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硫化铜矿选矿技术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8
1
作者 吴熙群 胡志强 +2 位作者 王立刚 李成必 宋振国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4,共6页
硫化铜矿是世界铜资源的最主要来源之一,高效开发利用硫化铜矿资源,对保障世界及我国铜资源可持续供应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我国硫化铜矿选矿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硫化铜矿选矿工艺流程不断精细优化,选矿药剂开发及应用更加... 硫化铜矿是世界铜资源的最主要来源之一,高效开发利用硫化铜矿资源,对保障世界及我国铜资源可持续供应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我国硫化铜矿选矿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硫化铜矿选矿工艺流程不断精细优化,选矿药剂开发及应用更加注重绿色高效,大型及新型装备不断推出,尾矿综合利用及资源化技术更加得到重视的特点。另外,推动'互联网+矿物加工'、'大数据+矿物加工'发展,开展'基因矿物加工工程'研究,实现研究方式与生产转化的创新性发展,是硫化铜矿选矿技术领域的一个全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铜矿 选矿技术 预选 基因矿物加工
下载PDF
铜钼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
作者 黄鹏亮 杨丙桥 +2 位作者 胡杨甲 严海 腾爱萍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55,62,共7页
硫化铜和辉钼矿可浮性比较接近是导致铜钼分离困难最主要的原因。从铜钼分离现状和新技术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铜钼矿石一般采用混合浮选工艺,然后通过抑铜浮钼方式进行铜钼分离。但是传统黄铜矿抑制剂存在选择性差、用量大、环... 硫化铜和辉钼矿可浮性比较接近是导致铜钼分离困难最主要的原因。从铜钼分离现状和新技术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铜钼矿石一般采用混合浮选工艺,然后通过抑铜浮钼方式进行铜钼分离。但是传统黄铜矿抑制剂存在选择性差、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针对目前铜钼分离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科研者提出一些新的分离工艺,包括氧化-浮选、电化学浮选、海水浮选、浮选柱浮选、选择性浸出、超导磁选技术等,这些技术具有明显优势,但目前仅局限于理论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高效低毒抑制剂的开发仍是目前铜钼分离焦点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分离 硫化铜 辉钼矿 浮选工艺 抑制剂
下载PDF
栖霞山银铅锌矿选矿废水全回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志强 杨林峰 +3 位作者 缪建成 贺政 罗科华 马斌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9-34,共6页
本文成功开发出分段浓缩-分质回用-末端废水净化处理的选矿废水回用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实现了银铅锌多金属选矿废水全部回用,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幅度减少了末端废水处理量和处理成本,而且还使废水中的选矿药剂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选... 本文成功开发出分段浓缩-分质回用-末端废水净化处理的选矿废水回用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实现了银铅锌多金属选矿废水全部回用,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幅度减少了末端废水处理量和处理成本,而且还使废水中的选矿药剂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选矿药剂消耗,选矿指标稳定提高,显著节约了选矿能耗,大幅度节约了选矿新鲜水的用量,实现了选矿废水全部回用,杜绝了环境污染。该项技术推动了我国金属矿山废水综合利用新技术的进步,为我国金属矿山行业废水高效利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支撑与很好的工程范例,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浓缩 分质回用 净化处理 混凝沉淀 活性炭吸附
下载PDF
栖霞山银铅锌矿高浓度浮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志强 缪建成 +2 位作者 贺政 罗科华 马斌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48,共6页
常规浓度和高浓度浮选条件下浮选药剂用量、浮选时间对浮选指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浮选不仅有利于银、铅、锌、硫选别指标的提高,而且大幅降低了选矿药剂的用量、缩短了浮选时间。该技术应用于工业后,银、铅、锌、硫金属(元素)... 常规浓度和高浓度浮选条件下浮选药剂用量、浮选时间对浮选指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浮选不仅有利于银、铅、锌、硫选别指标的提高,而且大幅降低了选矿药剂的用量、缩短了浮选时间。该技术应用于工业后,银、铅、锌、硫金属(元素)回收率分别提高了9、1.84、2.53、10.95个百分点;年新增销售额2 184万元、新增利润1 638万元、新增税收546万元。该关键技术不仅成为矿山实现选矿废水零排放的重要环节,同时大幅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国内同类型矿山实现清洁生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铅锌多金属矿 高浓度浮选技术 浮选速率 清洁生产 矿浆体积
下载PDF
流态化浮选技术概述 被引量:13
5
作者 沈政昌 罗世瑶 +1 位作者 杨义红 史帅星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6,共7页
首先分析总结了粗颗粒矿物难浮的原因为粗颗粒矿物与气泡接触时间短,感应时间长,与气泡气固黏附强度低;其次介绍了流态化技术的发展以及该技术在粗颗粒分选中的应用,气固、液固两相流态化在煤分选领域普遍应用,由于有色金属矿分选领域... 首先分析总结了粗颗粒矿物难浮的原因为粗颗粒矿物与气泡接触时间短,感应时间长,与气泡气固黏附强度低;其次介绍了流态化技术的发展以及该技术在粗颗粒分选中的应用,气固、液固两相流态化在煤分选领域普遍应用,由于有色金属矿分选领域的复杂性,气液固三相流态化浮选技术处于研究阶段;同时总结了流态化浮选技术原理和设备的研究进展,HydroFloat Separator和NovaCell是具有代表性的设备;分析了流态化浮选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三相流态化浮选动力学过程研究,三相流场模拟策略研究,以及复合力场的加入提升矿物粒度浮选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颗粒矿物 流态化技术 流态化浮选 流态化浮选设备
下载PDF
某铜硫矿铜快速浮选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立刚 刘水红 +1 位作者 叶岳华 陈旭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278-281,共4页
某铜硫矿矿石性质复杂,矿物种类繁多、次生铜比例高,且含硫较多,选矿工艺技术的研发难度较大。为了解决次生铜因过磨造成细粒级损失与铜硫分离必须再磨的矛盾,通过铜快速浮选工艺,结合选择性再磨等技术手段,取得了较好的选矿工艺技术指... 某铜硫矿矿石性质复杂,矿物种类繁多、次生铜比例高,且含硫较多,选矿工艺技术的研发难度较大。为了解决次生铜因过磨造成细粒级损失与铜硫分离必须再磨的矛盾,通过铜快速浮选工艺,结合选择性再磨等技术手段,取得了较好的选矿工艺技术指标。闭路试验获得的指标为铜精矿含铜24.53%、含金2.68g/t、含银189.00g/t,铜回收率85.42%、金回收率40.45%、银回收率48.53%;硫精矿含硫46.15%,硫回收率72.78%。研究结果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浮选 铜硫矿 次生铜 铜硫分离
下载PDF
非氰浸金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5
7
作者 胡杨甲 贺政 +2 位作者 赵志强 罗思岗 赵杰 《黄金》 CAS 2018年第4期53-58,共6页
氰化法浸金尽管应用广泛,但其浸出剂氰化物有剧毒,使用不当会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身安全。而非氰浸金技术具有浸出速度快,杂质影响小,低毒甚至无毒等优点,已成为目前黄金湿法冶炼领域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总结了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 氰化法浸金尽管应用广泛,但其浸出剂氰化物有剧毒,使用不当会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身安全。而非氰浸金技术具有浸出速度快,杂质影响小,低毒甚至无毒等优点,已成为目前黄金湿法冶炼领域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总结了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卤素法、多硫化物法、石硫合剂法和生物法等主要非氰浸金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其浸金机理及优缺点,并对非氰浸金技术尤其是硫代硫酸盐浸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氰浸金 硫脲 硫代硫酸盐 卤素 石硫合剂 生物法 氰化物
下载PDF
680m^3充气式机械搅拌浮选机关键技术特点及其工业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沈政昌 杨义红 +2 位作者 韩登峰 史帅星 张明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12,共8页
全球矿产资源禀赋持续变差,对低品位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和综合利用日益受到重视,这持续推动了大型浮选机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世界上单槽容积最大的680m^3大型浮选机的创新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特点。工业试验表明,680m^3大型浮选机各项流体... 全球矿产资源禀赋持续变差,对低品位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和综合利用日益受到重视,这持续推动了大型浮选机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世界上单槽容积最大的680m^3大型浮选机的创新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特点。工业试验表明,680m^3大型浮选机各项流体动力学指标符合设计预期,这充分验证了放大设计方法的可靠性。在尾矿再选工业试验中,680m^3大型浮选机能连续稳定运行,并提高浮选系统综合回收率达1.48个百分点,这一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充分体现了该机型的工业应用价值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浮选机 浮选性能 尾矿再选
下载PDF
某含碳高硫铅锌矿综合回收工艺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叶岳华 王立刚 +1 位作者 陈旭波 胡志强 《矿冶》 CAS 2019年第6期25-29,共5页
新疆某铅锌矿矿石硫含量高,且含有一定量的含碳质物,属含碳高硫复杂难选铅锌矿石。矿石中方铅矿嵌布粒度不均匀,且与闪锌矿、黄铁矿共生关系复杂,严重影响选矿过程中铅锌分离及铅硫分离。根据原矿性质,采用"预先脱碳—铅锌硫依次... 新疆某铅锌矿矿石硫含量高,且含有一定量的含碳质物,属含碳高硫复杂难选铅锌矿石。矿石中方铅矿嵌布粒度不均匀,且与闪锌矿、黄铁矿共生关系复杂,严重影响选矿过程中铅锌分离及铅硫分离。根据原矿性质,采用"预先脱碳—铅锌硫依次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实现了铅、锌矿物和黄铁矿的高效分离,所得铅精矿铅品位59.84%,铅回收率88.02%,含锌3.66%;锌精矿锌品位52.34%,锌回收率94.05%,含铅1.45%,硫精矿硫品位50.26%,硫回收率8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铅矿 闪锌矿 高硫 碳质物 综合回收
下载PDF
刚果(金)某硫化铜钴矿选矿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志强 王立刚 +1 位作者 朴永超 陈旭波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0,共7页
刚果(金)某硫化铜钴矿位于加丹加省利卡西市,属中非铜钴矿带典型的硫化铜钴矿,矿石含铜1.50%、钴0.48%。根据矿石中铜钴矿物难以浮选分离的矿物特性,确定了"铜钴混合浮选"的原则流程。结合新型高效选择性捕收剂BK404B及铜钴... 刚果(金)某硫化铜钴矿位于加丹加省利卡西市,属中非铜钴矿带典型的硫化铜钴矿,矿石含铜1.50%、钴0.48%。根据矿石中铜钴矿物难以浮选分离的矿物特性,确定了"铜钴混合浮选"的原则流程。结合新型高效选择性捕收剂BK404B及铜钴活化剂BKNA,采用"一粗两扫三精-粗精矿再磨"的工艺流程,浮选闭路试验获得含Cu 26.93%、Co 7.24%,铜回收率93.70%,钴回收率78.42%的铜钴精矿。另外,针对浮选闭路试验尾矿,通过强磁选强化对钴的回收,可获得含钴1.18%,钴回收率3.20%的磁选精矿,浮磁精矿合并后满足销售要求,即采用浮-磁联合工艺使钴的回收率提高3.2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铜钴矿 混合浮选 浮-磁联合
下载PDF
硫化矿物表面水化层结构及其对药剂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建华 朱阳戈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量子理论研究了硫化矿物表面亲水/疏水结构,揭示了硫化矿物固液界面结构和水化层的性质,采用微量热仪研究了硫化矿物表面润湿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考察了矿物表面亲水和疏水作用对浮选药剂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疏水硫... 采用密度泛函量子理论研究了硫化矿物表面亲水/疏水结构,揭示了硫化矿物固液界面结构和水化层的性质,采用微量热仪研究了硫化矿物表面润湿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考察了矿物表面亲水和疏水作用对浮选药剂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疏水硫化矿物表面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为主,亲水硫化矿表面以弱化学吸附键作用为主,固液界面体系下药剂在矿物表面的作用具有水化势垒和竞争吸附效应。根据固液界面作用模型,开发出铜、铅和锌浮选新技术,实现了有色金属硫化矿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 固液界面 水化层 浮选分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的新疆某铁闪锌矿浮选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万丽 孙志健 +1 位作者 王立刚 于洋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5,共5页
本文对新疆某铁闪锌矿进行浮选实验研究,其中粗选药剂用量采用正交设计进行实验,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分析不同药剂用量对粗选精矿指标的影响,确定粗选较佳药剂制度为:1000 g/t石灰,500 g/t硫酸铜,60 g/t丁黄药,48 g/t 2^(#)油。基于较优药... 本文对新疆某铁闪锌矿进行浮选实验研究,其中粗选药剂用量采用正交设计进行实验,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分析不同药剂用量对粗选精矿指标的影响,确定粗选较佳药剂制度为:1000 g/t石灰,500 g/t硫酸铜,60 g/t丁黄药,48 g/t 2^(#)油。基于较优药剂用量粗选实验获得了Zn品位36.28%,Zn回收率96.67%的锌粗精矿。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同时还分析了不同药剂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程度,确定了硫酸铜和2^(#)油对粗精矿指标的影响较大,石灰和丁黄药的作用较小,这对调整闭路实验中的药剂用量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最终闭路实验获得了含Zn 45.23%的锌精矿,Zn回收率为9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闪锌矿 正交分析 浮选实验 药剂制度
下载PDF
新疆某浮锌尾矿回收磁铁矿选矿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丽 孙志健 +1 位作者 王立刚 于洋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8-143,共6页
铁矿石伴生的硫一般以磁黄铁矿、黄铁矿等矿物形式存在,是铁精矿的主要杂质之一,不利于铜铁冶炼且易造成环境污染。新疆某浮锌尾矿含有大量的磁铁矿(Fe品位为42.64%)以及少量的磁黄铁矿和黄铁矿(S品位为2.81%)。本文针对该浮锌尾矿分别... 铁矿石伴生的硫一般以磁黄铁矿、黄铁矿等矿物形式存在,是铁精矿的主要杂质之一,不利于铜铁冶炼且易造成环境污染。新疆某浮锌尾矿含有大量的磁铁矿(Fe品位为42.64%)以及少量的磁黄铁矿和黄铁矿(S品位为2.81%)。本文针对该浮锌尾矿分别进行了“浮-磁”工艺实验和“磁-浮”工艺实验,通过两种工艺对比可知“磁-浮”工艺具有酸耗少、流程短、指标好等优点。采用“磁-浮”工艺进行全流程闭路实验,最终获得了含Fe 65.42%、S 0.38%的铁精矿,Fe回收率为77.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锌尾矿 磁铁矿 磁黄铁矿 磁选 浮选
下载PDF
蒙古国某斑岩型铜矿伴生钼资源高效回收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立刚 叶岳华 +3 位作者 胡志强 陈旭波 刘水红 李成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285-288,共4页
蒙古国某铜钼矿资源属典型的大型斑岩型铜矿床,该矿床中有用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以及铜蓝等,现场生产采用铜钼混浮-中矿再磨工艺流程,但是钼回收效果较差,钼回收率仅在60%左右。本文针对该斑岩型铜矿伴生钼资源综合高... 蒙古国某铜钼矿资源属典型的大型斑岩型铜矿床,该矿床中有用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以及铜蓝等,现场生产采用铜钼混浮-中矿再磨工艺流程,但是钼回收效果较差,钼回收率仅在60%左右。本文针对该斑岩型铜矿伴生钼资源综合高效回收展开试验研究,通过采用选择性捕收剂BKH,在粗选作业针对铜、钼进行优先高效捕收,在铜钼分离作业采用新型抑制剂BKG作为铜抑制剂,优化了铜钼分离效果,实验室试验钼回收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矿 伴生钼 高效回收
下载PDF
非洲某黑色页岩型硫化铜钴矿选矿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朴永超 王立刚 +2 位作者 胡志强 叶岳华 陈旭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0期159-163,共5页
非洲某黑色页岩型硫化铜钴矿矿石性质较为特殊,常规的黄药类捕收剂对其铜钴矿物的捕收能力很弱。本文通过小型浮选试验研究了处理该类矿石的合理药剂制度与工艺,最终以二次粗选、一次扫选、三次精选的闭路试验流程,获得了铜品位20.06%,... 非洲某黑色页岩型硫化铜钴矿矿石性质较为特殊,常规的黄药类捕收剂对其铜钴矿物的捕收能力很弱。本文通过小型浮选试验研究了处理该类矿石的合理药剂制度与工艺,最终以二次粗选、一次扫选、三次精选的闭路试验流程,获得了铜品位20.06%,回收率97.17%,钴品位0.45%,回收率82.06%的铜钴混合精矿,试验指标与现场生产相比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铜钴矿 黄铜矿 硫铜钴矿 浮选
下载PDF
大洋富钴结壳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郜伟 肖仪武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0,共5页
为了更好地回收大洋富钴结壳中的有价元素,对该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密度测定等仪器和方法,查明了大洋富钴结壳样品由结壳矿物和基岩脉石两部分组成,而结壳矿物由铁锰水合氧化物和壳内脉... 为了更好地回收大洋富钴结壳中的有价元素,对该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密度测定等仪器和方法,查明了大洋富钴结壳样品由结壳矿物和基岩脉石两部分组成,而结壳矿物由铁锰水合氧化物和壳内脉石呈弥散状组成,钴赋存在铁锰水合氧化物中。研究结果表明,应对样品进行选矿预抛尾,后续通过湿法冶金的方法有效回收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铁锰水合氧化物 嵌布特征
下载PDF
浅议铜硫矿选矿工艺流程制定中的矿物组成因素
17
作者 宋振国 罗溪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360-362,368,共4页
矿石的矿物组成是重要的工艺矿物学参数,是决定矿石选别回收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初步总结分析了铜硫矿中有价伴生组分和典型难处理脉石对其选矿工艺流程制定的影响,以期获得铜硫矿石矿物组成特征与铜硫矿选矿工艺流程间的内在联系... 矿石的矿物组成是重要的工艺矿物学参数,是决定矿石选别回收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初步总结分析了铜硫矿中有价伴生组分和典型难处理脉石对其选矿工艺流程制定的影响,以期获得铜硫矿石矿物组成特征与铜硫矿选矿工艺流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为铜硫矿选矿工艺流程智能决策过程中决策树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硫矿 矿物组成 选矿工艺流程
下载PDF
新型三段式粗颗粒浮选柱内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建 孙伟 +6 位作者 沈政昌 韩海生 晋应升 肖遥 高志勇 孙磊 罗远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01-2818,共18页
本文对一种新型三段式粗颗粒浮选柱内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稳流板的加入可增强粗颗粒浮选柱内流体的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促进气泡和粗颗粒的相互作用以及湍动能、湍流耗散率和液相速度的均匀分布,从而利于矿化气泡的输送。射流... 本文对一种新型三段式粗颗粒浮选柱内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稳流板的加入可增强粗颗粒浮选柱内流体的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促进气泡和粗颗粒的相互作用以及湍动能、湍流耗散率和液相速度的均匀分布,从而利于矿化气泡的输送。射流管个数的增加使粗颗粒浮选柱内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分布趋向于均匀。对称的4个射流管可显著改善流场分布,形成的漩涡促进了气泡与颗粒的相互作用,稳流板使气泡速度分布均匀。浮选柱内湍动能随着上升水量和充气量的增加而增大,稳流板作用明显。上升水量对稳流板上下方区域湍流耗散率的影响呈梯级分布,可实现底部紊流矿化、中部紊流−稳流转变、上部静态流态化浮选的三段式流体环境,利于粗颗粒矿物浮选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柱 流场特性 湍动能 湍流耗散率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抑制剂海藻酸钠浮选分离磷灰石和方解石的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钟春晖 冯博 +4 位作者 张文谱 张良柱 郭宇涛 王涛 汪惠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0-498,共9页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试、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研究抑制剂海藻酸钠对磷灰石和方解石浮选的影响,考察海藻酸钠对两种矿物的抑制作用机理。浮选结果表明:pH=9时海藻酸钠可强烈抑制方解石,而对磷灰石浮选的影...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试、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研究抑制剂海藻酸钠对磷灰石和方解石浮选的影响,考察海藻酸钠对两种矿物的抑制作用机理。浮选结果表明:pH=9时海藻酸钠可强烈抑制方解石,而对磷灰石浮选的影响较小。海藻酸钠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量大于在磷灰石表面的吸附量。海藻酸钠主要通过氢键吸附在磷灰石表面,而在方解石上的吸附则是氢键结合和化学键合共同作用所致。因此,海藻酸钠在方解石上的吸附强于磷灰石,导致其对方解石的选择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方解石 抑制剂 海藻酸钠 分离机理
下载PDF
基于DEM的变振幅等厚筛分粒群运动学特性及参数作用机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龙 乔金鹏 +3 位作者 董良 江海深 赵跃民 段晨龙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5-30,共6页
采用离散元法(DEM)对变振幅等厚筛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激振频率、振幅差、给料速率等工艺参数对变振幅等厚筛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振幅等厚筛分较等振幅筛分具有明显的优势;当激振频率为16 Hz、振幅差0. 2 mm、给料速率0. ... 采用离散元法(DEM)对变振幅等厚筛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激振频率、振幅差、给料速率等工艺参数对变振幅等厚筛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振幅等厚筛分较等振幅筛分具有明显的优势;当激振频率为16 Hz、振幅差0. 2 mm、给料速率0. 5 kg/s时,变振幅等厚筛筛分效果最佳,筛分效率为83. 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厚筛分 变振幅 筛分效率 运动特性 离散元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