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射频透热合并放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晓娜 刘长青 张珊文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评价射频加温治疗深部或表浅巨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9年11月~2001年9月,应用加温合并放射治疗深部或表浅巨大肿瘤54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7例;年龄26~84岁,中位年龄60岁。肿瘤最大直径<5 cm 18例,5~10 cm 26例,10 c... 目的 评价射频加温治疗深部或表浅巨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9年11月~2001年9月,应用加温合并放射治疗深部或表浅巨大肿瘤54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7例;年龄26~84岁,中位年龄60岁。肿瘤最大直径<5 cm 18例,5~10 cm 26例,10 cm以上10例。热疗用SR-1000型射频热疗机,频率41 MHz,治疗功率600~900 W,反射功率10~40 W,每周1~2次,每次加温60~90 min,在放射治疗后60min内进行,加温治疗3~14次,平均加温治疗6次。常规放疗每周5次,每次2 Gy,总剂量36~75 Gy,中位剂量60 Gy。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以上,可评价病例的总有效率(CR+PR)为74%,CR 16%,PR 58%。表浅肿瘤7例,CR 3例,PR 4例,疗效优于深部肿瘤。并发症:脂肪硬结5例。结论 影响疗效的关键是放疗剂量,对深部肿瘤的疗效评价应引入新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疗效 放射疗法 热疗 射频热疗机 腺癌 鳞癌
下载PDF
重组人p53基因联合放疗、热疗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2
作者 肖绍文 刘长清 +8 位作者 孙艳 蔡勇 李东明 苏星 朱广迎 徐博 吕有勇 王长胜 张珊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基因腺病毒注射液(rAdp53)结合放疗、热疗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11月~2005年7月,采用rAdp53制剂“今又生”结合放疗、热疗共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12例。“今又生”用法:每周1次,每次1×1012...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基因腺病毒注射液(rAdp53)结合放疗、热疗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11月~2005年7月,采用rAdp53制剂“今又生”结合放疗、热疗共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12例。“今又生”用法:每周1次,每次1×1012VP(病毒颗粒),平均8±2次。放疗方案:每次2Gy,每周5次,肿瘤量为16-70Gy/8-35次/2-8周,平均56.3±6.3Gy。热疗方法:采用浅部或深部热疗,每周1-2次,平均9±3次。观察肿瘤变化、患者的自觉症状改变与不良反应,并以CT评价疗效。结果:CR8.3%(1/12),PR33.3%(4/12),SD58.4%(7/12)。7例SD病人中亦达到止痛、减轻局部症状的目的。1年生存率为58.3%(7/12),2年生存率为16.7%(2/12),SD>6个月4例,实际临床获益率(CR+PR+SD>6月)为75%(9/12)。12例患者都接受多次“今又生”瘤内注射,除了出现一时性发热外,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软组织肉瘤瘤内注射rAdp53结合放疗、热疗是安全而有效的。rAdp53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基因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p53基因腺病毒 放疗 热疗 软组织肉瘤
下载PDF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287例放疗后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蔡勇 王文烂 +2 位作者 徐博 朱广迎 张珊文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9-1422,共4页
背景与目的:很多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患者需要放疗,特别是对脑、骨转移者放疗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放疗对Ⅳ期NSCL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对287例资料完整的Ⅳ期NSCLC放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 背景与目的:很多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患者需要放疗,特别是对脑、骨转移者放疗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放疗对Ⅳ期NSCL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对287例资料完整的Ⅳ期NSCLC放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脑放疗为平行对穿两野全脑照射,骨放疗为单野局部照射,对原发灶、区域淋巴结和其它转移部位用2维常规分割或3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conformalradiotherapy,3D-CRT)。脑和骨放疗通常采用4周20次共40Gy或2周10次共30Gy的治疗方案,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的中位照射剂量是50Gy(20~70Gy),其它转移部位的中位照射剂量是46Gy(40~60Gy)。结果:全部患者中位生存期9个月(8~10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是30.2%和8.9%。有化疗和无化疗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和8个月(P=0.049)。有脑转移、骨转移、其它转移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个月、9个月、10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24.8%、28.7%和37.5%,2年生存率分别为6.7%、7.0%和15.3%。单因素分析发现对生存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病理类型和年龄。腺癌患者的生存期高于鳞癌和其它病理类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7个月、9个月(P=0.046);≤60岁的患者生存期显著高于>60岁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月、8个月(P=0.012);单纯骨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要大于合并有其它转移者(10个月与6个月,P=0.033),而单纯脑转移和同时合并有其它转移的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却无明显差异(9个月与8个月,P=0.3742);肿瘤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是否放疗对患者生存时间影响不大(10个月与8个月,P=0.066);是否伴有其它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影响(9个月与10个月,P=0.306)。对脑和骨转移的患者采用4周20次40Gy或2周10次30Gy放疗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结论:病理类型、年龄对Ⅳ期NSCLC患者的放疗疗效有显著影响,全脑和骨转移采用4周20次40Gy或2周10次30Gy放疗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性 放射疗法 脑肿瘤/继发性 骨肿瘤/继发性 生存期
下载PDF
外放疗联合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头颈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树铭 孙艳 +5 位作者 郑磊 张杰 黄明伟 朱京丽 张祖燕 张建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外放疗联合碘-125(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放射性损伤的有关结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头颈癌患者10例,其中鳞状细胞癌8例,低分化腺癌2例,均因全身疾... 目的:初步评价外放疗联合碘-125(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放射性损伤的有关结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头颈癌患者10例,其中鳞状细胞癌8例,低分化腺癌2例,均因全身疾病或局部晚期而不能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先接受常规分割外放疗,然后再行125I粒子植入增量放疗。外放疗总照射剂量(total dose,DT)为50 Gy(鳞癌)或70 Gy(低分化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匹配周缘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为60 Gy(TNM分期为Ⅰ~Ⅱ)或80 Gy(TNM分期为Ⅲ~Ⅳ)。125I粒子活度为25.9~29.6 MBq/个。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急性放射性损伤、晚期放射性损伤、局部控制和生存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2~28个月),有1例出现软组织坏死,1例出现吞咽困难和局部大出血,余未见其他严重副作用。所有病灶均在6个月内完全消退,1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1例出现远处转移,余未见复发和转移。10例患者中有7例存活。结论:外放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不能根治手术头颈癌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治疗 外放疗 碘-125粒子 头颈癌
下载PDF
hPET/CT改进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石安辉 朱广迎 余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98-1902,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h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时靶区勾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原发灶或锁骨上淋巴结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患者,合并肺不张、陈旧性病灶等,先行18F-脱氧葡萄糖hPET与同机CT融合成像,然后患者带胸模行胸... 目的探讨18F-FDGh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时靶区勾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原发灶或锁骨上淋巴结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患者,合并肺不张、陈旧性病灶等,先行18F-脱氧葡萄糖hPET与同机CT融合成像,然后患者带胸模行胸部CT定位扫描,层厚3~5mm,CT定位信息经光缆传入瓦里安ECLIPSE计划系统。在ECLIPSE计划系统上,根据CT定位图像勾画出GTV1,然后参考hPET/CT融合图像在CT定位图像上勾画出GTV2,分别参考模拟定位机下肿瘤运动幅度、亚临床灶、摆位误差在ICTV1和ICTV2的基础上外扩后为PTV1和PTV2,然后利用该计划系统计算出PTV1和PTV2具体体积,并进行比较。结果14例肺癌并肺不张和1例肺癌并陈旧性病灶患者,PTV1和PTV2的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01),PTV平均减少(212.26±200.35)cm3,95%CI(101.31cm3,323.21cm3),最大限度保护了周围正常组织;5例CT难以判断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性质的患者,PTV1和PTV2的差别有显著性(P=0.037),PTV平均增加了(80.88±58.68)cm3,95%CI(8.01cm3,153.04cm3),避免了漏照肿瘤。结论hPET/CT融合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时,能够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不张 调强放射治疗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控制饮水在容积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吉祥 李小凡 +1 位作者 李修伍 杨敬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933-936,共4页
目的探讨控制饮水在提高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的精确度、减少膀胱炎直肠炎发生率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126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均行外照射联合后装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治疗前排空膀胱,饮500 ml水,1 h后治疗... 目的探讨控制饮水在提高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的精确度、减少膀胱炎直肠炎发生率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126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均行外照射联合后装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治疗前排空膀胱,饮500 ml水,1 h后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前嘱患者自行憋尿。观察两组放疗精确度、摆位误差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首次验证,观察组和对照组膀胱容积符合放疗精确度分别为95.7%和93.3%;对照组在X轴,Y轴二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较观察组增大(P<0.05),而两组在Z轴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放射治疗采用旋转治疗方式,并通过控制病人饮水,不但可以减小摆位误差,保证放疗精确度,还可减少患者膀胱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旋转治疗 CBCT扫描 控制饮水
下载PDF
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在胸段食管鳞癌同步化放疗中增敏作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梁军 韩春 +18 位作者 王凤英 孙菁 王平 赵路军 徐博 蔡勇 刘妙玲 李志刚 戴群 李宁 唐玉 毕楠 陈波 王文卿 吕纪马 惠州光 冯勤付 陈东福 王绿化 《癌症进展》 2011年第6期699-706,共8页
目的观察放射增敏剂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在胸段食管鳞癌同步化放疗中的放疗增敏作用和安全性。方法从2007年12月到2009年12月,把Ⅱ期到仅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Ⅳ期的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接受注射用甘氨双唑钠或安慰剂的治疗,同期接受同步放... 目的观察放射增敏剂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在胸段食管鳞癌同步化放疗中的放疗增敏作用和安全性。方法从2007年12月到2009年12月,把Ⅱ期到仅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Ⅳ期的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接受注射用甘氨双唑钠或安慰剂的治疗,同期接受同步放化疗,观察毒副反应和疗效。结果共入组47例,A组为注射用甘氨双唑钠组共24例,B组为安慰剂组共23例,脱落2例,可评价共45例。中位年龄59岁,Ⅱ、Ⅲ和Ⅳ期分别为16例、24例和7例。全组共23例(48.94%)发生了3级毒副反应,A、B两组分别为54.55%和47.83%,没有观察到4级的毒副反应。中位随诊时间12个月,A、B两组在近期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5.45%和78.26%(P=0.19),远期疾病控制率分别59.09%和43.48%(P=0.30),均无统计学差异。局部复发分别为27.27%和34.78%(P=0.55),远地转移率分别为18.18%和21.74%(P=1.0),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总生存(P=0.43)和无进展生存(P=0.41)上均无统计学差异。2年生存率分别为43.39%和41.62%,2年无进展生存分别为50.33%和42.14%。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2个月和16个月。结论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在胸段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中,与安慰剂组相比,有一定的增敏作用,但尚无统计学差异。注射用甘氨双唑钠没有增加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患者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放射增敏 毒副反应 近期疗效
下载PDF
微波加热治疗肿瘤的体会
8
作者 杨敬贤 肖绍文 张淑慧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6-366,共1页
关键词 微波加热治疗 肿瘤 临床实践 体外实验 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 微波治疗 热疗
原文传递
不同工作年限放疗技师对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海涛 杨敬贤 率胜胜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工作年限放疗技师在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160例老年Ⅲ期NSCLC患者,按放疗技师的工作年限随机分为<5年组(n=80)和≥5年组(n=80)。两组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放疗剂... 目的探讨不同工作年限放疗技师在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160例老年Ⅲ期NSCLC患者,按放疗技师的工作年限随机分为<5年组(n=80)和≥5年组(n=80)。两组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60~70 Gy/30~35 f,每周5次;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吉西他滨、顺铂、卡铂等。结果 <5年组获完全缓解(CR)8例(10.0%)、部分缓解(PR)48例(60.0%)、稳定(SD)16例(20.0%)、进展(PD)8例(10.0%),有效率(RR)为70.0%。≥5年组获CR 8例(10.0%)、PR 68例(85.0%)、SD 4例(5.0%),RR为95.0%。两组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组的摆位误差为(7.0±2.43)mm,≥5年组为(5.0±1.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稳定率为80.0%,≥5年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年组比较,≥5年组在放射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较少,但两组3级以上白细胞减少和急性及远期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工作年限≥5年放疗技师操作的Ⅲ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更好,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技师 老年 调强放疗
下载PDF
50例恶性胸腺肿瘤放疗对心脏损伤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艳 邓珊明 +2 位作者 陈克能 董一平 韩树奎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8-429,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胸腺肿瘤 心脏损伤 研究 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食道癌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萍 马惠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综合治疗 食道癌 姑息治疗 电烧灼 治疗策略 支架治疗 病灶 光动力学治疗 激光
下载PDF
直角坐标系中第二类边界条件下一维生物组织温度场的稳态分析解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补宣 王艳民 蔡伟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5-69,共5页
本文概述了生物传热方程分析求解的概况,利用多孔体模型的生物传热方程求得了直角坐标系中、第二类边界条件和常物性条件下的一维稳态分析解,模拟研究了不同无因次参数对在体生物组织温度场的影响,并对生物组织温度场进行了实验检验... 本文概述了生物传热方程分析求解的概况,利用多孔体模型的生物传热方程求得了直角坐标系中、第二类边界条件和常物性条件下的一维稳态分析解,模拟研究了不同无因次参数对在体生物组织温度场的影响,并对生物组织温度场进行了实验检验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体生物组织 温度场 分析解 试验
下载PDF
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对人胃癌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绍文 颜博 +3 位作者 吕有勇 杨敬贤 杨新宇 张珊文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6,86,共4页
目的评价外源性p5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人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不同p53状态的3种人胃癌细胞系,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计数、细胞DNA片段化分析检测细... 目的评价外源性p5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人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不同p53状态的3种人胃癌细胞系,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计数、细胞DNA片段化分析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结果在高MOI病毒剂量下,外源p53基因在3种胃癌细胞的胞核中均高效表达,并可使细胞产生明显的G2/M阻滞和凋亡,而且这种作用不依赖细胞内在的p53基因状态。结论无论体外还是体内实验,野生型p53基因转染胃癌细胞后均有明显的生物效应。该实验为进一步开展p53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转染 胃癌 生物效应
下载PDF
放疗结合电化疗对小鼠肿瘤组织细胞G1期阻断与凋亡的诱导 被引量:5
14
作者 肖卫群 徐晓娜 张珊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研究放疗结合电化疗对小鼠肿瘤组织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未治疗对照组、放射治疗组、电化学治疗组及放疗结合电化疗组,种植小鼠骨肉瘤细胞株S180,采用比较肿瘤生长曲线、流式细胞光度术及电泳等方法,进行多方面的分... 目的 研究放疗结合电化疗对小鼠肿瘤组织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未治疗对照组、放射治疗组、电化学治疗组及放疗结合电化疗组,种植小鼠骨肉瘤细胞株S180,采用比较肿瘤生长曲线、流式细胞光度术及电泳等方法,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结果 与未治疗组相比,3个治疗组中肿瘤生长均得到有效抑制,在治疗后8h,对照组中G1期细胞只有41.5%,而单放疗,单电化疗及结合组G1期分别占70.3%,72.8%,78%。在16h未治疗对照组中没有凋亡细胞出现,而3个治疗组中凋亡细胞分别占13.0%、18.8%、31.3%,电泳也显示有明显的DNA连续性降解片断。结论 肿瘤生长曲线表明两种方法的结合,有协同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光度术及电泳检测结果表明,放疗或电化疗均能引起细胞G1期阻滞,诱导细胞出现凋亡,而两者结合也能将细胞强烈阻滞于G1期,并能进一步诱导细胞凋亡。这些结果显示放疗与电化疗间有协同抗癌作用,其诱导细胞引起G1期阻滞及凋亡之间可能有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电化学 肿瘤 细胞凋亡 G1期阻滞
原文传递
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恶性胸腺肿瘤放疗对心脏的毒性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艳 韩树奎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剂量体积直方图 恶性胸腺肿瘤 放疗 心脏 毒性影响
原文传递
^(192)Ir组织间插植联合体外照射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古红莉 张瑞文 +2 位作者 赵军梅 徐晓娜 徐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讨192Ir组织间插植加体外照射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11例局部晚期乳腺癌,体外照射采用60Co治疗机,范围包括患侧乳腺、内乳、腋窝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剂量分割为50Gy/25次,7例腋窝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目的探讨192Ir组织间插植加体外照射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11例局部晚期乳腺癌,体外照射采用60Co治疗机,范围包括患侧乳腺、内乳、腋窝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剂量分割为50Gy/25次,7例腋窝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该区补照至60~70Gy。组织间插植于乳腺外照射开始2周后进行,靶区为乳腺肿块,剂量为21Gy/3次,每周1次,每次7Gy。微波热疗采用MH-1型微波治疗仪,频率915MHz,治疗功率50~250W,温度42~43℃,每次治疗时间40~45min,每周2次,共8~10次。结果治疗后1个月局部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NC)1例。治疗后短期内局部均有轻度色素沉着和插针孔轻度急性放射性皮炎,Ⅰ级8例,Ⅱ级3例,无Ⅲ、Ⅳ级皮肤反应。治疗结束2个月后,局部皮肤颜色恢复正常。随访6~66个月,中位随访32个月。5例死于远处转移,6例生存。5例死亡病人均于治疗后3年内死亡,平均生存时间28个月。结论运用192Ir组织间插植加外照射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局部控制率高,正常组织损伤小,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乳腺癌 放射治疗 组织间插植 微波热疗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规范 被引量:14
17
作者 朱广迎 申戈 《癌症进展》 2009年第4期370-378,共9页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占就诊肺癌的1/3以上,近几年的多中心随机研究和荟萃分析表明化放综合治疗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与手术效果相似,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放化疗。同步放化疗适合于一般情况好、70岁以下的患者,有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占就诊肺癌的1/3以上,近几年的多中心随机研究和荟萃分析表明化放综合治疗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与手术效果相似,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放化疗。同步放化疗适合于一般情况好、70岁以下的患者,有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不宜采用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中放疗规范包括正确的定位、CTV勾画等,不必进行淋巴结预防照射。其中的化疗方案包括CE、TP、DP、GP等,总化疗周期不应超过4个周期,同步放化疗前不必进行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化疗尚存争议。多种含铂化疗方案的比较显示疗效相近,每周和每日方案比较疗效及毒性相似。培美曲塞加卡铂是可选择的新的化疗方案。同步放化疗在治疗开始进行好于诱导化疗后进行,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是新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下载PDF
颈部转移癌的热、放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晓娜 刘长青 张珊文 《中华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4年第3期31-32,共2页
目的 评价热疗对颈部转移癌放疗的增敏作用。方法 1996年5月~2000年12月,应用加温合并放射治疗颈部转移癌110例,其中鳞癌56例,占5l%。肿瘤最大径小于3cm的24例,占22%,而大于5cm有42例,占全部病例的38%。热疗用915MHZ微波热疗... 目的 评价热疗对颈部转移癌放疗的增敏作用。方法 1996年5月~2000年12月,应用加温合并放射治疗颈部转移癌110例,其中鳞癌56例,占5l%。肿瘤最大径小于3cm的24例,占22%,而大于5cm有42例,占全部病例的38%。热疗用915MHZ微波热疗机,每周2次.每次加温40min,在放射治疗后60min内进行,加温治疗4~8次,平均每例6次。放疗总剂量30GY~65GY,平均61GY。结果 全组病例的总有效率(CR+PR)为89%,CR:42%,PR:47%。病理诊断是鳞癌的转移瘤的总有效率为100%,肿瘤最大径小于5cm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热疗在颈部转移癌的放疗中有增敏作用,只有给予足够剂量放疗才能提高局部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转移癌 热疗 放疗 综合治疗 增敏作用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
19
作者 郑国良 顾仰葵 余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302-2305,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结果13例中,肿瘤有7例位于胰头,1例位于胰体,2例位于胰尾,1例位于胰头胰体,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结果13例中,肿瘤有7例位于胰头,1例位于胰体,2例位于胰尾,1例位于胰头胰体,1例位于胰体胰尾部。CT平扫表现,全部13例SPTP均见到由包膜、肿瘤实质、囊性区3种结构构成的不均匀密度影,其中6例尚可见到钙化,1例见壁结节。增强后肿瘤包膜及壁结节强化大于肿瘤实质,包膜及壁结节呈中等至明显强化,肿瘤实质呈轻至中度强化,囊性区无强化。肿瘤均表现为持续性的强化方式,即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延迟期强化进一步加强或强化消退轻微。结论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诊断有其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毫米波治疗癌痛30例观察
20
作者 刘长青 张淑惠 +1 位作者 单大颖 张珊文 《中华理疗杂志》 2000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癌痛 毫米波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