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5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学归国青年教师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探索与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芊 夏青 《北京教育(高教)》 2023年第4期69-71,共3页
留学归国青年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以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为例,就高校如何做好留学归国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如何引领他们把爱国情怀和社会担当融入科技创新、立德树人根本... 留学归国青年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以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为例,就高校如何做好留学归国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如何引领他们把爱国情怀和社会担当融入科技创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加强党的领导、培养平台、组织合力、人文关怀、重点培养和跟踪指导等措施,把他们凝聚到党中央周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留学归国青年教师 政治引领 政治吸纳
原文传递
腐蚀与防护专业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2
作者 夏青 岩雨 《科教文汇》 2024年第7期59-62,共4页
在党和国家大力倡导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通过腐蚀与防护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存矛盾分析及具体方法探索,构建该专业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腐蚀与防护专业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及国际化视野的师资力量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关键词 腐蚀与防护 国际化 创新型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防腐涂料研发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王亚鑫 曹亚成 +6 位作者 狄志刚 马智俊 史立平 谭伟民 杨小渝 马菱薇 张达威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2,共7页
针对现有防腐涂料研发成本高、研发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数据输入、特征选择、测试集比例选择、机器学习算法种类选择、模型训练/评估等步骤,训练出可进行耐老化性能预测的人工智能(AI)模型。研究了不同模型参数对AI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得... 针对现有防腐涂料研发成本高、研发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数据输入、特征选择、测试集比例选择、机器学习算法种类选择、模型训练/评估等步骤,训练出可进行耐老化性能预测的人工智能(AI)模型。研究了不同模型参数对AI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模型参数。在AI模型复用及验证的过程中,创新性地采用“AI预测+正交设计”的方法进行新型防腐配方优化设计和验证,相较基于经验试错法、正交试验法,采用新方法所需的实验量分别减少93%、78%,显著提升新型涂料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有助于解决材料智能研发面临的“小样本”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涂料 研发效率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模型 耐老化性
下载PDF
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与隔膜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梁振飞 王兴兴 +6 位作者 胡皓晨 李艳红 欧阳博学 孙晓云 高瑞茂 叶骏 王德仁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3-600,共18页
随着清洁能源地位日益提升,储能技术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锌溴液流电池(zinc-bromine flow batteries,ZBFBs)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中长时储能技术,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低成本而备受关注。该体系通过使用锌和溴作为活性材料,在电... 随着清洁能源地位日益提升,储能技术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锌溴液流电池(zinc-bromine flow batteries,ZBFBs)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中长时储能技术,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低成本而备受关注。该体系通过使用锌和溴作为活性材料,在电解质溶液中存储和释放能量。本文综述了锌溴液流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应用背景,着重总结了隔膜和电解液的优化策略及最新的发展潜力。首先,介绍了锌溴电池的充放电机制及其电化学行为。随后,分析了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电解质组成及其浓度、隔膜的类型和结构,特别讨论了隔膜在缓解锌枝晶现象、提升捕获溴能力、提升力学性能、提高离子交换率和导电能力方面的修饰技术发展现状;同时探讨了电解液在缓解锌枝晶、提升电导率及流速影响方面的优化。最后,总结了现阶段研究中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材料创新、系统集成和规模化应用对制备高性能、低成本锌溴液流电池的重要性。本文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锌溴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以指引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技术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溴液流电池 电解液 隔膜 长时储能技术
下载PDF
腐蚀大数据技术背景下Mn含量对新型高强度免涂装3Ni结构钢腐蚀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晓刚 贾静焕 +2 位作者 李众 刘超 程学群 《鞍钢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针对目前3Ni钢强度不高、在滨海环境中耐蚀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提高3Ni钢中Mn含量,研究Mn元素对3Ni钢强韧性及其在高温、高湿、高盐海洋大气环境耐蚀性的影响和机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室内周浸试验,使用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评价了Mn元素... 针对目前3Ni钢强度不高、在滨海环境中耐蚀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提高3Ni钢中Mn含量,研究Mn元素对3Ni钢强韧性及其在高温、高湿、高盐海洋大气环境耐蚀性的影响和机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室内周浸试验,使用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评价了Mn元素对新型免涂装3Ni结构钢力学性能及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腐蚀大数据技术,并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快速评价了新型免涂装3Ni结构钢在有无应力状态下的腐蚀规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提高Mn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3Ni钢的强度,但会使钢的低温冲击韧性变差。同时Mn元素升高不利于3Ni钢耐均匀腐蚀性能,腐蚀速率随着Mn含量的升高而增大,但Mn含量的升高并不改变新型免涂装3Ni结构钢的腐蚀形式,不同Mn含量的3Ni钢在滨海大气模拟液中均表现为不全面的均匀腐蚀特征。与此同时,腐蚀大数据技术能快速有效甄别在模拟滨海区域大气环境有无应力以及Mn元素含量对新型免涂装3Ni钢腐蚀造成的影响。无应力的新型免涂装3Ni结构钢在模拟环境的平均瞬时电流值随Mn元素含量的增高而增高,而有应力的新型免涂装3Ni结构钢平均瞬时电流值随着Mn元素含量的增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环境 免涂装3Ni结构钢 MN元素 应力腐蚀 腐蚀大数据技术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青年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6
作者 李芊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66-70,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到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的根本要求。高校青年女教师作为高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到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的根本要求。高校青年女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群体,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她们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些压力造成了青年女教师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困境。因此,如何更好帮助青年女教师走出困境、释放压力、不断成长,成为了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青年女教师 职业发展 困境 对策研究
下载PDF
新型热障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何明涛 孟惠民 +1 位作者 王宇超 任鹏伟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7,共6页
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 rcoatings,TBCs)能有效的提高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工作温度和使用寿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热障涂层材料为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YSZ),该热障涂层材料在服役温度高于1200℃下会发... 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 rcoatings,TBCs)能有效的提高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工作温度和使用寿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热障涂层材料为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YSZ),该热障涂层材料在服役温度高于1200℃下会发生相变,严重影响航空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服役安全,难以满足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服役要求。本文综述了新型热障涂层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掺杂改性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烧绿石或萤石结构材料、钙钛矿结构化合物、磁铅石矿结构化合物以及新型黏结层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并论述了热障涂层制备技术的方法原理和优缺点,最后对热障涂层材料和制备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制备技术 陶瓷材料 黏结层
下载PDF
粉末冶金技术在新能源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8
作者 郭志猛 杨薇薇 曹慧钦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20,共11页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唯一办法,新能源材料是发展和利用新能源的关键所在。粉末冶金作为一门先进的新材料制备与合成技术,在新能源材料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粉末冶金技术在核能材料、风能...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唯一办法,新能源材料是发展和利用新能源的关键所在。粉末冶金作为一门先进的新材料制备与合成技术,在新能源材料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粉末冶金技术在核能材料、风能材料、太阳能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储氢材料、燃料电池材料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材料 粉末冶金 核能
下载PDF
激光技术在金刚石加工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叶盛 赵上熳 +6 位作者 邢忠福 彭志勇 郑宇亭 陈良贤 刘金龙 李成明 魏俊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7,共22页
激光加工是目前金刚石的主流加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机械加工形式,激光加工精度高、效率高、普适性强,因而在金刚石切割、微孔成型、微槽道加工及平整化等方面均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阐述了金刚石激光加工原理,介绍了不同类型激光与金刚石... 激光加工是目前金刚石的主流加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机械加工形式,激光加工精度高、效率高、普适性强,因而在金刚石切割、微孔成型、微槽道加工及平整化等方面均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阐述了金刚石激光加工原理,介绍了不同类型激光与金刚石材料相互作用机制,重点总结了近几年多种激光加工金刚石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新型的激光加工方法的特点,探讨了现阶段激光技术在金刚石加工领域面临的问题、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激光加工 激光切割 微孔成型 微槽道 激光平整化
原文传递
粉末冶金铌合金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崔子振 李启军 +2 位作者 梅恩 李星宇 陈刚 《铸造技术》 2025年第3期203-214,共12页
粉末冶金铌合金因其组织均匀、晶粒细小、力学性能优异,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及核工业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高温结构材料。本文综述了铌合金粉末制备、成形与烧结、增材制造工艺及其组织性能调控方面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氢化-脱氢、等离... 粉末冶金铌合金因其组织均匀、晶粒细小、力学性能优异,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及核工业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高温结构材料。本文综述了铌合金粉末制备、成形与烧结、增材制造工艺及其组织性能调控方面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氢化-脱氢、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电极感应气雾化、电子束雾化法及近球形粉末改性处理等先进粉体制备技术,分析了金属注射成形、热等静压、外场辅助烧结和增材制造粉末冶金铌合金的发展现状,对比了不同合金体系及制备工艺下粉末冶金铌合金的力学性能,指出粉末冶金铌合金未来在低成本粉体高效制备、强韧化新途径、黏结剂辅助3D打印和高性能复杂构件制备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铌合金 粉体制备 烧结致密化 增材制造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Sn、Mo元素对低合金钢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德源 徐迪 +10 位作者 夏晓健 夏晨瀚 杜楠 杨小佳 陈奕扬 万芯瑗 严康骅 韩纪层 陈云翔 洪毅成 陈天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2-101,共10页
目的研究合金元素含量对材料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ACM传感器以及化学浸泡研究了合金元素Cr、Mo、Sn对低合金钢在模拟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腐蚀形貌、锈... 目的研究合金元素含量对材料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ACM传感器以及化学浸泡研究了合金元素Cr、Mo、Sn对低合金钢在模拟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腐蚀形貌、锈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当Cr元素含量为3%(质量分数)时,材料的耐蚀性能越好,这是由于Cr元素可以促进具有保护性能的腐蚀产物的生成来提高低合金钢的耐蚀性能。然而,含Cr低合金钢表面存在大量口径小深度大的腐蚀孔,表明材料容易发生局部腐蚀。为了增强含Cr低合金钢耐局部腐蚀能力,分别加入0.1%(质量分数)Mo、0.1%(质量分数)Sn,并同时加入0.1%(质量分数)Mo和0.1%(质量分数)Sn制备了3种低合金钢。根据ACM传感器数据曲线及腐蚀形貌图,发现Mo和Sn元素可以有效降低局部腐蚀的发生,同时含有Mo和Sn 2种元素的试样表面都是口径大深度浅的腐蚀坑。此外,Mo元素和Sn元素不仅可以提高材料自身的腐蚀性能,还可以增强腐蚀产物膜的保护性能。与3Cr低合金钢动电位极化曲线相比,Mo元素和Sn元素可以分别使材料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下降18%和51%,同时加入Mo、Sn 2种元素可以使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71%。根据ACM传感器数据,3Cr钢腐蚀产物膜的缓蚀率为53.12%,Mo元素和Sn元素使腐蚀产物膜的缓蚀率分别提升至58.62%和73.91%。结论在含3%(质量分数)Cr钢的基础上同时加入Mo和Sn元素可以获得耐蚀性能优异的低合金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大数据 耐蚀低合金钢 耐蚀性能 合金元素 ACM传感器
下载PDF
苛刻环境下材料表面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鞠鹏飞 张达威 +3 位作者 吉利 马国政 陈建敏 徐滨士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共16页
近年来,材料表面防护技术已由普通环境下的材料保护技术向苛刻环境下的特种防护技术发展,主要包括高速、高温、高压、重载环境下的长寿命润滑与强化技术,严酷海洋大气、深海环境、辐射环境下的腐蚀与防护技术,以及面向重大装备的维修与... 近年来,材料表面防护技术已由普通环境下的材料保护技术向苛刻环境下的特种防护技术发展,主要包括高速、高温、高压、重载环境下的长寿命润滑与强化技术,严酷海洋大气、深海环境、辐射环境下的腐蚀与防护技术,以及面向重大装备的维修与再制造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磁控溅射、多弧离子镀、冷喷涂、热喷涂、智能防腐涂层等多项新技术的发展,并在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电等多个重点行业中得到应用。文中对近年来苛刻环境下材料表面防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研究,以我国重大工程装备为出发点,重点对材料的腐蚀与防护、减摩与润滑、耐磨与强化以及维修与再制造4个领域技术的新成果、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了综述,为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润滑 强化 表面工程 进展
下载PDF
《粉末冶金技术》2025年“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腐蚀与模拟计算”专刊征稿启示
13
作者 董超芳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5-546,共2页
金属增材制造(Met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MAM)因其高度的工艺灵活性、广泛的材料适用性和充分的材料利用率,自20世纪80年代增材制造的概念化开始,便受到了国内外各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相较常规金属零部件制备方法,增材制造在产... 金属增材制造(Met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MAM)因其高度的工艺灵活性、广泛的材料适用性和充分的材料利用率,自20世纪80年代增材制造的概念化开始,便受到了国内外各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相较常规金属零部件制备方法,增材制造在产品研发、复杂结构制造和多材料集成制造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优势,使其成为现代工业也必将是未来工业中的关键战略技术。历经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MAM技术逐渐成熟,国内外已形成相关的标准,且已具备较大的市场规模。金属增材制造过程中,熔池内的瞬间温升快、冷却快、成分过冷度大,导致增材制造组织结构上存在非均匀的物理、化学特性,并且不可避免地存在微孔隙与裂纹,这些使得增材制造金属面临着局部腐蚀风险,极大降低成形件的安全等级及服役寿命。因此,系统深入研究增材制造金属的粉材/丝材特性、打印工艺、组织特征和腐蚀行为之间的关联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对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粉末冶金技术 材料利用率 征稿启示 集成制造 金属材料 服役寿命 安全等级
下载PDF
直写3D打印TiC网络陶瓷/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永亮 刘浩 陈存广 《铸造》 CAS 2024年第5期644-649,共6页
采用浆料直写3D打印技术制备了TiC网络陶瓷,并结合无压浸渗制备了TiC网络陶瓷/高铬铸铁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TiC网络陶瓷预制体与浸渗后的组织进行了观察,采用EDS对界面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复合材料的硬度、抗压强度和耐... 采用浆料直写3D打印技术制备了TiC网络陶瓷,并结合无压浸渗制备了TiC网络陶瓷/高铬铸铁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TiC网络陶瓷预制体与浸渗后的组织进行了观察,采用EDS对界面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复合材料的硬度、抗压强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TiC线条与高铬铸铁线条在空间上形成了三维互穿网络结构,实现了空间韧化的效果,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随着复合材料中TiC线条体积分数的增加,硬度随之增加,抗压强度与耐磨性都表现为先增后减,在Ti C体积分数50%时达到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C网络陶瓷 直写3D打印 高铬铸铁 无压浸渗 耐磨性
下载PDF
“四维并进、四方共举”材料类研究生实验安全“三全育人”体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芊 孙建林 陈旭华 《中国冶金教育》 2024年第2期85-88,92,共5页
基于本校一流学科材料类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将研究生安全管理纳入二级学院实验教学日常工作体系。基于安全指标的硬件要素、软件要素和人员要素等关键问题,结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探索研究生实验安全管理提升策略。“四维并进... 基于本校一流学科材料类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将研究生安全管理纳入二级学院实验教学日常工作体系。基于安全指标的硬件要素、软件要素和人员要素等关键问题,结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探索研究生实验安全管理提升策略。“四维并进、四方共举”模式有效提升了实验安全管理水平,为顺利开展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安全保障,对维护实验室平安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类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管理 三全育人 研究生安全管理
下载PDF
硅橡胶密封材料在电解水环境中的老化寿命研究
16
作者 王玥 王毅 +2 位作者 刘相 钱鸿昌 赵丕盛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337-340,共4页
为了评估硅橡胶密封材料在电解水环境中的老化寿命,以压缩永久变形率为密封圈的性能变化参数,开展G146、G199和6144等3种典型硅橡胶材料在电解水环境中的老化试验,利用阿伦尼乌斯方程对老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压缩永久变形保留率与... 为了评估硅橡胶密封材料在电解水环境中的老化寿命,以压缩永久变形率为密封圈的性能变化参数,开展G146、G199和6144等3种典型硅橡胶材料在电解水环境中的老化试验,利用阿伦尼乌斯方程对老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压缩永久变形保留率与时间的老化动力学方程,并对硅橡胶密封材料在25℃的老化寿命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硅橡胶G146、G199、6144密封材料在25℃时的老化寿命为21.3 a、9.8 a和12.0 a。试验结果为确定该密封材料的维修周期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电解水 压缩永久变形率 老化寿命
原文传递
连续物理气相沉积带钢涂镀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17
作者 赵兴源 刘昕 +4 位作者 刘秋元 邱肖盼 张子月 江社明 张启富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5,共9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新一代高强钢因在实现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汽车轻量化战略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传统镀层技术电镀锌因氢脆危害和环保要求以及热镀锌的可镀性差等问题,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其表面防护需...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新一代高强钢因在实现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汽车轻量化战略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传统镀层技术电镀锌因氢脆危害和环保要求以及热镀锌的可镀性差等问题,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其表面防护需求。物理气相沉积技术通过真空镀膜方式解决了新一代高强钢电镀和热浸镀的现存难题,优异的表面质量、强附着力、广泛的镀料选择和环保特性使其成为下一代表面工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PVD在带钢涂镀领域替代传统带钢防腐镀层技术(如电镀锌和热镀锌)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特别关注了PVD的热蒸发方法、带钢连续PVD涂镀的发展历史、研究进展及其在工业应用中的现状,最后展望了带钢连续PVD镀层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气相沉积 带钢涂镀 锌及锌合金 耐腐蚀性
下载PDF
Mn基低温脱硝催化剂性能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芸 邬博宇 +5 位作者 庄柯 张乾 徐静馨 张深根 朱法华 张柏林 《工程科学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7,共16页
氮氧化物(NO_(x))是我国首要大气污染物,主要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进行排放控制.研发高效、稳定的低温脱硝催化剂可避免高能耗的烟气再热,具有显著的节能降碳效益.锰氧化物(MnO_(x))因多变的化学态和丰富的晶格缺陷而表现出优良... 氮氧化物(NO_(x))是我国首要大气污染物,主要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进行排放控制.研发高效、稳定的低温脱硝催化剂可避免高能耗的烟气再热,具有显著的节能降碳效益.锰氧化物(MnO_(x))因多变的化学态和丰富的晶格缺陷而表现出优良的氧化还原性能,并具有极强的表面酸性,在催化还原NO_(x)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低温活性,但N_(2)选择性低、抗H_(2)O/SO_(2)性能差,难以实现长期的高效稳定脱硝.近年来,改性提升Mn基催化剂的研究十分广泛,加快了Mn基催化剂工业应用的步伐.本文从低温活性、N_(2)选择性和稳定性三个方面,总结了Mn基催化剂的脱硝反应机理、元素掺杂改性、催化剂结构设计等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可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锰基催化剂 N2选择性 稳定性 元素掺杂
下载PDF
计算材料学在自修复涂层领域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伟婷 王金科 +5 位作者 郭鑫 陈质彬 马力 蔺存国 马菱薇 张达威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5,共15页
自修复防腐涂层是指在遭受环境或外力损伤破坏后,可以自行修复从而仍具备良好防腐性能的一种新型智能材料。自修复涂层的设计方法主要是通过基于实验的树脂链段设计、填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调控,获得具有良好修复性能的防腐材料。近年来,... 自修复防腐涂层是指在遭受环境或外力损伤破坏后,可以自行修复从而仍具备良好防腐性能的一种新型智能材料。自修复涂层的设计方法主要是通过基于实验的树脂链段设计、填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调控,获得具有良好修复性能的防腐材料。近年来,计算材料学技术飞速发展,其利用热力学计算和动力学模拟来预测并设计新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是连接材料学理论与实验的桥梁。自修复防腐涂层的理论计算研究有利于理解微观层面的自修复行为,指导自修复防腐涂层的制备与性能优化,并大幅度降低成本。综述了计算材料学在自修复防腐涂层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基于外援型和本征型两种自修复防腐涂层体系研究的多种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分子动力学、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蒙特卡罗模拟和有限元分析等。这些计算方法可以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对防腐涂层体系进行直观的机理解释和性能预测。动态键所进行的交换反应及自愈过程、微胶囊的破裂及愈合剂的释放过程、缓蚀剂在基底的吸附方式和吸附强度等都能在自修复防腐涂层的理论研究中得以体现。分析了这些计算模拟方法在自修复涂层方面应用的优势与不足,为自修复防腐涂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计算模拟、实验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的深度融合,建立涂层自修复性能数据库,更高效地进行材料筛选和设计,从而在自修复涂层的研究和应用中实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材料学 自修复 防腐涂层 微胶囊 缓蚀剂 分子动力学 密度泛函理论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金刚石/GaN异质外延与键合技术研究进展
20
作者 吴海平 安康 +7 位作者 许光宇 张亚琛 李利军 张永康 李鸿 张旭芳 刘峰斌 李成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0-61,共12页
氮化镓(GaN)功率器件具有功率高、小型化的优势,但散热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其高功率输出的新问题。金刚石具有块体材料最高的热导率,是GaN功率器件的理想散热材料,将金刚石与GaN功率器件集成,可以降低器件运行温度,提高功率密度,推进器件... 氮化镓(GaN)功率器件具有功率高、小型化的优势,但散热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其高功率输出的新问题。金刚石具有块体材料最高的热导率,是GaN功率器件的理想散热材料,将金刚石与GaN功率器件集成,可以降低器件运行温度,提高功率密度,推进器件小型化发展。但是由于金刚石与GaN存在大的热膨胀失配和晶格失配,以及金刚石的高硬度和稳定的化学性质,其与GaN集成存在很多问题,无法发挥金刚石的超高热导率优势。针对金刚石与GaN的集成已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主要包括GaN功率器件的器件层散热和衬底层散热。器件层散热主要有金刚石钝化散热技术,其在GaN器件层中异质外延金刚石散热层;衬底层散热主要有键合技术、异质外延技术,其中键合技术通常需要在金刚石和GaN表面沉积键合层或形成封端,包括表面活化键合技术、亲水键合技术、原子扩散键合技术和水解辅助固化键合技术等;异质外延技术通常需要在外延表面沉积缓冲层,包括金刚石异质外延GaN技术和GaN底面异质外延金刚石技术。详细介绍了GaN材料的优势、应用领域及面临的挑战,对上述集成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展望了金刚石与GaN功率器件集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氮化镓 热管理 钝化层 键合界面 异质外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