发展较慢,声压级要低于幂次率与冯卡门外形;分离再附后,传统球锥外形涡结构发展迅速,声压级比其他两种外形高出10 d 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火箭整流罩 母线形状 脉动压力 大涡模拟 外噪声
下载PDF
电子产品可靠性预计方法及标准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静 侯传涛 +1 位作者 李志强 冯国林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0年第5期48-54,共7页
可靠性预计是可靠性设计分析的重要环节,可以为产品设计、试验、保障资源配置等提供支撑。本文简要介绍实践中应用较多的两种电子产品可靠性预计方法——基于手册的预计方法和基于失效物理的预计方法,及其代表性的标准、手册,分析总结... 可靠性预计是可靠性设计分析的重要环节,可以为产品设计、试验、保障资源配置等提供支撑。本文简要介绍实践中应用较多的两种电子产品可靠性预计方法——基于手册的预计方法和基于失效物理的预计方法,及其代表性的标准、手册,分析总结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电子产品可靠性预计应用和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产品 可靠性预计 基于手册 基于失效物理
下载PDF
空间管路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14
作者 李志强 张佳琪 +2 位作者 陈江攀 高博 张忠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4年第2期7-13,共7页
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管路结构会产生大量级振动响应,严重时会发生断裂失效。振动控制是延缓管路结构失效,提升可靠性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边界简化及焊接部位建模,建立了复杂空间三维管路结构动力学模型,模态仿真结果与试验模态结果对... 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管路结构会产生大量级振动响应,严重时会发生断裂失效。振动控制是延缓管路结构失效,提升可靠性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边界简化及焊接部位建模,建立了复杂空间三维管路结构动力学模型,模态仿真结果与试验模态结果对比最大误差小于3%。在此基础上,使用金属减振器进行振动控制。通过计算,获得随机振动载荷下使用金属减振器前后空间管路结构的减振效率为8.46%;通过试验获得金属减振器实际的减振效率达到14.26%。本文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金属减振器能够显著降低复杂空间管路结构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管路结构 金属减振器 随机振动试验
下载PDF
热环境下金属壁板噪声激励动响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振强 李海波 +2 位作者 程昊 郭静 张伟 《强度与环境》 2016年第2期25-33,共9页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包含多种形式的金属壁板结构,巡航或再入过程中经历着严酷的气动热、气动力、噪声等复合环境,严重威胁着飞行器结构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为评估壁板结构的耐噪声性能,设计了钛合金平板和加筋板试验件,采用热噪声...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包含多种形式的金属壁板结构,巡航或再入过程中经历着严酷的气动热、气动力、噪声等复合环境,严重威胁着飞行器结构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为评估壁板结构的耐噪声性能,设计了钛合金平板和加筋板试验件,采用热噪声试验系统开展了试验件中心温度最高为400℃、噪声最高为162dB的动响应试验,采用高温加速度计和高温应变片对动态响应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钛合金平板和加筋板的最大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可达94.5 g和199.0g,金属壁板动态响应均方根值与噪声量级密切相关,受热环境影响较小,而热环境显著改变了动态响应的频谱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系统 钛合金壁板 热噪声环境 动态响应
下载PDF
可靠性强化试验及在航天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静 李海波 +2 位作者 洪亮 吴建国 冯国林 《强度与环境》 2018年第6期43-50,共8页
可靠性强化试验是一种应力激发试验,也是一种加速的可靠性增长试验,在产品研制阶段环境适应性鉴定试验前进行,通过快速激发和暴露产品的薄弱环节辅助产品设计改进。本文简述了可靠性强化试验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分析了国内外强化试验方法... 可靠性强化试验是一种应力激发试验,也是一种加速的可靠性增长试验,在产品研制阶段环境适应性鉴定试验前进行,通过快速激发和暴露产品的薄弱环节辅助产品设计改进。本文简述了可靠性强化试验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分析了国内外强化试验方法及其应用效果,研究了常用强化试验应力的效应和效率,根据航天产品的特点,探讨了航天产品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法,以及可靠性强化试验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后续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强化试验 航天产品 试验效率 应用方法
下载PDF
基于累积损伤的结构动力可靠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建国 李海波 《强度与环境》 2013年第5期10-15,共6页
结构动力可靠性已成为大型系统结构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从结构动力可靠性理论与分析、结构振动疲劳损伤累积分析两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学者近期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热点研究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航天... 结构动力可靠性已成为大型系统结构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从结构动力可靠性理论与分析、结构振动疲劳损伤累积分析两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学者近期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热点研究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航天工程特点,提出了航天飞行器结构工程领域未来应着重加强的研究方向与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提高我国航天飞行器结构可靠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疲劳 损伤累积 动力可靠性
下载PDF
基于PMI泡沫的可重复使用结构隔声性能研究
18
作者 秦朝红 侯传涛 +4 位作者 康军 魏龙 荣克林 郝子元 任方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0,共7页
可重复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力、热、空间等载荷环境,对飞行器系统可靠性和结构完整性提出了需求。可重复飞行器上升、再入过程中受到严酷的气动噪声环境,噪声传到飞行器内,会对内部的设备产生影响。因此在对结构进行设计时,... 可重复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力、热、空间等载荷环境,对飞行器系统可靠性和结构完整性提出了需求。可重复飞行器上升、再入过程中受到严酷的气动噪声环境,噪声传到飞行器内,会对内部的设备产生影响。因此在对结构进行设计时,除了轻质、承载、耐温等设计要求外,还要达到很好的隔声性能,在轨期间满足一定的空间环境要求,并可实现可重复使用。考虑到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olymethacrylimide, PMI)泡沫优异的耐热性、比强度高、轻质等特点,将PMI泡沫与复合材料蜂窝板进行复合,开展其隔声性能研究,获取了典型试验件的隔声性能。在此基础上对飞行器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试验验证了其良好的隔声效果。开展了不同剂量的带电粒子辐照试验,对其多次、长期在轨后的隔声性能进行了评估,在30~5 000 krad(Si)粒子辐照下,不管是PMI泡沫还是PMI泡沫与蜂窝复合结构的隔声性能变化不大,满足可重复使用的隔声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结构 隔声性能 空间环境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 蜂窝结构
下载PDF
隔热瓦组件低速撞击损伤特性及仿真研究
19
作者 宋俊柏 刘振皓 +3 位作者 吴振强 刘武刚 王龙 邢睿思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隔热瓦是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热防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低速撞击下极易受损。文章针对“隔热瓦−应变隔离垫−冷结构金属板”这一典型热防护结构,试验研究其在落球(直径50 mm)低速(≤10 m/s)撞击下的损伤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隔热瓦组件... 隔热瓦是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热防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低速撞击下极易受损。文章针对“隔热瓦−应变隔离垫−冷结构金属板”这一典型热防护结构,试验研究其在落球(直径50 mm)低速(≤10 m/s)撞击下的损伤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隔热瓦组件在受到撞击后,仅在受撞击区域形成一直径为16.5 mm、深度为1.79 mm的圆形凹坑,未观察到受撞击区域以外的裂纹、变形等损伤。随后建立隔热瓦组件撞击有限元仿真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修正。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撞击坑的直径和深度以及涂层脱落区域直径的仿真误差均在12%以内。该研究结果可为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热防护结构的设计、制造和维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隔热瓦 低速撞击 撞击试验 撞击仿真
下载PDF
运载火箭起飞噪声环境缩比模型试验方法 被引量:13
20
作者 任方 张正平 +3 位作者 李海波 韩丽 秦朝红 刘振皓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350,共7页
基于相似理论建立缩比模型试验相似准则,提出了火箭发动机喷流声场试验预示方法的流程。通过缩比模型系留点火试验,根据几何相似、喷流参数相似、发射环境相似来预示起飞噪声环境,在国内首次给出了运载火箭表面的噪声环境的空间相关特性... 基于相似理论建立缩比模型试验相似准则,提出了火箭发动机喷流声场试验预示方法的流程。通过缩比模型系留点火试验,根据几何相似、喷流参数相似、发射环境相似来预示起飞噪声环境,在国内首次给出了运载火箭表面的噪声环境的空间相关特性,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遥测数据之差小于1.5 d B,校验了缩比模型方法的有效性。缩比模型方法对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起飞噪声环境预示、噪声载荷设计、地面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起飞噪声环境 缩比模型试验 相似准则 空间相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