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返回舱搜索和航天员救援训练仿真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娟 梁琦 《载人航天》 CSCD 2004年第1期47-51,共5页
本文针对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任务的需求,在介绍国内外先进仿真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飞船返回舱搜索和航天员救援训练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提出了系统实现方法并对所涉及的技术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载人航天工程 着陆场系统 训练仿真
下载PDF
基于液压微位移放大结构的新型压电陶瓷直接驱动阀设计及仿真 被引量:39
2
作者 俞军涛 焦宗夏 吴帅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8,共8页
研制一种基于液压微位移放大结构的压电陶瓷直接驱动伺服阀,实现大流量高频响的要求。针对压电陶瓷输出力大但输出位移小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液压微位移放大结构,由柔性铰链膜片式大活塞、密闭容腔、小活塞及压力调节和测量装置构... 研制一种基于液压微位移放大结构的压电陶瓷直接驱动伺服阀,实现大流量高频响的要求。针对压电陶瓷输出力大但输出位移小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液压微位移放大结构,由柔性铰链膜片式大活塞、密闭容腔、小活塞及压力调节和测量装置构成。采用叠堆式压电陶瓷驱动大活塞,改变密闭容腔内油液的体积形态,放大小活塞端输出位移,驱动滑阀阀芯运动。大活塞采用膜片结构,降低压电陶瓷叠堆的负载,提高密封性能。针对刚性膜片刚度和强度矛盾的问题,设计柔性铰链膜片,对该膜片结构的刚度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验证。应用有限元方法对结构及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对最终结构进行刚度和强度分析。基于试制原理样机参数,建模仿真表明液压位移放大倍数9倍,阀芯位置控制误差小于1%。频宽超过550 Hz。试验测得流量曲线,7 MPa压力下,控制流量达到17 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液压位移放大 直接驱动阀 柔性铰链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及其快速自调整学习算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春梅 尔联洁 刘金琨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6-229,共4页
针对非线性动态系统辨识和控制的特点,对4层模糊神经网络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形成了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对动态系统的辨识能力,同时给出了基于Lyapunov函数稳定收敛定理的各权向量以及权矩阵学习速率的自适应调整算法.... 针对非线性动态系统辨识和控制的特点,对4层模糊神经网络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形成了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对动态系统的辨识能力,同时给出了基于Lyapunov函数稳定收敛定理的各权向量以及权矩阵学习速率的自适应调整算法.应用于非线性动态系统的辨识和控制仿真试验表明,改进后的动态模糊神经网络与模糊神经网络相比,可取得更好的辨识精度和跟踪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 控制 自适应学习算法 非线性动态系统
下载PDF
基于VXI总线的电液伺服阀动态特性测试系统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文宏 裘丽华 王占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67-1270,共4页
以性能先进的VXI总线仪器为主要测试设备组成电液伺服阀动态特性测试系统 ,建立测试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分析影响电液伺服阀动态特性测试精度的几个因素 ,提出了提高测试精度的方法 .并采用自适应寻优正弦信号测试方法测试电液伺服阀的... 以性能先进的VXI总线仪器为主要测试设备组成电液伺服阀动态特性测试系统 ,建立测试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分析影响电液伺服阀动态特性测试精度的几个因素 ,提出了提高测试精度的方法 .并采用自适应寻优正弦信号测试方法测试电液伺服阀的动态特性 ,提高了测试精度 ,简化了测试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I总线 特性测试系统 电液伺服阀 动态特性 虚拟仪器 测试手段 飞行器 飞行控制系统
下载PDF
TSK动态网络及其在非线性动态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春梅 尔联洁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358-2361,2365,共5页
针对非线性动态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TSK模糊模型的动态回归模糊神经网络DRFNN(Dynamic recurrent fuzzy neural networks),并给出了网络参数的迭代算法和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理论的收敛性证明。该动态回归网络由静态网络和内... 针对非线性动态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TSK模糊模型的动态回归模糊神经网络DRFNN(Dynamic recurrent fuzzy neural networks),并给出了网络参数的迭代算法和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理论的收敛性证明。该动态回归网络由静态网络和内反馈动态回归网络组成,在结构上更好的拟合了非线性动态系统特点,应用于非线性动态系统的辨识和控制的试验结果也说明该动态回归模糊神经网络对解决非线性动态系统辨识和控制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控制系统 辨识 控制 模糊神经网络 稳定性
下载PDF
一种H_∞次优滤波模糊跟踪器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文美 董朝阳 王青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5,共4页
针对目标做高机动运动时跟踪误差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次优滤波器的模糊鲁棒跟踪器。该跟踪器利用H∞次优滤波器的鲁棒性以快速减小由于目标机动产生的估计误差,实现对机动目标(尤其是高机动目标)的快速跟踪。同时,应用一系列... 针对目标做高机动运动时跟踪误差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次优滤波器的模糊鲁棒跟踪器。该跟踪器利用H∞次优滤波器的鲁棒性以快速减小由于目标机动产生的估计误差,实现对机动目标(尤其是高机动目标)的快速跟踪。同时,应用一系列的模糊规则在线自适应调整H∞次优滤波器的过程噪声协方差矩阵,使得该跟踪器可以精确跟踪非机动目标和机动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跟踪器对机动目标和非机动目标的跟踪效果均很好,并且在目标从非机动到机动切换时,能够快速减小跟踪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次优滤波器 模糊目标跟踪器 模糊规则 高机动目标
下载PDF
DFNN及其在非线性动态系统中的应用
7
作者 徐春梅 尔联洁 《控制工程》 CSCD 2004年第S1期165-168,共4页
为了更好地辨识和控制非线性动态系统,在FNN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形成了动态模糊神经网络(DFNN)。给出了基于BP梯度算法的参数迭代学习算法,并应用于某非线性动态系统仿真试验中。仿真试验表明,该网络比单纯的FNN具有更强的辨识和... 为了更好地辨识和控制非线性动态系统,在FNN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形成了动态模糊神经网络(DFNN)。给出了基于BP梯度算法的参数迭代学习算法,并应用于某非线性动态系统仿真试验中。仿真试验表明,该网络比单纯的FNN具有更强的辨识和控制能力,应用于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控制中可以有效解决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提高系统的跟踪性能,并且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 非线性动态系统 跟踪 鲁棒性
下载PDF
鱼雷尾流追踪弹道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7
8
作者 郝志伟 任章 王新远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001-1004,共4页
建立了较完备的尾流仿真模型,给出了尾流空穴模型和机动目标尾流的正确描述。建立了尾流检测模型,给出了仿真原理及快速仿真算法。为尾流追踪弹道设计提供了良好的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完全可以用于弹道设计的数学仿真试验。
关键词 尾流制导 尾流仿真模型 机动目标 尾流弹道
下载PDF
BTT导弹再入飞行滑模控制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孙蕊 王青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83,共7页
针对导弹再入段的非线性模型以及三通道间的较强耦合,给出了倾斜转弯BTT导弹再入飞行鲁棒控制方法。在给定可用制导指令和干扰、不确定性的上界条件下,综合利用快慢双回路连续滑模控制方法,生成气动舵面的控制指令,得到了在建模误差和... 针对导弹再入段的非线性模型以及三通道间的较强耦合,给出了倾斜转弯BTT导弹再入飞行鲁棒控制方法。在给定可用制导指令和干扰、不确定性的上界条件下,综合利用快慢双回路连续滑模控制方法,生成气动舵面的控制指令,得到了在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存在的情况下拥有高精度、鲁棒性和解耦特性的气动角和姿态角速率跟踪结果。采用了两种方法抑制滑模的抖振现象:一是构筑滑模干扰观测器,自适应调节增益;二是利用高阶滑模控制方法,有效消除了控制抖振,保证了工程实际应用的能力。以某型BTT导弹为例,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到模型不确定性、风扰动以及测量噪声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均可靠,满足再入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T导弹 滑模控制 状态观测器 高阶滑模 鲁棒性 再入 双回路
下载PDF
风能驱动抽油机节能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尚宏 张晓菊 张春友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2,共7页
我国油田风资源丰富,合理地利用风资源可实现油田节能。在分析了油田风能利用现状后,找出了目前采用风力发电供能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全新的风能利用方法:通过风机液压传动技术与机械-液压混合动力技术的有机结合... 我国油田风资源丰富,合理地利用风资源可实现油田节能。在分析了油田风能利用现状后,找出了目前采用风力发电供能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全新的风能利用方法:通过风机液压传动技术与机械-液压混合动力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高效利用风能和节约电能。依据系统结构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与Amesim仿真软件建立了系统的整体仿真模型;提出了该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通过联合仿真研究,对比不同参数组合下的系统效率和节能特性,提出系统在压力区间10~15 MPa内工作时,风机-泵系统与机械-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可同时达到最佳效率,节电率最大达到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抽油机 液压系统 节电率 混合动力
下载PDF
模糊控制在尾流制导中的应用
11
作者 郝志伟 任章 王新远 《鱼雷技术》 2006年第5期20-23,共4页
常规鱼雷尾流制导方法对于机动目标的打击效果不佳。将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尾流制导弹道设计中,以入尾流角度和尾流方向变化量为输入,通过模糊推理得出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回旋角速度和回旋角度。同时提出了新的尾流制导控制量,探讨了获得... 常规鱼雷尾流制导方法对于机动目标的打击效果不佳。将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尾流制导弹道设计中,以入尾流角度和尾流方向变化量为输入,通过模糊推理得出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回旋角速度和回旋角度。同时提出了新的尾流制导控制量,探讨了获得尾流方向要素的方式,增加了导引信息。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鱼雷回旋造成的航程损失,尤其提高了鱼雷对目标机动的适应性,降低了目标机动对尾流追踪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 模糊控制 尾流制导 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