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种车辆驾驶人机界面匹配评价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祁丽霞 白雅娟 毛恩荣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4819-4821,共3页
特种车辆驾驶人机界面匹配问题是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对特种车辆驾驶人机界面匹配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套定量化的驾驶人机界面综合评价计算模型。以此为依据研发了特种车辆驾驶人机界面的计算机评... 特种车辆驾驶人机界面匹配问题是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对特种车辆驾驶人机界面匹配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套定量化的驾驶人机界面综合评价计算模型。以此为依据研发了特种车辆驾驶人机界面的计算机评价计算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及数据处理方法。运用该系统对某军用车辆进行了评价,得出了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车辆 人机工程 驾驶人机界面 计算模型 评价系统
下载PDF
特种车辆试验场路面谱测试分析与应用研究
2
作者 张晶 赵韬硕 蔡文斌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1年第3期50-54,共5页
采用双轨路形计,对4种试验场路面谱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数据进行了功率谱密度和路谱等级分析.分析和仿真应用结果表明,所得路面谱和路谱等级,可以应用于车辆动力学仿真及试验室的道路模拟台架试验.
关键词 路面谱 路面不平度 路面等级划分
下载PDF
特种车辆可穿戴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3
作者 石义群 《测试技术学报》 2004年第z4期191-194,共4页
本文研究一种新型可穿戴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集电信号、机械动作信号、图像信号(光信号)的采集、处理、通信和GPS定位为一体,以先进的实时探测、快速的通信手段,将车内多信号检测与车外环境的诸如地形、地貌等信息,以及GPS定位/激光测... 本文研究一种新型可穿戴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集电信号、机械动作信号、图像信号(光信号)的采集、处理、通信和GPS定位为一体,以先进的实时探测、快速的通信手段,将车内多信号检测与车外环境的诸如地形、地貌等信息,以及GPS定位/激光测距仪等实测数据由无线调制解调器、超短波电台组成的通信链路,传至控制中心,可以满足特种车辆人员对数字化情报信息的需求,为数字特种车辆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 嵌入式系统 车辆
下载PDF
车辆行驶路面的数字化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红岩 王钦龙 +3 位作者 芮强 李荣利 张晶 罗韬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53-1160,共8页
为提高车辆虚拟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车辆行驶路面数字化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双轨真实路形计对中波和长波起伏路面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依据路面外形设计参数建立的波形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利用双轨真... 为提高车辆虚拟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车辆行驶路面数字化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双轨真实路形计对中波和长波起伏路面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依据路面外形设计参数建立的波形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利用双轨真实路形计分别对渣土路、砂石路两种随机路面进行测量,获取了路面不平度实测数据,并采用基于周期图法改进的Welch算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功率谱密度估计,依据相关国家标准GB/T 7031—2005评定了路面等级。采用谐波叠加法建立了三维随机路面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作功率谱密度对比,表明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三维随机路面模型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路面测量 路面不平度 谐波叠加法 三维随机路面模型
下载PDF
基于任务-网络模型的装甲车辆乘员脑力负荷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维平 聂俊峰 +1 位作者 金毅 白雅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05-1810,共6页
以多资源理论(MRT)为基础,充分考虑装甲车辆乘员作业特点,从人的信息处理方式入手建立了基于信息执行通道的乘员任务-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任务-网络模型的装甲车辆乘员脑力负荷评价方法。以装甲车辆炮长发现目标并射击任务操作为实例进... 以多资源理论(MRT)为基础,充分考虑装甲车辆乘员作业特点,从人的信息处理方式入手建立了基于信息执行通道的乘员任务-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任务-网络模型的装甲车辆乘员脑力负荷评价方法。以装甲车辆炮长发现目标并射击任务操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清楚地描述乘员全任务过程中脑力负荷的变化情况,有效地找出脑力负荷异常的时间节点和产生原因,量化评估乘员的脑力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装甲车辆 多资源理论 任务-网络模型 脑力负荷
下载PDF
分布式电驱动履带车辆驱动力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曾庆含 马晓军 +1 位作者 魏巍 袁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共11页
以某型分布式电驱动履带车辆为研究对象,为解决多驱动电机输出动力匹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建立驱动力分层协调控制结构,将系统分为运动控制层、控制分配层以及防滑控制层;针对车辆主、从结构过驱动的特点,采用基于规则... 以某型分布式电驱动履带车辆为研究对象,为解决多驱动电机输出动力匹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建立驱动力分层协调控制结构,将系统分为运动控制层、控制分配层以及防滑控制层;针对车辆主、从结构过驱动的特点,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设计主、从电机分配律,采用二次规划法设计轮毂电机优化分配律,并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解算,以提高电动负重轮附着裕度,降低电动负重轮与履带轨面间的摩擦耗散能;设计了线性自抗扰防滑控制器,避免电动负重轮过度"滑转",保证电动负重轮与履带轨面的有效附着。基于Matlab和Recur Dyn的联合仿真实验表明,控制分配器能够实现驱动电机群力矩的优化分配,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能够实现复杂路面条件下电动负重轮的防滑控制,提高车辆动力传递的稳定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履带车辆 分布式电驱动 协调控制
下载PDF
军用履带车辆越野平均速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克运 史力晨 +1 位作者 张芳 王战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278,共6页
建立军用履带车辆越野平均速度预测模型,为越野平均速度这一综合指标论证提供量化分析方法。模型采用动态预测法将行驶路线划分为若干典型路面,根据各路面对车辆速度的主要制约因素,综合运用牵引计算模型、冲击振动模型以及转向临界速... 建立军用履带车辆越野平均速度预测模型,为越野平均速度这一综合指标论证提供量化分析方法。模型采用动态预测法将行驶路线划分为若干典型路面,根据各路面对车辆速度的主要制约因素,综合运用牵引计算模型、冲击振动模型以及转向临界速度模型等动态计算速度变化过程,进而得到越野平均速度。应用该模型对某型履带车辆越野平均速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全面反映影响越野平均速度的多种因素,可为履带装甲车辆机动性分析提供综合性的量化手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军用履带车辆 越野平均速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车辆高海拔环境起步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邹永显 徐保荣 +1 位作者 王伟 张晓光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5年第7期2443-2446,共4页
对于全域机动车辆而言,高海拔环境起步性能是评价其高原环境适应性和机动性的重要指标;针对多个型号车辆存在的高海拔环境起步困难问题,在系统开展车辆起步过程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从车辆本身所具有的动力和所受外界阻力两个方面对高海... 对于全域机动车辆而言,高海拔环境起步性能是评价其高原环境适应性和机动性的重要指标;针对多个型号车辆存在的高海拔环境起步困难问题,在系统开展车辆起步过程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从车辆本身所具有的动力和所受外界阻力两个方面对高海拔环境车辆起步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某履带车辆高海拔起步性能的实车试验验证,确定了发动机低速扭矩特性、传动油温、行驶坡度、使用工况是高海拔环境影响车辆起步性能的关键因素,为车辆论证、研制、试验和使用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高海拔 起步性能 影响因素 试验
下载PDF
装甲车辆动力系统高原适应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晶 贺海文 +1 位作者 罗韬 胡群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8-122,共5页
针对某装甲车辆动力系统,基于实车进/排气状态、热负荷及使用工况测试,分析了其高原环境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匹配向低转速区偏移,将有利于加速和起步时的进气补偿;热负荷制约了车辆的挡位,导致车辆平均速度降低;排气... 针对某装甲车辆动力系统,基于实车进/排气状态、热负荷及使用工况测试,分析了其高原环境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匹配向低转速区偏移,将有利于加速和起步时的进气补偿;热负荷制约了车辆的挡位,导致车辆平均速度降低;排气温度应作为监测及控制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装甲车辆 动力系统 高原环境 适应性试验
下载PDF
混合动力履带车辆机电复合制动力分配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曾庆含 魏曙光 +1 位作者 魏巍 马晓军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51,56,共7页
为解决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复合制动问题,提出一种机械、电气制动力模糊分配控制策略,通过制定以踏板信号和车辆行驶速度为输入的模糊规则在线实时分配电气、机械制动比例,并考虑电制动实际存在的约束,提高车辆复合制动匹配效果。其次,... 为解决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复合制动问题,提出一种机械、电气制动力模糊分配控制策略,通过制定以踏板信号和车辆行驶速度为输入的模糊规则在线实时分配电气、机械制动比例,并考虑电制动实际存在的约束,提高车辆复合制动匹配效果。其次,建立了整车驱动电机系统、机械制动系统以及车辆动力学实时仿真模型,进行了多种制动强度下的驾驶员在环的控制原型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复合制动系统能够在有效回收制动能量的同时,实现平稳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 混合动力 履带车辆 机电联合制动 模糊控制
下载PDF
特种车辆计量检定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伏龙 张华 +2 位作者 王涛 冯健 张继文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29-2631,共3页
为确保特种车辆及保障设备的性能测试准确可信,确保装备始终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具备随时准确执行预定任务的能力;基于实际计量保障要求,分析了特种车辆综合计量检定系统(以下简称检定系统)设计要求;详细介绍了检定系统的资源选型,软、硬... 为确保特种车辆及保障设备的性能测试准确可信,确保装备始终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具备随时准确执行预定任务的能力;基于实际计量保障要求,分析了特种车辆综合计量检定系统(以下简称检定系统)设计要求;详细介绍了检定系统的资源选型,软、硬件平台设计,校准接口和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经过试验证明,该系统测量精度达到了1‰,其设计符合特种车辆计量检定需求,为计量保障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保障 自动校准 特种车辆
下载PDF
三轴车辆全轮转向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磊 王超 +1 位作者 史辉 刘西侠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52,共6页
针对由于控制参数和外界环境不确定而导致的线性全轮转向控制器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研究了对模型精度要求低、能处理多约束问题和鲁棒性较好的全轮转向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构建车辆数学模型、UA轮胎模型,设计全轮转向模型预测控制器,并... 针对由于控制参数和外界环境不确定而导致的线性全轮转向控制器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研究了对模型精度要求低、能处理多约束问题和鲁棒性较好的全轮转向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构建车辆数学模型、UA轮胎模型,设计全轮转向模型预测控制器,并选取典型工况,对比分析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全轮转向车辆、线性控制全轮转向车辆和原双前桥转向车辆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车轮刚度摄动和外界侧风干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车辆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车辆 全轮转向 模型预测控制 轮胎刚度摄动 侧风干扰
下载PDF
车辆振动对乘员舒适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和平 潘宏侠 +1 位作者 黄晋英 薛海 《装备制造技术》 2009年第2期28-30,共3页
振动是影响车辆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是车辆人—机—环境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了在几种不同路面激励下,某轮式车辆驾驶员座椅处的振动,分析了这几种振动的谱频率成分和对驾驶员舒适性的影响情况。
关键词 车辆 振动 舒适性
下载PDF
高原环境对装甲车辆动力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亚辉 张晶 王微 《环境技术》 2014年第4期62-65,共4页
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典型装甲车辆高原使用环境试验数据,从动力及经济性、冷却效能和起动性能三方面,探索了高原环境对装甲车辆动力系统性能的影响机理,对开展装甲车辆高原环境适应性试验和分析解决动力系统暴露的问题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高原 影响机理 动力系统 环境适应性
下载PDF
无失效数据的特种车辆动力系统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志强 何勇灵 +1 位作者 王秋芳 刘丽芳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3年第3期51-54,共4页
通过对定时截尾条件下基于无故障和基于超寿命未替换使用两种情形下的特种车辆动力系统可靠性试验过程分析表明:应用最优置信限法能较好地反映定时截尾条件下基于指数分布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水平,应用非减密度方法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所有参... 通过对定时截尾条件下基于无故障和基于超寿命未替换使用两种情形下的特种车辆动力系统可靠性试验过程分析表明:应用最优置信限法能较好地反映定时截尾条件下基于指数分布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水平,应用非减密度方法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所有参试样本都超寿命的耐久性水平,应用耐久性概率下的区间估计能够较真实地反应部分参试样本超寿命使用的耐久性水平,并结合某特种车辆动力系统可靠性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说明,为特种车辆动力系统无失效数据条件下的可靠性分析评估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车辆 动力系统 可靠性 无失效数据
下载PDF
履带式装甲车辆强化试验技术研究及初步设想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荣利 韩志强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1年第1期8-14,共7页
该文从路面对车辆激励的最基本工况研究出发 ,对强化试验技术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强化试验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及当量里程换算的基本公式 ,最后提出了开展车辆强化试验研究的一些初步设想 .
关键词 路面 强化试验 当量里程 履带式装甲车辆
下载PDF
装甲车辆模块化实验平台总体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克运 何志刚 关涛 《机械工程师》 2015年第8期133-135,共3页
从装甲车辆的创新设计出发,针对装甲车辆实验平台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通过装甲车辆的需求分析,利用模块化的相关概念对实验平台进行模块划分和设计,为探索和验证装甲装备新概念和新技术提供一个重要的实验环境。
关键词 装甲车辆 模块化 平台
下载PDF
基于有效信息逐步裁剪的特种车辆数字仪表自动测量方法
18
作者 白真龙 郭迎春 +1 位作者 王涛 张伏龙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本文主要是针对特种车辆仪表的特点,解决特种车辆指针式仪表非接触式自动检测的问题。在本文中,利用摄像头代替人眼,利用计算机代替人脑,完成特种车辆仪表的图像采集、图像存储、仪表的自动识别和测量,识别结果自动存储与分析等过程。... 本文主要是针对特种车辆仪表的特点,解决特种车辆指针式仪表非接触式自动检测的问题。在本文中,利用摄像头代替人眼,利用计算机代替人脑,完成特种车辆仪表的图像采集、图像存储、仪表的自动识别和测量,识别结果自动存储与分析等过程。针对特种车辆仪表的圆心和半径、指针提取、起始刻度以及终止刻度的自动提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信息逐步裁剪的提取方法,最后获取了准确的识别信息。实验表明,我们的方法对特种车辆仪表的自动识别具有快速、准确且切实可行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车辆仪表 非接触测量 自动识别
下载PDF
液力机械传动车辆起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凯 徐保荣 +1 位作者 王伟 杜明刚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3-66,86,共5页
针对液力机械传动车辆起动困难问题,提出了从传动系统角度分析影响因素的思路,采用传动试验台模拟发动机起动过程,将部件级稳态试验与系统级动态试验相结合,测得不同工况和温度条件下传动系统各部件的起动扭矩值,找到了车辆起动过程中... 针对液力机械传动车辆起动困难问题,提出了从传动系统角度分析影响因素的思路,采用传动试验台模拟发动机起动过程,将部件级稳态试验与系统级动态试验相结合,测得不同工况和温度条件下传动系统各部件的起动扭矩值,找到了车辆起动过程中传动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车辆起动性能提供了有效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传动油温的变化和各类油泵的功率消耗是决定传动系统起动扭矩大小的关键因素,应通过增加传动油加温装置和卸荷阀等措施减小传动系统的起动扭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系统 起动性能 扭矩 试验 模拟 台架
下载PDF
基于路面加权因子的油液监测重型车辆可靠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和平 刘学工 郭永昌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2-97,共6页
传统的重型车辆的可靠性试验方案依据经验制定,缺少车辆磨损数据的量化指标。对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在不同路面的油液磨损光谱元素浓度进行分析,确定路面起伏程度对动力传动系统磨损可靠性的影响因子;提出基于路面影响因子的油液灰色理论... 传统的重型车辆的可靠性试验方案依据经验制定,缺少车辆磨损数据的量化指标。对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在不同路面的油液磨损光谱元素浓度进行分析,确定路面起伏程度对动力传动系统磨损可靠性的影响因子;提出基于路面影响因子的油液灰色理论可靠性预测方法,预测动力传动系统的磨损寿命,并和实际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路面影响因子的油液灰色理论可靠性预测方法,可制定出基于量化指标的合理的重型车辆试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监测 路面因子 寿命预测 可靠性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