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遥感图像拼接算法及其精度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彬 李旭东 +1 位作者 晏磊 余优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53-257,共5页
针对航空遥感成像范围小、视差角大的特点,提出一种航空遥感图像拼接算法。通过估算图像相对方位矩阵,使用透视变换实现图像校正,解决大视差角下的畸变问题。利用SIFT算法和基于概率密度的错误匹配点剔除方法,实现高精度图像配准,并通... 针对航空遥感成像范围小、视差角大的特点,提出一种航空遥感图像拼接算法。通过估算图像相对方位矩阵,使用透视变换实现图像校正,解决大视差角下的畸变问题。利用SIFT算法和基于概率密度的错误匹配点剔除方法,实现高精度图像配准,并通过小波变换完成图像融合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地表情况下,该算法的拼接性能均优于传统SIFT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拼接 航空遥感 透视变换 小波变换 精度评价 图像校正
下载PDF
矿用压力传感器的快速校准技术
2
作者 王卓然 王中宇 李强 《煤矿机械》 2015年第2期260-262,共3页
针对大批量压力传感器高效校准的需求,提出一种压力传感器快速校准技术,运用Labview搭建了仿真校准系统,同时运用当前流行方法对传感器进行实验对比验证,在重复性指标上二者所得结果的差异性小于0.02%,非线性指标上的差异性小于0.03%,2... 针对大批量压力传感器高效校准的需求,提出一种压力传感器快速校准技术,运用Labview搭建了仿真校准系统,同时运用当前流行方法对传感器进行实验对比验证,在重复性指标上二者所得结果的差异性小于0.02%,非线性指标上的差异性小于0.03%,2种方法所得结果具有一致性;所提校准技术的实验耗时远小于当前方法,校准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快速校准 重复性 非线性 1阶压力
原文传递
PDH技术中F-P腔特性对鉴频曲线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海成 冯丽爽 王俊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699-3703,共5页
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基于Pound-Drever-Hall(PDH)方法的激光器稳频技术。仿真分析了法布里-珀罗(F-P)腔镜面反射率及腔内损耗对鉴频曲线的影响,当反射率为0.2、不考虑腔内损耗时,鉴频曲线线性动态范围和灵敏度分别为9.6 MHz和0.2 MHz-1。... 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基于Pound-Drever-Hall(PDH)方法的激光器稳频技术。仿真分析了法布里-珀罗(F-P)腔镜面反射率及腔内损耗对鉴频曲线的影响,当反射率为0.2、不考虑腔内损耗时,鉴频曲线线性动态范围和灵敏度分别为9.6 MHz和0.2 MHz-1。与此同时,当腔内损耗为1%时,线性动态范围和灵敏度变化为14.5 MHz和0.05 MHz-1。结果证明了镜面反射率及腔内损耗都会对鉴频曲线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H技术 F- P腔 反射率 腔内损耗
原文传递
基于DaVinci技术数字对焦重构算法研究与实现
4
作者 彭丁国 袁艳 +1 位作者 周志良 杨旺林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4期91-94,共4页
数字对焦光场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成像技术,利用光学手段获取四维光场信息,通过重构二维空间信息和一维深度信息,达到先拍摄后对焦的目的。研究光场图像数字对焦重构算法,利用TI公司推出的DaVinci系列处理器DM6467对数字对焦重构... 数字对焦光场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成像技术,利用光学手段获取四维光场信息,通过重构二维空间信息和一维深度信息,达到先拍摄后对焦的目的。研究光场图像数字对焦重构算法,利用TI公司推出的DaVinci系列处理器DM6467对数字对焦重构算法进行硬件仿真,通过改变对焦系数,得到不同深度的对焦图像。同时,根据C64x+DSP核的特点,通过循环分解、项目级优化等方法对代码进行一定的优化,使代码执行效率提高了18倍左右,对实现光场成像系统的小型化和实时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对焦 图像重构 DM6467 算法优化
下载PDF
基于立体视觉的无人机位姿测量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阎峰 刘震 《航空科学技术》 2023年第4期72-78,共7页
现有的无人机位姿视觉测量方法大多基于诸如关键点等几何尺寸在图像和模型间的对应关系完成位姿计算;然而,在复杂情况下易出现关键点图像坐标定位失效的问题,而针对特定机型的算法设计泛化性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 现有的无人机位姿视觉测量方法大多基于诸如关键点等几何尺寸在图像和模型间的对应关系完成位姿计算;然而,在复杂情况下易出现关键点图像坐标定位失效的问题,而针对特定机型的算法设计泛化性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固定翼无人机位姿测量方法,通过立体视觉重建目标无人机三维点云,基于无人机组件三维点云拟合鲁棒地完成位姿测量。首先,使用一种二维、三维数据结合的方式,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完成组件的分割。其次,分别利用机翼和机身点云拟合无人机坐标系的z轴和x轴,进而完成目标无人机位姿的计算。整个计算过程无需已知具体机型或尺寸。经试验验证,本文方法在10m的范围内达到了1.57°和0.07m的位姿测量精度,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位姿测量 立体视觉 无人机 点云
下载PDF
大视场双目视觉传感器的现场标定 被引量:40
6
作者 孙军华 吴子彦 +1 位作者 刘谦哲 张广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3-640,共8页
分析了摄像机和双目视觉传感器的数学模型,针对大视场视觉测量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线尺的大视场双目视觉传感器标定方法。在测量空间内任意多次摆放基线尺,由两摄像机拍摄基线尺图像。利用基本矩阵及基线尺上两特征点之间距离的约束,... 分析了摄像机和双目视觉传感器的数学模型,针对大视场视觉测量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线尺的大视场双目视觉传感器标定方法。在测量空间内任意多次摆放基线尺,由两摄像机拍摄基线尺图像。利用基本矩阵及基线尺上两特征点之间距离的约束,采用线性解和非线性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估计摄像机的内部参数以及双目视觉传感器的结构参数。该标定方法操作简单,标定效率高,无需初始参数即可估计双目立体传感器的全部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的现场标定,在6000mm×4500mm的范围内可以得到0.06mm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传感器 标定 大视场 基线尺 基本矩阵
下载PDF
钢轨磨耗动态测量中激光光条中心的快速提取 被引量:25
7
作者 孙军华 王恒 +1 位作者 刘震 张广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0-696,共7页
针对钢轨磨耗动态测量中激光光条中心快速精确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卡尔曼滤波和Hessian矩阵相结合的激光光条中心快速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卡尔曼滤波实时预测钢轨磨耗动态测量中激光光条在图像中所在区域;然后,在预测的激光光条区域内,... 针对钢轨磨耗动态测量中激光光条中心快速精确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卡尔曼滤波和Hessian矩阵相结合的激光光条中心快速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卡尔曼滤波实时预测钢轨磨耗动态测量中激光光条在图像中所在区域;然后,在预测的激光光条区域内,逐行搜索图像灰度最大点,将该灰度最大点作为激光光条图像中心的初始位置,在激光光条图像中心初始位置处利用Hessian矩阵计算得到光条中心的亚像素图像坐标;最终实现在激光光条区域内光条亚像素图像中心的快速提取。该方法显著减少了搜索区域及高斯卷积的数目,提高了激光光条中心提取的鲁棒性及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激光光条提取精度的前提下,每帧提取时间可达到1.6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磨耗 动态测量 光条提取 区域预测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噪声及背景同时去除方法在血糖近红外无创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广军 李丽娜 +1 位作者 李庆波 徐玉坡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对于血糖近红外无创检测,光谱信号中的各种噪声以及水分等物质的强吸收产生的背景信号,影响了光谱定量校正模型的预测精度.利用小波变换,可将光谱信号分解为多尺度的近似成分与细节成分,根据无用信息变量消除判据可判定代表背景信息的... 对于血糖近红外无创检测,光谱信号中的各种噪声以及水分等物质的强吸收产生的背景信号,影响了光谱定量校正模型的预测精度.利用小波变换,可将光谱信号分解为多尺度的近似成分与细节成分,根据无用信息变量消除判据可判定代表背景信息的高尺度近似成分及代表噪声的低尺度细节系数,去除相应的成分即可同时去除光谱信号中的背景与噪声.本文将这种小波变换与无用信息变量消除判据相结合的预处理方法应用于人体血糖无创检测研究中,并分析了该方法对不确定因素较多的复杂光谱模型的适用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小波变换结合无用信息变量消除判据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同时去除血糖无创检测近红外光谱信号中的背景信息和噪声,提高光谱定量校正模型的预测精度,对于人体血糖无创检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无创检测 小波变换 背景 噪声 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一种光斑图像中心的亚像素提取方法 被引量:31
9
作者 魏振忠 高明 +1 位作者 张广军 刘震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2,共6页
针对空间发光点所成光斑图像中心的高精度提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亚像素提取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具有高斯能量分布的空间发光点的透视投影光斑图像灰度分布数学模型,证明了空间发光点能量中心的透视投影不变性。通过对光斑图像二阶方向导... 针对空间发光点所成光斑图像中心的高精度提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亚像素提取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具有高斯能量分布的空间发光点的透视投影光斑图像灰度分布数学模型,证明了空间发光点能量中心的透视投影不变性。通过对光斑图像二阶方向导数和自相关函数的分析,获得Hessian矩阵并推导出像素级光斑图像中心的判定条件,再将图像灰度分布函数在光斑图像像素级中心的亚像素邻域内泰勒展开,并求取光斑图像灰度分布曲面的局部极大值点作为亚像素级光斑图像的中心点。与现有经典方法的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高精度和更好的鲁棒性,可广泛应用于视觉检测的摄像机标定、三维形貌测量等任务中(类)光斑中心的高精度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光斑图像中心 机器视觉 透视投影
下载PDF
结构光视觉传感器通用现场标定方法 被引量:25
10
作者 孙军华 张广军 +1 位作者 刘谦哲 杨珍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4-177,共4页
建立结构光视觉传感器通用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平面靶标的结构光视觉传感器结构参数标定新方法。在测量空间不同位置多次随意摆放平面靶标,结构光投射在靶标表面,摄像机拍摄靶标图像。利用靶标上特征点及对应的图像点求解靶标坐标系... 建立结构光视觉传感器通用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平面靶标的结构光视觉传感器结构参数标定新方法。在测量空间不同位置多次随意摆放平面靶标,结构光投射在靶标表面,摄像机拍摄靶标图像。利用靶标上特征点及对应的图像点求解靶标坐标系到摄像机坐标系的转换。根据靶标平面与图像平面之间的同射变换获得结构光标定点在靶标坐标系下的坐标,并统一到摄像机坐标系下,在此基础上拟合出结构光方程。该方法获得标定点效率高,能胜任点、线、曲面等任何模式结构光视觉传感器的现场标定。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标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光 标定 同射变换 平面靶标
下载PDF
信息散度与梯度角正切相结合的光谱区分方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修宝 袁艳 +2 位作者 景娟娟 孙成明 王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53-857,共5页
提出了将光谱信息散度和光谱梯度角正切相结合的光谱区分方法(SID×tan(SGAπ/2)),克服了现有光谱区分方法难以同时兼顾光谱整体形状和局部特征的不足。利用仿真光谱作为输入源,根据时空联合调制干涉成像光谱仪的干涉图获取原理和... 提出了将光谱信息散度和光谱梯度角正切相结合的光谱区分方法(SID×tan(SGAπ/2)),克服了现有光谱区分方法难以同时兼顾光谱整体形状和局部特征的不足。利用仿真光谱作为输入源,根据时空联合调制干涉成像光谱仪的干涉图获取原理和光谱复原算法,模拟了其在不同最大掺杂比下对失真光谱的复原,并采用不同区分方法分别比较了复原光谱与准确光谱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SID×tan(SGAπ/2)法可以在辨别光谱整体形状相似性的前提下,增强对光谱局部特征差异性的分辨能力。通过对多种区分方法结果的对比,验证了SID×tan(SGAπ/2)法在光谱区分能力上的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区分方法 信息散度 梯度角 时空联合调制干涉成像光谱仪
下载PDF
基于分层块状全局搜索的三维点云自动配准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孙军华 谢萍 +1 位作者 刘震 张广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4-18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分层块状全局搜索到临近点局部搜索的改进迭代最近点(ICP)算法,用于进一步提高ICP算法的配准速度并消除点云缺失对点云配准的影响。该配准方法在粗略配准之后,以点云块为分层单元对模型点集进行选取,并对选取的少量模型点进... 提出了一种分层块状全局搜索到临近点局部搜索的改进迭代最近点(ICP)算法,用于进一步提高ICP算法的配准速度并消除点云缺失对点云配准的影响。该配准方法在粗略配准之后,以点云块为分层单元对模型点集进行选取,并对选取的少量模型点进行全局搜索获取其对应最近点;然后,以这些模型点对应的最近点作为搜索中心,在场景点集中进行局部搜索,获取这些模型点的大量临近点的对应最近点;最后,剔除错误对应最近点对,并求取坐标变换。与基于KD-Tree的ICP算法和基于LS+HS(Logarithmic Search Combined with Hierarchical Model Point Selection)的ICP算法相比,该配准算法对Happy bunny扫描数据的配准速度分别提高了78%和24%;对Dragon扫描数据的配准速度分别提高了73%和30%。这些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快速、精确地实现三维点云间的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 点云配准 分层搜索 迭代最近点算法 对应最近点
下载PDF
空间目标红外成像特性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7
13
作者 孙成明 袁艳 +1 位作者 黄锋振 王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3-568,共6页
基于空间目标成像特性的几何模型,引入了区域分解、网格划分的思想,利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建立了空间目标红外光谱特性与成像特性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目标在探测器入瞳处及像面上的能量分布计算公式。基于目标和探测器的轨道参数,分析了空... 基于空间目标成像特性的几何模型,引入了区域分解、网格划分的思想,利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建立了空间目标红外光谱特性与成像特性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目标在探测器入瞳处及像面上的能量分布计算公式。基于目标和探测器的轨道参数,分析了空间目标的成像条件,给出了成像角度和成像尺度判断的数学依据。以风云一号卫星和伽利略卫星为例,根据目标的结构特性、材料特性、轨道特性等确定输入条件,计算获得了目标在探测器入瞳处的辐射照度及目标红外星等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同时获得了目标灰度图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仿真结果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实现了空间目标红外成像特性的动态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 空间目标 红外特性 成像特性 建模与仿真
原文传递
钢轨磨耗动态测量结构光条纹中心提取算法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伟华 孙军华 +1 位作者 刘震 张广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0,共4页
针对钢轨磨耗结构光动态测量中结构光条纹中心提取的实时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序列图像中结构光条纹中心的快速提取算法。以上一帧图像中提取的钢轨条纹中心作为条纹中心的初始位置,首先对初始位置进行校正,以补偿传感器振动所带来的图... 针对钢轨磨耗结构光动态测量中结构光条纹中心提取的实时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序列图像中结构光条纹中心的快速提取算法。以上一帧图像中提取的钢轨条纹中心作为条纹中心的初始位置,首先对初始位置进行校正,以补偿传感器振动所带来的图像中条纹纵向变化,然后在法向方向上使用灰度质心法计算得到条纹中心的近似值,通过在近似值点计算单点Hessian矩阵获得条纹中心的亚像素精确位置。实验表明,该方法速度快、精度高,有效解决了基于结构光视觉的钢轨磨耗动态测量中条纹中心的实时精确提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磨耗 机器视觉 结构光 光条中心 HESSIAN矩阵
下载PDF
双机器人系统的快速手眼标定方法 被引量:19
15
作者 魏振忠 张博 张广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95-1902,共8页
针对双机器人仿真测量系统的手眼标定问题,提出一种由机器视觉求解法兰盘位姿得出手眼关系的方法。将目标机器人运动到合适的位姿,由视觉机器人拍摄其法兰盘图像,提取图像中法兰盘的椭圆轮廓,解算摄像机坐标系下的法兰盘姿态和圆心坐标... 针对双机器人仿真测量系统的手眼标定问题,提出一种由机器视觉求解法兰盘位姿得出手眼关系的方法。将目标机器人运动到合适的位姿,由视觉机器人拍摄其法兰盘图像,提取图像中法兰盘的椭圆轮廓,解算摄像机坐标系下的法兰盘姿态和圆心坐标,并由销孔位置约束得出摄像机与目标法兰盘坐标系的转换关系H1。然后由控制器读数得出两台机器人各自法兰盘坐标系与基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H2,H4,并由机器人单轴旋转运动得出双机器人基坐标系转换关系H3,由此形成闭环得出机器人手眼关系HCG。将法兰盘运动到共面的多个不同位置分别拍摄图像,通过图像融合来提高标定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单位置标定和多位置图像融合标定的精度分别为0.345°和0.187°,满足双机器人视觉仿真测量系统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手眼标定 坐标转换 图像融合 圆姿态
下载PDF
空间圆姿态识别二义性的角度约束消除 被引量:16
16
作者 魏振忠 赵征 张广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5-691,共7页
为了消除视觉测量中单个圆姿态识别中存在二义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角度约束消除二义性的方法,并且对姿态求解算法进行了误差分析,为准确进行姿态估算给出了指导性的实验结果。在摄像机已标定的前提下,根据圆特征在图像上的投影... 为了消除视觉测量中单个圆姿态识别中存在二义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角度约束消除二义性的方法,并且对姿态求解算法进行了误差分析,为准确进行姿态估算给出了指导性的实验结果。在摄像机已标定的前提下,根据圆特征在图像上的投影椭圆曲线确定了圆心位置和圆平面姿态参数,计算结果存在二义性;利用欧式空间中的角度不变量,识别出圆平面的真实姿态参数,同时确定圆心的真实位置;最后,根据误差传播理论对基于单圆特征的位姿估计算法进行了精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圆平面姿态角的测量绝对误差在0.2°以内,圆心的定位误差为0.5%,根据圆平面的位姿参数计算的共面直线的距离误差为0.8%。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圆平面的位置和姿态,计算过程简单,结果稳定可靠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姿态求解 二义性 角度约束 误差分析
下载PDF
基于MEMS的数字式太阳敏感器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新国 江洁 +2 位作者 温志明 张广军 樊巧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61-1366,共6页
为数字式太阳敏感器设计了一种光学系统。从标量的菲涅尔-基尔霍夫衍射理论出发,建立了圆孔结构数字式太阳敏感器的光学系统成像模型,在计算机上实现光学系统的数值仿真,并根据数值仿真的结果进行了光学系统参数的设计。该光学系统参数... 为数字式太阳敏感器设计了一种光学系统。从标量的菲涅尔-基尔霍夫衍射理论出发,建立了圆孔结构数字式太阳敏感器的光学系统成像模型,在计算机上实现光学系统的数值仿真,并根据数值仿真的结果进行了光学系统参数的设计。该光学系统参数为:距离4 mm,圆孔半径50μm,孔间距700μm。针对所设计的光学系统,利用太阳模拟器完成了地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光学系统设计合理,能满足微小卫星对敏感器小型化、高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式太阳敏感器 光学系统 衍射 MEMS
下载PDF
激光跟踪视觉导引测量中靶标球球心定位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魏振忠 孙文 +1 位作者 张广军 任少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29-935,共7页
为解决现有激光跟踪测量系统中存在的搜索区域大、定位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测量系统求解激光跟踪仪靶标球球心三维坐标,以此作为导引信息,引导单台激光跟踪仪实现多基准点自动测量的方法。对视觉测量所采用的椭圆识别... 为解决现有激光跟踪测量系统中存在的搜索区域大、定位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测量系统求解激光跟踪仪靶标球球心三维坐标,以此作为导引信息,引导单台激光跟踪仪实现多基准点自动测量的方法。对视觉测量所采用的椭圆识别和基于单目摄像机的球心定位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靶标球成像的特点,介绍了基于Gestalt的椭圆识别算法,实现了靶标球图像特征的自动提取与识别。然后,介绍了基于单目摄像机的球心定位算法,即根据图像椭圆方程、相机焦距和球半径求解球心三维坐标,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进行了实际的靶标球图像自动识别与球心定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测量两靶标球间已知距离约为550 mm时的RMS误差为1.728 2 mm。激光跟踪仪激光束搜索范围得到大幅减小,基本满足自动测量的快速性和高效性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导引 椭圆检测 球心定位 激光跟踪系统 自动装配
原文传递
机器人坐标系与激光跟踪仪坐标系的快速转换方法 被引量:34
19
作者 张博 魏振忠 张广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86-1990,共5页
针对机器人坐标系与激光跟踪仪坐标系的转换问题,提出一种机器人单轴旋转运动与自身读数相结合的方法。将靶标球安装在机器人末端,用激光跟踪仪实时测量球心坐标,对机器人单轴转动产生的圆弧轨迹进行空间圆拟合,由三个空间圆的单位法向... 针对机器人坐标系与激光跟踪仪坐标系的转换问题,提出一种机器人单轴旋转运动与自身读数相结合的方法。将靶标球安装在机器人末端,用激光跟踪仪实时测量球心坐标,对机器人单轴转动产生的圆弧轨迹进行空间圆拟合,由三个空间圆的单位法向量可得到旋转矩阵。再求取球心初始位置相对于机器人默认工具点的坐标偏移量,便可反推机器人坐标系原点在激光跟踪仪坐标系下的坐标,即平移向量。实验结果表明,转换后空间点X、Y、Z坐标的RMS误差分别为0.216 mm、0.111 mm、0.15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系转换 机器人坐标系 激光跟踪仪
下载PDF
空间双光路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及其测量模型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亚萍 张广军 李庆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双光路结构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阐述了传感器光学探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气室的几何形状和相应的尺寸参数。以朗伯-比尔定律为理论依据,结合空间双光路结构的工作机理.以及红外光源周期性开关的工作方式...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双光路结构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阐述了传感器光学探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气室的几何形状和相应的尺寸参数。以朗伯-比尔定律为理论依据,结合空间双光路结构的工作机理.以及红外光源周期性开关的工作方式.推导出了该传感器的线性测量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建立的测量模型进行标定。在静态下对该传感器的传感特性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0~3%的测量范围内,该传感器的实验值与真实值符合较好,其精度为0.0242%;系统运行良好,可无故障连续在线测量30d以上。该传感器能有效消除温度信号和背景光信号的干扰.能够在5~40℃的温度内、不同杂光背景下正常工作,基本满足CO2气体浓度测量的功耗低、精度高、稳定性好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双光路 红外吸收 CO2气体传感器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