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林业院校“仪器分析”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吕兆林 李林竹 +2 位作者 袁玮琼 武艺 韩雪 《中国林业教育》 2019年第5期51-54,共4页
随着分析仪器的飞速发展,"仪器分析"课程在林业高等院校中所处的地位日趋重要,已成为众多学科研究生的必选课程。针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新技术新理论更新不及时、学生对抽象教学内容学习兴趣不高等理论教... 随着分析仪器的飞速发展,"仪器分析"课程在林业高等院校中所处的地位日趋重要,已成为众多学科研究生的必选课程。针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新技术新理论更新不及时、学生对抽象教学内容学习兴趣不高等理论教学问题和实验内容陈旧单一、实验仪器跟不上科研需求、实验课程涉及知识点不够全面等实验教学问题,提出了"仪器分析"课程的具体改革措施:第一,补充、完善、更新理论知识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讨论式教学方法及前沿学术讲座方式开展理论知识教学;第二,开发、完善、精选实验内容,并修订实验指导书内容,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增设选修实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后,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和知识范围,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理论知识教学 实验课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AFM探针在木材样品测试中的选择与应用
2
作者 高永伟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2年第12期80-84,共5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可用于样品表面形貌纳米级观察,并可得到杨氏模量、摩擦力等各种物理参数,但原子力显微镜所使用的探针种类繁多,功能各异,选择合适的探针对获得满意的图象和其他信息至关重要。针对探针的构造进行了系统介绍,对各种功... 原子力显微镜(AFM)可用于样品表面形貌纳米级观察,并可得到杨氏模量、摩擦力等各种物理参数,但原子力显微镜所使用的探针种类繁多,功能各异,选择合适的探针对获得满意的图象和其他信息至关重要。针对探针的构造进行了系统介绍,对各种功能的探针进行了分类说明,对检测不同木材样品时的探针选择给出了建议,为科研工作者使用AFM时的探针选择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探针 木材测试 微悬臂
下载PDF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林业院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史军娜 刘美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12期41-42,47,共3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进行微观形貌分析的大型贵重仪器,在林业院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阐述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林业院校显微实验教学的特点,重点以北京林业大学公共分析测试中心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教学为例,详细介绍扫描电子显微...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进行微观形貌分析的大型贵重仪器,在林业院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阐述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林业院校显微实验教学的特点,重点以北京林业大学公共分析测试中心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教学为例,详细介绍扫描电子显微镜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并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林业院校 实验教学 大型仪器
下载PDF
蓝莓果中多糖及单糖构成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郭弘璇 吕兆林 +2 位作者 潘月 雷美玲 张柏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136,共5页
对‘北陆“蓝丰-爱国者-杜克’4个品种的蓝莓果中多糖和单糖的构成进行系统研究。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蓝莓鲜果中的游离单糖,纯水提取渣子中的蓝莓多糖,利用分光光度法与气相色谱柱前衍生化法相结合研究上述4个品种蓝莓果中多糖及单糖... 对‘北陆“蓝丰-爱国者-杜克’4个品种的蓝莓果中多糖和单糖的构成进行系统研究。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蓝莓鲜果中的游离单糖,纯水提取渣子中的蓝莓多糖,利用分光光度法与气相色谱柱前衍生化法相结合研究上述4个品种蓝莓果中多糖及单糖构成。结果表明:4个品种蓝莓果中游离单糖总量(以鲜果计)为24.18~33.18mg/g,其中‘蓝丰’果中游离单糖总量最高,且4个品种蓝莓果中游离单糖均以果糖、葡萄糖、半乳糖为主,果糖的含量占所有游离单糖总量的93%以上;4个品种蓝莓果中多糖总量为3.54—5.87mg/g(以鲜果计),‘爱国者’蓝莓果中多糖总量最高。研究结果还显示,4个品种的蓝莓多糖均由赤藓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岩藻糖、木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8种单糖构成,含量较高的单糖为果糖、葡萄糖、半乳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果 多糖 单糖构成 气相色谱柱前衍生化
下载PDF
三倍体‘银中杨’叶肉原生质体制备的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宋少宇 张俊琦 王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99-1905,共7页
以三倍体杨树品种‘银中杨’(Populus alba×P.berolinensis Yinzhong)无菌苗叶片为材料,对其原生质体分离及纯化条件进行研究,为进一步通过细胞融合、基因工程等进行品种改良探索新的途径。结果表明:酶的种类及浓度、渗透压、酶解... 以三倍体杨树品种‘银中杨’(Populus alba×P.berolinensis Yinzhong)无菌苗叶片为材料,对其原生质体分离及纯化条件进行研究,为进一步通过细胞融合、基因工程等进行品种改良探索新的途径。结果表明:酶的种类及浓度、渗透压、酶解时间对‘银中杨’叶肉原生质体分离效果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分离条件为CPW+3%Cellulase RS+0.5%Macerozyme R-10+0.3%Pectinse Y-23+0.6mol/L甘露醇+0.6g/L MES+1g/L BAS,酶解时间为8h,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分别为2.13×107个/g和80.18%;‘银中杨’叶肉原生质体纯化最佳方法为上浮法蔗糖等密度离心,且蔗糖浓度为40%时原生质体产量最高(1.06×107个/g),可满足进一步的原生质体培养等技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原生质体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用GPC-HPLC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的细胞分裂素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金克 邓文红 陈少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5-159,共5页
为了探讨和开发凝胶渗透色谱(GPC)--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定量测定植物组织中的细胞分裂素,以群众杨叶片和烟草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根据细胞分裂素标准品回收率的测定,得出最佳试验方法:80%甲醇研磨后4℃浸提24h,抽滤,滤液离心,上清液加2... 为了探讨和开发凝胶渗透色谱(GPC)--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定量测定植物组织中的细胞分裂素,以群众杨叶片和烟草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根据细胞分裂素标准品回收率的测定,得出最佳试验方法:80%甲醇研磨后4℃浸提24h,抽滤,滤液离心,上清液加2滴氨水,40℃浓缩至干,用含3%甲醇的CH2Cl2溶解样品,经0.22μm滤膜过滤后过GPC纯化,最后HPLC外标曲线法定量。用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对所检测的细胞分裂素定性。测试表明:群众杨叶片中玉米素鲜质量含量439.5018ng/g,烟草叶片中玉米素鲜质量含量为617.9957ng/g。在植物样品中检测到的激动素(鲜质量含量49.4739~124.7124ng/g)应为外源引入。研究结果表明,GPC纯化植物细胞分裂素后用HPLC定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裂素 外标曲线法 凝胶渗透色谱 高压液相色谱仪 液相-质谱仪
下载PDF
植物组培中污染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彭立群 田子珩 张俊琦 《广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82-86,共5页
文章对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污染的概念和途径以及有关灭菌方法等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综述,正确地认识到污染带来的危害以及造成的原因,提出控制污染的可行途径和有效措施,强调组织培养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阐明作者的见... 文章对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污染的概念和途径以及有关灭菌方法等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综述,正确地认识到污染带来的危害以及造成的原因,提出控制污染的可行途径和有效措施,强调组织培养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阐明作者的见解,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 污染 防治
下载PDF
油蒿酸性物质提取条件的优化及GC-MS分析
8
作者 邓文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7期33-38,共6页
为考察浸提条件对油蒿酸性物质的影响和探讨油蒿酸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浸提条件下油蒿根、茎、叶、种子中的酸性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根:48 h、1:5、40℃;茎:48 h、1:4... 为考察浸提条件对油蒿酸性物质的影响和探讨油蒿酸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浸提条件下油蒿根、茎、叶、种子中的酸性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根:48 h、1:5、40℃;茎:48 h、1:40、40℃;叶:72 h、1:50、40℃;种子:72 h、1:5、40℃。按对结果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根:固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茎和叶:浸提温度、固液比、浸提时间;种子:固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在最佳处理条件下,所检测的油蒿根、茎、叶和种子中酸性物质的含量高于其他处理。油蒿不同部位检测到的主要酸性物质不同,其提取受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固液比以及自身分解速度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蒿 浸提条件 酸性物质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及食品样品中痕量元素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许兰淑 周金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综述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及食品样品中痕量元素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干法、湿法和微波消解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元素的样品前处理新方法(包括固相... 综述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及食品样品中痕量元素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干法、湿法和微波消解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元素的样品前处理新方法(包括固相萃取、在线富集和超声波辅助技术等)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痕量元素的前处理新方法(包括浊点萃取法、悬浮液进样法和紫外光解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前处理方法 痕量元素 综述
下载PDF
利用HPLC DAD ESI/IT TOF/MSn分析不同品种蓝莓果实的花青素结构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韩雪 袁玮琼 +4 位作者 武艺 刘东伟 牟一晗 敖璇 吕兆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0-216,223,共8页
以6种不同品种的蓝莓果实(埃利奥特、爱国者、北蓝、北陆、杜克、蓝丰)为原料,利用甲醇水溶液提取蓝莓中的花青素。用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多级质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ic sp... 以6种不同品种的蓝莓果实(埃利奥特、爱国者、北蓝、北陆、杜克、蓝丰)为原料,利用甲醇水溶液提取蓝莓中的花青素。用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多级质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ic spray four pole flight time series multipolar mass spectrometer,HPLC-DAD-ESI/IT-TOF/MSn)及紫外可见光谱及多级质谱数据对得到的6种不同品种的蓝莓花青素结构进行鉴定和对比。结果表明,6种蓝莓果实中共鉴定出13种花青素类化合物,苷元分别为锦葵色素、花翠素、矢车菊素、牵牛花色素、芍药素。其中埃利奥特蓝莓检测到11种花青素,爱国者10种,北蓝7种,北陆12种,杜克9种,蓝丰6种。从花青素结构上分析,6种蓝莓均可检测到带糖配基的锦葵色素-3-O-半乳糖、不连接糖苷的花翠素及矢车菊素;不同的蓝莓品种间所含有的花青素种类、个数、结构等均有明显差异。本研究为快速获取蓝莓中花青素的结构信息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品种蓝莓 花青素结构鉴定 串联多级质谱液质联用仪
下载PDF
高校检测实验室CMA体系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楠 周金池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3期191-193,200,共4页
众所周知,加入中国计量认证(CMA)体系对于提高高校实验室的知名度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实验室严格按照CMA体系的要求进行运转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从人、机、料、法、环、测、安七个方面对我国加入CM... 众所周知,加入中国计量认证(CMA)体系对于提高高校实验室的知名度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实验室严格按照CMA体系的要求进行运转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从人、机、料、法、环、测、安七个方面对我国加入CMA体系中的高校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转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CMA体系运转中存在的职责不清、运转不流畅、形式主义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检测实验室 CMA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油蒿叶片中4种内源植物激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邓文红 张俊琦 《植物学研究》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以菊科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叶片中的植物激素进行分析,以探讨植物组织中的植物激素鉴定方法。油蒿叶片经异丙醇–水–盐酸(2:1:0.002, V/V/V)浸提,二氯甲烷萃取,反相C18柱分离,... 本文以菊科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叶片中的植物激素进行分析,以探讨植物组织中的植物激素鉴定方法。油蒿叶片经异丙醇–水–盐酸(2:1:0.002, V/V/V)浸提,二氯甲烷萃取,反相C18柱分离,流动相为0.1%的乙酸水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用该方法测定吲哚-3-乙酸、脱落酸、赤霉素和茉莉酸4种内源植物激素的回收率高于94.0%,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92%~1.56%)。对实际植物样品的分析也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完全适用于植物样品中植物激素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植物激素 油蒿
下载PDF
高粱茎杆中木质素分布的显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邓建华 管梦灵 刘美芹 《植物学研究》 2014年第5期188-194,共7页
本文以禾本科植物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为研究材料,采用Wiesner反应、M&#228;ule反应、番红染色及三种自发荧光信号对茎秆中的木质素进行定位,以探讨禾本科植物组织中的木质素鉴定方法。观察结果显示,Wiesner反应结果... 本文以禾本科植物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为研究材料,采用Wiesner反应、M&#228;ule反应、番红染色及三种自发荧光信号对茎秆中的木质素进行定位,以探讨禾本科植物组织中的木质素鉴定方法。观察结果显示,Wiesner反应结果与番红染色的可见光观察结果一致,即木质素主要分布在高粱茎的表皮、机械组织、木质部和维管束鞘的细胞壁中,在细胞水平上主要分布在胞间层和角隅处。番红染色的荧光信号和自发荧光也都显示上述部位有较高的木质素含量,而且薄壁细胞壁的荧光信号比上述染色的可见光信号更清楚。M?ule反应结果显示紫丁香木质素主要沉积在维管束鞘的外层细胞的次生壁,而不是内层细胞及导管的胞间层和细胞角隅处。以上结果表明,进行禾本科植物高粱中总木质素鉴定,可取的染色方法是Wiesner反应与番红染色,结果准确且操作简单;自发荧光方法应采用蓝光激发产生的绿色荧光信号进行鉴定,能排除酚类物质的干扰;M?ule反应能有针对性的鉴定紫丁香基木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壁 荧光 木质素 高粱 染色
下载PDF
竹叶多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潘月 雷美玲 +4 位作者 吕兆林 任美玲 王小玉 王媛媛 张柏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8-152,共5页
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的竹叶粗多糖采用分级醇沉、脱蛋白质及纤维素柱层析等技术分离纯化,研究分离纯化后的竹叶多糖产物的物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经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得到的毛竹叶粗多糖,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沉淀... 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的竹叶粗多糖采用分级醇沉、脱蛋白质及纤维素柱层析等技术分离纯化,研究分离纯化后的竹叶多糖产物的物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经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得到的毛竹叶粗多糖,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沉淀,得到预纯化产物,预纯化产物得率17.75%,多糖含量9.586 mgg,总抗氧化能力2.556 mgg VC;预纯化产物再经Sevag法脱蛋白质及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层析,获得一种中性竹叶多糖,其平均分子量为5.051×104,IC50值为0.178 mgg竹叶多糖,与VC(IC50值为0.158 mgg)相比,具有较好的DPPH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竹叶多糖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竹叶黄酮不同热加工方式稳定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邹小琳 吕兆林 +2 位作者 王媛媛 武健 任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117,共7页
以阐明竹叶黄酮不同受热方式的稳定性为目的,选用黄甜竹、毛竹、绿竹、苦竹竹叶为实验材料,研究4个种的竹叶黄酮在微波、焙烤、蒸制3种常见食品热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竹叶黄酮经不同热加工处理后其含量变化有显著差异,蒸... 以阐明竹叶黄酮不同受热方式的稳定性为目的,选用黄甜竹、毛竹、绿竹、苦竹竹叶为实验材料,研究4个种的竹叶黄酮在微波、焙烤、蒸制3种常见食品热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竹叶黄酮经不同热加工处理后其含量变化有显著差异,蒸制对竹叶黄酮的影响最大,损失率在34.25%~71.27%之间;焙烤前后,黄甜竹竹叶黄酮损失率达到68.60%,其他3个种的竹叶黄酮损失率在15.80%~33.06%之间;微波造成的黄酮损失率均在30.0%以下。竹叶黄酮在热加工中的稳定性与黄酮化合物种类及含量有紧密联系,为解析黄酮损失的原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仪(HPLC-ESI-Q-TOF-MS/MS)对4个种竹叶黄酮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氧碳双苷黄酮化合物不耐受微波和焙烤处理,单碳苷黄酮化合物更加耐受焙烤和蒸制处理,氧苷黄酮化合物较耐受微波处理,而双碳苷黄酮化合物在微波条件下稳定性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黄酮 热加工 稳定性
下载PDF
废弃人造板热解冷凝液的抑菌特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世华 冯永顺 +2 位作者 母军 吕兆林 张艺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136,共6页
为了评价废弃人造板热解冷凝液的应用活性,对不同热解条件下所得刨花板和纤维板热解冷凝液进行抑菌实验,采用抑菌圈法观察其抑菌效果,并利用气质联用仪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造板热解冷凝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为了评价废弃人造板热解冷凝液的应用活性,对不同热解条件下所得刨花板和纤维板热解冷凝液进行抑菌实验,采用抑菌圈法观察其抑菌效果,并利用气质联用仪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造板热解冷凝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显著,抑菌圈直径最大分别可达23.48和20.54mm。人造板热解冷凝液中含氮化合物较多,而木醋液中酸、酮、酚、酯类化合物较多,这种成分上的差异使得人造板热解冷凝液对细菌的抑制效果较弱。人造板热解冷凝液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虽然比竹醋液和木醋液稍弱,但因其来源广泛,而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花板 纤维板 热解冷凝液 抑菌性
下载PDF
竹叶黄酮化合物季节变化规律 被引量:9
17
作者 吕兆林 任美玲 +2 位作者 欧阳呓林 林西 张柏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84,共4页
对毛竹、苦竹、绿竹及黄甜竹竹叶黄酮类化合物一年四季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4种竹叶总黄酮含量在3~13.1mg/g干竹叶之间;从秋季、冬季、春季至夏季,4种竹叶总黄酮含量呈上升的趋势,每种竹叶中主要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与该种竹叶总黄酮... 对毛竹、苦竹、绿竹及黄甜竹竹叶黄酮类化合物一年四季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4种竹叶总黄酮含量在3~13.1mg/g干竹叶之间;从秋季、冬季、春季至夏季,4种竹叶总黄酮含量呈上升的趋势,每种竹叶中主要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与该种竹叶总黄酮变化的趋势一致。竹叶中所含黄酮化合物的种类与竹种有关,毛竹叶中以单碳苷黄酮居多,苦竹叶中氧碳双苷及双碳苷黄酮占的比例较高,绿竹叶中双碳苷黄酮占的比例较高,黄甜竹叶中氧碳双苷黄酮占的比例较大,不同类型的黄酮化合物含量从秋季至夏季的变化幅度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 黄酮化合物 季节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沙棘叶多酚提取物抗氧化及体外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39
18
作者 柳梅 任璇 +3 位作者 姚玉军 王捷 董久霞 吕兆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3-1019,共7页
本实验以沙棘叶为原料,通过溶剂提取制得提取物A,将提取物A经大孔树脂纯化制得沙棘叶多酚提取物B,在研究提取物A及提取物B的抗氧化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基础上,探究了沙棘叶多酚提取物B对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并通过DNS法来评价... 本实验以沙棘叶为原料,通过溶剂提取制得提取物A,将提取物A经大孔树脂纯化制得沙棘叶多酚提取物B,在研究提取物A及提取物B的抗氧化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基础上,探究了沙棘叶多酚提取物B对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并通过DNS法来评价提取物B的体外降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物A、提取物B多酚含量分别为18.59%和30.25%;以VC当量计,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6.15 mgVC/g提取物A、9.79 mgVC/g提取物B,对应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IC_(50)值分别为20.19μg提取物A/mL、8.6μg提取物B/mL;当猪胰α-淀粉酶浓度为0.5 mg/mL以下,反应时间在1 min以内时,酶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线性趋势,在此条件下,沙棘叶多酚提取物B对猪胰α-淀粉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为0.25 mg/mL,属于可逆反竞争抑制。本研究可为沙棘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多酚 抗氧化 降糖活性
下载PDF
盐水保存对板栗花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宾 崔亚辉 +1 位作者 徐芳 欧阳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1-156,共6页
板栗花是板栗的雄性花序,香味柔和,含有多种芳香性成分,但由于板栗的雌雄花比例悬殊,大部分雄花被废弃。为了实现对板栗花的深度开发利用,以河北迁西4个品种(早丰、燕龙、紫珀和燕魁)的板栗雄花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SDE... 板栗花是板栗的雄性花序,香味柔和,含有多种芳香性成分,但由于板栗的雌雄花比例悬殊,大部分雄花被废弃。为了实现对板栗花的深度开发利用,以河北迁西4个品种(早丰、燕龙、紫珀和燕魁)的板栗雄花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SDE-GC/MS)提取了鲜花以及用盐水保存6个月的板栗花中的挥发油,并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鲜板栗花挥发油中含有35种挥发性成分,盐水保存的板栗花挥发油中含有20种挥发性成分,但是两者中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均为α-甲基苯甲醇丙酸酯、壬醛、苯乙酮、芳樟醇,其相对百分含量相差较小,表明盐水保存对板栗花挥发性香气成分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花 盐水保存 挥发性香气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气质联用
下载PDF
胡杨PeAPY1和PeAPY2调控拟南芥耐盐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佳音 张艳丽 +5 位作者 张一南 赵瑞 李金克 周晓阳 刘香芬 陈少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21,共9页
本文研究了胡杨apyrase基因(Pe APY1和Pe APY2)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以Pe APY1和Pe APY2过表达拟南芥、拟南芥Atapy1和Atapy2突变体、野生型(WT)拟南芥及空载体(VC)为实验材料,研究盐胁迫条件下的植物根长、相对电导率、细胞活力、H_2O_... 本文研究了胡杨apyrase基因(Pe APY1和Pe APY2)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以Pe APY1和Pe APY2过表达拟南芥、拟南芥Atapy1和Atapy2突变体、野生型(WT)拟南芥及空载体(VC)为实验材料,研究盐胁迫条件下的植物根长、相对电导率、细胞活力、H_2O_2水平、eATP浓度、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低盐浓度(50 mmol/L NaCl)对拟南芥各基因型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而高盐浓度(100 mmol/L NaCl)抑制了各株系的根长生长、细胞活力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却提高了相对电导率、H_2O_2水平和eATP浓度。但与Atapy突变体株系相比较,Pe APY过表达株系受高盐胁迫的影响较小。主要是由于Pe APY1/2的过表达提高了apyrase酶活,下调了eATP浓度及其诱发的活性氧水平,同时,过表达株系还通过保持抗氧化酶活性来抑制H_2O_2的水平,从而降低活性氧及其对膜脂的过氧化,保持了膜的稳定性、细胞活力和生长,最终提高了植物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PY1 PeAPY2 盐胁迫 膜透性 胞外ATP H2O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