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K对幼鼠骨量及骨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新华 赵熙和 +1 位作者 崔伟 任典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从骨计量学及骨生物力学等方面评价维生素K对幼鼠骨发育的影响。结果股骨及腰椎骨计量学各参数值(骨湿重、干重、骨体积、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等)随维生素K摄入水平增加而增加;腰椎各计量学参数值在饲料维生素K水平超过300... 目的从骨计量学及骨生物力学等方面评价维生素K对幼鼠骨发育的影响。结果股骨及腰椎骨计量学各参数值(骨湿重、干重、骨体积、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等)随维生素K摄入水平增加而增加;腰椎各计量学参数值在饲料维生素K水平超过300μg/kg时,无显著变化;维生素K可提高股骨的结构力学性能(最大载荷与结构硬度),而对其材料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结论维生素K能促进幼鼠骨发育;从骨健康角度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 幼鼠 骨发育 骨计量学 股骨 骨量 骨强度 影响 实验研究 骨生物力学
下载PDF
“骨宝丸”防治佝偻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燕平 陈训华 +3 位作者 薛延 龚翠红 苗燕玲 邱明才 《中国骨伤》 CAS 1994年第5期5-6,共2页
本文观察了佝偻病大鼠在用中药“骨宝丸”治疗前后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25羟基维生素D3及骨组织形态学和骨计量学的变化,并与维生素D3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骨宝丸”防治佝偻病有效,特别是在提高血钙、血磷和降低血碱性... 本文观察了佝偻病大鼠在用中药“骨宝丸”治疗前后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25羟基维生素D3及骨组织形态学和骨计量学的变化,并与维生素D3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骨宝丸”防治佝偻病有效,特别是在提高血钙、血磷和降低血碱性磷酸酶以及促进类骨质矿化方面效果显著,但其作用机理与维生素D3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骨宝丸 药理学 维生素D缺乏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的生化诊断 被引量:66
3
作者 薛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8-62,共5页
骨质疏松症的生化诊断薛延骨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具有新陈代谢的活性,骨形成,骨吸收和静止三个阶段构成了骨再建的全过程。骨再建的速率即骨形成与骨吸收的速率即称为骨转换率,破骨细胞清除旧的矿物质,成骨细胞形成类骨质并进行矿化... 骨质疏松症的生化诊断薛延骨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具有新陈代谢的活性,骨形成,骨吸收和静止三个阶段构成了骨再建的全过程。骨再建的速率即骨形成与骨吸收的速率即称为骨转换率,破骨细胞清除旧的矿物质,成骨细胞形成类骨质并进行矿化。因此骨代谢的过程往往能反映破骨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诊断 骨吸收 破骨细胞 骨形成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生化检查 骨基质 骨矿物质 预防和治疗
下载PDF
北京地区汉族妇女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薛延 李东 +1 位作者 王芊 董兆文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汉族妇女雌激素受体 (ER)基因PvuⅡ多态性与骨密度 (BMD)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法 ,检测 179例北京地区汉族妇女ER基因PvuⅡ多态性。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 (DEAE)测量腰椎、...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汉族妇女雌激素受体 (ER)基因PvuⅡ多态性与骨密度 (BMD)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法 ,检测 179例北京地区汉族妇女ER基因PvuⅡ多态性。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 (DEAE)测量腰椎、近端股骨及前臂骨密度 ,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北京地区汉族妇女ER基因 pp、Pp、P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0 .35 2、0 .4 6 4和 0 .184 ,绝经前与绝经后妇女无显著性差异 ,绝经后妇女腰椎骨密度为 0 .836± 0 .180 g/cm2 ,明显低于未绝经妇女的 1.0 38± 0 .14 0 g/cm2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发病率为 5 4 .3%。结论 ER基因PvuⅡ基因型频率分布有种族差异。ER基因PvuⅡ基因型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PvuⅡ基因 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 双能X线吸收仪
原文传递
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成骨样细胞增殖和骨形成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思金 贾桂英 +3 位作者 薛延 王芊 刘亚军 劳为德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 :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对人成骨样细胞增殖和骨形成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人成骨样细胞OS 732为实验材料 ,进行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MTT测定、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 (ALP)测定和染色等。结果 :d3时 ,与对照组相比 ,加药组的细胞数目... 目的 :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对人成骨样细胞增殖和骨形成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人成骨样细胞OS 732为实验材料 ,进行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MTT测定、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 (ALP)测定和染色等。结果 :d3时 ,与对照组相比 ,加药组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加 ;d6时加药组的细胞数目仍多于对照组。MTT测定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加药后d4 ,加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数目多、形态大而规则 ,染色质深而致密 ,核质比小。ALP染色结果显示 ,加药组细胞ALP颗粒染色明显深于对照组 ,并且ALP颗粒在胞浆中的分布均匀。ALP的定量测定表明加药组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成骨样细胞OS 732具有促增殖和分化作用 ,并表现出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成骨样细胞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1α,25双羟维生素D_3对成骨样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薛延 王红霞 +4 位作者 袁润英 相东 魏文 张双喜 邢惠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8-31,F003,共5页
采用同位素掺入,细胞周期、细胞化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了1α,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人及大鼠成骨样细胞OS-732和ROS17/2.8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5(OH)2D3对OS-... 采用同位素掺入,细胞周期、细胞化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了1α,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人及大鼠成骨样细胞OS-732和ROS17/2.8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5(OH)2D3对OS-73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在给10-7mol/L的1,25(OH)2D3后第4和第6天,对OS-732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40%和60%;对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分别为59%,41%和22%。流式细胞计测定结果表明:1,25(OH)2D3使DNA合成受阻;扫描电镜显示:1,25(OH)2D3有抑制ROS17/2.8细胞表面微绒毛的作用。此外,细胞化学染色表明:该激素有增加成骨样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促进骨形态形成蛋白合成的作用,即刺激骨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样细胞 增殖 ROS 维生素D3 分化 抑制作用 细胞表面 细胞化学染色 影响 骨形成
下载PDF
遗传基因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0
7
作者 薛延 赵新华 谭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55-59,共5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量减少 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 性疾病 影响 发病 环境因素 运动 生活习惯
下载PDF
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测定及其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褚为靖 贾维维 +2 位作者 张海文 丁志坚 薛延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62-362,共1页
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测定及其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意义北京积水潭医院生化研究室(100035)褚为靖,贾维维,张海文,丁志坚,薛延尿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OHP)水平常较为灵敏和迅速地反映骨代谢的改变。国... 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测定及其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意义北京积水潭医院生化研究室(100035)褚为靖,贾维维,张海文,丁志坚,薛延尿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OHP)水平常较为灵敏和迅速地反映骨代谢的改变。国内以往观察OHP的方式,多采用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诊断 尿羟脯氨酸 肌酐
原文传递
2β-(3-羟丙氧)-骨化三醇(ED-71)对卵巢切除小鼠骨生物力学与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薛延 谭辉 +1 位作者 王芊 孙葆明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 : 探讨合成的 2β-(3 -羟丙氧 ) -骨化三醇 (ED-71 )对卵巢切除 (OVX)小鼠骨密度、骨强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并与 1 7β雌二醇 (E2 )进行比较。方法 : 将 40只平均体重 3 5 g昆明雌性小鼠分为 4组 ,OVX组 ,假手术组 ,ED-71组 ,... 目的 : 探讨合成的 2β-(3 -羟丙氧 ) -骨化三醇 (ED-71 )对卵巢切除 (OVX)小鼠骨密度、骨强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并与 1 7β雌二醇 (E2 )进行比较。方法 : 将 40只平均体重 3 5 g昆明雌性小鼠分为 4组 ,OVX组 ,假手术组 ,ED-71组 ,1 7β雌二醇 (E2 )组。后两组为 OVX小鼠 ,经 6w分别给予 ED-71 [0 .4μg/ (kg·w) ]及 E2 [3 0 μg/ (kg·d) ]后处死各组小鼠 ,测定其骨密度 (BMD)和骨矿含量 (BMC)、骨生物力学、骨形态计量学及生化指标。结果 :  ED-71组和 E2 组分别与 OVX组比较 ,股骨 BMD和 BMC分别增加了 3 .8% ,5 .9%及 3 .2 % ,5 .7% ;股骨最大载荷分别增加 1 8.7%和 1 6% ;骨小梁体积分别增加 1 0 .6%和 1 6.1 % ,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分别减少 5 8%和 3 7%。结论 :  ED-71可明显增加骨密度和骨矿含量及骨强度 ,降低骨转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物力学 2β-(3-羟丙氧)-骨化三醇(ED-71) 骨代谢 卵巢切除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矿含量
下载PDF
1,25双羟维生素D_3对成骨样细胞骨架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延 袁润英 +5 位作者 相东 王红霞 李希斌 刘正梅 吴克斌 范慕贞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7-71,I012,共6页
用荧光免疫法研究了1,25双羟基维生素D3对大鼠成骨样细胞(ROS17/2.8)细胞骨架的影响和用斑点杂交技术研究了1,25(OH)2D3对人成骨样细胞(OS-73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7mol/L1... 用荧光免疫法研究了1,25双羟基维生素D3对大鼠成骨样细胞(ROS17/2.8)细胞骨架的影响和用斑点杂交技术研究了1,25(OH)2D3对人成骨样细胞(OS-73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7mol/L1,25(OH)2D3连续作用4d后,大鼠ROS17/2.8细胞的微管蛋白和波形纤维蛋白明显改善,纤粘蛋白荧光明显增强。而在1,25(OH)2D3作用前后OS-732细胞c-myc和metD基因均处于高度活跃表达状态。本文还讨论了细胞分化与细胞骨架及基因表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羟基维生素D3 成骨样细胞 细胞骨架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定量超声──一种骨质量和骨强度测量的新技术 被引量:32
11
作者 薛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72-77,共6页
定量超声──一种骨质量和骨强度测量的新技术薛延骨质疏松的最终后果是引起骨折,而骨折的发生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外部因素包括外力和摔跤等,内部因素有人认为60~80%是由骨密度降低所引起的,但还有20~40%是由骨的结构... 定量超声──一种骨质量和骨强度测量的新技术薛延骨质疏松的最终后果是引起骨折,而骨折的发生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外部因素包括外力和摔跤等,内部因素有人认为60~80%是由骨密度降低所引起的,但还有20~40%是由骨的结构和骨的力学性质如骨的强度、刚度、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超声 骨质量 骨强度 骨折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多因素 降低 决定 外部因素
下载PDF
正常饮食中短期补充钙剂对双侧卵巢切除大鼠骨质量及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思金 刘建刚 +2 位作者 薛延 王芊 劳为德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饮食 短期补充钙剂 卵巢切除术 大鼠 骨质量 骨代谢 骨密度
下载PDF
正常饮食中短期补充钙剂对双侧卵巢切除大鼠骨质量及骨代谢的影响
13
作者 刘思金 陈星飙 +3 位作者 刘亚军 王芊 薛延 劳为德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295-1298,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饮食中短期内补充钙剂对卵巢切除大鼠骨质量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5只SD大鼠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sham组),B组:双侧卵巢切除组(OVX组),C组:双侧卵巢切除+补钙组(OVX+补钙组)。钙剂为L-苏糖酸钙,补钙剂量为45mg.kg-1.d-... 目的:研究正常饮食中短期内补充钙剂对卵巢切除大鼠骨质量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5只SD大鼠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sham组),B组:双侧卵巢切除组(OVX组),C组:双侧卵巢切除+补钙组(OVX+补钙组)。钙剂为L-苏糖酸钙,补钙剂量为45mg.kg-1.d-1。5周后测各组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参数、矿盐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等。结果:①B组骨密度显著低于A组(P<0.05),C组与B组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别。②A和C组矿盐含量均较B组高(P<0.05),C组灰重较B组高(P<0.05)。③B组血清P,Ca和ALP显著低于A组(P<0.01,P<0.01和P<0.05);C组血清P,Ca和ALP显著高于B组(P<0.05,P<0.01和P<0.01)。结论:短期补钙对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效果不十分明显;补钙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有明显的影响,可明显地增强成骨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补钙 骨密度 骨生物力学参数 骨代谢
下载PDF
血浆总钙、离子钙,红细胞钙和其他微量元素的测定及其在烧伤上的应用
14
作者 贾维维 薛延 +3 位作者 卢长顺 赵霖 尹立新 王敏 《天津医药》 CAS 1992年第10期622-624,共3页
血液中的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中,故血钙就是指的血浆钙。正常血浆钙是以三种形式存在,41%的钙(1.0mmol/L)与血浆蛋白结合,为非扩散形式的钙,约9%的钙(0.2mmol/L)系与柠檬酸和磷酸氢根结合。
关键词 血液 微量元素 烧伤
下载PDF
孕晚期妇女服用钙及维生素D初步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淑云 郭云秀 薛延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0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 观察孕晚期妇女服用钙及维生素D对孕期妇女低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效果。方法 对 2 4例孕 2 8周后的晚期妊娠妇女 ,每日服用碳酸钙加维生素D 1片。并与同期 11例不服任何钙剂及维生素D3 的晚期妊娠妇女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 目的 观察孕晚期妇女服用钙及维生素D对孕期妇女低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效果。方法 对 2 4例孕 2 8周后的晚期妊娠妇女 ,每日服用碳酸钙加维生素D 1片。并与同期 11例不服任何钙剂及维生素D3 的晚期妊娠妇女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1)用药组产前血清钙 (Ca)、磷 (P)、骨钙素 (BGP)及 2 5羟基D3(2 5OHD3)明显高于用药前的孕 2 8周 (P <0 0 0 1) ;而对照组产前与孕 2 8周比较无明显变化。 (2 )给药组产前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 (HOP/cr)、尿钙 (Ca)与肌酐比值 (Ca/cr)比孕 2 8周明显减少。 (3)尿中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与肌酐比值 (crosslaps/cr)给药组 ,和对照组在产前明显高于孕 2 8周 (P <0 0 0 1) ,但产后 42天 ,给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4 )两组血清碱性磷酸酶 (AKP)产前明显均高于孕 2 8周时水平 (P <0 0 0 1) ,表明胎盘产生大量AKP。结论 孕期服用碳酸钙加维生素D3 有明显促进骨形成 ,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和提高血清钙、磷的作用。给药 8~ 10周后 ,虽然 2 5OHD3 比治疗前有明显升高 ,但仍低于同年龄健康妇女的水平 ,提示对孕产妇应适当增加维生素D3 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初步观察 晚期妊娠妇女 维生素D3 血清碱性磷酸酶 维生素D缺乏 肌酐比值 250HD3 维生素D1 尿羟脯氨酸 对照组 孕期妇女 每日服用 C末端肽 胶原交联 健康妇女 碳酸钙 血清钙 产前 药组 用药前 骨钙素 AKP 骨形成
下载PDF
尿中的I型胶原吡啶并啉交联与骨吸收
16
作者 高秀辉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1995年第3期134-137,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I型胶原吡啶并啉交联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它的生化基础,测定方法及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的变化。
关键词 骨吸收 型胶原 吡啶并啉交联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胆维丁乳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初步疗效观察
17
作者 付欣 郑淑香 +2 位作者 薛延 陈文利 孙保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3-54,共2页
胆维丁乳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初步疗效观察付欣,郑淑香,薛延,陈文利,孙保明随着医学发展,老年人健康水平及寿命有了进一步提高与增长,人们对健康及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老年骨质疏松给老年人带来的病痛和生活影响已引起医务... 胆维丁乳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初步疗效观察付欣,郑淑香,薛延,陈文利,孙保明随着医学发展,老年人健康水平及寿命有了进一步提高与增长,人们对健康及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老年骨质疏松给老年人带来的病痛和生活影响已引起医务界的重视,并进一步关注其治疗。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维丁乳 治疗 老年 骨质疏松 生化指标
下载PDF
老年人髋部骨折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 被引量:8
18
作者 谈志龙 白人骁 +4 位作者 邢国胜 马宝通 孙培德 王莉 薛言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0-352,共3页
目的 通过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 ,更好地预测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方法对 32例 (男 14例 ,女 18例 ) 6 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和 30例 (男 15例 ,女 15例 )老年健康对照组进行尿Ⅰ型胶原羟基末端肽 (typeⅠcollagencrosslinkedc -t... 目的 通过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 ,更好地预测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方法对 32例 (男 14例 ,女 18例 ) 6 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和 30例 (男 15例 ,女 15例 )老年健康对照组进行尿Ⅰ型胶原羟基末端肽 (typeⅠcollagencrosslinkedc -telopeptide ,CrosslapsTM)、脱氧吡啶啉 (deoxy pyridinoline,Dpd)和血清骨钙素 (osteocalcin ,OC或boneglaprotein ,BGP)测定。 结果  (1)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尿中CrosslapsTM 和Dp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和P <0 .0 0 1) ,且对照组女性高于对照组男性 ,测定效果Dpd优于CrosslapsTM 。 (2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骨折后 1个月Dpd变化不大。(3)老年髋部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 ,血清BG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吸收高于同年龄组健康人。尿中反映骨吸收指标Crosslaps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质疏松 老年人 骨钙素 骨代谢
原文传递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春英 薛延 +1 位作者 董洁英 李欣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 了解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的特点。 方法 对 30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腰椎 (L2 4 )骨密度 (BMD)、骨矿含量 (BMC)、血和尿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测定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骨质疏松 (... 目的 了解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的特点。 方法 对 30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腰椎 (L2 4 )骨密度 (BMD)、骨矿含量 (BMC)、血和尿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测定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骨质疏松 (OP)组的BMD和BMC均显著小于对照组 ,分别比对照组下降 2 1 6 %和 2 5 % ;OP组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和C端骨钙素 (BGP)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上升 2 5 4%和 2 2 2 % ;骨吸收指标尿羟脯氨酸与肌酐的比值 (HOP/Cr)和I型胶原N 末端肽与肌肝的比值 (INTX/Cr)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上升 2 2 6 %和 2 2 3 %。OP组血清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血清 2 5 羟维生素D3(2 5 OH D3)均在正常低限或低于正常水平。 结论 腰椎 (L2~ 4 )BMD和BMC是诊断男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一部分人属于骨代谢高转换型 ;雄激素对老年男性骨量的维持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生化指标 老年人 男性
原文传递
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上的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延 董洁英 +5 位作者 郭春英 张海文 贾维维 何玉香 孙华毅 王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706-707,共2页
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上的意义薛延董洁英郭春英张海文贾维维何玉香孙华毅王军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为特征,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度增加的疾病,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老年性和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上的意义薛延董洁英郭春英张海文贾维维何玉香孙华毅王军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为特征,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度增加的疾病,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老年性和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本组对2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 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