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夹具和支撑力影响的薄壁件镜像铣削颤振抑制研究
1
作者
王希锋
蒋永翔
+3 位作者
梁志强
孙宏昌
高子瑞
薄其乐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150,共9页
为研究夹具与支撑力对薄壁件镜像铣削颤振的影响,建立了镜像铣削加工颤振预测模型,结合模态实验与有限元仿真,阐明了不同装夹方式与不同支撑力对频率响应的影响规律,进而研究了对镜像铣削稳定性的影响。当增加夹具数量时,高阶频率响应...
为研究夹具与支撑力对薄壁件镜像铣削颤振的影响,建立了镜像铣削加工颤振预测模型,结合模态实验与有限元仿真,阐明了不同装夹方式与不同支撑力对频率响应的影响规律,进而研究了对镜像铣削稳定性的影响。当增加夹具数量时,高阶频率响应幅值逐渐增大,稳定性叶瓣图中稳定区域也逐渐增大;当支撑力由0 N增加到400 N时,工件的频率响应先增大后平稳,稳定性叶瓣图中低转速区域稳定范围随支撑力的增大而增大,高转速区域起初稳定范围增大较为明显,随后其增加幅度逐渐减小。最后,采用镜像铣削实验对稳定性叶瓣图进行验证,通过对比表面形貌与加速度时域频域信号,其颤振情况与稳定性叶瓣图一一对应,验证了镜像铣削加工颤振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铣削
薄壁件
颤振
支撑力
装夹方式
稳定性叶瓣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AIGC的西夏文化元素提炼及混合现实数字人互动设计
2
作者
徐晨雨
祁悦
+3 位作者
郭瀚之
潘怡丹
包仪华
翁冬冬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9-57,共9页
目的探索西夏文化元素在当代数字技术中的创新应用,提升用户的互动体验,构建新的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体系,设计创新性的互动展示流程。方法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取西夏传统视觉元素,借助AIGC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训练出符合西夏文化特征的LoR...
目的探索西夏文化元素在当代数字技术中的创新应用,提升用户的互动体验,构建新的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体系,设计创新性的互动展示流程。方法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取西夏传统视觉元素,借助AIGC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训练出符合西夏文化特征的LoRA模型,进而生成新素材,融入大佛寺数字人形象设计,搭建基于三维实时渲染的高逼真数字人互动装置。同时,对AIGC应用于传统文化数字IP生产的管线进行整理和完善。结果成功生成包括纹样、服装、配饰等在内的新素材,并将其融入数字人形象设计中,结合DeepFake技术打造出数字人互动装置。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传统文化保留、传播方法,有助于指导传统数字文化IP设计,激起年轻群体的文化共鸣,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生成新素材和创新互动装置,显著提升了用户的互动体验,也证明了AIGC技术在传统文化创新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西夏文化
数字IP
互动展示
设计与传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夹具和支撑力影响的薄壁件镜像铣削颤振抑制研究
1
作者
王希锋
蒋永翔
梁志强
孙宏昌
高子瑞
薄其乐
机构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
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市
智能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企业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与车辆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
大连理
工大
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150,共9页
基金
民机科研项目“镜像铣削技术”(MJZ4-1N22)
天津市科技计划院市合作项目“大型复杂构件具身智能移动机器人加工检测系统研发”(24YFYSHZ00180)
+2 种基金
天津市教委项目“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微生物智能培养及分析系统研发”(2022ZD034)
津南区“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基于ROS的智能移动机器人通用底盘系统开发与产业化”(ZZJ0012210)
天津市科技计划院市合作项目“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具能智能服务机器人研发”(23YFYSHZ00280)。
文摘
为研究夹具与支撑力对薄壁件镜像铣削颤振的影响,建立了镜像铣削加工颤振预测模型,结合模态实验与有限元仿真,阐明了不同装夹方式与不同支撑力对频率响应的影响规律,进而研究了对镜像铣削稳定性的影响。当增加夹具数量时,高阶频率响应幅值逐渐增大,稳定性叶瓣图中稳定区域也逐渐增大;当支撑力由0 N增加到400 N时,工件的频率响应先增大后平稳,稳定性叶瓣图中低转速区域稳定范围随支撑力的增大而增大,高转速区域起初稳定范围增大较为明显,随后其增加幅度逐渐减小。最后,采用镜像铣削实验对稳定性叶瓣图进行验证,通过对比表面形貌与加速度时域频域信号,其颤振情况与稳定性叶瓣图一一对应,验证了镜像铣削加工颤振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镜像铣削
薄壁件
颤振
支撑力
装夹方式
稳定性叶瓣图
Keywords
mirror milling
thin-walled part
chatter
support force
clamping method
stability lobe diagram
分类号
TH16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IGC的西夏文化元素提炼及混合现实数字人互动设计
2
作者
徐晨雨
祁悦
郭瀚之
潘怡丹
包仪华
翁冬冬
机构
北京
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
设计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
光电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9-57,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902303)
长沙市2022年科技重大专项(kh2301019)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计划科研基地科技支撑专项计划(2024CX02056)。
文摘
目的探索西夏文化元素在当代数字技术中的创新应用,提升用户的互动体验,构建新的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体系,设计创新性的互动展示流程。方法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取西夏传统视觉元素,借助AIGC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训练出符合西夏文化特征的LoRA模型,进而生成新素材,融入大佛寺数字人形象设计,搭建基于三维实时渲染的高逼真数字人互动装置。同时,对AIGC应用于传统文化数字IP生产的管线进行整理和完善。结果成功生成包括纹样、服装、配饰等在内的新素材,并将其融入数字人形象设计中,结合DeepFake技术打造出数字人互动装置。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传统文化保留、传播方法,有助于指导传统数字文化IP设计,激起年轻群体的文化共鸣,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生成新素材和创新互动装置,显著提升了用户的互动体验,也证明了AIGC技术在传统文化创新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西夏文化
数字IP
互动展示
设计与传播
Keywords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estern Xia Culture
digital IP
interactive exhibition
design and dissemination
分类号
TB472 [一般工业技术—工业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夹具和支撑力影响的薄壁件镜像铣削颤振抑制研究
王希锋
蒋永翔
梁志强
孙宏昌
高子瑞
薄其乐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AIGC的西夏文化元素提炼及混合现实数字人互动设计
徐晨雨
祁悦
郭瀚之
潘怡丹
包仪华
翁冬冬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