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9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课程知识模块整合方法创新——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交叉课程为例
1
作者 张惠 吴京津 +1 位作者 李德玉 聂嘉辰 《教学研究》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基于模块整合的跨学科教学方法是当前高校推行交叉学科课程改革及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系列课程为例,深入剖析跨学科课程模块整合设计方法,总结出基于“基础—核心—扩展”的知识模块... 基于模块整合的跨学科教学方法是当前高校推行交叉学科课程改革及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系列课程为例,深入剖析跨学科课程模块整合设计方法,总结出基于“基础—核心—扩展”的知识模块整合逻辑、“真实工程实践”的课程模块结构、自成体系的知识整合、聚合多元主体的跨学科协同教学团队等特征,得出知识深度交叉的结构化知识模块重组、逐层推进的知识模块衔接、瞄准跨学科综合素养提升的扩展知识模块融合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课程 模块整合 教学改革 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校企协同机制构建探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4
2
作者 叶金鑫 韩钰 +1 位作者 张江龙 刘科生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56,共7页
聚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新时代要求,明确了校企协同机制构建的核心地位,结合国内外卓越工程师校企协同培养的现状,通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探索,构建了“STEP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 聚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新时代要求,明确了校企协同机制构建的核心地位,结合国内外卓越工程师校企协同培养的现状,通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探索,构建了“STEP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校企协同机制中现存的结构不健全、供需不匹配、产教不协同等突出问题,打造了产学研多方协同的技术创新和工程教育共生体,推动了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校企协同机制
原文传递
关于理工科高校学生选修人文类课程的若干思考——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3
作者 曹思婷 宫艳霞 《高教论坛》 2010年第3期30-32,共3页
针对北航以理工学科为主的历史背景,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了当前理工科学生选修人文类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人文类选修课 理工科学生
下载PDF
大力推动创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董志霞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2年第3期58-60,共3页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全新理念,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实践这一理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组织、制度、师资三个方面构筑了完备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并在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创业教学体系、...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全新理念,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实践这一理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组织、制度、师资三个方面构筑了完备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并在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创业教学体系、创业实践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施途径,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新型人才 保障体系 实施途径
下载PDF
硕士研究生家庭文化资本对择业观的影响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包艳华 姜迪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8年第2期32-38,共7页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革新与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加,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愈演愈烈。文章研究以法国学者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基础,综合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两种方法,探究硕士研究生家庭文化资本与择业观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革新与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加,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愈演愈烈。文章研究以法国学者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基础,综合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两种方法,探究硕士研究生家庭文化资本与择业观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家庭文化资本对研究生个体择业观的建构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文化资本 择业观 家庭教育
下载PDF
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雪婷 韩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03-108,共6页
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既具有创新人才培养的一般性特点,同时也有其独特性。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科研参与度、国际化等因素是影响文科... 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既具有创新人才培养的一般性特点,同时也有其独特性。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科研参与度、国际化等因素是影响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因而培养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高度重视实施激励政策、设置更具吸引力的跨专业课程、加大国际化投入力度以及提供良好的学术与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研究生 创新能力 主成分分析法 理工科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下载PDF
依托科研团队培养高水平博士生的要素--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科技奖励获得者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秦安安 赵世奎 王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151-155,共5页
科研团队是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4份访谈资料,依据扎根理论原则,通过NVivo11软件分析获得过国家科技奖励的科研团队培养博士生的要素。研究表明,博士生的培养与成长是科研的“硬”实... 科研团队是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4份访谈资料,依据扎根理论原则,通过NVivo11软件分析获得过国家科技奖励的科研团队培养博士生的要素。研究表明,博士生的培养与成长是科研的“硬”实践、团队的“软”文化、卓越的领军人才和学术为业的个人追求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出高质量博士生的培养应进一步在实际应用问题与个人学术生产、团队规划与个人发展、国家责任与个人价值等方面加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团队 高水平博士生 培养要素 科教融合 国家科技奖励
下载PDF
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评估及现状分析——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丹 王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11-117,共7页
学会学习既是学习者实现终身学习需要掌握的必要技能,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根本保证。通过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1344名本科生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能力整体较好,选择学习策略的能力最为突出,但是制定... 学会学习既是学习者实现终身学习需要掌握的必要技能,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根本保证。通过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1344名本科生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能力整体较好,选择学习策略的能力最为突出,但是制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女生的制定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在自主学习能力和6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性别、年级和学科的交互作用不显著。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目标管理和计划制定能力以及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和指导,以期提升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目标 学习计划 学习策略 自我监控 自我评估
下载PDF
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现状及对策——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专业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何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54-160,共7页
面对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对培养多样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即将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也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专业为例,分析机械专业全日制专业硕... 面对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对培养多样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即将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也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专业为例,分析机械专业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培养现状和培养体系特点。基于资料分析和访谈的方法,发现目前存在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能紧跟社会需求的变化、缺乏专门的实践基地和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双导师制度作用发挥缺失、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缺乏等问题。提出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争取政府和企业支持,加强校外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双导师制度作用,系统培养工程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建议,以期推进机械专业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 校企合作 实践基地 双导师 工程意识 工程实践能力
下载PDF
人才培养视角下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探析——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方华 张惠 《教育进展》 2019年第5期534-539,共6页
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推动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不断变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全国首批设立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之一,引领着中国人工智能专业的发展,分析该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人才培... 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推动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不断变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全国首批设立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之一,引领着中国人工智能专业的发展,分析该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团队建设和课程体系三方面对北航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路径进行分析,探索其跨学科、实践性和国际化的特点,该案例对我国探索新时代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以期为我国高校推动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提供可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才培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下载PDF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校企导师队伍建设的推进策略及实践探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为例
11
作者 曹庆华 马烁然 +2 位作者 周游 季俊霖 刘力 《大学与学科》 CSSCI 2024年第4期57-67,共11页
新时代对工程师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卓越工程师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明晰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转变,梳理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校企导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为例分析其在校企导师组建设... 新时代对工程师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卓越工程师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明晰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转变,梳理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校企导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为例分析其在校企导师组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构建导师遴选与管理机制、推进校企导师组建设、构建四共四通机制及加强导师组工作模式等措施,明确校企导师工作组的关键作用,提出进一步深化校企导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校企导师队伍建设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原文传递
工程学科如何面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学科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丽娜 吴瑞林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43,63,共8页
面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我国工程学科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世界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举措。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学科以技术赋能、学科主导为理念,通过学科平台建设、学科合作网络、学科专业布局和课程体系结构实现学科发展与智能化趋势... 面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我国工程学科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世界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举措。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学科以技术赋能、学科主导为理念,通过学科平台建设、学科合作网络、学科专业布局和课程体系结构实现学科发展与智能化趋势的融合,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满足未来人类社会对航空航天领域技术和教育的需求。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学科面向智能化发展的经验,从学科与新技术的组合、与新需求的结合、与多学科的整合三方面,为我国工程学科转型升级,深化新工科建设,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MIT 航空航天 工程学科 新工科
原文传递
新工科视域下高校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与实践路径探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13
作者 吴春林 高超 刘扬 《北京教育(德育)》 2024年第10期29-35,共7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由之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新工科”蕴含的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三大育人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由之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新工科”蕴含的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三大育人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三方面,探索高校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方法和新举措,最终形成面向高等工程教育的思政意识塑造、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高校工程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新工科 产出导向 学生中心 持续改进
原文传递
中国艾滋病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十年”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志鹏 杨磊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在此前中国艾滋病社会科学“二十年”研究的基础上,社会科学学者在2010-2020年这“新十年”主要做了如下学术探索:(1)进一步超越个体风险因素归因,对艾滋病病毒传播与流行的“社会-文化”因素继续深入分析,并在此过程中概念化与理论化... 在此前中国艾滋病社会科学“二十年”研究的基础上,社会科学学者在2010-2020年这“新十年”主要做了如下学术探索:(1)进一步超越个体风险因素归因,对艾滋病病毒传播与流行的“社会-文化”因素继续深入分析,并在此过程中概念化与理论化了艾滋病“风险”。(2)淡化对艾滋病经济后果的关注,但继续保持对社会后果的关注,着重分析了艾滋病及其关联群体的歧视、排斥以及污名化的社会过程。(3)继续书写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的人文、道德关怀以及社会支持。(4)试图超越作为“弱者”以及“受害者”形象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分析他们的“能动”及其回归“正常”生活的现实困境。(5)创造性地将艾滋病干预上升到国家对健康治理的层次,并在参与跨学科艾滋病研究的实践中对主体性与反思性做了深入的学术讨论。“新十年”的艾滋病社会科学研究无论是在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深度、广度还是创新性方面都较之前的研究有较大的提升。尽管如此,“新十年”的研究并没有准确地回应我国艾滋病流行的新形势和新问题,这也成为学者未来努力探索的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社会科学 跨学科研究 主体与能动 回顾与反思
下载PDF
未来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4
15
作者 郑丽娜 韩钰 +1 位作者 叶金鑫 马齐爽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25,共7页
培养方案是高校落实人才培养总要求、开展教学教育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也是高校育人能力和改革方向的载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以培养未来10~15年空天技术领域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为目标,构建了以本博贯通、突破学科、项目... 培养方案是高校落实人才培养总要求、开展教学教育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也是高校育人能力和改革方向的载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以培养未来10~15年空天技术领域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为目标,构建了以本博贯通、突破学科、项目牵引为核心特征,以课程体系和项目体系为核心内容,面向领域、产教融合、个性化育人的培养方案,从突破学科思维、立足产教融合、推进本博贯通三方面为未来技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对新时代工程教育的认识提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技术学院 培养方案 面向领域 产教融合
原文传递
国家战略能力的提高需要提升哲学境界——对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木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4-71,共8页
学问要与国家的前途共命运,只有如此,我们的学问才能有可持续的深入。国家发展的好坏与其战略哲学的高度息息相关。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战略不仅是研究打仗的学问,更是研究国家张力底线和极限的学问,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没有哲学是不行的... 学问要与国家的前途共命运,只有如此,我们的学问才能有可持续的深入。国家发展的好坏与其战略哲学的高度息息相关。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战略不仅是研究打仗的学问,更是研究国家张力底线和极限的学问,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没有哲学是不行的。刀子容易锻造,而哲学却不能一蹴而就。古今国家的失败多不是没有刀子而是没有哲学,其创伤恢复的速度更是取决于该国公民哲学素养的深浅。同样的战败创伤,在黑格尔的故乡就容易平复,而在富士山脚下迄今仍在频频作痛。战略哲学就是在战略力量使用上拿捏分寸的学问。好的军事方案是敌人越打越少,坏的军事方案是敌人越打越多。不斗争则不能进步,但不善于斗争即没有哲学高度的"斗争"也不能进步。美国目前的衰变是说明国家战略能力与国家命运的生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战略 能力 哲学
原文传递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炳涛 《北京教育(德育)》 2015年第Z1期35-37,共3页
调查表明,影响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直接显著性因素为激励机制及科研氛围,职称评定、科研经费、评奖评优、同行对自身科研的影响,学校对辅导员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及校内课题等都会对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产生影响。科研意识虽不直接对... 调查表明,影响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直接显著性因素为激励机制及科研氛围,职称评定、科研经费、评奖评优、同行对自身科研的影响,学校对辅导员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及校内课题等都会对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产生影响。科研意识虽不直接对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产生影响,但也是一个重要的间接影响因素。高校应通过提高对辅导员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科研考核竞争机制,大力开展培训,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科研能力 主成分分析法 主要因素
原文传递
“双一流”背景下大学生国际化培养研究——以北京某高校X学院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方志 刘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34-142,共9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化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同时,世界各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文章从国际化课程、海外学习、国际科研活动、国际化师资四个模块,深入剖析北京某高校X学院教学、科研、服务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化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同时,世界各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文章从国际化课程、海外学习、国际科研活动、国际化师资四个模块,深入剖析北京某高校X学院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效果,发现该模式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成效。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提高英文课程、双语课程的学生参与度,提高海外学习的学生参与度,加强引智课程建设,加强国际竞赛的学生参与广度与深度,加强毕业设计海外项目的管理,以及提高国际会议的学生有效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国际化人才培养 国际能力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产学共生发展引领卓越工程师培养——密歇根大学制造业工程博士项目的透视
19
作者 马万里 马永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3,共8页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社会需求,培养逻辑遵循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要求,知识生产主体与场所的异质性与弥散性是其本质特征,产学共生发展是其理想选择。密歇根大学作为较早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项目的高校,在制造业等工程领...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社会需求,培养逻辑遵循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要求,知识生产主体与场所的异质性与弥散性是其本质特征,产学共生发展是其理想选择。密歇根大学作为较早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项目的高校,在制造业等工程领域具备强劲实力。其制造业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项目基于跨学院协同与产业界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协同育人,以资源非线性聚合提升质参量的共生度,以多学科人员链式交互提升质参量的关联度,以开放合作网络搭建营造正向共生环境,推动知识生产组织结构从传统知识生产模式Ⅰ的线性分割转变为多元知识生产模式并存的集成融合,凸显知识生产过程中产学组织边界的融合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产学知识生产协同体的共生发展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培养 共生理论 密歇根大学 工程博士 产教融合
下载PDF
数字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国内外46项实证研究的元分析
20
作者 曹雅妮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25年第2期15-24,共10页
在当前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成为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个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旨在探查近十年大学生自主学习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参考依... 在当前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成为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个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旨在探查近十年大学生自主学习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元分析对已有文献进行量化梳理,发现八个与大学生自主学习水平显著相关的因素。其中,情绪智力、数字素养、专业认同感、智能学习环境与大学生自主学习水平中度相关,学习动机、感知压力、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与大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弱相关。另外,感知压力与大学生自主学习水平负相关。基于此,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联系社会的平台,加大数字环境支持;大学生应调整心态,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努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大学生 元分析 影响因素 数字时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