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的探讨——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级大类招生学生专业意愿的跟踪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田明华 高薇洋 +1 位作者 胡明形 向燕 《中国林业教育》 2019年第5期1-8,共8页
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将6个专业划分为工商管理类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类2个大类,实施了大类招生,从而使生源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为了完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方案,做好专业分流后续工作,2016年底进行了工商管理类和管理科学与工... 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将6个专业划分为工商管理类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类2个大类,实施了大类招生,从而使生源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为了完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方案,做好专业分流后续工作,2016年底进行了工商管理类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新生专业意愿问卷调查,2017年底又对这两大类学生进行了专业意愿的跟踪调查。在此背景下,根据专业意愿跟踪调查结果,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认可度、报考志愿的满足情况、报考专业大类的选择依据、开设"专业概论"课程的效果、专业的了解程度和满意度以及专业选择的变化情况、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模式对学习的影响情况、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意向专业的选择及其相关信息的来源情况、专业分流限定条件和限额方面的意愿、专业分流后续安排方面的意愿等9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对进一步完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正确认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模式在满足学生专业选择需求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大类招生宜尽量扩展所覆盖的专业范围;三是要优化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限定条件,适当放开分流专业的配置人数;四是要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分流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分流专业;五是要妥善处理专业分流后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大类招生 工商管理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专业分流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公共政策与经济管理类本科生自主创业需求的协调性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房薇 刘玲 安栋 《中国林业教育》 2011年第S1期73-77,共5页
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为例,分析了目前政府和学校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创业提供的政策及存在的问题,从创业意愿入手对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自主创业需求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找出目前政府、学校及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不利影响... 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为例,分析了目前政府和学校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创业提供的政策及存在的问题,从创业意愿入手对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自主创业需求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找出目前政府、学校及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不利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经济管理类本科生 自出创业需求 协调性 数据分析
下载PDF
研究生与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的比较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房薇 李军 李璐 《中国林业教育》 2018年第2期14-20,共7页
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为此,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生党支部建设情况、党支部成员... 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为此,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生党支部建设情况、党支部成员思想动态情况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党支部成员的党性修养有待提高;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在整体上不如本科生党支部;党支部开展活动的丰富性对本科生党支部的建设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没有影响;党建制度越健全,发展党员流程越规范,学生党支部建设质量越高;党支部书记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发挥着显著作用;对外沟通对本科生党支部建设有显著影响,而对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加强研究生和本科生党支部建设的措施,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党支部都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的活动应适合研究生党员的特点并注重提升其综合素质、加强研究生和本科生党支部书记综合能力的培养、吸纳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参与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 党支部建设 研究生 本科生 比较研究 有序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高校学业辅导员制度的实施与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军 陆惠 《中国林业教育》 2016年第4期5-7,共3页
2011年,北京林业大学开始选拔优秀的研究生担任本科新生学业辅导员工作,任期1年。学业辅导员专门从事新生的学业辅导工作,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变。调查表明,86.8%的本科新生表示学业辅导员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很大... 2011年,北京林业大学开始选拔优秀的研究生担任本科新生学业辅导员工作,任期1年。学业辅导员专门从事新生的学业辅导工作,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变。调查表明,86.8%的本科新生表示学业辅导员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很大。此项制度由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牵头,由各学院负责具体实施。4年来,经济管理学院在实施学业辅导员制度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做法,成立了学业辅导中心,协调学业辅导员、班主任、专职辅导员之间的工作;确定了工作定位和工作方法,发挥了学业辅导员在精细化学业辅导方面的作用;强化了学业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形成了考核和奖惩机制。其经验,可以为更好地实施学业辅导员制度提供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辅导员 精细化学业辅导 本科新生
下载PDF
高校提升本科毕业生求职指导的调查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5
作者 李波 李军 《中国地质教育》 201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求职是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路径,对于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调查了279名求职成功的本科毕业生,通过数据分析,展现了求职过程中影响本科毕业生求职的因素情况。结合求职指导中的实际做法和工作经验,提出了实践思考。... 求职是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路径,对于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调查了279名求职成功的本科毕业生,通过数据分析,展现了求职过程中影响本科毕业生求职的因素情况。结合求职指导中的实际做法和工作经验,提出了实践思考。一是建立工作机制,构建职业发展指导体系,强化本科毕业生专业就业认识和职业发展意识;二是提高就业指导老师工作水平,精细求职指导,促进顺利求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毕业生 求职 指导
下载PDF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考察的有效性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为例
6
作者 李军 李丹 《中国林业教育》 2016年第5期6-10,共5页
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环节,现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方式仍存在联系培养形式化、衡量党员的标准有偏差、理论学习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3个年级9个党支部的... 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环节,现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方式仍存在联系培养形式化、衡量党员的标准有偏差、理论学习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3个年级9个党支部的调查数据,对影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考察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党校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积极分子专业学习能力、加强积极分子与党员交流密切程度、重视培养和考察积极分子的群众基础、将党员评价和教师评价纳入评价体系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党积极分子 培养和考察 有效性 影响因素 LOGIT模型
下载PDF
“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7
作者 李军 《中国林业教育》 2019年第3期12-14,共3页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紧紧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探索建立了"辅导员+"工作模式,建立了辅导员兼任班主任、大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模式,以专业为单位设置辅导员...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紧紧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探索建立了"辅导员+"工作模式,建立了辅导员兼任班主任、大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模式,以专业为单位设置辅导员,解决了班主任和大学生党支部书记流动性强、班主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得不严、大学生党支部书记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将3个主要力量统一起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有效地贯穿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全过程,提升了工作实效。该模式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如下配套的措施:①落实辅导员担任班主任和大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津贴;②建立协助辅导员开展日常工作的学生团队;③制定科学有效的辅导员工作考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模式
下载PDF
“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教赛结合的实践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8
作者 孟佶贤 刘鑫 +1 位作者 陈文汇 胡明形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市场调查与分析”是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面向全院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市场调查与经济统计分析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帮助学生参加“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依据课程教学目标... “市场调查与分析”是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面向全院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市场调查与经济统计分析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帮助学生参加“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依据课程教学目标,提出教赛结合的教改理念,围绕混合专业班级、优化模块学时、增添授课内容和调整考核形式4个方面开展实践教学探索。合班授课使不同专业的同学在课程学习中尽早完成参赛组队,以教赛结合理念指导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原有教学内容适当提速讲授,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新增了优秀参赛作品评析、北京林业大学学科特色优秀获奖作品案例和软件操作实例。在延续以往期末闭卷考试难度的基础上,采用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3次小组课程作业组成考核评价体系。“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实践教学将教学与学科竞赛有机结合,将极大地提高选课学生参加“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竞赛 教赛结合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 市场调查与分析
下载PDF
“中级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9
作者 王兰会 王梓赫 +2 位作者 石亚哲 付少杰 金笙 《中国林业教育》 2023年第6期26-29,共4页
课程思政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完成价值引导,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必备内容。在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是教学的难点。“中级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运用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并借助计算机技术,从定量角度研究经济现... 课程思政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完成价值引导,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必备内容。在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是教学的难点。“中级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运用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并借助计算机技术,从定量角度研究经济现象和规律的经济学课程,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初步获得一定科研能力的重要课程。以北京林业大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为例,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案例的实践进行总结,分析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的难点,如教学资源紧张、思政教育薄弱、公式多难度大以及教学案例缺乏意识引领等,并针对这些难点探索思政融入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途径。立足专业特色结合国情选取案例,采取互动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云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构建适应研究生群体特征的教学新形式。通过案例教学融入思政,达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专业核心课程与思政进一步融合、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计量经济学 案例教学 云课堂
下载PDF
高校在课程教学中建设临时党支部的实践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10
作者 刘丽萍 李军 李海强 《北京教育(德育)》 2020年第10期18-20,共3页
高校课程是育人主渠道,在一些专业核心必修课教学中建设临时党支部,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开展理论知识学习、促使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提升... 高校课程是育人主渠道,在一些专业核心必修课教学中建设临时党支部,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开展理论知识学习、促使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提升了专业学习效果,又提高了课程思政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教学 临时党支部 建设
原文传递
基于学生视角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调查与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柯水发 李红勋 王庭秦 《中国林业教育》 2011年第3期1-7,共7页
在回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体系;针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5~2008级在校本科生进行了相关课程的调查,总结分析了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认知程度... 在回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体系;针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5~2008级在校本科生进行了相关课程的调查,总结分析了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认知程度、满意程度,以及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进而提出了促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与完善的建议,包括加强宣传和引导以提高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根据学生的需求科学地安排公共基础课程,增加农林类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不断优化专业课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调查报告
下载PDF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4级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柯水发 王战男 李红勋 《中国林业教育》 2009年第5期38-42,共5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北京林业大学历史悠久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为了促进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林业大学2004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既阐述了...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北京林业大学历史悠久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为了促进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林业大学2004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既阐述了该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就业竞争力,也针对所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构建学生与专业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加强专业特色建设、处理好专业学习和综合能力培养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林业教育 本科毕业生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就业竞争力 教育教学改革
下载PDF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1998~2003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红勋 柯水发 +1 位作者 邵瑞 贺超 《中国林业教育》 2010年第4期29-33,共5页
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1998~2003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从毕业生的就业地区、目标行业、薪酬水平、从业与专业相关度、就业能力的需求、影响求职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据此提出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措施,包括... 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1998~2003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从毕业生的就业地区、目标行业、薪酬水平、从业与专业相关度、就业能力的需求、影响求职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据此提出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措施,包括明确专业培养的定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薪酬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就业工作 调查报告
下载PDF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调查及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牟格格 任艳梅 +1 位作者 周悦 徐凯翔 《中国林业教育》 2012年第4期5-9,共5页
在中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及农林经济管理学生的专业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7—2010级在校本科生在专业选择、学习情况、职业规划等方面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北京林业... 在中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及农林经济管理学生的专业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7—2010级在校本科生在专业选择、学习情况、职业规划等方面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有关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招生、学科设置、学科交流发展等方面提高该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一系列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及宣传,注重实践课程,进行"学科交叉、重点教学",增设职业测评环节,以期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专业的认同度,从而提高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认同度 本科教育 学科建设
下载PDF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调查与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梁希实验班”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田明华 田琪 陈建成 《中国林业教育》 2013年第6期1-8,共8页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是规模较大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还比较少。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开设的经济管理"梁希实验班"从第4学期开始实行本...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是规模较大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还比较少。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开设的经济管理"梁希实验班"从第4学期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机制,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对经济管理"梁希实验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情况的调查发现,经济管理类专业是需要和可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最佳学期是第3学期或第4学期,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以同一年级学生不多于2名为最佳。同时,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导师与学生的配对要合理且具有弹性,应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并建立量化考核与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管理类专业 本科生 导师制 调查研究
下载PDF
经济管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及后续工作的探讨——基于北京林业大学大类招生新生专业意愿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明华 高薇洋 +1 位作者 胡明形 向燕 《中国林业教育》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大类招生在我国经济管理类院校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参与院校的数量较少。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2016年开始按工商管理和...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大类招生在我国经济管理类院校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参与院校的数量较少。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2016年开始按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大类招生,生源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但如何有序、合理地实现专业分流是大类招生面临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对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大类招生新生的专业意愿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对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认可度、学生专业报考志愿满足情况、学生选择报考专业的主要原因、开设"专业概论"课程的必要性和效果、学生对所在专业大类的满意度及其专业分流意向、学生在专业分流依据和限额方面的意愿、学生在专业分流后续安排方面的意愿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经济管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及后续工作的建议措施,具体包括:加强对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宣传,注重宣传的前置性、全方位和多角度;规范和丰富"专业概论"课程的内容,开放开课计划,开设相关讲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意向合理选择专业;根据学生意愿,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方案;尊重学生意愿,发挥班委核心作用,妥善处理专业分流后续问题;改革和完善全校范围内、大类范围内的转专业制度,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机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类招生 经济管理 专业分流 问卷调查
下载PDF
高等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基于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满意度问卷调查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颖 程翠青 《中国林业教育》 2015年第5期15-20,共6页
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我国高校开设以来,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人才。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和新生对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满意度调查分析认为,80%以上的学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满意,但不同专业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新生中... 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我国高校开设以来,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人才。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和新生对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满意度调查分析认为,80%以上的学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满意,但不同专业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新生中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目前的专业比较感兴趣,但在被调查者中20%左右的学生表示专业学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没帮助。研究显示,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农林院校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突出特色,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并促进农林院校高等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意度 专业设置 高等教育 农林院校 经济管理
下载PDF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贺超 刘靖雯 《中国林业教育》 2018年第5期31-37,共7页
在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有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情况等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 在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有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情况等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悖林"就业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党政机关和非农林企业为主,专业对口就业意愿偏低,就业地域偏向一线城市和其他大中城市;而且农林牧渔行业的实际薪酬与学生的期望值差距较大。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之所以出现明显的"悖林"倾向,主要是受社会结构多元化和独立化的发展特点、人力资本在传统农林业与其他行业之间存在的边际产出差异、经济社会在各行业和不同区域的非平衡发展路径、专业人才培养的供求总量失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改善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应采取以下对策:调整和优化专业发展定位;实施大类招生;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学生意愿丰富培养形式,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就业工作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悖林”倾向 调查 成因 对策
下载PDF
促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鲁莎莎 杨晶晶 贺超 《中国林业教育》 2019年第1期32-37,共6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北京林业大学的特色专业、精品专业和优势专业,在健全培养制度、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影响下,2013-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北京林业大学的特色专业、精品专业和优势专业,在健全培养制度、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影响下,2013-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逐渐增强,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北京林业大学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发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二是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全面实施导师制,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从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专业实验室建设、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入手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三是支持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对促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思路:一是培育学院文化,增强对自由职业者的文化认同;二是提高专业选择的灵活性,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三是优化就业辅导体系,提高就业辅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四是完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创业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就业形势 毕业生 北京林业大学
下载PDF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国际合作办学体系构建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米锋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第1期26-30,共5页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日趋频繁。尤其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国际合作办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有利于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国内...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日趋频繁。尤其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国际合作办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有利于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国内,有利于加强高素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国际交流的历史悠久,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相关教师具有培养留学生的丰富经验,具备了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优势。基于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明确了"以人为本"的国际合作办学指导思想、培养"外语+专业+技能"复合型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融合型办学模式;同时,制定了学制为4年的包括强化英语、基础课程学习、专业课程学习3个阶段的教学计划;并创立了强调中外师生互动、中外学生互动、中外信息互动的教学方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国际合作办学体系的构建将进一步促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国际化办学进程,加快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整体建设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国际合作办学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