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活检或手术前补充MRI检查的经济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雷小勇 姚明 +2 位作者 李梦露 高文文 程流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8-832,共5页
目的 以每个拟活检或手术前的乳腺疾病患者均行乳腺MRI筛选作为假设,从卫生经济学角度验证通过MRI筛查减免或节省的活检或手术费用能否支付乳腺MRI费用。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4月于北京市顺义医院和安徽省宿松县人民医院完... 目的 以每个拟活检或手术前的乳腺疾病患者均行乳腺MRI筛选作为假设,从卫生经济学角度验证通过MRI筛查减免或节省的活检或手术费用能否支付乳腺MRI费用。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4月于北京市顺义医院和安徽省宿松县人民医院完成活检或手术的乳腺疾病患者271例,使用44例活检或术前行MRI检查者计算乳腺MRI的诊断效能,并依次虚拟计算227例无MRI检查者,根据组织病理、影像诊断和患者意愿分为可活检手术组和无需活检手术组(BSU)。按照实际医疗收费标准,计算和验证研究组患者在活检或手术前利用MRI检查划归为BSU所节省的医疗费用是否高于增加的MRI支出。结果 227例研究组中191例在组织病理水平判断为BSU,其医疗费用为2 890 227元;以研究组获得的MRI假阴性率为25%,在影像诊断水平以MRI的阴性预测值75%计算,BSU患者的医疗费用为1 715 061元;以影像诊断良性仍有50%患者主观选择活检或手术,BSU的医疗费用为857 530元,均高于227个乳腺MRI的费用283 750元。结论 如果在乳腺活检或手术前补充MRI检查来排除不必要的活检或手术,其节省的费用足以支付增加的MRI费用,并且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有创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磁共振成像 卫生经济 效能
下载PDF
定量CT测量腹部脂肪面积及分布的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玲 汪伟 +8 位作者 邓微 姜繁 徐杰 赵海竹 徐黎 柏瑞 欧陕兴 嵇辉 程晓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99-1003,共5页
目的研究采用定量CT骨密度(QCT)方法测量腹部脂肪面积及分布的重复性。方法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腰椎QCT骨密度检查的30例(女15例,男15例)患者为测量对象,采用QCT分析软件中的"tissue composition"功能定量测量L2、L3、L4... 目的研究采用定量CT骨密度(QCT)方法测量腹部脂肪面积及分布的重复性。方法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腰椎QCT骨密度检查的30例(女15例,男15例)患者为测量对象,采用QCT分析软件中的"tissue composition"功能定量测量L2、L3、L4、L5椎体中心层面的腹部脂肪面积(TAA)及腹内脂肪面积(VAA),两者相减得皮下脂肪面积(SAA)。由3名经过严格培训的放射医生独立进行测量,并记录每次TAA及VAA测量用时。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3名不同观察者测量间及同一观察者不同时间两次测量的重复性。结果 3名不同测量者及同一测量者前后两次测量L2、L3、L4、L5椎体中心层面TAA及VAA的均值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3名测量者及同一测量者两次不同时间测量L2、L3、L4、L5椎体中心层面TAA及VAA测量值之间高度一致(ICC>0.900)。L2、L3、L4、L5椎体中心层面平均SAA/VAA比分别为1.14±0.58、1.46±0.81、2.00±1.08、2.23±1.04。使用该方法测量单层面TAA及VAA所需时间为3~6 min,平均约5 min。结论定量CT测量腹部脂肪具有准确、可重复及快速等特点。该方法在测量椎体骨密度的同时,可区域性、简单、直观的评价皮下及腹内脂肪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腹部脂肪 重复性 测量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胆囊动脉血管成像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华亮 付佳臻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10期1067-1068,共2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胆囊动脉的显示能力。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100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行胆囊动脉CTA检查,经两位高年资医生分别通过CT原始图像及MPR、MIP重建图像,观察胆囊动脉的起源、支数及走行。结果CTA图像上,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胆囊动脉的显示能力。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100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行胆囊动脉CTA检查,经两位高年资医生分别通过CT原始图像及MPR、MIP重建图像,观察胆囊动脉的起源、支数及走行。结果CTA图像上,95例显示胆囊动脉,5例未显示。胆囊动脉起源于肝右动脉83例、肝左动脉9例、肝固有动脉3例;1支分支71例,2支分支24例;14例在胆囊三角外走行,81例在胆囊三角内走行。结论16层螺旋CT可以显示胆囊动脉的起源、分支及走向,对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及胆管、血管损伤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胆囊动脉 血管成像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动脉栓塞—42例征象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赵美华 刘华亮 付嘉臻 《血栓与止血学》 2009年第6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确诊4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包括13例为溶栓后复查病例,评价溶栓效果。结果肺动脉栓塞42例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187支,其CT表现直接征象有:中...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确诊4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包括13例为溶栓后复查病例,评价溶栓效果。结果肺动脉栓塞42例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187支,其CT表现直接征象有:中心性充盈缺损28支,偏心性充盈缺损61支,附壁性充盈缺损48支,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50例;间接征象包括肺门动脉增宽、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梗死、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13例溶栓后复查,均有所好转。结论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诊断肺栓塞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可以直接观察到血栓累及的部位、表现形式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溶栓后复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螺旋CT 征象分析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对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冰 刘艳东 马晓海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通过与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评价不同钙化积分负荷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对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判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5月100例拟行CAG检查的患者进行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CTA检查。Agatston积分及钙化容... 目的通过与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评价不同钙化积分负荷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对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判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5月100例拟行CAG检查的患者进行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CTA检查。Agatston积分及钙化容积以血管段为单位统计,并以四分位法分成不同钙化积分负荷组,分析不同钙化积分组每段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并与CAG结果对照,统计不同钙化积分对冠状动脉CTA诊断管腔狭窄程度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当钙化容积≤79 mm^3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9%和96.7%;钙化容积≥80 mm^3时,分别为100%和90.9%。在钙化积分≤65分的冠状动脉段中,与冠脉造影比较,诊断准确性较高,而钙化积分>180分的冠状动脉段中,诊断准确性较差。结论不同钙化斑块负荷对冠状动脉CTA诊断准确性的影响不同,钙化病变的体积大小及斑块内钙化成分含量的多少是影响冠状动脉CTA诊断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积分 CTA 冠状动脉 多排螺旋CT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成像中应用的研究
6
作者 刘迎军 胡跃峰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314-315,共2页
16层螺旋CT动脉成像可以近于无创性的方法显示下肢动脉。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疑诊下肢动脉病变的住院患者,探讨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相对最佳扫描方法与数字血管减影(DSA)相比较的优越性及准确性,报告如下。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下肢动脉成像 下肢动脉病变 数字血管减影 最佳扫描方法 住院患者 无创性
原文传递
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对胰腺癌间接征象的探讨
7
作者 徐冰 黄其敏 付佳臻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632-632,共1页
收集我院及北京肿瘤医院2001年3月至2004年12月间资料完整的胰腺癌35例,分析其直接和间接CT表现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关键词 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 间接征象 胰腺癌 北京肿瘤医院 CT表现 诊断水平
原文传递
X线胸片在急陛心源性肺水肿治疗效果中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董磊 李晶晶 《中国农村卫生》 2013年第02Z期6-6,8,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治疗效果和X线胸片表现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评估疗效提供帮助。方法用x2检验比较48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X线胸片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临床治疗后好转者与无明显好转者相比,X线胸片... 目的研究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治疗效果和X线胸片表现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评估疗效提供帮助。方法用x2检验比较48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X线胸片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临床治疗后好转者与无明显好转者相比,X线胸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8,P〈0.05)。结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治疗过程中复查X线胸片,是评估临床疗效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X-线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颌窦疾患窦腔密度与骨质病变的X线诊断(附116例分析)
9
作者 付加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4年第3期135-136,183,共3页
116例上颌窦疾患的X线征象观察表明,窦腔密度与骨质改变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炎症及继发病变窦腔密度均匀增高或为小的减低区,伴有骨质增生、稀疏、膨胀。良性肿瘤密度不均匀增高,可见钙化灶,窦腔膨胀,骨质破坏轻或无。恶性肿瘤早期... 116例上颌窦疾患的X线征象观察表明,窦腔密度与骨质改变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炎症及继发病变窦腔密度均匀增高或为小的减低区,伴有骨质增生、稀疏、膨胀。良性肿瘤密度不均匀增高,可见钙化灶,窦腔膨胀,骨质破坏轻或无。恶性肿瘤早期密度均匀增高与炎症相似,久治不愈后密度不均匀增高及广泛骨质破坏是诊断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密度 骨质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左主支气管内膜结核致左上叶肺不张一例报告
10
作者 付加真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5年第2期132-133,共2页
患者女性,20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查体:气管偏左,左胸语颤减弱,叩浊,左肺呼吸音减弱,左胸第2肋间可闻及喘鸣音。两年前患过肺结核已治愈。实验室检查:ESR28mm。痰检:未见抗酸杆菌及癌细胞。X线检查:左肺门旁... 患者女性,20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查体:气管偏左,左胸语颤减弱,叩浊,左肺呼吸音减弱,左胸第2肋间可闻及喘鸣音。两年前患过肺结核已治愈。实验室检查:ESR28mm。痰检:未见抗酸杆菌及癌细胞。X线检查:左肺门旁大片边界不清致密阴影,主动脉弓旁可见新月征。左中下肺野纹理稀少。侧位显示斜裂向前上移位。左下叶代偿性肺气肿。气管断层相:左主支气管狭窄,左主支气管U字外形改变,呈近似水平位。左肺门旁大片致密阴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主支气管 肺不张 支气管内膜结核 支气管镜检 代偿性肺气肿 呼吸困难 上叶 实验室检查 呼吸道疾病症状 X线检查
下载PDF
腹膜后神经鞘瘤1例
11
作者 付加真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5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神经鞘瘤 腹膜后间隙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盆腔肿物 右下腹 腹腔肿瘤 静脉肾盂造影 B超 子宫 腹部包块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抗癌药物灌注引起脊髓损伤的探讨
12
作者 孙金利 付加真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6年第3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动脉造影 抗癌药灌注 脊髓损伤
下载PDF
胃部恶性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诊断
13
作者 付加真 孙金利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6年第2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 神经鞘瘤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MR肩关节造影在冈上肌腱撕裂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李晶晶 董磊 《中国农村卫生》 2013年第03Z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MR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50例肩关节损伤的患者,行MR肩关节造影检查,以近期肩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评估肩关节造影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MR肩关节造影在冈上肌腱撕裂诊断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敏感... 目的探讨MR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50例肩关节损伤的患者,行MR肩关节造影检查,以近期肩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评估肩关节造影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MR肩关节造影在冈上肌腱撕裂诊断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敏感度92.9%(26/28),特异度100%(2/2),准确度为86.7%(26/30)。结论MR肩关节造影可以显著提高冈上肌腱撕裂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肩关节造影 冈上肌腱撕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鼻骨骨折的螺旋CT扫描检查与诊断
15
作者 孙明霞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8期43-44,共2页
鼻部是人体面部最为突出的部位,且鼻骨骨质较薄弱,颜面部外伤时鼻骨极易发生骨折,出于鼻骨区特殊的解剖特点加之传统的鼻骨侧位片影像相互重叠,鼻骨骨折单凭普通X线片容易发生漏诊,而CT恰恰弥补了普通X线片的不足,特别是近年来螺... 鼻部是人体面部最为突出的部位,且鼻骨骨质较薄弱,颜面部外伤时鼻骨极易发生骨折,出于鼻骨区特殊的解剖特点加之传统的鼻骨侧位片影像相互重叠,鼻骨骨折单凭普通X线片容易发生漏诊,而CT恰恰弥补了普通X线片的不足,特别是近年来螺旋CT的轴位扫描加冠状扫描的应用。现收集我科自2005年8月-2006年2月的鼻骨外伤患者76例,根据其CT扫描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检查 鼻骨骨折 普通X线片 诊断 颜面部外伤 鼻骨侧位片 人体面部 解剖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