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1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党建工作中学生党支部“5+1”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庞有祝 王晓旭 +2 位作者 周博 郑佳欣 高琼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第S1期7-10,共4页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而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内部调查、调研总结、实践测评...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而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内部调查、调研总结、实践测评为研究路径,遵循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基层学生党组织工作为参考和依据并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及兼顾全面性和公平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动态可调性的原则,基于党支部建设的"五个好"要求(即党支部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师生群众反映好),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考核工作的落实与反馈、结合考评结果进行评优表彰4个方面,对高校学生党支部"5+1"评价体系建设进行了实践探索。实践证明,学生党支部"5+1"评价体系建设在规范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内容、明确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模式、凝练鲜明特色、提高工作水平、注重群众反馈信息、坚持德育为先、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学生党支部"5+1"评价体系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学生党建工作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党建工作 学生党支部 评价体系
下载PDF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杨丽娜 杨迪 张德强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第S1期22-26,共5页
教师是高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力量,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最富创造力的学术群体,培养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关系着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关系着当前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我国高等农林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 教师是高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力量,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最富创造力的学术群体,培养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关系着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关系着当前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我国高等农林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青年教师培养缺乏体系化和长远规划、青年教师转型较慢且在不同专业的发展呈不均衡态势、青年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提高但缺乏脱颖而出的高水平拔尖人才。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完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二是强化以德为先,重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三是深入探索青年教师培养途径,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重视制度建设和人员管理,把好青年教师"入校关";做好"传、帮、带"工作,狠抓青年教师"教学关";建立科研启动机制,把好青年教师"科研第一关";引导青年教师融入团队;推动青年教师加强沟通和学科交叉;指导青年教师科研项目的申报并为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提供资助;注重青年教师的全面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后,对加强高等农林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成立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联合组织;建立健全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加强相应的各项保障工作;积极落实各类卓越人才培育计划,为优秀青年教师提供更多资源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林院校 青年教师 队伍建设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下载PDF
林业高校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杜庆章 张德强 《中国林业教育》 2016年第2期26-30,共5页
为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自2011年起,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强化研究生培养环节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自2011年起,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强化研究生培养环节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连续4年的科技数据统计显示,研究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步成熟与完善,取得了较好的辐射示范效应。学院探索出的适用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对于涉林高校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科研创新 培养模式 研究型学院 林业高校
下载PDF
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博 王晓旭 +1 位作者 武文斌 刘明月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第S1期99-101,共3页
人才培养质量关乎国家发展,生源质量是培养的基础,而研究生生源质量是影响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高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学科认知度,吸引更多有专业学科背景的考生踊跃报名,从而提高录取率,确保生源质... 人才培养质量关乎国家发展,生源质量是培养的基础,而研究生生源质量是影响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高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学科认知度,吸引更多有专业学科背景的考生踊跃报名,从而提高录取率,确保生源质量,促进学科长远发展,成为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针对本科大三学生开展学科暑期夏令营活动,对相关重点学科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但提高了研究生报考比例,而且提升了有学科专业背景学生的比例,优化了生源质量,可以为学科输送更多专业对口的优质研究生生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源质量 夏令营 研究生招生
下载PDF
刚柔相济的教学管理模式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桂娟 张柏林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第S1期87-91,共5页
教学管理是大学日常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在大众化教育、个性化需求形势下,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多样化和创新型人才发展的需要,必须引入柔性管理概念,做到刚柔并济,使教学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分析刚柔并... 教学管理是大学日常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在大众化教育、个性化需求形势下,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多样化和创新型人才发展的需要,必须引入柔性管理概念,做到刚柔并济,使教学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分析刚柔并济教学管理理念的合理性,并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从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方法等几个方面浅析了刚柔并济的教学管理模式在院级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管理 柔性管理 教学管理模式
下载PDF
高校在生态民生协同建设中开展大学生实践育人的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嘉月 王潇漪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第S1期16-18,共3页
实践育人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倡导学生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综合素质全面均衡发展。高校作为大学生发展的培养者和教育阵地的坚守者,应... 实践育人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倡导学生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综合素质全面均衡发展。高校作为大学生发展的培养者和教育阵地的坚守者,应通过开展广泛的实践活动,将实践育人落到实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立足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提出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结合专业知识,积极弘扬生态民生协同建设意识,在实践的同时,反思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践育人运行机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提升高校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对策。同时,通过生态民生协同建设中多项实践实例证明了育人成效:大学生思想修养、团队合作、适应社会、社会责任、实践能力、知识运用6个维度水平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育人 生态民生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实践
下载PDF
高校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的实践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7
作者 庞有祝 周博 +1 位作者 任杰 高琼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第S1期3-6,共4页
大学阶段是学生养成道德观念和培养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高校推进"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群体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从党建工作的实际出发... 大学阶段是学生养成道德观念和培养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高校推进"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群体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从党建工作的实际出发,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等党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全面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坚持党内既有制度,积极探索党内经常性教育方法,提出"一个核心、两个原则、三个结合、四种渠道"工作思路,对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进行了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党建工作 “两学一做” 基层党组织 教育常态化
下载PDF
生物学一级学科门类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8
作者 杨迪 杨丽娜 张德强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第S1期102-106,共5页
简要阐述了研究生人才培养对生命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阐明科学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并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建设现状为例,分析了目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存在... 简要阐述了研究生人才培养对生命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阐明科学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并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建设现状为例,分析了目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一级学科 研究生教育 培养方案
下载PDF
高校“党-团-班”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香云 胡庆 《中国林业教育》 2021年第6期41-43,共3页
为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守教育"四为"服务理念,推进"三全育人"教育实践,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进行了"党-团-班"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实践与探索。针对当前"党-团-班"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为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守教育"四为"服务理念,推进"三全育人"教育实践,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进行了"党-团-班"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实践与探索。针对当前"党-团-班"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存在组织职能"三足鼎立"、党员分布"高多低少"等问题,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党-团-班"协同育人模式,以思想引领为核心,强化党员培养,构建党员联络班团机制,保障学院党委双带统筹;通过本研结合、高低年级牵手,攻克了党员分布不均匀难题,强化了党的全面领导,为思政教育更好服务于党和国家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渠道。基于共青团改革背景和班团一体化建设基础,提出了构建"一主两翼"的"党-团-班"协同育人机制框架,完善配套党建带团建、团建找党建、学院党委"双带"统筹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团班 协同育人 思想引领
下载PDF
“润物细无声”团建新途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学午间驿站”建设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佳欣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第S1期19-21,共3页
高校是共青团工作的主阵地,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共青团员,团组织建设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高效地推进高校团建,潜移默化地将团学思想切实渗透入学生心中,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创办"生苑... 高校是共青团工作的主阵地,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共青团员,团组织建设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高效地推进高校团建,潜移默化地将团学思想切实渗透入学生心中,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创办"生苑团学午间驿站",搭建政治理论与实践学习交流平台,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自创办以来,累计开展团学培训200余次,先后400余名团干部接受培训。在提升学生团干部工作能力的同时,在学院营造浓郁的政治学习交流氛围,推进了全学院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青团 团学午间驿站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专辑简介
11
作者 林金星 陆海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1,共5页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05年获得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8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林业大学 分子机制 林木遗传育种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
原文传递
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实践与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12
作者 王艳洁 庞有祝 《北京教育(德育)》 2019年第3期79-82,共4页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辅导员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针对当前学院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状况和研究生实际情况,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探索了一套适合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和培...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辅导员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针对当前学院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状况和研究生实际情况,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探索了一套适合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和培养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模式,即从全院各学科选拔1—2名优秀青年教师担任本学科研究生辅导员,该模式实施过程中严把"四道关口",发挥"四种优势",从而对研究生思想上引导、生活上指导、学业上教导、心理上疏导,进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辅导员 工作模式 实践与探索
原文传递
北京林业大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生物技术—森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佳音 张柏林 +1 位作者 林宇 张德强 《中国林业教育》 2021年第4期31-38,共8页
在总结北京林业大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生物技术—森林科学专业)课程开设情况以及课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教学科研人员及项目学生开展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对现行中方讲授类课程、中方实验和实习类课程、外方提供的... 在总结北京林业大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生物技术—森林科学专业)课程开设情况以及课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教学科研人员及项目学生开展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对现行中方讲授类课程、中方实验和实习类课程、外方提供的外教课程以及外方拟新增的外教网络课程等设置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中加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的初步成效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最后,针对部分调查对象对课程设置的看法和需求与现行教学计划的规定存在不一致性的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中加合作办学项目(生物技术—森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一是课程设置注重体现“新林科”特色,加强多学科的融合创新,合理增减专业课程,一方面增设林学基础课程和生物信息学课程等中方讲授类课程,另一方面对中方实习类课程的内容进行精简优化。二是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多途径引进英文原版教材、双语或英语讲授方式、外方教师、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同时,通过指派中方教师到外方学习和培训,提升中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此外,关注外教课程的授课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三是重视第二课堂,强化毕业论文设计和专家讲座等培养环节,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实验创新能力。四是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及时修订学分互换协议,保障中外双方课程的互补和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生物技术专业 森林科学专业 课程设置 问卷调查
下载PDF
“生物化学A”课程浸入式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14
作者 薛华 杨海灵 汪晓峰 《中国林业教育》 2023年第3期75-78,共4页
经过20余年的课程建设和改革,面向生物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生物化学A”已建成北京林业大学精品课程。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反复的复杂形势下,任课教师设计了全流程的线上教学方案,并将浸入式教学理念引入教学中,利用“永不离线”的优... 经过20余年的课程建设和改革,面向生物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生物化学A”已建成北京林业大学精品课程。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反复的复杂形势下,任课教师设计了全流程的线上教学方案,并将浸入式教学理念引入教学中,利用“永不离线”的优势,延伸课堂教学,保持师生高效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课前准备周全、细致,课堂教学引入方式多元化,经典教学内容与科学前沿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结课后增设由学生主导的集体复习环节,延长学生浸润于生化知识的时间。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技巧,使学生保持新鲜感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口诀记忆法加深知识“浸润”大脑的程度;活用球棍模型等教具,设计角色扮演环节,使学生“浸入”生化反应场景;进行思想引领和艺术熏陶,鼓励学传唱生化歌曲,在艺术氛围中生动解析知识难点。在疫情反复、线上线下教学交替进行的特殊时期,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将不同教学方法灵活切换、互相浸润和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和实践浸入式教学理念,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参与度与学习成绩,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打牢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浸入式教学 线上教学 精品课程
下载PDF
高校科研实验室实施“6S”管理模式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15
作者 刘超 夏新莉 +2 位作者 张亚坤 苗雨桐 尹伟伦 《中国林业教育》 2023年第5期32-36,共5页
高校科研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有效管理和安全运行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科研实验室要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并消除安全隐患。将“6S”管理模式引入到科研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从整理(seiri)、整顿(se... 高校科研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有效管理和安全运行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科研实验室要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并消除安全隐患。将“6S”管理模式引入到科研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ecurity/safety)6个环节,阐述了“6S”管理模式的内容,并分析其在科研实验室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以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基因工程研究室为例,介绍了“6S”管理模式在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材料、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具体实践。“6S”管理模式明显改善了科研实验室的效率和管理质量,对促进高校科研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培养师生良好实验习惯、塑造实验室良好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实验室 “6S”管理模式 安全管理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机制的建设——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侯佳音 徐桂娟 张柏林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第S1期83-86,共4页
自2013年开始,北京林业大学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实施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已取得以下成效。一是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方面,在实施"3+2"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自2013年开始,北京林业大学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实施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已取得以下成效。一是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方面,在实施"3+2"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人才培养特色。二是教学运行机制建设方面,科学设计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丰富授课方式、引进新型教学方式,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三是项目管理机制建设方面,建立专门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机构、适应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特点的服务机制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分互认制度,以保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实施。四是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建设方面,建立"教学标准、教学督导、教学反馈与改进"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以教学标准体系规范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建立期中检查和听课制度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基于教学状况调查和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改进,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运行机制 生物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 项目管理
下载PDF
面向非生物专业的“现代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金焕 庞晓明 +2 位作者 薄文浩 李云 张柏林 《中国林业教育》 2019年第6期50-53,共4页
“现代生物学技术”是自然生态保护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现代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了多学科领域,覆盖面广,学科前沿性强,有着较强的实践性。目前,针对面向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的“现代... “现代生物学技术”是自然生态保护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现代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了多学科领域,覆盖面广,学科前沿性强,有着较强的实践性。目前,针对面向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的“现代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课程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有脱节;二是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系统化程度不高;三是实验教学体系和设计不够精准健全。针对这些问题,以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为例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首先要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其次,要强化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最后,应探索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改革后,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上课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统计显示2018年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与上一年相比平均提高3.6分、实验报告撰写成绩均在85分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物学技术 教学设计 课程建设 系统性学习
下载PDF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瑜 马超 +2 位作者 汪涛 张柏林 王丰俊 《中国林业教育》 2023年第1期60-63,共4页
“食品化学”是北京林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专业人才知识体系架构和能力素质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对“食品化学”课程及学情特点的分析,发现该课程教学存在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冗杂且缺乏特色、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单一... “食品化学”是北京林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专业人才知识体系架构和能力素质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对“食品化学”课程及学情特点的分析,发现该课程教学存在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冗杂且缺乏特色、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以下改革措施:①构建多元化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方位育人;②优化教学内容,交叉内容课前学习,增加特色内容,解决了教学内容繁多、重复、枯燥等问题;③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延伸课堂长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④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强化学习过程评价,避免以单一考试成绩为标准评价学习效果。教学改革实践后,学生专业知识基础更加夯实,综合成绩稳步提升;知识运用更为灵活,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彰显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学术视野、专业认同感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化学 教学改革 多元化教学目标 参与式教学
下载PDF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基地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彩霞 陈晓阳 +3 位作者 李凤兰 张志翔 赵海燕 张强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S1期122-125,共4页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该文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理科(生物学)基地建设以来在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本科人才等方面的思路与做法,为基地和其...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该文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理科(生物学)基地建设以来在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本科人才等方面的思路与做法,为基地和其他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基地 实践教学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试论理科生物学基地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建武 张志翔 +1 位作者 郑彩霞 王晓旭 《中国林业教育》 2012年第1期11-13,共3页
北京林业大学理科生物学基地经过10多年建设,已成为具有森林生物学特色的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但是,目前基地科研能力培养的良好模式仍需进一步推广,优秀团队的培养还需要重点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科研培训水平。为... 北京林业大学理科生物学基地经过10多年建设,已成为具有森林生物学特色的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但是,目前基地科研能力培养的良好模式仍需进一步推广,优秀团队的培养还需要重点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科研培训水平。为此,有必要加强科研训练平台的主体支撑作用,力争将科研训练纳入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主渠道。理科生物学基地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应结合高校SRT项目,优化本科生"导师制",着力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建立健全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确保通过科研训练加强研究与教学的融合,将学生科研能力训练寓于整个教学和科研系统工程之中,形成以提高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训练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森林生物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