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历史传承与新时代经验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28-34,共7页
教书教(育)人的教学传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70年来全员全课程育人的“红色基因”。新时代以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弘扬“空天报国”精神,通过领导组... 教书教(育)人的教学传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70年来全员全课程育人的“红色基因”。新时代以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弘扬“空天报国”精神,通过领导组织、育人理念、学理研究、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五个层面的融合发展,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融合发展 历史传承 新时代经验
下载PDF
从异化到复归: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异化消费的批判
2
作者 李钢 李凌波 《理论导刊》 2024年第4期87-96,共10页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传统。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消费主义思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认异化消费为人在资本制造的虚假需要下对异化劳动的补偿。生态学马...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传统。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消费主义思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认异化消费为人在资本制造的虚假需要下对异化劳动的补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异化消费的批判以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分析起点,探明资本主义制度是异化消费的逻辑必然;以批判人的需求异化为逻辑中介,判明异化消费是一种异化的主体存在方式;以人的存在方式重构为价值旨归,指明微观层面在于价值观念革新、重建人的需要理论、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宏观层面在于社会结构变革、用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理论兼具批判和重构的逻辑理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异化消费 异化劳动
下载PDF
标注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和工运学说的新高度
3
作者 刘佳 《前线》 2024年第4期53-56,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关乎新时代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和工运学说增添了新的时代性内容,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这一重要论述,深植于马克思主义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关乎新时代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和工运学说增添了新的时代性内容,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这一重要论述,深植于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和工运学说发展史的思想沃土,扎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工运事业100多年的历史实践;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了观念与实践、认识与行动的辩证统一;具有相对完整、独立的理论形式,形成概念清晰、内涵丰富、逻辑自洽、结构完整的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中国工会 理论创新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行业院校“纲要”课的建设现状与提升路径——以航空航天院校为例
4
作者 吴东姣 张璐璐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7-25,共9页
行业院校是培养行业领域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在行业院校“纲要”课中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弘扬精神传统、有效提升育人实效。当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纲要”课的教学实践面临着事件“点”、时间“线”、... 行业院校是培养行业领域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在行业院校“纲要”课中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弘扬精神传统、有效提升育人实效。当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纲要”课的教学实践面临着事件“点”、时间“线”、课程“面”等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以航空航天院校为例,选择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与航空航天相关的精神进行专题教学设计。以“知—情—信—行”的认知逻辑为横轴,以历史发展的时间逻辑为纵轴,在事件“点”上突出大问题意识、在时间“线”上强调大历史思维、在课程“面”上区分教学内容的差异性,有效破解“点”“线”“面”的问题与挑战,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整体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航空航天 行业院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六个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娜娜 夏雨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13,共7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个必须坚持”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群众史观 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 社会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基于《共产党宣言》的文本阐释
6
作者 王慧荣 《宁夏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60-66,共7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视域,对以资本为本质范畴的现代性展开了系统辩证的考察与分析。在高度肯定现代性正面效应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以私有资本为根基的现代性的分裂与矛盾,指明了未...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视域,对以资本为本质范畴的现代性展开了系统辩证的考察与分析。在高度肯定现代性正面效应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以私有资本为根基的现代性的分裂与矛盾,指明了未来社会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主体力量与实践路径。重新审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现代性诊断、批判和超越的重要思想,有助于辩证对待现代性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思维范式与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资本主义现代性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3-15,共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春季学期面向全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部及时、主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的探索,以近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春季学期面向全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部及时、主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的探索,以近年来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原理”课教学的尝试和成果为基础,凝练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结合要点,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研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教学 二年级学生 融入教学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民族复兴的文明展望—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另一视角
8
作者 徐冶琼 李艳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9-35,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两个结合”)的强调和展开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文明的高度,对中国道路更加笃定、更加自信地展望文明复兴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两个结合”)的强调和展开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文明的高度,对中国道路更加笃定、更加自信地展望文明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民族复兴的文明视角来看,推进文明复兴是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论断的重要出场语境,该论断的提出源自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擘画了二者结合而形成文化成果的应有样貌,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复兴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新时代航空航天院校青年航天精神培育路径探析
9
作者 陈丹 郭瑶 《中国航天》 2022年第12期58-61,共4页
2022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日在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中强调,“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 2022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日在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中强调,“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总书记对弘扬航天精神的重视进一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青年群体中弘扬航天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精神 中共中央总书记 自立自强 航空航天 航天科技 青年群体 两弹一星 航天强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视角下我国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超 杨宜勇 黄燕芬 《中国物价》 2021年第8期3-7,共5页
土地价格及其决定机制是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为从社会主义地租的角度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基本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竞争性的地方政府直接参与土地投资和价值增殖过程,土地制... 土地价格及其决定机制是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为从社会主义地租的角度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基本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竞争性的地方政府直接参与土地投资和价值增殖过程,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建立了天然联系,为地租和土地价格注入了特殊的制度属性。新时代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体现出新的实践特色,渐进地在土地价格形成机制中引入市场化因素,应当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产权制度、财税制度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继续深化新发展阶段的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要素 地租理论 市场机制 财税制度
原文传递
朋辈教育视角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萌 赵梓辰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4-128,共5页
近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进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吸引力不强、渗透性不足、创新性欠缺的问题,而朋辈教育由于具有教育主体的亲和性、教育方式的渗透性、教育过程的创新性等特点,将其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可对思想政治理... 近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进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吸引力不强、渗透性不足、创新性欠缺的问题,而朋辈教育由于具有教育主体的亲和性、教育方式的渗透性、教育过程的创新性等特点,将其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有效补充和支撑,也是“大思政”体系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依托“研究生青年马克思主义研修班”,探索建立起“种子”选拔、培养和推广机制,有效推动了朋辈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朋辈教育 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下载PDF
认识马克思--战时《新华日报》宣传马克思的叙事策略研究
12
作者 刘浩然 刘艺硕 《出版发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96,共7页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党报。该报在出版实践中,通过准确讲述马克思的故事、全景还原马克思的生平、通俗介绍马克思的思想以及客观评价马克思的影响向国统区民众全面宣传介绍了马克思。...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党报。该报在出版实践中,通过准确讲述马克思的故事、全景还原马克思的生平、通俗介绍马克思的思想以及客观评价马克思的影响向国统区民众全面宣传介绍了马克思。在叙事策略方面,该报通过紧抓“五五”与集中宣传的叙事节奏、求同存异与增强共鸣的叙事风格以及学术转向与突出原理的叙事手法,有效地引领国统区民众更好地认识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日报》 国统区 马克思 叙事策略
下载PDF
私有财产观的转变:马克思超越哲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契机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代月 丁丁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40,共6页
哲学共产主义从真正的人和真正的社会出发,单向度地批判私有财产,构成了马克思早期理论发展的背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Ⅰ"中,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批判与哲学共产主义具有相似性。然而在"笔记本Ⅲ",... 哲学共产主义从真正的人和真正的社会出发,单向度地批判私有财产,构成了马克思早期理论发展的背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Ⅰ"中,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批判与哲学共产主义具有相似性。然而在"笔记本Ⅲ",马克思论证了私有财产所具有的普遍本质,它既是个体在特定阶段自我发展的手段,同时也是人与人进行交往的重要中介,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奠定了现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由此以对私有财产的辩证批判超越了哲学共产主义单向度的道德批判,实现了对共产主义由哲学思辨向现实论证的转变,为他后来对共产主义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本的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有财产 哲学共产主义 社会
原文传递
从“国家方案”到“微观方案”:五四时期陈望道青年思想研究——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霍彦翔 刘佳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5-12,共8页
陈望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关键性人物之一,陈望道青年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理论体系的重要源流。在五四时期,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从“总体解决”的维度提出了近代中国青年解放的“国家方案”,其核心... 陈望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关键性人物之一,陈望道青年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理论体系的重要源流。在五四时期,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从“总体解决”的维度提出了近代中国青年解放的“国家方案”,其核心要义在于把青年解放系于国家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前提之下。陈望道在秉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近代中国青年解放的制度性障碍是旧式婚姻制度,青年解放的基础在于冲破传统家庭对青年婚恋的束缚,让青年获得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这就是陈望道关于青年解放的“微观方案”。陈望道青年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早期发生域,并在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展现出全新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陈望道 青年运动 婚姻制度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下载PDF
从“劳工神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中国化的百年历程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佳 《工会理论研究》 2021年第1期38-51,共14页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工人运动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情境和时代任务的频繁转换中,试图寻找与中国民族性传统、阶段性特征、历史性使命、组织化逻辑相适应的结合方式和实...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工人运动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情境和时代任务的频繁转换中,试图寻找与中国民族性传统、阶段性特征、历史性使命、组织化逻辑相适应的结合方式和实践形态。这种结合方式与实践形态先后历经文本传译、试错反思、政治实践、学科建构等环节,使其具备了完整的理论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工会思想史大厦中开启了一扇理解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改革的理论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 中国工会 工人阶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下载PDF
关于现代人生存悖论和自我异化的深层反思——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批判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松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5,共7页
马克思异化批判思想已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的一种自觉的自我批判意识,为众多当代理论家所关注和运用。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最为突出,他们不仅系统阐述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普遍异化... 马克思异化批判思想已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的一种自觉的自我批判意识,为众多当代理论家所关注和运用。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最为突出,他们不仅系统阐述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普遍异化,而且还特别彰显了自我异化批判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马尔库塞、弗洛姆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通过对异化的心理机制和性格结构的现实批判而对现代人的深层自我异化做了初步探索;彼得洛维奇、沙夫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则在自我异化的理论阐释和现代人生存悖论的现实批判两个基本层面对人的自我异化做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这些探讨对于更加深刻揭示当代人类文明困境和人的生存的内在矛盾性,更加合理地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自我异化 生存悖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实践、资本主义与公共领域——马克思与阿伦特实践观点之比较
17
作者 马骁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6,共3页
马克思与阿伦特的实践理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二者在不同视野中审视实践问题:阿伦特在公共领域的复兴这一现象学视域中审视实践问题,马克思在资本主义超越这一总体性视域中审视实践问题。从马克思的理论视野出发,强调实践的总体性,凸显劳... 马克思与阿伦特的实践理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二者在不同视野中审视实践问题:阿伦特在公共领域的复兴这一现象学视域中审视实践问题,马克思在资本主义超越这一总体性视域中审视实践问题。从马克思的理论视野出发,强调实践的总体性,凸显劳动活动的价值性、规范性维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当代建构的关键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政治实践 资本主义 公共领域 政治哲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四个全面”思想探微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东坤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8年第9期140-142,共3页
"四个全面"是新时代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书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四个全面"的特征,论证"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 "四个全面"是新时代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书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四个全面"的特征,论证"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篇章,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四个全面"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全面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习仲勋主政西北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具体方式
19
作者 张梦婷 《西部学刊》 2014年第8期78-80,共3页
习仲勋在其主政西北时期以一名合格马克思主义者的气魄,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逐渐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民族特点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习仲勋积极进行政治争取,坚持以和平方针为主解决民族叛乱;积极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主张建立民族... 习仲勋在其主政西北时期以一名合格马克思主义者的气魄,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逐渐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民族特点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习仲勋积极进行政治争取,坚持以和平方针为主解决民族叛乱;积极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主张建立民族的统一战线;重视培养民族干部,强调建立民族地区的文教统一战线,以具体的方式探索实践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仲勋主政西北时期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推进方式
下载PDF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原创性贡献
20
作者 赵义良 《理论视野》 CSSCI 2020年第12期38-43,共6页
恩格斯对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原创性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维方法的科学化,即不仅强调方法本身具有科学性,而且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方法论;二是唯物史观的系统化,即不仅回应了将唯物史观等同于经济决定论的种种错误理解,而... 恩格斯对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原创性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维方法的科学化,即不仅强调方法本身具有科学性,而且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方法论;二是唯物史观的系统化,即不仅回应了将唯物史观等同于经济决定论的种种错误理解,而且重申了辩证法对于唯物史观的重要性,强调国家、意识形态等因素对历史发展所具有的能动反作用;三是唯物辩证法的贯通化,即不仅将辩证法由物质生活领域贯穿到政治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领域,而且将辩证法贯通到自然科学领域;四是自然辩证法的具体化,即强调自然不仅包括认识到的与未认识到的自然对象,也包括作为人化自然出现的人类社会,自然辩证法揭示的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 方法论 唯物史观 辩证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