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辛体系求解板壳结构的面相似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研究
1
作者 李云途 刘小楠 +2 位作者 胡志强 阚宇彤 李炳奇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5,共10页
针对板壳结构的数值模拟,基于辛体系建立了面相似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BFEM)。区别于经典比例边界有限元法以点为相似中心,面相似比例边界有限元法以板壳结构环向边界面为比例变换中心,对板壳的表面应用二维谱单元进行离散,建立表面单元... 针对板壳结构的数值模拟,基于辛体系建立了面相似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BFEM)。区别于经典比例边界有限元法以点为相似中心,面相似比例边界有限元法以板壳结构环向边界面为比例变换中心,对板壳的表面应用二维谱单元进行离散,建立表面单元与比例中心面的变换关系。基于哈密顿体系理论推导了以面为相似中心的控制方程。与此同时,针对以局部径向参数为变量的系数矩阵,进一步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确定方程组的哈密顿系数矩阵,得到了板壳结构的表面刚度阵和节点位移函数表达形式。面相似SBFEM基于三维实体理论进行建立和求解,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实体有限单元在模拟板壳时存在的剪切闭锁问题。提出的方法适用于任意形状和变厚度的板壳结构。通过经典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计算精度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面相似 板壳结构 哈密顿体系 谱单元
下载PDF
钢支撑-框排架结构动力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向宇 李振宇 +4 位作者 史安琪 王作杰 刘凯雁 李杨龙 张国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38-1247,共10页
为研究常规钢支撑-框排架结构在高烈度地区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缩尺比例为1∶20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了结构的频率、层间位移角、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以及结构损伤分布等情况.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相应的缩尺有限元模型,对试验结... 为研究常规钢支撑-框排架结构在高烈度地区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缩尺比例为1∶20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了结构的频率、层间位移角、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以及结构损伤分布等情况.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相应的缩尺有限元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对结构薄弱部位进行了加固分析.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后,钢支撑-框排架结构频率退化较小,结构顶部存在鞭梢效应,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损伤主要集中在结构第5层沿纵向布置的钢支撑,加强该层支撑后有效缓解了结构损伤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支撑-框排架结构 振动台试验 有限元 高烈度地区 火电厂 抗震分析
下载PDF
北京构力:构建从BIM到CIM的整体解决方案 被引量:2
3
作者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年第7期30-32,共3页
为推进“新城建”决策部署,助力城市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构力)积极发挥企业在建筑信息模型领域的技术优势,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三维电子报建,构建从建筑信息模型构筑城市信息模型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城市信息模型 电子报 CIM 整体解决方案 建设项目审批 积极发挥 系统性
下载PDF
深圳BIM数据结构化入库及应用场景探讨
4
作者 郑鹏 闫靖晗 +2 位作者 顾宏晔 肖国花 谭鹏雄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5年第1期16-20,共5页
随着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逐步深入,作为工程信息数据载体的BIM模型,并没有在工程全生命周期中发挥出应有的数据价值。为了更有效地挖掘和应用BIM模型的数据价值,本文基于深圳市BIM相关标准,首先依据语义字典标准,对建筑、构件、空间和... 随着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逐步深入,作为工程信息数据载体的BIM模型,并没有在工程全生命周期中发挥出应有的数据价值。为了更有效地挖掘和应用BIM模型的数据价值,本文基于深圳市BIM相关标准,首先依据语义字典标准,对建筑、构件、空间和系统对象进行分类,形成相应的构件和空间类型表;其次将项目业务信息按照一定规则设计成业务逻辑表,同时将相关表格按照OLTP数据架构进行结构化存储;最后在此基础上尝试数据相关应用场景,如工程项目的数据查询统计、基点治理和非同源模型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Z-IFC 数据入库 语义字典 非同源模型对比
下载PDF
惯性增强动力吸振器-浮置板轨道低频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群 程志宝 石志飞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11,共10页
浮置板轨道(floating slab track, FST)对低频车轨耦合振动具有放大作用,由此引起的低频环境振动难以解决。引入惯性增强动力吸振系统(inerter enhanced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IDVA),提出带有IDVA的FST,即FST-IDVA,以减小列车移... 浮置板轨道(floating slab track, FST)对低频车轨耦合振动具有放大作用,由此引起的低频环境振动难以解决。引入惯性增强动力吸振系统(inerter enhanced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IDVA),提出带有IDVA的FST,即FST-IDVA,以减小列车移动荷载下的低频振动影响。理论分析给出浮置板轨道结构等效单自由度系统;考虑轮轨激励随机性,应用H_(2)优化理论给出IDVA的设计参数理论解;开发一种Matlab-Ansys联合仿真技术,应用该技术计算8编组列车运行过程中的车轨耦合动力响应。对比无动力吸振器和普通动力吸振器,验证惯性增强动力吸振器对浮置板轨道低频振动的抑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应用惯性增强动力吸振器后,FST板在其基频处加速度响应、钢弹簧支反力、单块板传往基础的合力均得到有效减小。惯容器的动态质量效果使吸振器与FST之间的相对位移减小大于50%。该技术可在浮置板轨道有限空间内实现更好的低频减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置板轨道 动力吸振器 惯容器 车轨耦合 低频减振
下载PDF
BIM技术在北京丰台站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雷娟 韩志超 +1 位作者 杨国威 韩羽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2年第3期116-119,共4页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管理项目成为项目管理中的新趋势,BIM技术的出现使项目管理经历着管理模式变革。北京铁路枢纽丰台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BIM技术应用到钢结构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BI...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管理项目成为项目管理中的新趋势,BIM技术的出现使项目管理经历着管理模式变革。北京铁路枢纽丰台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BIM技术应用到钢结构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BIM设计在钢结构项目关键节点中的展示应用,项目设计—生产—施工等重要数据的共享和信息化管理应用,实现了项目管控重点内容的可视化精细化管控。同时在项目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及BIM+GIS技术,实现钢结构构件可追溯性和可维护性管理,提高钢结构工程科学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BIM应用 丰台火车站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布局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淑嫱 阮浩 +1 位作者 邹贻权 刘苗苗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4,共8页
针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中模台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构件布局定序和定位优化方法。充分考虑构件生产过程中模台、模具、构件布局尺寸、操作空间等实际约束限制,以构件占用模台总长度最短为目标,建立基于最低水平线排布算... 针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中模台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构件布局定序和定位优化方法。充分考虑构件生产过程中模台、模具、构件布局尺寸、操作空间等实际约束限制,以构件占用模台总长度最短为目标,建立基于最低水平线排布算法的数学模型;应用改进灰狼算法确定构件排布顺序,通过构件类型、尺寸信息、模台尺寸约束、模具数量约束等对待排构件进行编码,并设置追随系数和自由系数控制灰狼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范围,经过多次优化迭代得出最优布局方案。在实证分析中,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对布局优化模型进行编码,最终表明该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优化效果,模台利用率显著提高,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预制混凝土构件 模台布局 灰狼算法 布局优化
下载PDF
基于概率分析的隔震结构失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慧鹏 刘付钧 +1 位作者 宋孟燕 周福霖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102,共15页
隔震结构体系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建筑结构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但其跟抗震结构体系有着不同的失效机制,需要结合上部结构失效、隔震层失效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隔震结构抗震性能为目标,该文提出从地震作用反应和结构抗力出发,基于概率... 隔震结构体系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建筑结构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但其跟抗震结构体系有着不同的失效机制,需要结合上部结构失效、隔震层失效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隔震结构抗震性能为目标,该文提出从地震作用反应和结构抗力出发,基于概率安全评价(Probability Safety Assessment,PSA)建立需求模型和失效概率模型,通过易损性分析讨论隔震结构四种失效模式的失效概率和最大破坏概率,找出结构最弱失效模式,并对模型薄弱位置进行优化,从而提高隔震结构的可靠度。以构造算例和工程算例为对象,建立需求函数、失效概率函数和最大破坏概率函数,研究其在不同地震水准下的失效机制,并做优化提升,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破坏概率 失效机制 地震发生概率 易损性分析
下载PDF
对撞射流下通风空间的流场结构实验研究
9
作者 王传岭 王聪聪 +1 位作者 陈红兵 牛沙沙 《暖通空调》 2024年第3期68-77,共10页
为了研究送风口和回风口位置对室内流场结构的影响,本文搭建了采用多条缝对置撞击送风的通风缩比模型实验平台,利用激光粒子测速技术研究了等温和非等温工况下多条缝通风空间中不稳定气流场的速度和湍流信息。结果表明:等温和非等温工况... 为了研究送风口和回风口位置对室内流场结构的影响,本文搭建了采用多条缝对置撞击送风的通风缩比模型实验平台,利用激光粒子测速技术研究了等温和非等温工况下多条缝通风空间中不稳定气流场的速度和湍流信息。结果表明:等温和非等温工况下,送风口截面的流场速度、湍动能和涡量的空间分布类似,最大值分别可以达到1.3 m/s、0.1 m^(2)/s~2和60 s^(-1),射流碰撞形成2个大尺度涡旋,造成流场结构不稳定;CS4.5截面,流场速度、湍动能和涡量最大值分别可以达到0.9 m/s、0.04 m^(2)/s~2和30 s^(-1);CS3.5截面,速度与涡量最大值均出现在近壁面附近,分别为0.42 m/s、8 s^(-1),湍动能最大值出现在截面中间位置,为0.13 m^(2)/s~2,且流场中形成了大规模的涡旋;非等温工况下,送风口截面和CS3.5截面中小尺度涡旋增加,大尺度涡旋减少,热羽流抑制了大尺度流场结构,增加了小尺度流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撞射流 通风空间 流场结构 等温工况 非等温工况 速度 湍动能 涡量
下载PDF
基于国产BIMBase平台的结构模型快速创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瑞阳 刘苗苗 +1 位作者 李书阳 杨华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目前,从CAD图纸到BIM模型的转换是工程师的普遍需求,但现有的翻模工具存在模型信息缺失较多、后期修改工作量大的问题。为满足快速建立BIM结构模型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AD图纸快速建立BIM结构模型的方法。首先,分析了CAD图素与BI... 目前,从CAD图纸到BIM模型的转换是工程师的普遍需求,但现有的翻模工具存在模型信息缺失较多、后期修改工作量大的问题。为满足快速建立BIM结构模型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AD图纸快速建立BIM结构模型的方法。首先,分析了CAD图素与BIM结构模型元素的对应关系;随后,研究了CAD和国产BIM软件的二次开发关键技术与自动翻模的原理;最后,开发出面向结构专业的三维模型重建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于实际项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系统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图纸 BIM结构 BIMBase 快速建模
下载PDF
基于BIM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数据与模型交互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敬配 邵琦涵 +3 位作者 杨宇沫 刘立峰 李尔康 黄磊 《建筑经济》 2024年第S01期375-379,共5页
本文提出基于BIM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数据与模型交互设计方法,旨在通过提升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标准化程度及协同设计水平,解决基于BIM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流程、数据与模型交互设计、梁柱节点空间避让等方面的应用问题,并将... 本文提出基于BIM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数据与模型交互设计方法,旨在通过提升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标准化程度及协同设计水平,解决基于BIM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流程、数据与模型交互设计、梁柱节点空间避让等方面的应用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工程项目中,验证本文所构建的基于BIM的装配整体式设计方法和平台架构的可行性。研究表明:该平台架构、设计流程及数据与模型交互设计方法能有效提升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设计效率,对推动装配式建筑数字一体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交互设计
下载PDF
不同倾覆力矩统计方式在不同结构体系中的应用
12
作者 朱恒禄 吴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9期20-21,共2页
规范对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有相应规定。用户可依据PKPM结构软件计算的规定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确定结构... 规范对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有相应规定。用户可依据PKPM结构软件计算的规定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确定结构的体系类型及设计参数。本文主要介绍了PKPM结构软件中倾覆力矩计算的相关要点以及在不同结构体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定水平力 倾覆力矩 统计方式前言
下载PDF
PKPM结构软件楼板有限元导荷方式应用
13
作者 吴昊 朱恒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9期27-28,共2页
恒载、活载是施加在建筑结构上最主要的两类作用,同时由恒、活构成的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并依据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等效地震作用。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通常将楼板假定为刚性板,即楼板平面内无限刚性,而房间恒载、活载导算至周边梁上。对... 恒载、活载是施加在建筑结构上最主要的两类作用,同时由恒、活构成的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并依据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等效地震作用。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通常将楼板假定为刚性板,即楼板平面内无限刚性,而房间恒载、活载导算至周边梁上。对异形房间通常按周边均布导荷,这样的结果沿用多年,未出现问题,但此处理方式也难免显得粗犷。自PKPM-V3版程序开始,增加异形房间和局部荷载按有限元方式导荷,导荷结果更符合构件实际受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房间 局部荷载 有限元导荷
下载PDF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加层后结构的几个问题研究
14
作者 肖川 史跃波 张欣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71,共8页
在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上加建钢结构层后,应采用整体模型进行抗震计算。由于加层部分与既有结构的阻尼特性不同,不能采用统一的振型阻尼比,本文研究了估计混合结构振型阻尼比的实用计算方法。为确保反映出加层结构部分的高阶... 在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上加建钢结构层后,应采用整体模型进行抗震计算。由于加层部分与既有结构的阻尼特性不同,不能采用统一的振型阻尼比,本文研究了估计混合结构振型阻尼比的实用计算方法。为确保反映出加层结构部分的高阶振型响应,本文引入了部分结构的有效质量系数的计算方法。最后,探讨了加层结构与既有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分析了加层后结构层剪力相对于原结构降低的原因。本文研究的计算方法均已在PKPM程序中实现,选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进行既有结构的加层改造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结构 加层 阻尼比 有效质量系数
下载PDF
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浮置板轨道低频隔振性能
15
作者 程志宝 张佳硕 石志飞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传统浮置板轨道结构将浮置板置于隔振器之上形成质量-弹簧系统,该系统可有效隔离1.4倍其特征频率以上的振动,但对低频振动具有放大作用。为改善传统浮置板轨道系统的低频隔振性能,将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引入浮置板轨道并研究其低频减隔... 传统浮置板轨道结构将浮置板置于隔振器之上形成质量-弹簧系统,该系统可有效隔离1.4倍其特征频率以上的振动,但对低频振动具有放大作用。为改善传统浮置板轨道系统的低频隔振性能,将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引入浮置板轨道并研究其低频减隔振性能。经理论推导给出浮置板轨道结构传递函数,考虑工程实际中轨道谱的随机性,应用H_(2)优化理论推导了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的最优参数解析解;搭建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瞬态响应仿真系统并验证其正确性,进一步应用其研究移动车辆荷载下的车轨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附加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的浮置板轨道,其固有频率附近的振动得到有效抑制,浮置板加速度峰值衰减率达到78%;浮置板轨道结构在低频区段(小于30 Hz)的隔振性能得到明显提升;传往基础的弹簧支反力有所降低;且不会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该技术可有效解决传统浮置板轨道结构低频隔振性能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置板轨道 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 H_(2)优化 车轨耦合 低频隔振
下载PDF
数字工程:开启智能建筑新纪元
16
作者 姜立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5年第1期28-30,共3页
数字工程是指运用数字化技术和理念,对工程项目从规划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其目标是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建筑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数... 数字工程是指运用数字化技术和理念,对工程项目从规划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其目标是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建筑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数字工程”作为这一转型的核心,不仅代表了技术革新的前沿,更是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数字住建应用与发展》中,“数字工程”章节详尽介绍了数字工程的内涵、价值和实施策略,展现了其在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管理 行业信息化 新引擎 全生命周期 数字化技术 工程项目 实施策略 智能建筑
下载PDF
甘肃文县城关镇山体-沉积河谷三维地震动IBEM模拟
17
作者 刘中宪 卢飞龙 +1 位作者 边煜凯 黄振恩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针对镇域尺度甘肃文县城关镇山体-沉积河谷三维地震动模拟问题,利用边界元法求解无限域弹性波动问题时降维和自动满足弹性波无限远辐射的优势,将间接边界元法拓展到城关镇山间河谷场地三维地震动模拟。根据钻孔资料及高精度地形数据建... 针对镇域尺度甘肃文县城关镇山体-沉积河谷三维地震动模拟问题,利用边界元法求解无限域弹性波动问题时降维和自动满足弹性波无限远辐射的优势,将间接边界元法拓展到城关镇山间河谷场地三维地震动模拟。根据钻孔资料及高精度地形数据建立三维精细化模型,以平面P波和SV波作为输入,在频域内分析了城关镇山间河谷地形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为提高计算效率,在计算耗时严重的散射波场构造和虚拟荷载求解部分采用OpenMP(Open Multi-Processing)并行编程,并通过与半解析解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城关镇的模拟结果表明:(1)沉积河谷和山体均会放大地震动,但沉积河谷的放大效应更为明显,在P波入射下,沉积河谷和山体观测点的位移放大系数(地震动位移与入射波位移幅值的比值)最大值分别为19.64和3.66,SV波入射下则为14.13和3.48;(2)两侧山体对地震波的反射会加剧山间河谷的边缘效应,河谷边缘的地震动放大系数最大可达19.64;(3)沉积河谷地震动的空间分布随频率变化明显,随着频率的升高,强震区从河谷中心逐渐往边缘转变。研究可为此类场地的地震区划和抗震设防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边界元方法 山间河谷地形 放大效应 OpenMP并行
原文传递
国产BIM技术在复杂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涛 张文津 +12 位作者 张凡 张彬 乔小伟 曾旭源 王战士 郑启炜 侯东梁 陈文星 郭浩明 徐柘艳 汤思远 贾猛 贾宝莹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5-23,共9页
京东上海总部项目为双核心筒+连接桁架的混合结构,邻近2条地铁线路与1条高铁线路。采用国产BIM软件BIMBase,对项目进行辅助建造和专业深化,克服场地周边环境复杂、基坑施工要求高、结构形式复杂等技术难点。研究及应用结果表明,国产BIM... 京东上海总部项目为双核心筒+连接桁架的混合结构,邻近2条地铁线路与1条高铁线路。采用国产BIM软件BIMBase,对项目进行辅助建造和专业深化,克服场地周边环境复杂、基坑施工要求高、结构形式复杂等技术难点。研究及应用结果表明,国产BIM软件具备实现在不同建设阶段BIM模型协同的数据基础,可保障工程信息安全。国产BIM软件与我国设计规范融合程度高,可提高BIM智能辅助审查质量和效率,形成三维可视化交底文件,助力项目降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建筑信息模型 数据协同 信息安全 正向设计 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BIM的装配式吊顶施工设计与应用
19
作者 张延斌 曹含宇 《北方建筑》 2025年第2期3-7,共5页
本文研究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吊顶施工设计及其在装饰旧改EPC项目中的应用。文章首先分析了装饰旧改市场的演变趋势,指出了传统装饰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并强调了BIM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引入BIM技术,本文展示了如何... 本文研究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吊顶施工设计及其在装饰旧改EPC项目中的应用。文章首先分析了装饰旧改市场的演变趋势,指出了传统装饰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并强调了BIM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引入BIM技术,本文展示了如何在施工早期阶段对专业管线的关键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提高施工效率、提升材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BIM技术 吊顶施工
下载PDF
BIM技术在某项目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足 许福 +3 位作者 彭良忠 李世才 武从方 张金保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8年第1期37-42,共6页
成本控制对建筑工程至关重要,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控制工程成本的关键一步。传统的结构优化往往侧重于结构可靠度,围绕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进行优化,优化目标单一,难以计及结构优化与全专业及建造阶段的协同。BIM技术全专业协同设计... 成本控制对建筑工程至关重要,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控制工程成本的关键一步。传统的结构优化往往侧重于结构可靠度,围绕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进行优化,优化目标单一,难以计及结构优化与全专业及建造阶段的协同。BIM技术全专业协同设计拥有可视化、参数化、可协调性等优点,设计过程中能减少误差,提高设计效率,实现标准化设计。本文结合BIM相关软件平台等,对某工程实例建立包含建筑、结构专业的信息模型,在保证结构可靠度的前提下,综合考虑项目钢筋用量、现浇混凝土体积、模板面积、人工消耗等因素影响,提出优化后的结构方案,并对不同结构方案的项目工程造价进行直接分析,给出了基于BIM的结构优化流程。结果表明,通过BIM技术进行优化设计,结构布置方案更加合理,工程造价有效降低,BIM技术与结构优化设计结合简化了优化设计流程,提高了优化效率,有助于项目各参与方直观地控制工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造价 结构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