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工程实践课程教案设计研究——以“钢铁生产虚拟仿真实践”课程为例
1
作者 秦子 吕庆功 许文婧 《科教导刊》 2023年第7期115-117,共3页
工程实践课程是高校以培养工科学生的大工程观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开设的核心课程。文章以“钢铁生产虚拟仿真实践”课程为对象进行教学改革研究,针对“转炉炼钢”核心教学内容开展了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设计。通过引入、提问、分析... 工程实践课程是高校以培养工科学生的大工程观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开设的核心课程。文章以“钢铁生产虚拟仿真实践”课程为对象进行教学改革研究,针对“转炉炼钢”核心教学内容开展了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设计。通过引入、提问、分析、阐述、延伸和讨论等教学环节设计,结合虚拟仿真教学手段,将教学案例作为主线贯穿于课程教学,专业知识与应用场景紧密结合。探索形成的“六步法”案例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专业知识、工艺原理及工程理念的理解,而且能够传扬工匠精神,坚定专业自信,显著提升实践育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案设计 案例教学 高等教育 工程实践
下载PDF
超高导电性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丁一 王海田 +6 位作者 孙宇鹏 张誉 廖庆亮 庞震 祝志祥 陈新 陈舒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01-2006,共6页
超高导电铜具体是指常温下电导率高于100%IACS的铜基复合材料。在铜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选择会对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对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良好本征特性的碳纳米材料逐渐成为了当下研究的热门。... 超高导电铜具体是指常温下电导率高于100%IACS的铜基复合材料。在铜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选择会对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对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良好本征特性的碳纳米材料逐渐成为了当下研究的热门。对于铜基复合材料而言,纳米碳具有作为增强体的巨大潜力,成为主要研究开发的材料,近年来随着科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兴领域,如航空航天、精细金属部件、传感器等,对材料的导电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超高导电铜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综述了超高导电铜的发展现状,包括应用材料体系、增益机制、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导电铜 纳米碳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面向集成电路先进制程的二维信息材料与器件
3
作者 高鸿钧 张跃 +6 位作者 施毅 王欣然 于志浩 施阁 唐华 何杰 刘克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2-621,共10页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至3 nm节点,摩尔定律接近其物理极限,传统芯片制程面临材料到器件的理论和技术瓶颈。二维信息材料凭借原子层厚度、低功耗等特性被产业界认为是1 nm及以下节点的核心材料,将助力芯片制程延续摩尔定律以及平面到...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至3 nm节点,摩尔定律接近其物理极限,传统芯片制程面临材料到器件的理论和技术瓶颈。二维信息材料凭借原子层厚度、低功耗等特性被产业界认为是1 nm及以下节点的核心材料,将助力芯片制程延续摩尔定律以及平面到三维的发展,与我国集成电路先进制程长期规划紧密相关。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343期双清论坛,本文从材料—器件—异质集成多层次回顾了二维信息材料与器件的发展历史,总结了领域内所面临挑战,凝炼了未来5~10年的重大关键科学以及亟需布局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提出顶层设计的前沿研究方向和科学基金资助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信息材料 器件 集成电路 基础研究 科学问题
原文传递
面向未来纳米专业人才创新培养的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以神奇的纳米材料与器件课程为例
4
作者 秦子 司浩楠 于桐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12期1-3,共3页
随着人类科技水平迅猛发展,纳米科学与工程学科已成为一门面向世界科技最前沿的交叉学科,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纳米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应结合学科自身特色开展教学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探索实践,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 随着人类科技水平迅猛发展,纳米科学与工程学科已成为一门面向世界科技最前沿的交叉学科,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纳米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应结合学科自身特色开展教学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探索实践,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和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由此培养更多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甘于为国奉献的纳米领域科技人才。对此,本文通过分析纳米学科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概述神奇的纳米材料与器件课程情况,进而围绕神奇的纳米材料与器件课程改革及在该门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展开探索,以期为纳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纳米科技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专业 创新培养 核心课程
下载PDF
电沉积电位对镍钴合金超疏水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宏亮 刘胜达 +1 位作者 崔孟超 曹丽丽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58-11163,共6页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碳钢表面制备了镍钴合金镀层。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接触角检测仪等研究了电化学沉积电位对镍钴合金镀层形貌、化学成分和疏水性的影响。利用电化学工作站,采用塔菲尔曲线外推法、交流阻抗法对不同电...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碳钢表面制备了镍钴合金镀层。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接触角检测仪等研究了电化学沉积电位对镍钴合金镀层形貌、化学成分和疏水性的影响。利用电化学工作站,采用塔菲尔曲线外推法、交流阻抗法对不同电位下镀层经PFTEOS改性处理后样品进行耐蚀性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沉积电位的提升,镀层表面颗粒逐渐增大,证明沉积速率随着电位的上升而增大,且镀层表面颗粒均匀性在不同电位下展现出不同的状态。在经过5%PFTEOS的乙醇溶液修饰后,在沉积电位为-1.4、-1.6 V下,样品表面达到了超疏水状态。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表明,在电沉积电位为-1.4 V时所获得的镍钴合金镀层在PFTEOS改性处理后的耐腐蚀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镍钴合金 润湿性 耐蚀性 形貌结构
下载PDF
基于模拟炼钢生产的项目制工程实践教学探索
6
作者 秦子 吕庆功 许文婧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3年第1期102-104,共3页
项目制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以钢铁生产复杂的工业流程为背景,突出“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制教学特点,基于工业现场的真实生产项目,结合虚拟仿真教学手段,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工科专业工程人才... 项目制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以钢铁生产复杂的工业流程为背景,突出“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制教学特点,基于工业现场的真实生产项目,结合虚拟仿真教学手段,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工科专业工程人才培养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 项目制教学 模拟炼钢生产 虚拟仿真
下载PDF
与硅基技术兼容的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电子器件 被引量:1
7
作者 耿宇 陈超 +3 位作者 陈匡磊 张先坤 张铮 张跃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06-1922,共17页
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物理基石,以硅基材料为核心的集成电路极大推动了人类现代文明的进程.但是,随着晶体管特征尺寸微缩逐渐接近物理极限,传统硅基材料出现了电学性能衰退、异质界面失稳等挑战,导致集成电路数据处理能力提升难、功耗急... 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物理基石,以硅基材料为核心的集成电路极大推动了人类现代文明的进程.但是,随着晶体管特征尺寸微缩逐渐接近物理极限,传统硅基材料出现了电学性能衰退、异质界面失稳等挑战,导致集成电路数据处理能力提升难、功耗急剧增加等问题产生.超薄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Cs)具有表面平整无悬挂键、电输运性能优异、静电控制力强、化学性质稳定等优势,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的最具潜力候选材料之一.目前,二维TMDCs集成电路研究在多个关键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但距离产业化应用仍需要克服一些挑战.本文着重介绍了二维TMDCs材料与电子器件在集成电路应用的各方面优势,系统阐明了二维TMDCs集成电路在材料控制生长、范德华界面优化以及器件设计构筑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分析了二维TMDCs集成电路产业化进程中的综合性挑战,明确了“与硅基技术兼容”二维TMDCs集成电路发展路线的优势、可行性与突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 电子器件 与硅基技术兼容
原文传递
教师党支部在课程思政中发挥作用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秦子 张甜 +1 位作者 贺东风 刘娜 《中国冶金教育》 2022年第6期72-75,共4页
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战略,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立足实践育人和“新工科”建设,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党支部工作新途径和新载体,通过“强理论、推协同、固成果、促辐射”4项举措,探索教师党支部... 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战略,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立足实践育人和“新工科”建设,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党支部工作新途径和新载体,通过“强理论、推协同、固成果、促辐射”4项举措,探索教师党支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三全育人 教师党支部 高等教育
下载PDF
面向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的二维非硅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跃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871-2872,共2页
晶体管尺寸微型化是近几十年来集成电路性能提升的主要驱动力,成功推动了社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迅猛发展.然而,随着传统硅基芯片制造技术逼近尺寸微缩的理论极限,硅基集成电路面临着材料性能急剧衰退、器件功耗激增和系统集成难度陡... 晶体管尺寸微型化是近几十年来集成电路性能提升的主要驱动力,成功推动了社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迅猛发展.然而,随着传统硅基芯片制造技术逼近尺寸微缩的理论极限,硅基集成电路面临着材料性能急剧衰退、器件功耗激增和系统集成难度陡升等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方向 集成电路 系统集成 理论极限 材料性能 信息化 芯片制造技术 微型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