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_2SiF_6对Er^(3+),Yb^(3+)共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颗粒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鲍俊萍 徐晓伟 +3 位作者 范慧俐 李娜 牟其勇 李玉萍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8-21,共4页
合成了Er3+,Yb3+共掺杂的纳米级上转换发光材料。针对稀土离子Er3+,Yb3+共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过程,研究了络合剂和Na2SiF6对控制最终产物颗粒度的作用,指出络合剂和Na2SiF6的共同作用有利于合成出粒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纳米级上转换... 合成了Er3+,Yb3+共掺杂的纳米级上转换发光材料。针对稀土离子Er3+,Yb3+共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过程,研究了络合剂和Na2SiF6对控制最终产物颗粒度的作用,指出络合剂和Na2SiF6的共同作用有利于合成出粒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纳米级上转换发光材料,讨论了Na2SiF6的作用机制,并简单阐述了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 发光材料 共沉淀 Er Yb共掺 稀土
下载PDF
上转换荧光材料在生物芯片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鲍俊萍 徐晓伟 +2 位作者 范慧俐 牟其勇 李玉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191-193,共3页
介绍了上转换荧光材料的特点、应用和发展状况,特别是上转换荧光材料在生物芯片技术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在生物芯片技术中理想荧光探针应具有的特性,并总结了上转换荧光探针比目前正在使用的荧光探针的优点。提出了把上转换荧光材料应... 介绍了上转换荧光材料的特点、应用和发展状况,特别是上转换荧光材料在生物芯片技术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在生物芯片技术中理想荧光探针应具有的特性,并总结了上转换荧光探针比目前正在使用的荧光探针的优点。提出了把上转换荧光材料应用于生物芯片技术中的实施方案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荧光材料 生物芯片技术 荧光探针 临床诊断 生物学
下载PDF
渣浆泵过流件用高铬铸铁材料特性分析与选择 被引量:2
3
作者 宛农 董建新 谢锡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6期223-226,共4页
基于定量金相分析和Thermo-Calc软件的热力学平衡相计算,研究了渣浆泵过流件用高铬铸铁中碳化物数量和基体铬含量与铸铁中碳、铬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各类高铬铸铁的主要特性及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在不同工矿条件下渣浆... 基于定量金相分析和Thermo-Calc软件的热力学平衡相计算,研究了渣浆泵过流件用高铬铸铁中碳化物数量和基体铬含量与铸铁中碳、铬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各类高铬铸铁的主要特性及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在不同工矿条件下渣浆泵过流件最佳使用效果可通过高铬铸铁中碳和铬含量的调整来实现,高铬铸铁中较高的碳含量有利于改善其耐磨性能,而高铬低碳配置有助于获得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不锈钢基体。Thermo-Calc软件预测结果与定量金相分析结果基本上相符,可作为各类高铬铸铁材料特性分析及选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铸铁 渣浆泵 过流件 特性分析 定量金相 Themo-Calc软件
下载PDF
金属材料高温持久强度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宛农 谢锡善 +1 位作者 徐志超 董建新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4年第8期398-401,共4页
在Larson Miller方程基础上,利用全微分和状态函数特征,建立了金属材料在给定温度条件下持久强度与高温瞬时强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成功用于T91耐热钢和GH2871高温合金持久强度的预测。
关键词 持久强度 数学模型 预测
下载PDF
脱硅氧化锆对MgO-CaO-ZrO_2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健东 葛昌纯 沈卫平 《冶金能源》 2009年第2期50-53,共4页
为提高精炼炉用镁钙砖的抗侵蚀性,系统地对烧成温度及加入量进行探索,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得出5%脱硅氧化锆加入量,1650℃×2h烧成,是合成MgO-CaO-ZrO2材料的最佳生产工艺参数。
关键词 脱硅氧化锆 MgO-CaO-ZrO2 性能 烧成温度
下载PDF
金刚石薄膜光学镀层材料的应力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小兵 程勇 +4 位作者 吕反修 王古常 孙斌 吝君瑜 杨武保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3年第1期57-60,共4页
金刚石膜作为光学镀层时,应力的控制是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实验研究了金刚石膜和类金刚石膜作为光学镀层材料时的应力特性,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金刚石膜 光学镀层 MPCVD PLD
下载PDF
C_f/SiC复合材料与钛合金(Ti-Zr-Cu-Ni)+W复合-扩散连接
7
作者 崔冰 黄继华 +1 位作者 蔡创 陈树海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52,115,共4页
采用(Ti-Zr-Cu-Ni)+W复合钎料作为连接层,在连接温度930℃,保温时间5min的工艺参数下真空钎焊Cf/SiC复合材料与钛合金.利用SEM,EDS和XRD分析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利用剪切试验测试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钎焊时复合钎料中的钛、锆与Cf/SiC... 采用(Ti-Zr-Cu-Ni)+W复合钎料作为连接层,在连接温度930℃,保温时间5min的工艺参数下真空钎焊Cf/SiC复合材料与钛合金.利用SEM,EDS和XRD分析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利用剪切试验测试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钎焊时复合钎料中的钛、锆与Cf/SiC复合材料反应,在Cf/SiC复合材料与连接层界面生成Ti3SiC2,Ti5Si3和少量TiC(ZrC)化合物的混合反应层,连接层的铜、镍与钛合金中的钛发生相互扩散,在连接层与钛合金界面形成Ti-Cu化合物过渡层.对钎焊接头进行900℃,保温60 min扩散处理后,连接层组织达到均一化,母材TC4合金侧过渡层增厚.扩散处理后接头强度为99 MPa,较钎焊接头强度65 MPa提高了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 钛合金 复合-扩散连接
下载PDF
热轧板结疤缺陷成因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彭凯 刘雅政 +2 位作者 谢彬 周乐育 崔娟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6,共3页
对热轧板结疤缺陷和冷轧板成串孔洞缺陷进行取样,金相分析认为具有黑色纤维状组织的疤皮部分是钢基受撞后的分离物。现场观察发现了钢板撞击精轧机组侧导板现象。移植结疤缺陷进行热、冷轧模拟轧制实验,再现了结疤缺陷的生成、演变过程... 对热轧板结疤缺陷和冷轧板成串孔洞缺陷进行取样,金相分析认为具有黑色纤维状组织的疤皮部分是钢基受撞后的分离物。现场观察发现了钢板撞击精轧机组侧导板现象。移植结疤缺陷进行热、冷轧模拟轧制实验,再现了结疤缺陷的生成、演变过程。分析认为钢板撞击精轧机组侧导板是产生结疤缺陷的原因,而冷轧板成串孔洞则是结疤缺陷的遗传产物。避免钢板撞击精轧机组侧导板是消除结疤缺陷提高热轧板材质量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板 结疤 成串孔洞 纤维状组织 侧导板
下载PDF
PVA水凝胶(PVA-H)的干燥与溶胀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伟 李辉勤 +3 位作者 俞宏英 孟惠民 顾正秋 孙冬柏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研究了室温自然干燥和酒精脱水干燥对于干态PVA水凝胶在30℃的蒸馏水中2次 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酒精脱水干燥的PVA水凝胶的2次溶胀度大于在室温自然干燥 的PVA水凝胶的2次溶胀度.对湿态PVA水凝胶未进行干燥... 研究了室温自然干燥和酒精脱水干燥对于干态PVA水凝胶在30℃的蒸馏水中2次 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酒精脱水干燥的PVA水凝胶的2次溶胀度大于在室温自然干燥 的PVA水凝胶的2次溶胀度.对湿态PVA水凝胶未进行干燥处理前先进行1次溶胀后,再用同 一种于燥方法处理2种试样,结果表明,经过1次溶胀的PVA水凝胶在2种干燥条件下的2次 溶胀度均大于未经过1次溶胀的PVA水凝胶的2次溶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 水凝胶 PVA-H 干燥 溶胀性能 聚乙烯醇
下载PDF
硅钢裂纹处氧化圆点及脱硅现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彭凯 刘雅政 谢彬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86-1090,共5页
为确定硅钢表面缺陷产生的工序,对硅钢裂纹处氧化圆点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运用Gleeble1500模拟热轧裂纹连续降温过程,结果表明Q钢、W20钢热轧裂纹分别在1170℃和1160℃以上会产生细小氧化圆点.铸坯裂纹加热炉过程模拟发现其裂纹附近产... 为确定硅钢表面缺陷产生的工序,对硅钢裂纹处氧化圆点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运用Gleeble1500模拟热轧裂纹连续降温过程,结果表明Q钢、W20钢热轧裂纹分别在1170℃和1160℃以上会产生细小氧化圆点.铸坯裂纹加热炉过程模拟发现其裂纹附近产生粗大的氧化圆点.能谱分析表明铸坯裂纹相对热轧裂纹来说存在明显的脱硅层,两种裂纹的氧化圆点在形貌、层厚以及氧化圆点附近脱硅性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别可作为判定硅钢缺陷生成工序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钢 表面缺陷 裂纹 氧化 脱硅
下载PDF
稀土变质铸铁石墨形态的转变 被引量:8
11
作者 倪锋 龙锐 +1 位作者 胡汉起 翟启杰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1-47,共7页
采用定向凝固实验方法考察了低凝固速度(下限为0.5mm/h)下稀土变质铸铁石墨形态的转变。结果表明,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石墨形态呈现由A型片状→A′型片状→珊瑚状→蠕虫状→球状→开花状的一系列转变;石墨形态由片状到非... 采用定向凝固实验方法考察了低凝固速度(下限为0.5mm/h)下稀土变质铸铁石墨形态的转变。结果表明,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石墨形态呈现由A型片状→A′型片状→珊瑚状→蠕虫状→球状→开花状的一系列转变;石墨形态由片状到非片状的转变是由于生长方式改变所致,而这种改变取决于稀土含量,与凝固速度(或冷却速度)无关;石墨单体可以发生片状与非片状之间的连续转变,但在试样宏观的片状石墨区域与非片状石墨区域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的分界线,说明石墨生长方式在试样宏观区域间发生了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铸铁 稀土变质 石墨形态
下载PDF
异质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微观组织与显微硬度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传臣 黄继华 +1 位作者 张田仓 季亚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100,118,共4页
选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对TC4/TC17异质钛合金进行线性摩擦焊及测温试验.焊后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显微硬度仪等对接头微观组织及显微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线性摩擦焊接过程中界面温度超过1 200℃、超过β相变温度,在焊后冷却过程... 选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对TC4/TC17异质钛合金进行线性摩擦焊及测温试验.焊后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显微硬度仪等对接头微观组织及显微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线性摩擦焊接过程中界面温度超过1 200℃、超过β相变温度,在焊后冷却过程中发生再结晶,产生细小针状组织.界面混合区再结晶组织有等轴化甚至球化现象.TC4侧热力影响区由被拉长的α相及破碎的β相组成,TC17侧热力影响区的α相和β相被拉长细化.TC4侧热力影响区组织发生应变强化,TC17侧热力影响区靠近焊缝侧发生一定的软化现象,靠近母材侧强化现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摩擦焊 钛合金 显微组织 再结晶 显微硬度
下载PDF
添加MgO对铁铝尖晶石合成和烧结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马淑龙 李勇 +1 位作者 孙加林 王志发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4-337,共4页
以氧化铁粉、α-Al2O3粉、石墨粉为主要原料,分别外加质量分数为0、2%、5%和8%的氧化镁粉,以亚硫酸纸浆废液为结合剂混练均匀后,压制成型为50 mm×50 mm的试样,于100℃干燥24 h,在氮气气氛中分别于1 400、1 450、1 500和1 550℃保... 以氧化铁粉、α-Al2O3粉、石墨粉为主要原料,分别外加质量分数为0、2%、5%和8%的氧化镁粉,以亚硫酸纸浆废液为结合剂混练均匀后,压制成型为50 mm×50 mm的试样,于100℃干燥24 h,在氮气气氛中分别于1 400、1 450、1 500和1 550℃保温4 h煅烧,然后检测烧后试样的体积密度,并分析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下,添加氧化镁粉可明显降低铁铝尖晶石的合成温度,并促进铁铝尖晶石的烧结;在1 450℃,Fe2O3与α-Al2O3可完全反应生成铁铝尖晶石;氧化镁粉的适宜外加量(质量分数)为5%,过多会生成难被还原的MgFe2O4尖晶石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铝尖晶石 氮气气氛 氧化镁 合成 烧结
下载PDF
异质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界面行为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传臣 黄继华 +1 位作者 张田仓 季亚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0-84,共5页
在线性摩擦焊机上进行了TC4/TC17异质钛合金线性摩擦焊实验研究。焊后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等对焊接接头界面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线性摩擦焊接头界面结合良好,通过对接头焊缝界面及热机械影响区组织特点的分... 在线性摩擦焊机上进行了TC4/TC17异质钛合金线性摩擦焊实验研究。焊后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等对焊接接头界面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线性摩擦焊接头界面结合良好,通过对接头焊缝界面及热机械影响区组织特点的分析发现,在摩擦焊接过程中焊缝区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界面温度超过β相变温度,在焊后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再结晶,产生细小的针状组织.焊缝界面的组织过渡区发生明显的再结晶,部分组织产生等轴化甚至球化现象。在再结晶边缘区域位错密度较高,界面组织过渡区没有发现大量位错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摩擦焊 钛合金 显微组织 再结晶
下载PDF
15Cr系高铬铸铁组织特征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宛农 董建新 谢锡善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1-355,共5页
利用Thermo Calc软件对不同铬碳比的15Cr系高铬铸铁凝固过程、平衡相数量及其组成进行了查证和计算,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该类铸铁的组织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5Cr系高铬铸铁的铸造工艺性能和平衡相数量及其组成均可通过铬碳比这一... 利用Thermo Calc软件对不同铬碳比的15Cr系高铬铸铁凝固过程、平衡相数量及其组成进行了查证和计算,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该类铸铁的组织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5Cr系高铬铸铁的铸造工艺性能和平衡相数量及其组成均可通过铬碳比这一指标进行调节,而影响其二次碳化物析出和共析转变过程的主要因素是冷却条件;铬碳比的选择应根据高铬铸铁的服役条件而定。Thermo Calc软件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上相符,结论可用于指导该类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铸铁 冶金学 特征 Thermo—Calc软件 热力学 计算
下载PDF
压力对FGH96/GH4169高温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彬 黄继华 +2 位作者 张田仓 季亚娟 何胜春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4,72,共5页
在惯性摩擦焊机上对FGH96/GH4169高温合金进行了焊接,焊后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拉伸试验机等设备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形貌、显微硬度、拉伸性能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摩擦焊近界面处最高温度接近1 100℃,界面处温度超过强化相... 在惯性摩擦焊机上对FGH96/GH4169高温合金进行了焊接,焊后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拉伸试验机等设备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形貌、显微硬度、拉伸性能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摩擦焊近界面处最高温度接近1 100℃,界面处温度超过强化相固溶温度.焊缝区组织为细小的等轴晶粒,晶粒尺寸远小于母材,热力影响区发生了拉伸变形.焊后接头热力影响区处的强化相部分重溶,接头界面细晶区的强化相完全重溶.随压力增大,Co原子的扩散距离增加,接头室温抗拉强度和高温抗拉强度有所升高,断裂位置位于GH4169侧热力影响区,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惯性摩擦焊 微观组织 强化相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复合物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宏 娄思权 +2 位作者 王志国 顾正秋 高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复合物作为关节软骨替代物修复成年犬的关节软骨缺损。方法:取8只成年犬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4只。在犬双后肢膝关节股骨内髁负重面制造软骨缺损区,在缺损区植入同等大小的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复... 目的:研究应用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复合物作为关节软骨替代物修复成年犬的关节软骨缺损。方法:取8只成年犬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4只。在犬双后肢膝关节股骨内髁负重面制造软骨缺损区,在缺损区植入同等大小的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复合物。手术后8周和24周分别将A、B两组实验动物处死取材。在肉眼和光镜下观察植入物周围的软骨和软骨下骨,对应的半月板和胫骨面的软骨组织。结果:大体观察,实验动物术后关节功能良好,植入物在8周和24周均未见松动和脱落,与软骨下骨牢固结合。植入物周围软骨和对应部位的半月板和胫骨面软骨未见退变表现。光镜下观察8周和24周植入物周围未见软骨组织退变表现;软骨下骨组织长入钛纤维网孔隙中,形成生物力学固定;植入物周围无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具有与关节软骨类似的物理特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作为关节软骨替代物修复关节软骨的缺损,恢复关节面的完整,维持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软骨 聚乙烯醇水凝胶 关节软骨缺损 生物力学 载体材料
下载PDF
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高碳钢SWRH77B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大航 刘雅政 肖金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74-578,共5页
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测定高碳钢SWRH77B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其终轧温度、冷却速度下的组织演变和相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快,高碳钢SWRH77B在950℃变形时,其珠光体的片层间距... 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测定高碳钢SWRH77B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其终轧温度、冷却速度下的组织演变和相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快,高碳钢SWRH77B在950℃变形时,其珠光体的片层间距变细;冷却速度达到5℃/s时,有马氏体组织析出。高碳钢SWRH77B在终轧温度为950℃、冷却速度约为4℃/s时,其珠光体的片层间距约为97 nm,索氏体含量达到95.7%左右,表明此时的组织为最佳索氏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RH77B CCT曲线 控轧控冷 组织
下载PDF
FGH96/GH4169高温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彬 黄继华 +2 位作者 张田仓 季亚娟 何胜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47-49,60,共4页
在惯性摩擦焊机上对FGH96/GH4169高温合金进行了焊接,焊后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拉伸试验机等设备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形貌、显微硬度、拉伸性能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焊缝区组织为细小的等轴晶粒;热机影响区晶粒被拉伸呈流线... 在惯性摩擦焊机上对FGH96/GH4169高温合金进行了焊接,焊后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拉伸试验机等设备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形貌、显微硬度、拉伸性能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焊缝区组织为细小的等轴晶粒;热机影响区晶粒被拉伸呈流线型。接头室温拉伸强度可以接近母材的80%,显微硬度沿垂直于焊缝方向呈W形分布,硬度最低点位于GH4169侧热机影响区区域。断裂位置也位于该区域,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惯性摩擦焊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Larson-Miller参数的蠕变持久强度数学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宛农 谢锡善 +2 位作者 张家福 徐志超 董建新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0-413,共4页
根据持久强度的状态函数属性和Larson Miller参数的一般表达式 ,通过微分和积分运算得到高温材料持久强度的数学模型 ,即持久强度与瞬时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式。运用该式从理论上证明高温持久应力与持久断裂时间的半对数关系 ,并将高温... 根据持久强度的状态函数属性和Larson Miller参数的一般表达式 ,通过微分和积分运算得到高温材料持久强度的数学模型 ,即持久强度与瞬时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式。运用该式从理论上证明高温持久应力与持久断裂时间的半对数关系 ,并将高温材料长时持久强度预测问题转换为更高温度下瞬时抗拉强度的测量和计算。对Mod .9Cr 1Mo耐热钢 5 0 0℃~ 5 5 0℃下 10 5小时持久强度的预测结果表明 ,该方法与实际测量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强度 数学模型 Larson-Miller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