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Lift-plug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疗效和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慧峰 李南 +2 位作者 于德明 陈长亮 孙红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487-490,共4页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plug)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10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对照组(n=50)。两组均行Lift-plug,...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plug)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10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对照组(n=50)。两组均行Lift-plug,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康复进程以及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肿胀、疼痛、创面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肛肠动力学指标[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变化。术后2周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2周实验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2周实验组血清MMP-2、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新生上皮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实验组Wexner评分、ARP低于对照组,RRP、ALC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富血小板血浆联合Lift-plug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肛肠动力学,促进创面愈合,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MMP-9及上调TIMP-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经括约肌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富血小板血浆 肛肠动力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改良与常规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经括约肌型肛瘘中应用效果的对比观察
2
作者 于德明 陈长亮 +3 位作者 孙红兰 刘慧峰 姜国丹 李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9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对比常规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改良LIFT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在经括约肌型肛瘘(TSAF)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行TSAF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常... 目的对比常规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改良LIFT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在经括约肌型肛瘘(TSAF)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行TSAF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常规LIFT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改良LIFT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瘢痕面积)差异,评估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肛门功能[肛门功能失禁评分(Wexner)],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简体中文版粪失禁生活质量问卷(FIQL)]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与FIQ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Wexner评分均以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结论与常规LIFT术相比,改良LIFT术在TSAF患者中疗效更高,手术时间更短,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型肛瘘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结直肠癌150例外科手术风险度评价
3
作者 苏拓 李若凡 +4 位作者 齐辉 高旭 刘佐军 孙立新 李晓滨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23-525,共3页
目的用POSSUM、P-POSSUM、Cr-POSSUM及ACPGBl评分系统分别预测结直肠癌手术风险的效果探讨分析。方法选取15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以POSSUM、P-POSSUM、Cr-POSSUM及ACPGBI评分系统分别对结直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进行前瞻性预测... 目的用POSSUM、P-POSSUM、Cr-POSSUM及ACPGBl评分系统分别预测结直肠癌手术风险的效果探讨分析。方法选取15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以POSSUM、P-POSSUM、Cr-POSSUM及ACPGBI评分系统分别对结直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进行前瞻性预测,并与术后实际并发症、死亡率进行对照。结果POSSUM评分系统预测并发症的发生率(76例、50.67%)及死亡率(42例、28.00%)分别显著高于实际并发症率(38例、25.33%,P<0.01)及死亡率(7例、4.67%,P<0.01)。但老年患者的并发症预测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POSSUM、Cr-POSSUM及ACPGBI评分系统预测死亡率(分别为9例、6.00%,10例、6.67%及11例、7.33%)与实际死亡率(7例、4.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OSSUM、Cr-POSSUM及ACPGBI评分系统均能较准确地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死亡率,而POSSUM评分系统可能高估了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危险性评估 死亡率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小切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胡超 李超 +1 位作者 田甜 李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1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为基层医院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住院治疗的乳腺脓肿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其分为观察... 目的观察小切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为基层医院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住院治疗的乳腺脓肿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切开引流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伤口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及继续哺乳率。结果两组切口长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数字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脓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继续哺乳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哺乳期乳腺脓肿行小切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够缩短患者愈合时间,减低患者疼痛,减少脓肿复发,使更多的患者继续哺乳,临床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疗法 引流术 乳腺脓肿 微创性
下载PDF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中保留胃窦部及His角完整性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5
作者 孙海涛 张强 +7 位作者 王萌 郝少龙 孙武青 李爱华 纪凯伦 高峰 韩威 白日星 《腹部外科》 2023年第5期361-364,42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中保留胃窦部及His角完整性对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及止吐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行腹腔镜胃...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中保留胃窦部及His角完整性对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及止吐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手术的肥胖症病人80例,根据术中是否保留胃窦部及His角周围组织完整性分为保留胃窦部及His角完整性组(A组,36例)和常规手术组(B组,44例)。对比分析两组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止吐药物使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出院时间的差异性。结果A组与B组病人PONV发生率比较[术后12 h:27.8%(10/36)比59.1%(26/44),术后24 h:33.3%(12/36)比65.9%(29/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术后24 h止吐药物使用次数分别为(0.7±1.2)次、(1.4±1.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比B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更早(P<0.05);两组病人术后首次饮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保留胃窦部及His角完整性有利于降低胃袖状切除术PONV的发生率,减少术后止吐药物的使用及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 胃窦部 His角 术后恶心呕吐
下载PDF
减重与代谢手术对肥胖相关性功能障碍的作用
6
作者 郝少龙 孙海涛 +1 位作者 韩威 白日星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707-709,共3页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肥胖率稳步上升^([1])。肥胖不但与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风险有关,还会导致或加重性功能障碍^([2])。尤其在寻求减重与代谢手术(以下简称为“减重手术”)的病人中,性功能障碍的患病率更高^([3])...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肥胖率稳步上升^([1])。肥胖不但与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风险有关,还会导致或加重性功能障碍^([2])。尤其在寻求减重与代谢手术(以下简称为“减重手术”)的病人中,性功能障碍的患病率更高^([3])。减重手术作为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有效手段,对肥胖相关性功能障碍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与代谢手术 肥胖 性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北京市单中心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回顾分析
7
作者 韩婧 郝少龙 康骅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5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555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甲状腺癌患者867例(55.8%),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688例(44.2%)。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555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甲状腺癌患者867例(55.8%),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688例(44.2%)。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年间甲状腺癌患者收治逐年增加,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基本稳定在3~4:1,31~60岁女性应为甲状腺癌重点关注人群。高水平TSH(P<0.001,OR=1.178)与甲状腺癌有相关性。男性(P=0.002,OR=1.599)、较大肿瘤直径(P<0.001,OR=2.364)、高水平TSH(P=0.013,OR=1.215)是甲状腺癌易伴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论:高水平TSH与甲状腺癌有相关性。男性、较大肿瘤直径、高水平TSH的甲状腺癌患者易伴发颈部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良性疾病 促甲状腺素 淋巴结转移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对围术期结直肠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佐军 李若凡 +1 位作者 齐辉 苏拓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评估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对围术期结直肠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结直肠肿瘤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均行肠外营养(PN)联合肠内营养(EN)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精氨酸和谷氨酰胺。观察两组... 目的:评估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对围术期结直肠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结直肠肿瘤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均行肠外营养(PN)联合肠内营养(EN)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精氨酸和谷氨酰胺。观察两组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营养状态的变化。结果:术后第2、7天,观察组CD4/CD8及免疫球蛋白A(Ig 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7天,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体质量指数(BMI)明显增加(P<0.01),观察组降低及增加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给予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可有效改善围术期结直肠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缓解炎性反应,纠正肿瘤组织细胞异常代谢,改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谷氨酰胺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免疫功能 营养状况
下载PDF
乳腺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影像学表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超 李明 +3 位作者 刘现栋 胡超 吴凤霞 胡俊丰 《医学综述》 2017年第23期4752-4755,476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门诊收治的14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接受了超声及钼靶检查,观察钼靶的乳腺密度分级、两种检查方法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门诊收治的14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接受了超声及钼靶检查,观察钼靶的乳腺密度分级、两种检查方法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及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BI-RADS 5级率方面:对于低密度乳腺,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高密度乳腺,乳腺超声高于钼靶[69.0%(58/84)比47.6%(40/84)](P<0.05);对于T_1期、T_1期以上的肿瘤,超声均高于钼靶[50.0%(38/76)比34.2%(26/76),80.0%(56/70)比65.7%(46/70)](P<0.05)。对于肿块微钙化灶的显示率,钼靶明显高于超声[94.4%(68/72)比69.4%(50/72)](P<0.05)。对于肿块边界及毛刺的显示率,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超声在高密度型乳腺的检查中更加准确,对于病灶较小的早期肿瘤,因乳腺钼靶对于肿块微钙化灶的显示更敏感,故对于超声检查的是良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超声 乳腺钼靶
下载PDF
不同辅助性切口腹腔镜直肠根治术治疗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切口疝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若凡 高旭 齐辉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2年第3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辅助性切口腹腔镜直肠根治术治疗老年直肠癌(RC)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切口疝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老年RC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辅助性切口术式分为观察组(n=... 目的探究不同辅助性切口腹腔镜直肠根治术治疗老年直肠癌(RC)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切口疝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老年RC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辅助性切口术式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予以左下腹斜行辅助性切口,观察组则予以脐上纵行辅助性切口。对比手术前后2组恢复情况[手术指标、肠胃功能、疼痛情况(疼痛评分)]和血液指标[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活性肠肽(VIP)、血清中神经肽Y(NPY)、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缓激肽(BK)]水平;观察术后伴随并发症概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而清扫淋巴结节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d,观察组MLT、GAS、VI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及NPY、NGF、B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RC根治术左下腹斜行辅助性切口术式比较,采用脐上纵行辅助性切口有助于减轻患者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疼痛,并减少对胃肠功能干扰,同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腹腔镜直肠根治术 辅助性切口 切口疝 血浆胃动素 血浆胃泌素
下载PDF
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镇痛模式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红兰 李南 姜国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824-3825,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模式对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行手术治疗的110例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以局部注射亚甲蓝混合液镇痛,研究组采取多模式镇痛,并比较两组术后疼痛(VAS)视觉模...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模式对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行手术治疗的110例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以局部注射亚甲蓝混合液镇痛,研究组采取多模式镇痛,并比较两组术后疼痛(VAS)视觉模拟评分、伤口愈合时间、局部组织水肿评分。结果镇痛前,两组手术伤口疼痛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研究组术后伤口疼痛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和局部组织水平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不仅有助于减少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同时还能减轻局部组织水肿,促进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模式 环状混合痔
下载PDF
结肠癌根治术中洛铂腹腔灌洗化疗预防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若凡 高旭 孙立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72-775,792,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中洛铂腹腔灌洗化疗预防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化疗方案将96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化疗,但观察组在术中采用洛铂进行腹腔灌洗化疗;分析预防术后复发效...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中洛铂腹腔灌洗化疗预防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化疗方案将96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化疗,但观察组在术中采用洛铂进行腹腔灌洗化疗;分析预防术后复发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 d引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有所升高,化疗1周后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肝肾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化疗1周后观察组WBC、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及两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根治术中应用洛铂行腹腔灌洗化疗可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提升生存质量,无肝肾毒性,骨髓抑制可耐受,对症处理后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根治术 洛铂 腹腔灌洗 化疗 术后复发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和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牛旭 冯章东 +1 位作者 张腾 韩威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78-381,41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和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ERBD)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围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48例晚期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TCD组(n=69)和ERBD组(n=79)。PTCD组行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和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ERBD)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围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48例晚期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TCD组(n=69)和ERBD组(n=79)。PTCD组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ERBD组行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减黄效果、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RBD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短于PTCD组(P<0.05),住院费用高于PTCD组(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肝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术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降低,且PTCD组低于ERBD组(P<0.05)。ERB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TCD组(P<0.05)。结论:ERBD与PTCD两种术式对晚期MOJ患者均具有较好的减黄效果,可改善患者肝功能,但ERBD术式在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 围术期指标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括约肌肛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南 于德明 姜国丹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4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括约肌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20例括约肌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60例,改良组采用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括约肌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20例括约肌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60例,改良组采用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治愈率、手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评分、肛门失禁功能评估、肛肠动力学指标。结果改良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3、7、14天,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Wexne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改良组患者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括约肌肛瘘患者较常规肌间瘘管结扎术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同时对排便功能影响与常规肌间瘘管结扎术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 括约肌肛瘘 肛肠动力学
下载PDF
损害控制性复苏救治策略联合术后药物调理对严重肝脏损伤伴大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勇 纪智礼 韩威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8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损害控制性复苏救治策略联合术后药物调理对严重肝脏损伤伴大出血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00例严重肝损伤伴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50例,男100例,女50例,年龄21~65岁... 目的探讨损害控制性复苏救治策略联合术后药物调理对严重肝脏损伤伴大出血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00例严重肝损伤伴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50例,男100例,女50例,年龄21~65岁,平均(42.5±2.1)岁,观察组150例,男100例,女50例,年龄22~64岁,平均(41.0±2.3)岁。观察组采用控制性复苏救治策略(限制性液体复苏、损害控制手术、止血性复苏)联合术后药物调理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控制性复苏救治策略治疗。结果对照组150例患者治愈130例,死亡20例,其中1例死于头颅损伤,1例死于心脏功能衰竭。观察组患者治愈150例,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50例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1例、胆瘘2例,术后经抗炎等措施均治愈,对照组治愈的130例中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4例、胆瘘3例、肝脓肿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损害控制性复苏救治策略抢救对于肝损害严重并伴有大出血的患者,能及早且最大程度地避免手术期间经常出现的体温不升、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障碍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存活率。在术后及时对患者进行调理,能够促进机体造血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缺血症状,提高免疫力。损害控制和药物调理两种手段的结合不但能提高严重肝脏损伤伴大出血患者的存活率,还可促进患者术后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大出血 损害控制复苏策略 蔗糖铁
下载PDF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胆囊结石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石威 牛旭 +2 位作者 孙海涛 韩威 纪智礼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8期1852-1854,共3页
目的研究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 562例,按是否合并胆囊结石分为胆囊结石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肝功能、血脂及血常规等指标,采用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胆囊结石... 目的研究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 562例,按是否合并胆囊结石分为胆囊结石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肝功能、血脂及血常规等指标,采用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胆囊结石危险因素。结果胆囊结石组的平均年龄(67.21±11.589岁)大于对照组(60.19±13.468岁),胆囊结石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平均值(2.02±1.017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3.61±1.02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HDL-C/LDL-C)(0.35±0.133)显著低于对照组(0.39±0.192),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平均值(2.87±2.082)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值(2.43±1.875),尿酸(UA)的平均值(270.98±78.742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87.87±96.814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年龄(P<0.001,OR=1.047)为危险因素,HCT(P=0.004,OR=0.005)、HDL-C/LDL-C的比值为保护性因素(P=0.001,OR=0.073)。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胆囊结石的患病风险增加,高LDL-C,低HDL-C可以促进胆囊结石的发生,HCT为胆囊结石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胆囊结石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严重脓毒症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不同感染途径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佐军 李宾 +3 位作者 苏拓 李若凡 齐辉 高旭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409-411,共3页
脓毒症是由于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若炎症反应不能控制,病人将出现组织灌注异常,并导致MODS。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危险因素 感染途径 胃肠损伤 全身性炎症反应 急性 并发 组织灌注异常
原文传递
p-MTOR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红兰 刘慧峰 姜国丹 《癌症进展》 2018年第1期70-72,87,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表达的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结肠癌组织标本110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11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标本中的p-MTOR蛋白表达水平,分析p-MTOR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表达的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结肠癌组织标本110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11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标本中的p-MTOR蛋白表达水平,分析p-MTOR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p-MTOR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4.5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结肠癌组织中p-MTOR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癌组织中p-MTOR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28.33%)明显低于p-MTOR蛋白阴性表达患者(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4,P=0.004);TNM分期增高、发生淋巴结转移、浸润肌层、p-MTOR蛋白阳性表达是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并且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三种阑尾残端处理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12
19
作者 牛旭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2043-2045,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三种阑尾残端处理方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接受LA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52例,根据术中阑尾残端处理的方式分为腔镜下荷包包埋组(A组79例)、单纯丝线双重结扎...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三种阑尾残端处理方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接受LA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52例,根据术中阑尾残端处理的方式分为腔镜下荷包包埋组(A组79例)、单纯丝线双重结扎组(B组42例)、Hemolock夹毕组(C组31例),对比三个组的手术时长、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等。结果:三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单纯双重丝线结扎阑尾根部组手术时间短于荷包缝合包埋组和Hemolock夹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Hemolock夹毕组,荷包包埋组和单纯双重丝线结扎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所需住院时长较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手术中的出血量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中三种阑尾根部的处理方式均是安全可靠的,手术的处理方法可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操作者对术式的熟练程度及患者自身身体条件如阑尾位置、阑尾根部水肿情况,腹壁的厚度、炎症粘连程度等来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残端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