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85
篇文章
<
1
2
…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航天控制系统柔性化需求与关键技术分析
1
作者
禹春梅
董文杰
+3 位作者
路坤锋
李晓敏
李然
盖一帆
《航天控制》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全面剖析了航天控制系统柔性化需求的背景,深入探讨了系统级与单机级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创新性地提出了“可聚可散、灵活拼装、敏捷定义和弹性互联”的系统级柔性设计理念以及“随形安装、刚柔结合、能屈能伸、柔性操控”的单机级柔性设...
全面剖析了航天控制系统柔性化需求的背景,深入探讨了系统级与单机级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创新性地提出了“可聚可散、灵活拼装、敏捷定义和弹性互联”的系统级柔性设计理念以及“随形安装、刚柔结合、能屈能伸、柔性操控”的单机级柔性设计理念,阐述了系统软硬件快速组装及互操作管理、多层级通信互联、柔性一体化共形布局与分析、柔性电子的航天环境适应性验证等柔性化的关键技术路径,并在融合创新技术、加强跨领域合作、建立标准规范以及拓展与深化应用等方面对航天控制系统柔性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航天器
控制系统
系统级柔性
单机级柔性
柔性电子
原文传递
航天电子产品的元器件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贺晙华
刘页辰
+2 位作者
余亮亮
庄明
赵欣翌
《航天工业管理》
2024年第9期128-130,共3页
电子产品的元器件作为航天产品的基础物资,是制约航天产品生产成本的重中之重。本文在总结航天电子产品选用和成本控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航天电子产品元器件成本控制的工作思路,从建立健全元器件优选目录、制定差异化元器件质量...
电子产品的元器件作为航天产品的基础物资,是制约航天产品生产成本的重中之重。本文在总结航天电子产品选用和成本控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航天电子产品元器件成本控制的工作思路,从建立健全元器件优选目录、制定差异化元器件质量保证模式,以及元器件选用和采购模式优化几个方面提出了航天电子产品元器件成本控制策略,以更好地支撑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及产品生产任务,进一步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最终实现满足用户需求和实现企业自身市场价值的平衡发展。一、项目背景航天电子设备既要满足国家与军队对产品质量、服务、响应速度和价格等方面的需求,又应当具备快速研发和规模化生产的基本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生产成本
质量保证模式
成本控制策略
项目背景
电子产品
工作思路
差异化
产品质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航天印制电路板汽相回流焊工艺的传热机理与等效建模仿真研究
3
作者
苏煜
许庆
+3 位作者
金梓谦
孟瑛泽
亓婷
张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针对航天领域中电子器件与电路板集成使用的汽相回流焊工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揭示汽相回流炉内的流体状态、明确传热机理、优化焊接参数以及揭示焊接电路板的温度分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针对汽相回流焊工艺过程仿真的数值模...
针对航天领域中电子器件与电路板集成使用的汽相回流焊工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揭示汽相回流炉内的流体状态、明确传热机理、优化焊接参数以及揭示焊接电路板的温度分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针对汽相回流焊工艺过程仿真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汽相回流炉的整体模型,分析了回流炉中流体的运动状态以及与电路板之间的传热机理.随后建立单层蒸汽层的等效仿真模型,将温度计算结果作为其边界条件,通过设置压强差控制温升速率,对带有电路板的等效模型进行计算,预测焊接电路板的温度变化.将设计试验与仿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等效模型对电路板的温度分布模拟是准确的,对优化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相回流焊
数值模拟
传热机理
等效模型
温度分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运载火箭垂直回收控制能力建模及应用研究
4
作者
伊鑫
胡海峰
贺元军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7,106,共6页
为在方案论证初期设计输入数据有限的条件下,快速有效地进行控制能力分析,基于常规大气层内飞行器控制能力分析方法,针对返回式火箭对该方法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动力学建模和对原分析方法拓展改进,探索出一套适合返回式运载火箭的...
为在方案论证初期设计输入数据有限的条件下,快速有效地进行控制能力分析,基于常规大气层内飞行器控制能力分析方法,针对返回式火箭对该方法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动力学建模和对原分析方法拓展改进,探索出一套适合返回式运载火箭的控制能力分析方法,并在有限控制能力的前提下,对允许飞行工况的约束条件进行初步明确,为返回式火箭飞行控制系统的详细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回式火箭
控制能力分析
配平方程
飞行工况约束
动力学建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音控制技术在航天三维可视化系统中运用研究
5
作者
富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1期192-195,共4页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空间数据处理需求的增加,语音控制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交互方式逐渐引起了关注。为解决传统交互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首先说明了语音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在航天三维可视化系统中的具体作用,并从技术应...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空间数据处理需求的增加,语音控制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交互方式逐渐引起了关注。为解决传统交互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首先说明了语音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在航天三维可视化系统中的具体作用,并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探讨了语音控制技术在该系统中应用的具体方法,说明了如何利用语音指令快速切换视角、调整模型和数据分析,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控制技术
航天三维可视化系统
指令识别
操作映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航天控制系统潜在分析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
14
6
作者
李学锋
钱玲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30,共5页
潜在分析技术是提高控制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一项重要的分析工具 ,它对查询运载火箭或导弹控制系统潜在问题与设计缺陷 ,保证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外潜在分析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和对国内航天控制系统潜在分析...
潜在分析技术是提高控制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一项重要的分析工具 ,它对查询运载火箭或导弹控制系统潜在问题与设计缺陷 ,保证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外潜在分析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和对国内航天控制系统潜在分析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 ,得出重要结论 :在航天领域应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工智能计算机潜在分析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分析
火箭
安全可靠性
导弹
航天控制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自主可控SoC的航天控制系统集成应用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王晓东
张磊
+2 位作者
江思荣
刘江
李慧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3,共5页
在分析SoC技术特点及航天SoC应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自主可控SoC系统集成技术是航天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并给出了基于自主可控SoC的航天控制系统集成和应用验证关键技术。
关键词
自主可控
SOC
航天控制
系统集成应用
原文传递
信息集成在航天运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3
8
作者
宋征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5-374,共10页
文章从信息集成的角度提出四项一体化设计方法。制导与弹道的一体化设计,采用联立法实现用统一的架构解决复杂约束下飞行器自主动态轨迹规划问题。结果表明这种架构能够灵活处理各种约束条件并具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后续的重点是进一步提...
文章从信息集成的角度提出四项一体化设计方法。制导与弹道的一体化设计,采用联立法实现用统一的架构解决复杂约束下飞行器自主动态轨迹规划问题。结果表明这种架构能够灵活处理各种约束条件并具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后续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自检测BIT与地面测试的一体化设计,通过基于高速测量总线的窃听技术、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自动判读技术以及系统在回路的综合测试技术,实现快速发射和减少技术保障人员的目标,并已逐步开始应用。控制与测量系统的一体化设计,通过平台化的设计方案实现功能模块的集成、重用和重组,降低开发成本,避免重复投资。模型驱动的软硬件一体化设计,通过构建软硬件协同设计平台,实现算法、软件、硬件的并行设计和综合仿真,为系统方案的选择提供定量分析工具。上述信息集成技术为基础理论研究、系统实现和设计方法学等提供新的思路,提升控制系统的自主性和适应性,拓展控制系统的作用,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并能有效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运输
控制系统
轨迹规划
测发控系统
设计平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误差实时补偿方案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王永平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15,共6页
箭上计算机实时计算因惯性器件系统误差而造成的测速误差,并将其引入导航方程后,通过导引和关机进行实时补偿。数学仿真表明采用这种补偿方案,箭载计算机的计算工作量小,补偿精度高,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方案。
关键词
航天器
控制系统
误差
实时补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FPGA芯片SRIO总线接口的仿真测试平台研究
10
作者
李洋
王琪
阳徽
《电子质量》
2025年第2期12-18,共7页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的大数据量传输常采用串行高速输入/输出(SRIO)总线,目前FPGA芯片的SRIO总线接口仿真测试存在环境搭建复杂、测试覆盖性低、数据判读复杂、人员学习协议成本高等问题,极大降低了FPGA的验证效率。研究了FPGA...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的大数据量传输常采用串行高速输入/输出(SRIO)总线,目前FPGA芯片的SRIO总线接口仿真测试存在环境搭建复杂、测试覆盖性低、数据判读复杂、人员学习协议成本高等问题,极大降低了FPGA的验证效率。研究了FPGA仿真测试平台方案,采用SystemVerilog、perl脚本和SVA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FPGA软件SRIO总线自动化仿真验证平台框架,嵌入全套测试脚本,可实现FPGA仿真测试平台的自动搭建,SRIO总线不同配置、不同事务类型的全面性验证,模拟测试特征数据帧生成,总线协议结果自动判别。该平台可有效缩短FPGA软件的测试时间和调试周期,提高验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串行高速输入/输出总线
仿真测试平台
自动化搭建
全面性验证
协议自动判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航天器控制设备热仿真分析及热测试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刘兵
缪小冬
张建斌
《节能技术》
CAS
2017年第3期204-209,213,共7页
为分析低气压环境下,影响航天飞行器控制设备温升的因素,本文首先设计并搭建了低气压环境热测试实验平台,并利用该实验平台对控制设备的瞬时温度进行测试,以考察在不同影响因素下,例如热源分布、外界压强、热源时序工作等因素对设备温...
为分析低气压环境下,影响航天飞行器控制设备温升的因素,本文首先设计并搭建了低气压环境热测试实验平台,并利用该实验平台对控制设备的瞬时温度进行测试,以考察在不同影响因素下,例如热源分布、外界压强、热源时序工作等因素对设备温升的影响。应用ANSYS热分析软件对该设备进行热仿真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与热测试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热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为热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控制设备
低压环境
热仿真
热测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端到端轻量化星图识别算法研究
12
作者
伊国胜
杨翰文
+3 位作者
司文杰
李冰
王彦博
韩春晓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9,共13页
星敏感器在航天任务中通过对恒星进行识别以实现姿态测量,而星图识别算法作为其核心部分决定着星敏感器姿态定位的性能.针对现有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星图识别算法难以在保证识别准确率的同时限制计算成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
星敏感器在航天任务中通过对恒星进行识别以实现姿态测量,而星图识别算法作为其核心部分决定着星敏感器姿态定位的性能.针对现有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星图识别算法难以在保证识别准确率的同时限制计算成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端到端轻量化网络MobileCiT的星图识别算法,用于直接识别星敏感器中的含噪声星图.MobileCiT在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和改进前置倒残差结构以实现星图识别算法的轻量化,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以重点关注星点位置信息.此外,由于实拍星图的成本高,噪声不可控,采用基于小孔成像的坐标映射模型以生成含噪声的仿真星图训练集与测试集.实验结果表明,MobileCiT对含不同噪声星图的识别准确率为99.850%,高于现有的基于轻量化网络MobileNet和MobileViT的星图识别算法,对位置噪声、星等噪声、假星和缺失星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够在无需背景去噪、连通域检测、星点质心提取等预处理操作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星图识别.MobileCiT在提升识别精度的同时具有较低的计算成本,计算量仅为基于MobileViT网络算法的1/3.在此基础上,将MobileCiT与基于子图同构的星图识别算法和基于模式识别的星图识别算法进行对比.在相同的视场范围与噪声条件下,MobileCiT依旧表现出了更高的识别准确率与更强的鲁棒性,这进一步验证了MobileCiT相对于传统星图识别算法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图识别
注意力机制
轻量化
星图仿真
卷积神经网络
噪声鲁棒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航天企业市场化转型期间的知识管理研究
13
作者
李亚中
贺晙华
+2 位作者
刘文亮
门蒙蒙
杨靖军
《航天工业管理》
2024年第4期35-37,共3页
知识成果和知识产权是新时代企业保持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且关键的要素。知识管理在企业实践中广泛应用,可借鉴案例丰富。例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了“利用知识管理协助整个组织达成目标”的战略,其下属研究中心和试...
知识成果和知识产权是新时代企业保持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且关键的要素。知识管理在企业实践中广泛应用,可借鉴案例丰富。例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了“利用知识管理协助整个组织达成目标”的战略,其下属研究中心和试验测试部门组建了知识管理小组,由其承担知识的管理规划、技术研究和相关实施工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新舟”60飞机的研发过程中,对知识管理进行了新的尝试并通过专著将其固化,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企业
市场化转型
核心竞争力
航空工业集团
知识成果
知识产权
研发过程
新时代企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飞行器过载反馈自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曲方伟
王天秀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24,共5页
分析了飞行器被控对象的特性,针对被控对象的特性对设计过程、设计方法和控制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详细推导了几种常用控制结构的利弊,再针对飞行器飞行特点设计使用了三回路控制结构。在飞行过程中会出现静中立稳定和静不稳定的问题,文...
分析了飞行器被控对象的特性,针对被控对象的特性对设计过程、设计方法和控制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详细推导了几种常用控制结构的利弊,再针对飞行器飞行特点设计使用了三回路控制结构。在飞行过程中会出现静中立稳定和静不稳定的问题,文中所用的控制结构很好地解决了飞行过程中静不稳定问题,消除了常值舵机零位误差的影响,稳态传递系数不受气动参数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控对象特性
控制结构
静不稳定
原文传递
大模型代码生成技术及航天领域潜在应用
15
作者
陈晓阳
高飞
+1 位作者
韩翔宇
马卫华
《航天控制》
2025年第1期8-16,共9页
考虑到基于大语言模型(LLMs)的代码生成技术对软件生产力的巨大影响及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本文从问题背景与定义、典型技术与其在航天领域的潜在应用场景以及应用评价方法3个方面,综述了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航天领域代码...
考虑到基于大语言模型(LLMs)的代码生成技术对软件生产力的巨大影响及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本文从问题背景与定义、典型技术与其在航天领域的潜在应用场景以及应用评价方法3个方面,综述了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航天领域代码生成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指导与启发。首先,从代码生成问题定义及LLMs的结构特点,讨论了LLMs在代码生成方面的基础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详述了包括预训练技术、指令微调技术、提示词工程和检索增强技术等实现代码生成的主要方法及其在航天领域的潜在应用场景;接着,从语义相似性和验证数据集两方面,梳理了评估基于LLMs的代码生成技术的主要方法,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及局限性;最后讨论了LLMs技术在代码生成问题中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码生成
大语言模型
预训练
指令微调
检索增强
原文传递
航天电气系统信息流时序流设计与仿真技术研究
16
作者
魏炳翌
孙凯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3期76-80,共5页
随着航天系统研制任务量与传统研制模式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研制模式无法支撑高密度任务完成。目前电气系统信息流时序流的设计多依靠其基本规律及专家经验,尚无数字化设计、仿真工具。论文围绕电气系统信息流时序流设计与仿真技...
随着航天系统研制任务量与传统研制模式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研制模式无法支撑高密度任务完成。目前电气系统信息流时序流的设计多依靠其基本规律及专家经验,尚无数字化设计、仿真工具。论文围绕电气系统信息流时序流设计与仿真技术的体系架构展开研究,从分层模型、功能组成给出了设计方案,并对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实施方法。针对典型运载火箭发射流程进行了设计与仿真,实践表明,该技术能对航天电气系统信息流时序流的设计与仿真提供技术手段支撑和优化改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电气系统
信息流
时序流
设计与仿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效率提升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苏晓静
冯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5年第2期017-020,共4页
企业文化建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提升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还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特别是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文化建设对人力资源效率提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涵盖了员工的...
企业文化建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提升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还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特别是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文化建设对人力资源效率提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涵盖了员工的认同感、工作满意度、团队合作能力等诸多因素。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了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并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了文化建设中的具体策略,最后提出了如何通过文化建设优化人力资源效率的建议。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帮助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激励
组织行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DDR4的新型FLY-BY拓扑技术研究
18
作者
郭丰睿
路静
+1 位作者
刘浩
武欣
《移动信息》
2025年第2期208-210,共3页
随着信号处理领域向着高速率大带宽的趋势发展,控制器和负载之间互连链路反应出的串扰、畸变、振铃等信号完整性问题日益突出.文中基于高速缓存DDR4提出了一种将PCB作为信号载体的新型FLY-BY拓扑结构,有效弱化了多负载芯片非理想效应和...
随着信号处理领域向着高速率大带宽的趋势发展,控制器和负载之间互连链路反应出的串扰、畸变、振铃等信号完整性问题日益突出.文中基于高速缓存DDR4提出了一种将PCB作为信号载体的新型FLY-BY拓扑结构,有效弱化了多负载芯片非理想效应和传输链路阻抗突变,提高了信号接收双方的电平裕量,为更高速率、更高复杂度电路上的一驱多互连设计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完整性
FLY-BY
阻抗突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航天科研项目保密管理正向融合设计研究
19
作者
郭献安
卓继亮
丑金溟
《航天工业管理》
2024年第12期23-25,共3页
多年来,航天科研项目保密工作更多依靠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改进问题,习惯把精力放在应对各种问题上。虽在局部能立竿见影,却不是长久之计,往往会陷入“摁下葫芦浮起瓢”的窘境。正向设计,是产品设计的一种形式,是相对反向设计...
多年来,航天科研项目保密工作更多依靠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改进问题,习惯把精力放在应对各种问题上。虽在局部能立竿见影,却不是长久之计,往往会陷入“摁下葫芦浮起瓢”的窘境。正向设计,是产品设计的一种形式,是相对反向设计而言的。正向设计是自上而下的一种设计形式,即从产品的主组件开始,将其分解为组件和子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向设计
产品设计
融合设计
监督检查
保密管理
保密工作
反向设计
自上而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载人航天工程需求分析方法研究
20
作者
富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105-0108,共4页
现阶段,在实际进行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分析,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载人航天工程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从立项实施以来,不同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绩,包括空间科学、空间应用以及空间技术领域等,...
现阶段,在实际进行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分析,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载人航天工程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从立项实施以来,不同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绩,包括空间科学、空间应用以及空间技术领域等,其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流程较为复杂,整体需求量比较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载人航天工程的质量以及有效性,技术人员需要对其整体需求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此满足载人航天工程的建设需求。本文基于此,对载人航天工程需求进行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工程
需求分析
方法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航天控制系统柔性化需求与关键技术分析
1
作者
禹春梅
董文杰
路坤锋
李晓敏
李然
盖一帆
机构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出处
《航天控制》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文摘
全面剖析了航天控制系统柔性化需求的背景,深入探讨了系统级与单机级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创新性地提出了“可聚可散、灵活拼装、敏捷定义和弹性互联”的系统级柔性设计理念以及“随形安装、刚柔结合、能屈能伸、柔性操控”的单机级柔性设计理念,阐述了系统软硬件快速组装及互操作管理、多层级通信互联、柔性一体化共形布局与分析、柔性电子的航天环境适应性验证等柔性化的关键技术路径,并在融合创新技术、加强跨领域合作、建立标准规范以及拓展与深化应用等方面对航天控制系统柔性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未来航天器
控制系统
系统级柔性
单机级柔性
柔性电子
Keywords
Future spacecraft
Control system
System level flexibility
Device level flexibility
Flex⁃ible electronics
分类号
V448.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航天电子产品的元器件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贺晙华
刘页辰
余亮亮
庄明
赵欣翌
机构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北京
遥感设备
研究所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出处
《航天工业管理》
2024年第9期128-130,共3页
文摘
电子产品的元器件作为航天产品的基础物资,是制约航天产品生产成本的重中之重。本文在总结航天电子产品选用和成本控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航天电子产品元器件成本控制的工作思路,从建立健全元器件优选目录、制定差异化元器件质量保证模式,以及元器件选用和采购模式优化几个方面提出了航天电子产品元器件成本控制策略,以更好地支撑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及产品生产任务,进一步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最终实现满足用户需求和实现企业自身市场价值的平衡发展。一、项目背景航天电子设备既要满足国家与军队对产品质量、服务、响应速度和价格等方面的需求,又应当具备快速研发和规模化生产的基本能力。
关键词
产品生产成本
质量保证模式
成本控制策略
项目背景
电子产品
工作思路
差异化
产品质量
分类号
V5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航天印制电路板汽相回流焊工艺的传热机理与等效建模仿真研究
3
作者
苏煜
许庆
金梓谦
孟瑛泽
亓婷
张朋
机构
北京
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3YFF06168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172046)。
文摘
针对航天领域中电子器件与电路板集成使用的汽相回流焊工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揭示汽相回流炉内的流体状态、明确传热机理、优化焊接参数以及揭示焊接电路板的温度分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针对汽相回流焊工艺过程仿真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汽相回流炉的整体模型,分析了回流炉中流体的运动状态以及与电路板之间的传热机理.随后建立单层蒸汽层的等效仿真模型,将温度计算结果作为其边界条件,通过设置压强差控制温升速率,对带有电路板的等效模型进行计算,预测焊接电路板的温度变化.将设计试验与仿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等效模型对电路板的温度分布模拟是准确的,对优化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汽相回流焊
数值模拟
传热机理
等效模型
温度分布
Keywords
vapour phase solder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heat transfer mechanisms
equivalent mode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G409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载火箭垂直回收控制能力建模及应用研究
4
作者
伊鑫
胡海峰
贺元军
机构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中国载人
航天
工程办公室
出处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7,106,共6页
文摘
为在方案论证初期设计输入数据有限的条件下,快速有效地进行控制能力分析,基于常规大气层内飞行器控制能力分析方法,针对返回式火箭对该方法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动力学建模和对原分析方法拓展改进,探索出一套适合返回式运载火箭的控制能力分析方法,并在有限控制能力的前提下,对允许飞行工况的约束条件进行初步明确,为返回式火箭飞行控制系统的详细设计奠定基础。
关键词
返回式火箭
控制能力分析
配平方程
飞行工况约束
动力学建模
Keywords
reentrant launch vehicles
controllability and analytic method
balance equation
flight condition constrains
dynamic modeling
分类号
V475.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音控制技术在航天三维可视化系统中运用研究
5
作者
富爽
机构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1期192-195,共4页
文摘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空间数据处理需求的增加,语音控制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交互方式逐渐引起了关注。为解决传统交互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首先说明了语音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在航天三维可视化系统中的具体作用,并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探讨了语音控制技术在该系统中应用的具体方法,说明了如何利用语音指令快速切换视角、调整模型和数据分析,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语音控制技术
航天三维可视化系统
指令识别
操作映射
分类号
V55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航天控制系统潜在分析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
14
6
作者
李学锋
钱玲
机构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出处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3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9984005)
文摘
潜在分析技术是提高控制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一项重要的分析工具 ,它对查询运载火箭或导弹控制系统潜在问题与设计缺陷 ,保证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外潜在分析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和对国内航天控制系统潜在分析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 ,得出重要结论 :在航天领域应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工智能计算机潜在分析技术 。
关键词
潜在分析
火箭
安全可靠性
导弹
航天控制系统
Keywords
Sneak analysis Safety Reliability Control system
分类号
V44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TJ765.2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自主可控SoC的航天控制系统集成应用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王晓东
张磊
江思荣
刘江
李慧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
研究
院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出处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3,共5页
文摘
在分析SoC技术特点及航天SoC应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自主可控SoC系统集成技术是航天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并给出了基于自主可控SoC的航天控制系统集成和应用验证关键技术。
关键词
自主可控
SOC
航天控制
系统集成应用
Keywords
Autonomous and controllable
SoC
Aerospace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分类号
V448.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信息集成在航天运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3
8
作者
宋征宇
机构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5-374,共10页
基金
载人航天预研基金(020301)
文摘
文章从信息集成的角度提出四项一体化设计方法。制导与弹道的一体化设计,采用联立法实现用统一的架构解决复杂约束下飞行器自主动态轨迹规划问题。结果表明这种架构能够灵活处理各种约束条件并具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后续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自检测BIT与地面测试的一体化设计,通过基于高速测量总线的窃听技术、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自动判读技术以及系统在回路的综合测试技术,实现快速发射和减少技术保障人员的目标,并已逐步开始应用。控制与测量系统的一体化设计,通过平台化的设计方案实现功能模块的集成、重用和重组,降低开发成本,避免重复投资。模型驱动的软硬件一体化设计,通过构建软硬件协同设计平台,实现算法、软件、硬件的并行设计和综合仿真,为系统方案的选择提供定量分析工具。上述信息集成技术为基础理论研究、系统实现和设计方法学等提供新的思路,提升控制系统的自主性和适应性,拓展控制系统的作用,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并能有效降低成本。
关键词
航天运输
控制系统
轨迹规划
测发控系统
设计平台
Keywords
Aerospace transportation
Control system
Trajectory planning
Test and launch control system
Designplatform
分类号
V44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误差实时补偿方案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王永平
机构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出处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15,共6页
文摘
箭上计算机实时计算因惯性器件系统误差而造成的测速误差,并将其引入导航方程后,通过导引和关机进行实时补偿。数学仿真表明采用这种补偿方案,箭载计算机的计算工作量小,补偿精度高,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方案。
关键词
航天器
控制系统
误差
实时补偿
Keywords
terms Spacecraft control system Error Compensation
分类号
V448.2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PGA芯片SRIO总线接口的仿真测试平台研究
10
作者
李洋
王琪
阳徽
机构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出处
《电子质量》
2025年第2期12-18,共7页
文摘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的大数据量传输常采用串行高速输入/输出(SRIO)总线,目前FPGA芯片的SRIO总线接口仿真测试存在环境搭建复杂、测试覆盖性低、数据判读复杂、人员学习协议成本高等问题,极大降低了FPGA的验证效率。研究了FPGA仿真测试平台方案,采用SystemVerilog、perl脚本和SVA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FPGA软件SRIO总线自动化仿真验证平台框架,嵌入全套测试脚本,可实现FPGA仿真测试平台的自动搭建,SRIO总线不同配置、不同事务类型的全面性验证,模拟测试特征数据帧生成,总线协议结果自动判别。该平台可有效缩短FPGA软件的测试时间和调试周期,提高验证质量。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串行高速输入/输出总线
仿真测试平台
自动化搭建
全面性验证
协议自动判别
Keywords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serial rapid input/output bus
simulation testing platform
automatic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 verificatio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protocols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航天器控制设备热仿真分析及热测试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刘兵
缪小冬
张建斌
机构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出处
《节能技术》
CAS
2017年第3期204-209,213,共7页
文摘
为分析低气压环境下,影响航天飞行器控制设备温升的因素,本文首先设计并搭建了低气压环境热测试实验平台,并利用该实验平台对控制设备的瞬时温度进行测试,以考察在不同影响因素下,例如热源分布、外界压强、热源时序工作等因素对设备温升的影响。应用ANSYS热分析软件对该设备进行热仿真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与热测试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热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为热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航天器控制设备
低压环境
热仿真
热测试
Keywords
spacecraft control equipment
low pressure environment
thermal simulation
thermal test
分类号
TH13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P18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端到端轻量化星图识别算法研究
12
作者
伊国胜
杨翰文
司文杰
李冰
王彦博
韩春晓
机构
天津大学电气
自动
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自动
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2103301).
文摘
星敏感器在航天任务中通过对恒星进行识别以实现姿态测量,而星图识别算法作为其核心部分决定着星敏感器姿态定位的性能.针对现有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星图识别算法难以在保证识别准确率的同时限制计算成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端到端轻量化网络MobileCiT的星图识别算法,用于直接识别星敏感器中的含噪声星图.MobileCiT在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和改进前置倒残差结构以实现星图识别算法的轻量化,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以重点关注星点位置信息.此外,由于实拍星图的成本高,噪声不可控,采用基于小孔成像的坐标映射模型以生成含噪声的仿真星图训练集与测试集.实验结果表明,MobileCiT对含不同噪声星图的识别准确率为99.850%,高于现有的基于轻量化网络MobileNet和MobileViT的星图识别算法,对位置噪声、星等噪声、假星和缺失星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够在无需背景去噪、连通域检测、星点质心提取等预处理操作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星图识别.MobileCiT在提升识别精度的同时具有较低的计算成本,计算量仅为基于MobileViT网络算法的1/3.在此基础上,将MobileCiT与基于子图同构的星图识别算法和基于模式识别的星图识别算法进行对比.在相同的视场范围与噪声条件下,MobileCiT依旧表现出了更高的识别准确率与更强的鲁棒性,这进一步验证了MobileCiT相对于传统星图识别算法的先进性.
关键词
星图识别
注意力机制
轻量化
星图仿真
卷积神经网络
噪声鲁棒性
Keywords
star-map identification
attention mechanism
lightweight
star-map simula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robustness to noise
分类号
TP39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航天企业市场化转型期间的知识管理研究
13
作者
李亚中
贺晙华
刘文亮
门蒙蒙
杨靖军
机构
四川
航天
燎原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九一六工厂
北京
国科军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出处
《航天工业管理》
2024年第4期35-37,共3页
文摘
知识成果和知识产权是新时代企业保持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且关键的要素。知识管理在企业实践中广泛应用,可借鉴案例丰富。例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了“利用知识管理协助整个组织达成目标”的战略,其下属研究中心和试验测试部门组建了知识管理小组,由其承担知识的管理规划、技术研究和相关实施工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新舟”60飞机的研发过程中,对知识管理进行了新的尝试并通过专著将其固化,等等。
关键词
航天企业
市场化转型
核心竞争力
航空工业集团
知识成果
知识产权
研发过程
新时代企业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飞行器过载反馈自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曲方伟
王天秀
机构
航天
新长征大道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出处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24,共5页
文摘
分析了飞行器被控对象的特性,针对被控对象的特性对设计过程、设计方法和控制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详细推导了几种常用控制结构的利弊,再针对飞行器飞行特点设计使用了三回路控制结构。在飞行过程中会出现静中立稳定和静不稳定的问题,文中所用的控制结构很好地解决了飞行过程中静不稳定问题,消除了常值舵机零位误差的影响,稳态传递系数不受气动参数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被控对象特性
控制结构
静不稳定
Keywords
Characteristic of controlled object
Control structure
Static instability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原文传递
题名
大模型代码生成技术及航天领域潜在应用
15
作者
陈晓阳
高飞
韩翔宇
马卫华
机构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北京
神舟
航天
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航天控制》
2025年第1期8-16,共9页
文摘
考虑到基于大语言模型(LLMs)的代码生成技术对软件生产力的巨大影响及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本文从问题背景与定义、典型技术与其在航天领域的潜在应用场景以及应用评价方法3个方面,综述了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航天领域代码生成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指导与启发。首先,从代码生成问题定义及LLMs的结构特点,讨论了LLMs在代码生成方面的基础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详述了包括预训练技术、指令微调技术、提示词工程和检索增强技术等实现代码生成的主要方法及其在航天领域的潜在应用场景;接着,从语义相似性和验证数据集两方面,梳理了评估基于LLMs的代码生成技术的主要方法,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及局限性;最后讨论了LLMs技术在代码生成问题中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代码生成
大语言模型
预训练
指令微调
检索增强
Keywords
Code generation
Large language models
Pre-training
Instruction fine-tuning
Retrieval augmented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航天电气系统信息流时序流设计与仿真技术研究
16
作者
魏炳翌
孙凯
机构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出处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3期76-80,共5页
文摘
随着航天系统研制任务量与传统研制模式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研制模式无法支撑高密度任务完成。目前电气系统信息流时序流的设计多依靠其基本规律及专家经验,尚无数字化设计、仿真工具。论文围绕电气系统信息流时序流设计与仿真技术的体系架构展开研究,从分层模型、功能组成给出了设计方案,并对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实施方法。针对典型运载火箭发射流程进行了设计与仿真,实践表明,该技术能对航天电气系统信息流时序流的设计与仿真提供技术手段支撑和优化改进基础。
关键词
航天电气系统
信息流
时序流
设计与仿真
Keywords
aerospace electrical system
information flow
timing flow
design and simulation
分类号
V4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效率提升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苏晓静
冯硕
机构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航天
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5年第2期017-020,共4页
文摘
企业文化建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提升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还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特别是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文化建设对人力资源效率提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涵盖了员工的认同感、工作满意度、团队合作能力等诸多因素。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了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并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了文化建设中的具体策略,最后提出了如何通过文化建设优化人力资源效率的建议。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帮助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激励
组织行为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DR4的新型FLY-BY拓扑技术研究
18
作者
郭丰睿
路静
刘浩
武欣
机构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出处
《移动信息》
2025年第2期208-210,共3页
文摘
随着信号处理领域向着高速率大带宽的趋势发展,控制器和负载之间互连链路反应出的串扰、畸变、振铃等信号完整性问题日益突出.文中基于高速缓存DDR4提出了一种将PCB作为信号载体的新型FLY-BY拓扑结构,有效弱化了多负载芯片非理想效应和传输链路阻抗突变,提高了信号接收双方的电平裕量,为更高速率、更高复杂度电路上的一驱多互连设计提供了有效手段.
关键词
信号完整性
FLY-BY
阻抗突变
Keywords
Signal integrity
FLY-BY
Sudden change in impedance
分类号
TM71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航天科研项目保密管理正向融合设计研究
19
作者
郭献安
卓继亮
丑金溟
机构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中国
航天
科工飞航技术
研究
院
出处
《航天工业管理》
2024年第12期23-25,共3页
文摘
多年来,航天科研项目保密工作更多依靠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改进问题,习惯把精力放在应对各种问题上。虽在局部能立竿见影,却不是长久之计,往往会陷入“摁下葫芦浮起瓢”的窘境。正向设计,是产品设计的一种形式,是相对反向设计而言的。正向设计是自上而下的一种设计形式,即从产品的主组件开始,将其分解为组件和子组件。
关键词
正向设计
产品设计
融合设计
监督检查
保密管理
保密工作
反向设计
自上而下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载人航天工程需求分析方法研究
20
作者
富爽
机构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105-0108,共4页
文摘
现阶段,在实际进行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分析,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载人航天工程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从立项实施以来,不同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绩,包括空间科学、空间应用以及空间技术领域等,其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流程较为复杂,整体需求量比较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载人航天工程的质量以及有效性,技术人员需要对其整体需求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此满足载人航天工程的建设需求。本文基于此,对载人航天工程需求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载人航天工程
需求分析
方法研究
分类号
V5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航天控制系统柔性化需求与关键技术分析
禹春梅
董文杰
路坤锋
李晓敏
李然
盖一帆
《航天控制》
2025
0
原文传递
2
航天电子产品的元器件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贺晙华
刘页辰
余亮亮
庄明
赵欣翌
《航天工业管理》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航天印制电路板汽相回流焊工艺的传热机理与等效建模仿真研究
苏煜
许庆
金梓谦
孟瑛泽
亓婷
张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运载火箭垂直回收控制能力建模及应用研究
伊鑫
胡海峰
贺元军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语音控制技术在航天三维可视化系统中运用研究
富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航天控制系统潜在分析技术应用研究
李学锋
钱玲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自主可控SoC的航天控制系统集成应用研究
王晓东
张磊
江思荣
刘江
李慧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原文传递
8
信息集成在航天运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宋征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误差实时补偿方案研究
王永平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199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FPGA芯片SRIO总线接口的仿真测试平台研究
李洋
王琪
阳徽
《电子质量》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某航天器控制设备热仿真分析及热测试研究
刘兵
缪小冬
张建斌
《节能技术》
CAS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端到端轻量化星图识别算法研究
伊国胜
杨翰文
司文杰
李冰
王彦博
韩春晓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航天企业市场化转型期间的知识管理研究
李亚中
贺晙华
刘文亮
门蒙蒙
杨靖军
《航天工业管理》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飞行器过载反馈自动控制研究
曲方伟
王天秀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原文传递
15
大模型代码生成技术及航天领域潜在应用
陈晓阳
高飞
韩翔宇
马卫华
《航天控制》
2025
0
原文传递
16
航天电气系统信息流时序流设计与仿真技术研究
魏炳翌
孙凯
《舰船电子工程》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效率提升的关系研究
苏晓静
冯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基于DDR4的新型FLY-BY拓扑技术研究
郭丰睿
路静
刘浩
武欣
《移动信息》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航天科研项目保密管理正向融合设计研究
郭献安
卓继亮
丑金溟
《航天工业管理》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载人航天工程需求分析方法研究
富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8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