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科手术后负氮平衡的预防 被引量:1
1
作者 刁淑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94-94,共1页
目的 :了解口腔内手术后患者的体重变化 ,为防止负氮平衡的出现提供依据。方法 :将 42例口腔手术患者分为两组 :口腔内手术组 (2 2例 ) ,颌面部手术组 (2 0例 )。分别测量患者术前 ,术后 1 ,3 ,6d的体重 ,并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间及每组... 目的 :了解口腔内手术后患者的体重变化 ,为防止负氮平衡的出现提供依据。方法 :将 42例口腔手术患者分为两组 :口腔内手术组 (2 2例 ) ,颌面部手术组 (2 0例 )。分别测量患者术前 ,术后 1 ,3 ,6d的体重 ,并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间及每组术前、术后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组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口腔内手术组术前分别与术后 1 ,3 ,6d相比 ,结果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1 ) ,颌面部手术组术前分别与术后 1 ,3 ,6d相比 ,结果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结论 :口腔内手术后患者体重有较大变化 ,提示可能有负氮平衡的出现 ,术后需注意热量的供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科手术 负氮平衡 手术后 预防
下载PDF
北京地区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感染患者厌氧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许朗 鲁大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4期1715-1717,共3页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感染患者厌氧菌分布及药敏分析,为临床相关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积水潭医院2013年7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感染患者370例,采集患者脓液标本,分离培养厌氧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感染患者厌氧菌分布及药敏分析,为临床相关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积水潭医院2013年7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感染患者370例,采集患者脓液标本,分离培养厌氧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结果 37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感染患者中,颌下间隙感染228例,咬肌间隙感染70例,咽旁间隙感染36例,舌下间隙感染20例,颊间隙感染16例;370例患者共检出厌氧菌134株,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卟啉单胞菌46株,普雷沃菌36株,梭杆菌20株,消化性球菌16株,似杆菌10株,其他6株,其中前3种约占76.1%;主要厌氧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而对万古霉素、甲硝唑、亚胺培南及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北京地区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厌氧菌分布以卟啉单胞菌、普雷沃菌及梭杆菌为主,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值得临床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术后感染 厌氧菌 药敏分析
下载PDF
北京东城区高三学生牙周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秀丽 徐小川 +1 位作者 姚源 李昀生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8期537-540,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东城区高三学生的牙周健康状况。方法对参加高考前体检的750名北京东城区高三学生进行牙周检查,检测牙石、探诊出血、探诊深度以及附着丧失情况,评价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发病率。结果牙龈炎的总体检出率为73.5%,男女学生发病... 目的调查北京东城区高三学生的牙周健康状况。方法对参加高考前体检的750名北京东城区高三学生进行牙周检查,检测牙石、探诊出血、探诊深度以及附着丧失情况,评价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发病率。结果牙龈炎的总体检出率为73.5%,男女学生发病率分别为76.7%和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牙周炎的总检出率为10.9%,其中男生为11.8%,女生为9.8%,性别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74)。结论北京东城区高三学生的牙龈炎检出率较高,男生高于女生。牙周炎检出率相对较低,男女生间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炎 牙周炎 探针出血 探诊深度 附着丧失
下载PDF
口腔医学生择业倾向调查和对教学的启示
4
作者 王学玖 刘丽红 +1 位作者 毛丽莎 杨凯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口腔医学中存在着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正畸科、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口腔种植科等专业学科。这些学科除了涵盖的学科内容不同,临床工作性质差异外,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还和收入水平等密切相关[1]。这些因素特别是后者可能导致将... 口腔医学中存在着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正畸科、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口腔种植科等专业学科。这些学科除了涵盖的学科内容不同,临床工作性质差异外,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还和收入水平等密切相关[1]。这些因素特别是后者可能导致将来的口腔医学工作者专业分工严重不均,从而对口腔医疗服务造成影响。如何能改变这一现状,防患于未然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生 牙周科 口腔修复科 正畸科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种植 牙体牙髓科 成就动机 专业选择 个人兴趣爱好
下载PDF
口腔义齿种植修复患者中人文关怀的应用及对口腔相关知识知晓率、种植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曹润玲 赵晶辉 高涛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876-1878,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义齿种植修复患者中人文关怀的应用及对口腔相关知识知晓率、种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的82例义齿种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研究组联合人文关... 目的探讨口腔义齿种植修复患者中人文关怀的应用及对口腔相关知识知晓率、种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的82例义齿种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研究组联合人文关怀。比较2组的种植成功率;2组干预前后口腔知识方面的知晓率、焦虑(Venham分级)状况。结果研究组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口腔知识方面的知晓率、Venham分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义齿种植患者在传统临床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人文关怀,可显著提高患者种植的成功率及知识的知晓率,降低患者的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义齿 种植修复 人文关怀 成功率 知晓率
下载PDF
MiR-663b/ALDH6A1轴通过ROS调节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
6
作者 许朗 黄忠卫 +2 位作者 鲁大鹏 韩炎 周丽芝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9期747-753,共7页
目的 探讨microRNA-663b(miR-663b)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的OSCC组织芯片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采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探寻OSCC与miR-663b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将miR-66... 目的 探讨microRNA-663b(miR-663b)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的OSCC组织芯片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采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探寻OSCC与miR-663b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将miR-663b mimic以及醛脱氢酶6家族成员A1(ALDH6A1)过表达质粒转染至人OSCC细胞系HSC-3、CAL-27;采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及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检测miR-663b对HSC-3、CAL-27细胞体内、外增殖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663b与ALDH6A1的靶向关系。结果 GEO数据库组织芯片数据显示,miR-663b在OSCC细胞中表达上调;GSEA发现miR-663b生物学功能与调节细胞增殖、氧化还原反应及活性氧(ROS)相关。功能试验中,过表达miR-663b显著促进HSC-3、CAL-27细胞的体外增殖、克隆形成能力以及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 <0.05),下调ALDH6A1蛋白表达和ROS水平(P <0.05),升高NADPH/NADP~+比值(P <0.05);而上调ALDH6A1表达则显著抑制HSC-3、CAL-27细胞体外增殖和和克隆形成能力,上调ALDH6A1蛋白表达和ROS水平(P <0.05),降低NADPH/NADP~+比值(P <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证实miR-663b能靶向结合ALDH6A1 mRNA的3’UTR区。结论 miR-663b在OSCC细胞中表达上调,并可通过靶向抑制ALDH6A1表达调节ROS水平,进而促进OSCC细胞增殖发挥致癌基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miR-663b 醛脱氢酶6家族成员A1 活性氧 增殖
下载PDF
老年人口腔常见病治疗
7
作者 崔耀庭 《中国农村医学》 1990年第11期41-43,共3页
随着人的寺命廷长,老年人口增多,老年口腔病人就诊率也相应增加,约占口腔科门诊病人的10~15%。由于增龄变化,机体衰老,老年人口腔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都有特殊变化,故在诊断、治疗方面与青壮年不同。现将老年口腔常见病治疗原则... 随着人的寺命廷长,老年人口增多,老年口腔病人就诊率也相应增加,约占口腔科门诊病人的10~15%。由于增龄变化,机体衰老,老年人口腔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都有特殊变化,故在诊断、治疗方面与青壮年不同。现将老年口腔常见病治疗原则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病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激光活化技术对细菌生物膜的清除效果
8
作者 苏征 杨子 +1 位作者 安婷 侯本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07-612,共6页
目的:评价超声、声波及激光活化技术对细菌生物膜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龈上及龈下菌斑,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片包被胶原作为载体,厌氧培养21 d形成细菌生物膜,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应用传统注射器冲洗(co... 目的:评价超声、声波及激光活化技术对细菌生物膜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龈上及龈下菌斑,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片包被胶原作为载体,厌氧培养21 d形成细菌生物膜,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应用传统注射器冲洗(conventional needle irrigation,CNI)、被动超声冲洗(passive ultrasonic irrigation,PUI)、EDDY声波冲洗、Nd:YAG激光、半导体(Diode)激光、Er:YAG激光光子引导光声流(photon-initiated photoacoustic streaming,PIPS)和光波增强光声流(shock wave enhanced emission photoacoustic streaming,SWEEPS)联合1%次氯酸钠(NaOCl)处理,刮取HAP片上细菌生物膜,梯度稀释后厌氧37℃恒温培养72 h后进行菌落计数,同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细菌通用基因及中间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termedius,S.i)基因的拷贝数进行检测。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始可培养细菌数为(11.33±2.50)×108 CFU/mL,CNI组平均杀菌率最低为71.23%,Nd:YAG及Diode激光平均杀菌率分别为86.46%和87.06%,显著高于CNI组(P<0.01)。PUI、EDDY及PIPS平均杀菌率达98.43%、99.11%及99.34%,均显著高于CNI组、Nd:YAG组及Diode激光组(P<0.01)。SWEEPS杀菌率最高达99.93%,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WEEPS组细菌通用基因及S.i基因拷贝数最少,与对照组、CNI组、Nd:YAG组及Diode激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活化次氯酸钠冲洗液可显著提高对细菌生物膜的灭菌效果,其中Er:YAG激光SWEEPS模式杀菌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根管冲洗 光波增强光声流 Er:YAG激光光子引导光声流 激光活化
下载PDF
鼻音计鼻音化率值与腭咽闭合状态关系的探讨
9
作者 高涛 马莲 +1 位作者 罗奕 孙勇刚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继发结构性语音障碍患者鼻音化率值与腭咽闭合状态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腭裂修复术后继发结构性语音障碍患者407个语音样本数据,应用鼻音计鼻音化率值及鼻咽纤维内镜腭...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继发结构性语音障碍患者鼻音化率值与腭咽闭合状态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腭裂修复术后继发结构性语音障碍患者407个语音样本数据,应用鼻音计鼻音化率值及鼻咽纤维内镜腭咽闭合状态VAS值进行腭咽闭合功能评价。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7个语音样本数据鼻音化率值与VAS值呈现负相关倾向,腭咽闭合功能越差,鼻音化率值越高,296个数据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连续音节_([dadada])最敏感,各语音样本相关系数排序如下:R_([dadada])>R_([ta qu wu xi shi])>R_([sasasa])>R_([sisisi])>R_([dididi])>R_([papapa])>R_([i])>R_([pipipi])>R_([u])>R[wo dao hei long jiang]>R[a]。具有显著相关的296个数据依腭咽闭合状态分类统计,完全或边缘腭咽闭合鼻音化率值小于30%,轻度腭咽闭合不全鼻音化率值在30%~50%之间,中重度腭咽闭合不全鼻音化率值大于50%。结论:鼻音计应用特定语音样本,可初步提示腭裂术后继发结构性语音障碍的腭咽闭合状态,非鼻辅音的音节及语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单元音/a/和/u/敏感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腭咽闭合不全 鼻音化率 鼻咽纤维内镜
原文传递
综合医院口腔科门诊实行预约服务的效果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素杰 李娜 葛冬娜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对口腔科门诊预约服务的实施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为更好提供门诊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预制表格对2010年12月份中的6个工作日期间(对照组)和2013年4月份中的6个工作日期间(实验组)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1793... 目的对口腔科门诊预约服务的实施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为更好提供门诊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预制表格对2010年12月份中的6个工作日期间(对照组)和2013年4月份中的6个工作日期间(实验组)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1793名患者进行预约服务的问卷调查。结果普通门诊与专家门诊的预约率分别从对照组的31.34%和49.04%提升到实验组的45.13%和67.48%;患者对预约服务的满意度从对照组的93.57%提升到实验组的99.64%。结论口腔门诊通过多渠道挂号方式及服务措施的改进,能够促进和巩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科 门诊 预约
原文传递
锆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增强聚醚醚酮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朗 黄忠卫 石锐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9期760-763,共4页
目的使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PIII)将锆离子注入到聚醚醚酮(PEEK)材料中,并初步评价该材料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经过PIII改性的PEEK试件作为改性组,未经改性的试件作为对照组,然后与HGFs在体外共培养,扫... 目的使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PIII)将锆离子注入到聚醚醚酮(PEEK)材料中,并初步评价该材料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经过PIII改性的PEEK试件作为改性组,未经改性的试件作为对照组,然后与HGFs在体外共培养,扫描电镜观察试件表面形貌,显微镜下对HGFs的细胞形态进行分析,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以评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PIII注入锆离子可在PEEK材料表面成功构建改性层。在培养4 h后,2组试件表面上均有HGFs铺展,且改性组试件表面细胞铺展更开,细胞形态更长,出现的伪足更多。在培养3 d、5 d、7 d后,改性组表面细胞吸光度值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锆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可在PEEK材料表面成功改性,材料表面的氧化锆纳米结构能够促进HGFs的黏附、增殖,有利于软组织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聚醚醚酮 黏附 增殖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 锆离子
下载PDF
不同桩核材料联合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美学效果对比
12
作者 王巍 徐小川 詹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目的:对比贵金属桩与玻璃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0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贵金属桩,45例患者,共55颗患牙)和研究组(采... 目的:对比贵金属桩与玻璃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0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贵金属桩,45例患者,共55颗患牙)和研究组(采用玻璃纤维桩,45例患者,共57颗患牙)。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美观度、牙周深度、碱性磷酸酶含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年后,研究组边缘适合、边缘着色、颜色匹配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牙周袋深度、碱性磷酸酶含量、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前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贵金属桩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成功率略高于玻璃纤维桩、但玻璃纤维桩修复更美观,且对牙周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桩 牙体缺损修复 玻璃纤维桩 氧化锆全瓷冠 美学效果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面中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富建明 王京 +3 位作者 禹政玉 贾刘合 高涛 杨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287-2291,共5页
背景:组成面中部的诸骨均为立体结构,颧骨等在受伤时经常发生位置、角度等的改变,在常规的面中部骨折治疗中,特别是面中部复合骨折或陈旧性骨折,恢复其立体结构的位置、角度等是较为困难的,而应用计算机导航系统就为术中恢复其解剖形... 背景:组成面中部的诸骨均为立体结构,颧骨等在受伤时经常发生位置、角度等的改变,在常规的面中部骨折治疗中,特别是面中部复合骨折或陈旧性骨折,恢复其立体结构的位置、角度等是较为困难的,而应用计算机导航系统就为术中恢复其解剖形态的准确性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导航在面中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口腔科及眼科2007-03/2008-08收治的面中部骨折患者6例,其中眼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4例,上颌骨LeFortⅢ型骨折2例。均采用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辅助手术,术前通过CT采集数据,利用导航计划软件进行术前设计,术中利用导航工作站对手术适时导航,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与结论: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可以使面中部骨折的治疗做到术前准确设计、术中精确定位,复位后经6-12个月随访疗效满意。提示应用计算机导航系统能提高面中部骨折复位的准确性,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中部 骨折 坚固内固定 计算机辅助 数字化医学
下载PDF
金属烤瓷修复体使用染色剂的体会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承志 夏善福 +1 位作者 张春凤 王靖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4-46,共3页
金属烤瓷修复是目前较新的修复技术,但由于技术复杂,尤其是染色剂的使用难以掌握,以至于影响其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对我科3年来200余例金属烤瓷修复中使用染色剂的心得体会总结,详细介绍了各种染色剂的使用方法、效果及原理。
关键词 颜色 染色剂 金属烤瓷冠 牙体修复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复合性眼眶骨折整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炯 禹政钰 +2 位作者 杨光 富建明 王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复合性眼眶骨折整复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4-01/2018-03收治的19例19眼复合性眼眶骨折患者施行计算机导航辅助骨折整复术。分析手术进程、术后患者骨折复位情况、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复视、眶下神经...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复合性眼眶骨折整复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4-01/2018-03收治的19例19眼复合性眼眶骨折患者施行计算机导航辅助骨折整复术。分析手术进程、术后患者骨折复位情况、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复视、眶下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填充物位置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6~18mo。术前所有患者均有眼球内陷,术后14眼完全矫正,5眼残存轻度内陷。术前10眼存在眼球运动障碍,术后7眼恢复正常,3眼好转。术前13眼存在不同程度复视,术后10眼完全矫正,2眼改善,1眼无明显变化。4眼术前存在眶下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均于术后6mo内恢复。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骨折复位满意,填充物位置及深度理想。结论:计算机导航技术应用于复合性眼眶骨折整复术,可提高手术精确性,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导航 计算机辅助手术 复合性眼眶骨折
下载PDF
氧化锆牙科陶瓷低温老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凌 吕培军 王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通过老化实验,研究Y-TZP牙科陶瓷的老化性能,探索其中的规律。方法:将氧化锆陶瓷坯体72块按照不同的烧结温度(1 400℃、1 450℃或1 530℃)、保温时间(2 h或5 h)和老化时间(0 h、5 h或24 h)分成12组,每组6个样本。烧制成不同瓷块后... 目的:通过老化实验,研究Y-TZP牙科陶瓷的老化性能,探索其中的规律。方法:将氧化锆陶瓷坯体72块按照不同的烧结温度(1 400℃、1 450℃或1 530℃)、保温时间(2 h或5 h)和老化时间(0 h、5 h或24 h)分成12组,每组6个样本。烧制成不同瓷块后,将烧制好的瓷块置于140℃的水热环境下,分别进行0 h、5 h或24 h的老化试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仪对各组试件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及单斜相含量的测定,最后对各组试件进行抗弯强度测试,并进行对照。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XRD分析显示,Y-TZP陶瓷的晶粒尺寸随烧制温度及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单斜相的含量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强度测试显示,老化24 h组的抗弯强度出现大幅下降;老化5 h组的试件根据其烧结时间和保温时间的不同,出现抗弯强度增强或下降的现象。结论:氧化锆陶瓷的烧制方法及保温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其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瓷料 氧化物 低温老化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兔颌骨缺损的组织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富建明 苗波 +5 位作者 贾刘合 姚海涛 祝丽玲 吕奎龙 梁楠 滕立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7-160,共4页
背景:纳米材料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组织相容性、生长特性、生物降解性及修复机制需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模型兔的生长特性及生物相容性。设计:随机分组动物实验。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佳木斯大学口腔... 背景:纳米材料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组织相容性、生长特性、生物降解性及修复机制需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模型兔的生长特性及生物相容性。设计:随机分组动物实验。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院。材料:选用24只新西兰白兔,雌雄不拘,体质量2.5~3.5kg,由佳木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处置过程符合动物伦理标准。Nano-HA由佳木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提供,常规高温高压消毒备用。普通HA购自武汉工业大学,粒径为1.0~2.0μm。方法:实验于2001-11/2006-05在佳木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摸球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各组实验兔在下颌骨体部造成直径1.5cm的骨缺损,实验组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对照组以普通羟基磷灰石修复,于术后1,4,8,12周分别麻醉后处死,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各组分的组织生成量,并进行组织学定性和定量分析,观察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及新生骨生成情况。主要观察指标: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及新生骨生成情况。结果:实验组骨缺损修复区随时间增长修复材料被利用与新生组织结合成骨而不断减少,直至与正常骨接近而趋于稳定,对照组骨痂不能长入材料内。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材料与新生骨之间呈直线负相关(r=-0.9120,P〈0.01)。骨缺损的修复过程中新生骨与纳米羟基磷灰石之间相互关系密切,且随着新生骨不断产生、增多,修复材料被利用与新生组织结合成骨而不断减少。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与新生骨组织结合且成骨较快,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缺损 生物相容性 组织学 图像分析
下载PDF
过氧化氢凝胶对离体牙内部组织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靖 高承志 于鑫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牙体组织在漂白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了解牙齿漂白的作用过程并指导临床使用。方法:将处理过的12颗离体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75g/L和350g/L的过氧化氢凝胶漂白剂进行处理,每组6个样本中1个作为空白对照。350g/L组在放置漂... 目的:通过观察牙体组织在漂白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了解牙齿漂白的作用过程并指导临床使用。方法:将处理过的12颗离体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75g/L和350g/L的过氧化氢凝胶漂白剂进行处理,每组6个样本中1个作为空白对照。350g/L组在放置漂白剂之前、之后10min、30min,75g/L组则在放置漂白剂之前、之后1.5×N(N=0、1、2、3、4、5、6、7)h分别在照明、摄影参数固定的情况下摄取数码照片并使用Photoshop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通过肉眼观察都出现了逐渐变白的趋势,图像分析表明牙剖面与表面整个区域颜色变化均非常明显,在剖面上未直接接触漂白剂的牙根颜色变化甚至超过牙冠。350g/L组实验对象还观察到牙齿出现了脱矿的倾向。对L*a*b*值进行统计,结果为L*即明度上升,b*值下降,a*值基本不变。结论:漂白有效成分对牙体硬组织全层均产生作用,而且渗透发生的时间很短。350g/L的过氧化氢漂白剂会造成硬组织的严重脱矿,75g/L浓度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漂白 过氧化氢凝胶 色度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和不同粘结剂对氧化锆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振海 张振庭 +3 位作者 高卫民 郑东翔 温颖 刘亦然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表面处理和不同粘结剂对氧化锆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氧化锆分别制成直径为12.0mm和4.0mm的瓷片,各120个,分别随机分成12组。粘结剂选用磷酸锌粘结剂、聚羧酸锌粘结剂、BifixQM和Super-Bond C&B。对氧化锆的表面分别... 目的探讨不同表面处理和不同粘结剂对氧化锆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氧化锆分别制成直径为12.0mm和4.0mm的瓷片,各120个,分别随机分成12组。粘结剂选用磷酸锌粘结剂、聚羧酸锌粘结剂、BifixQM和Super-Bond C&B。对氧化锆的表面分别进行不处理、喷砂、硅烷化、先喷砂后硅烷化处理。用上述4种粘结剂将4.0mm瓷片粘结在12.0mm瓷片上,置于37℃蒸馏水中保存24h后,进行剪切粘结强度测试。结果粘结剂相同时,不同表面处理时的粘结强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由小到大依次为不处理<喷砂<硅烷化<先喷砂后硅烷化处理;表面处理相同时,不同粘结剂之间的粘结强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由小到大依次为磷酸锌粘结剂<聚羧酸锌粘结剂<Bifix QM<Super-Bond C&B。结论粘结剂相同时,表面处理提高了粘结强度。Super-Bond C&B的粘结强度比较理想。使用Super-Bond C&B时,喷砂后硅烷化处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表面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粘结强度 粘结剂 氧化锆陶瓷 表面处理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兔颌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富建明 赵民朝 +5 位作者 贾刘合 苗波 姚海涛 祝丽玲 吕奎龙 滕利群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的生长特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在下颌骨体部造成直径1.0cm的骨缺损,实验组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对照组以普通羟基磷灰石修复,于术后1周、4周、8周、1...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的生长特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在下颌骨体部造成直径1.0cm的骨缺损,实验组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对照组以普通羟基磷灰石修复,于术后1周、4周、8周、12周分别处死,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各组分的组织生成量,进行组织学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组骨缺损修复区随时间增长修复材料被利用与新生组织结合成骨而不断减少,直至与正常骨接近而趋于稳定;HA组新生骨仅围绕材料生成。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与新生骨组织结合且成骨较快,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缺损 生物相容性 组织学 图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