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电力中长期及现货市场衔接的月内融合交易模式及统一限价研究
1
作者 张雪秋 刘敦楠 +4 位作者 王小路 薛晓强 李竹 韩金山 梁家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8-1427,I0006,I0007,I0008,共13页
在电力市场“中长期+现货”背景下,针对电力中长期与现货衔接问题,探寻高比例新能源入市下月内融合交易市场边界,研究统一限价对社会福利与曲线分解的影响,分析月内融合交易模式对市场衔接的作用。首先,考虑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可行... 在电力市场“中长期+现货”背景下,针对电力中长期与现货衔接问题,探寻高比例新能源入市下月内融合交易市场边界,研究统一限价对社会福利与曲线分解的影响,分析月内融合交易模式对市场衔接的作用。首先,考虑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可行的解决方式。其次基于市场预测,构建市场主体的报价与目标函数,结合不平衡电量,构建社会福利最大化市场出清模型,采用A-NSGA-Ⅲ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市场出清情况与对应的最优限价范围。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统一限价与细分时段的优势,给出了统一限价设定的市场化途径,同时保证了市场主体利益与市场活力,表明了统一限价模式下月内融合交易市场有利于市场主体灵活交易,促进了中长期与现货市场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限价 中长期市场 连续运营 报价策略 多目标寻优
原文传递
考虑绿电交易的电力碳排放定量测算
2
作者 张显 汤亚宸 +2 位作者 李达 李志宏 刘广一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57-1966,I0040,共11页
我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该项工作通过引入以绿证交易为主体的市场手段推动了双碳战略的部署进程。绿电交易鼓励了可再生能源市场竞争,加速了发电能源结构的良性变革,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最终通过优化碳排放和碳消费来... 我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该项工作通过引入以绿证交易为主体的市场手段推动了双碳战略的部署进程。绿电交易鼓励了可再生能源市场竞争,加速了发电能源结构的良性变革,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最终通过优化碳排放和碳消费来实现降低碳排放等积极性影响。该文以图数据库及图计算技术为基础,通过建立可视化区域碳排放模型,针对不同区域的碳交换特征,构建出区域电力碳排放传导定量测算体系。通过量化分析属地碳强度与引入绿电交易后的市场碳强度的发用电碳强度差异,实现绿电交易市场背景下绿电交易区域间的电力碳强度变化监测,并基于分析结果实现电力碳排放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最后,探讨了考虑绿电交易的电力碳排放传导定量测算系统对电力市场绿电交易行为的策略性预测与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电交易 电力碳强度 图计算 图数据模型
原文传递
新电改下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电力市场综合指数的交易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史连军 庞博 +3 位作者 刘敦楠 秦光宇 李国栋 张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3-170,共8页
随着全国各地电力交易市场日益活跃、电力交易种类和数量日益丰富,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分析电力数据将是交易中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首先分析国内外各类市场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和应用情况,提出描述电力市场结构和数量变化的北京电力交易... 随着全国各地电力交易市场日益活跃、电力交易种类和数量日益丰富,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分析电力数据将是交易中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首先分析国内外各类市场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和应用情况,提出描述电力市场结构和数量变化的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电力市场综合指数(简称京电指数),为电力市场交易参与者提供参考并引导市场。然后借鉴道琼斯理论等市场综合指数理论在证券市场的应用经验,提出电力市场综合指数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并采用京电指数分析了电力交易市场的电力交易总量特点、季节波动性、区域差异性和交易类型差异。研究了影响电力市场综合指数指标的五大因素,即全社会总用电量、市场化放开比例、市场化交易价格、交易品种和放开地区。最后,利用京电指数的计算公式对2016—2017年电力市场数据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京电指数能正确反映电力交易市场的交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竞争电价 综合指数 京电指数 市场交易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关键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显 王彩霞 +3 位作者 谢开 李琼慧 张楠 吴思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3,共9页
积极推动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是促进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中国已经启动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亟须对相关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为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提供支撑。文中研究了绿色电力及绿色电力市... 积极推动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是促进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中国已经启动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亟须对相关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为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提供支撑。文中研究了绿色电力及绿色电力市场的内涵,以美国、欧洲作为典型案例,从政策设计、运营机制、应用场景、支撑技术等方面研究了国外绿色电力市场实践,提出了相关启示。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进展,探讨了“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问题,从顶层设计、关键机制、衔接机制、支撑技术4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绿色电力市场建设亟须破解的关键机制设计与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电力市场 绿色电力证书交易
下载PDF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多维协同电力市场体系
5
作者 谢开 刘敦楠 +4 位作者 李竹 孙田 庞博 刘硕 张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共11页
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体系,既是实现能源电力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结构改变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变化与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时间、空... 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体系,既是实现能源电力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结构改变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变化与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时间、空间、价值、主体多维协同的电力市场体系。围绕安全保供、低碳转型与经济的多目标协同,中长期、现货与实时运行的多时间协同,多层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多空间协同,安全-绿色-经济的多价值协同,新型市场主体快速发展下的多主体协同五方面关键问题,提出了多维协同的市场设计思路和核心机制。最后,给出了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实施路径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多维协同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
下载PDF
中国特色、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关键问题研究(2):我国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市场的发展途径、交易品种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59
6
作者 夏清 陈启鑫 +3 位作者 谢开 庞博 李竹 郭鸿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801-2808,共8页
本轮电改全面推动了以省为实体的电力市场建设,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亟待推动跨区跨省电力市场建设,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我国的电力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以省为实体的电力市场体系在市场力、交... 本轮电改全面推动了以省为实体的电力市场建设,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亟待推动跨区跨省电力市场建设,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我国的电力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以省为实体的电力市场体系在市场力、交易壁垒、新能源消纳难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协同交易、交易选择权、价值分配、信息披露等角度,提出了推进跨区跨省电力市场建设的主要途径与方法;设计了考虑输电成本参与市场出清、配额制等因素的跨区跨省的交易品种;从市场交易组织、交易区域、合约交割、市场监督、信用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推进跨区跨省电力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跨区跨省市场 资源优化配置 机制设计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能量块交易出清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敦楠 李竹 +4 位作者 徐尔丰 张圣楠 纪鹏 王海宁 高春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50-4159,共10页
随着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储能等新型主体作为负荷聚合商,整合分散的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系统运行。未来电力市场将形成“多类型电源同台竞价、需求侧... 随着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储能等新型主体作为负荷聚合商,整合分散的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系统运行。未来电力市场将形成“多类型电源同台竞价、需求侧资源聚合参与、源网荷储互动、批发零售协调”的格局,但是电力现货市场难以适应多元市场主体的差异化物理经济特性和多样化交易需求,难以完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和多元主体的多样化交易需求,设计了分时块、持续块、曲线块和可变块4类灵活能量块交易品种,提出了多元市场主体的交易报价方式,构建了灵活能量块交易出清模型。基于改进的IEEE14节点系统的案例分析表明,灵活能量块交易出清模型能够适应和满足多元主体的差异化物理经济特性和多样化交易需求,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型电力市场 灵活能量块 出清模型 分区电价 混合整数规划
原文传递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提升的调峰容量补偿机制设计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学 刘硕 +2 位作者 于松泰 孙田 郭鸿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5-162,共8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以及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可再生能源将快速成为中国主要的能源供应主体并广泛参与到电力市场之中,其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将对电力系统灵活性带来极大挑战。针对目前电力系统面临调峰资源不足的困局,单一电能量...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以及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可再生能源将快速成为中国主要的能源供应主体并广泛参与到电力市场之中,其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将对电力系统灵活性带来极大挑战。针对目前电力系统面临调峰资源不足的困局,单一电能量市场无法回收灵活性成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激励火电灵活性改造的调峰容量补偿机制,从中长期至现货全时间尺度上解决系统灵活性资源不足的问题。首先,精确计算系统调峰缺口,并构建火电深度调峰的成本模型。其次,将火电灵活性改造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向发生弃电的可再生能源分摊,变动成本参与现货市场竞争回收。这一方面保障了必要的灵活性成本合理回收,避免了过度支付或回收不足的风险,另一方面将调峰市场纳入电能量市场之中,降低了现货市场出清模型的求解难度,理顺了价格信号。最后,进行多市场机制耦合运行模拟,基于改进的IEEE30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机制和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灵活性 深度调峰 补偿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标准能量块合约的电力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方案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敦楠 李竹 +3 位作者 董治新 陈刚 李宏杰 纪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41,共13页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中长期交易向更加精细化转变,因此需要建立更为高效的连续运营的中长期市场,以满足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多能互补、多态融合、多元互动的特性。基于此,亟需研究并设计兼顾多元化和标准化的电力市场机制,实...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中长期交易向更加精细化转变,因此需要建立更为高效的连续运营的中长期市场,以满足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多能互补、多态融合、多元互动的特性。基于此,亟需研究并设计兼顾多元化和标准化的电力市场机制,实现化繁为简,便于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按照平稳起步、有序衔接、便于操作的思路,引入最小块的概念,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能量块交易品种,并设计了各交易周期下的标准能量块合约,构建了基于标准能量块合约的电力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典型方案。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既适用于现货试点省份,也适用于非现货试点省份,能够规范合同履约、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效率,从而有效引领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市场 标准能量块合约 连续运营 电力市场机制
原文传递
区块链技术在电力交易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38
10
作者 谢开 张显 +3 位作者 张圣楠 刘永辉 蔡元纪 陈启鑫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28,共10页
区块链技术作为分布式记账技术,为能源互联网中的多方协作场景提供了信任基础,在能源互联网中的电力交易等领域已有一些应用尝试。首先,文中回顾了区块链技术在电力交易中的理论研究情况,总结了其在分布式能源交易、产权登记、商品溯源... 区块链技术作为分布式记账技术,为能源互联网中的多方协作场景提供了信任基础,在能源互联网中的电力交易等领域已有一些应用尝试。首先,文中回顾了区块链技术在电力交易中的理论研究情况,总结了其在分布式能源交易、产权登记、商品溯源、交易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工程应用现状。然后,基于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模型和中国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展望了区块链技术在电力批发市场、电力零售市场、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电力衍生品交易、源荷互动电力交易、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等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运算性能、存储容量和信任构建等潜在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区块链 电力交易 分布式发电交易 信用评价
下载PDF
电力市场不平衡资金综述:成因、对策与展望
11
作者 荆朝霞 容语霞 +4 位作者 王一凡 谢文 周琳 叶文圣 季天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86-3596,共11页
电力市场中不平衡资金的处理是与定价、结算相关的一个问题,对市场的公平、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现货市场试运行中引起了较多的关注,但研究方面缺乏系统的、机理方面的分析。该文从市场主体、机制设计和多产品定价多个角度对产生... 电力市场中不平衡资金的处理是与定价、结算相关的一个问题,对市场的公平、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现货市场试运行中引起了较多的关注,但研究方面缺乏系统的、机理方面的分析。该文从市场主体、机制设计和多产品定价多个角度对产生不平衡资金的原因进行分类,对实际市场中的不平衡资金分析其所属的类型;对多种类别的不平衡资金分析其产生机理,包括产品转换、价不等、量价不等、直接定价机制不满足参与约束等;从市场效率、社会福利等角度对不平衡资金的处理方法提出建议,并指出对我国电力市场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资金 电力市场 结算机制 机制设计
原文传递
电力能效统筹的市场交易体系及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维超 薛宇 +2 位作者 李更丰 张显 王万军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各环节的发展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电力全系统的能效仍有待提升。基于博弈论的基本原理,通过引入纳什均衡刻画电力全系统当前的能效状况,并采用帕累托改进的思想,提出了电力能效统筹...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各环节的发展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电力全系统的能效仍有待提升。基于博弈论的基本原理,通过引入纳什均衡刻画电力全系统当前的能效状况,并采用帕累托改进的思想,提出了电力能效统筹概念。重点阐述了电力能效统筹的市场交易体系,该体系以省级电力交易为基础、省间电力交易为补充,此外对市场交易体系的保障机制包括电价机制、交易方式、运行机制及监督机制等进行了介绍。电力能效统筹的提出及其市场交易机制的设想,将为实现电力全系统的能效提升及效益的合理分配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电力交易 电力能效统筹 纳什均衡 帕累托改进
下载PDF
中国特色、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关键问题研究(3):省间省内电力市场协调运行的交易出清模型 被引量:35
13
作者 曾丹 谢开 +2 位作者 庞博 李竹 杨争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809-2818,共10页
目前省间、省内市场间缺乏顺畅、紧密的衔接机制,交易出清过程相互较为独立,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其次,省间和省内市场化交易规模的大小往往会受到电网输电能力的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成为电力市场有效运营的关键因素。... 目前省间、省内市场间缺乏顺畅、紧密的衔接机制,交易出清过程相互较为独立,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其次,省间和省内市场化交易规模的大小往往会受到电网输电能力的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成为电力市场有效运营的关键因素。文章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顶层设计框架下,充分考虑市场经济性和电网安全性,建立了省间省内市场协调运行的耦合出清模型;并着眼于构建统一融合的全国市场,提出了分阶段市场可实现的优化出清模式。最后,以全国实际电网为例,仿真验证了模型和求解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为实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与完善以及能源电力行业资源广域优化配置等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间交易市场 省内交易市场 协调运行 耦合出清
原文传递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设计探讨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永辉 张显 +3 位作者 谢开 冯恒 孙鸿雁 邵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4-115,共12页
发用电计划逐步放开、现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能源互联网快速发展等新形势,对电力交易系统提出了新要求。首先,从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总体设计切入,结合能源互联网建设思路,对中长期电力曲线交易、横纵向集成、两级市场协同运营、高性能... 发用电计划逐步放开、现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能源互联网快速发展等新形势,对电力交易系统提出了新要求。首先,从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总体设计切入,结合能源互联网建设思路,对中长期电力曲线交易、横纵向集成、两级市场协同运营、高性能结算等重点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云平台+微服务"的总体架构体系,重塑了六大业务应用,设计了优化出清、智能注册、全网通等技术支撑组件。最后,对平台建设需解决的核心支撑能力进行了探讨,并实现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电力市场 电力交易平台 微服务 可用传输能力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绿色电力交易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显 冯景丽 +3 位作者 常新 王栋 嵇士杰 谢开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0,共10页
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绿色电力交易作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市场化手段广受关注。随着绿色电力参与市场交易逐渐放开,交易系统面临信任和效率的双重挑战,亟须优化机制设计,构建可信高效的交易环境以适应大规模多主... 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绿色电力交易作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市场化手段广受关注。随着绿色电力参与市场交易逐渐放开,交易系统面临信任和效率的双重挑战,亟须优化机制设计,构建可信高效的交易环境以适应大规模多主体交易的可信性和时效性需求。为此,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绿色电力交易系统。首先,提出了用户侧绿色电力消纳凭证生成、交易、溯源机制。然后,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总体架构体系,建成了具有高效共识、链上交易、身份认证等核心能力的绿色电力交易系统。最后,通过系统测试及绿色电力交易、绿色电力消纳凭证交易的实例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完备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可再生能源消纳 区块链 绿色电力交易系统
下载PDF
电力交易平台业务中台设计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圣楠 刘永辉 +3 位作者 胡婉莉 叶果 冯恒 王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64-1370,共7页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兴电力交易业务的不断涌现和信息科技的持续发展,传统单体架构的电力交易平台已难以满足用户需求,需要基于微服务实现分布式架构转型,并引入中台理念开展架构设计。参考互联网企业业务中台设计经验,结合电...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兴电力交易业务的不断涌现和信息科技的持续发展,传统单体架构的电力交易平台已难以满足用户需求,需要基于微服务实现分布式架构转型,并引入中台理念开展架构设计。参考互联网企业业务中台设计经验,结合电力交易业务特点,提出了电力交易业务中台设计方案,从能力中心划分、服务识别及运转机制几方面进行了完整设计。最后通过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建设的实践,验证了采用所提出的中台设计方法构建的系统架构,比单体架构能够更迅速有效地支撑业务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交易 业务中台 微服务
原文传递
基于卖方灵活合同的绿电与绿证中长期联合交易机制及其均衡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玥荣 张楠 +4 位作者 肖云鹏 王秀丽 李锋 周鹏 马景超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4期398-405,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卖方灵活合同的绿电与绿证中长期联合交易机制,聚合商协商达成中长期绿电交易合同,并基于风、光出力预测误差,考虑现货市场交易的影响执行卖方灵活合同交割。同时,聚合商可通过绿证市场交易,完成绿证考核指标。为验证该... 提出了一种基于卖方灵活合同的绿电与绿证中长期联合交易机制,聚合商协商达成中长期绿电交易合同,并基于风、光出力预测误差,考虑现货市场交易的影响执行卖方灵活合同交割。同时,聚合商可通过绿证市场交易,完成绿证考核指标。为验证该机制的有效性,进一步构建了聚合商绿电-绿证交易均衡模型,并设计了基于Lp-Box ADMM(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分布式求解算法。通过模拟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对聚合商交易行为及成本/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机制可以有效实现聚合商间的中长期绿电与绿证联合交易,促进中长期绿电合同的达成,实现绿电与绿证交易的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方灵活合同 绿电-绿证联合交易 Lp-Box ADMM
下载PDF
电力市场全景实验平台三层实验体系及其运行模式
18
作者 杨争林 冯凯 +3 位作者 冯树海 于松泰 郑亚先 王高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5-193,共9页
为支撑电力市场多样化仿真需求,对电力市场全景实验平台进行了功能架构升级,提出了实验平台-实验场景-实验算例的三层实验体系。将电力市场全商品序列覆盖的全景实验平台进行功能拆解,经独立化封装后形成实验平台功能组件库。根据仿真... 为支撑电力市场多样化仿真需求,对电力市场全景实验平台进行了功能架构升级,提出了实验平台-实验场景-实验算例的三层实验体系。将电力市场全商品序列覆盖的全景实验平台进行功能拆解,经独立化封装后形成实验平台功能组件库。根据仿真目标要求,灵活性选取组件元素搭建电力市场实验场景,并针对每个场景进行模型数据配置,形成仿真算例。通过场景的伸缩和场景间的联合,三层实验体系可在支撑全景实验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功能调整和平台使用的效率。最后,进一步提出了电力市场全景实验平台双专家体系运行方式,并具体设计了4种电力市场典型实验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全景实验平台 三层实验体系 实验场景 运行方式
原文传递
促进中国电力系统灵活性建设的市场机制探索
19
作者 孙田 闵睿 郭倬辰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23年第4期28-33,共6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占比的提升,其发电出力的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将带给电力系统更大的运行压力,因而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调节与响应能力以应对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带来的弃风、弃光、失负荷等潜在情况,这对系统灵活性有了更高的...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占比的提升,其发电出力的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将带给电力系统更大的运行压力,因而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调节与响应能力以应对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带来的弃风、弃光、失负荷等潜在情况,这对系统灵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还未系统化展开针对灵活性提升的相应市场机制研究,电力系统灵活性供给与需求仍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平衡现象。考虑到中国电力系统灵活性亟待提升的现状,首先通过总结并分析美国、英国关于提升系统灵活性的市场机制建设经验与研究现状,其次进一步分析中国电力系统灵活性建设进展与挑战,最后提出促进中国电力系统灵活性提升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灵活性 电力市场 市场机制 市场出清
下载PDF
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高频谐振特性分析与抑制策略
20
作者 李智 刘明波 +3 位作者 刘辉 宋鹏 李旭东 王帆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1,共12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机制,引入了有功调频和无功调压控制环节,与传统电流控制型变流器不同,是一种电压控制型策略。文中立足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结构和网源协调特性,构建小信号分析模型,分析在不同控制参...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机制,引入了有功调频和无功调压控制环节,与传统电流控制型变流器不同,是一种电压控制型策略。文中立足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结构和网源协调特性,构建小信号分析模型,分析在不同控制参数与电网参数场景下的振荡模态,进而掌握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系统的高频谐振特性,并针对性提出高频谐振抑制策略。首先,分别建立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传统变流器各控制和电气环节的小信号分析模型,通过特征根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所有特征根的振荡模态和阻尼比,发现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存在与传统变流器类似的高频振荡模态;同时分析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参数变化、电网强弱场景对其高频谐振阻尼作用机理。其次,基于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以有源阻尼方法为解决思路,提出基于电流内环前端通道引入虚拟阻抗控制策略的谐振抑制方法,抑制其高频谐振。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和RT-LAB控制器在环实验结果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虚拟阻抗控制环节起到有效正阻尼作用,相比于无源阻尼方法,在无需额外增加测点和外部控制量的情况下,电压控制型VSG网侧阻尼特性改善,暂态响应能力增强,高频失稳现象得到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小信号模型 特征根 高频谐振 虚拟阻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