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常规氧疗与经鼻高流量氧疗效果分析
1
作者 王海科 李雅敏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4期0029-0031,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氧疗与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急诊科收治的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2月~2023年0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抢救室与急诊危重症监护室接收的50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常规氧疗与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急诊科收治的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2月~2023年0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抢救室与急诊危重症监护室接收的50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氧疗和经鼻高流量氧疗,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PaCO2及MAP改善幅度更大,且PaO2及SaO2水平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h及6h后,mMRC均低于对照组,且VAS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更快,氧疗模式更换率更低,且总疗效更高(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急诊科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并且其舒适度更高,患者更耐受,能有效降低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心源性肺水肿 常规氧疗 经鼻高流量氧疗
下载PDF
胎儿三尖瓣下移畸形超声表现及预后分析的单中心研究
2
作者 武玉多 谷孝艳 何怡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50-552,557,共4页
目的胎儿三尖瓣下移畸形(EA)与较差的结局相关,本研究目的是描述EA胎儿期超声心动图的特征,并评估胎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心脏超声医学中心2011年1月~2020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53例EA胎儿和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此部... 目的胎儿三尖瓣下移畸形(EA)与较差的结局相关,本研究目的是描述EA胎儿期超声心动图的特征,并评估胎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心脏超声医学中心2011年1月~2020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53例EA胎儿和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此部分EA胎儿的超声特征及预后。结果本单中心研究中,共筛查了53例EA胎儿,孕妇在妊娠23~39周之间。本研究中EA胎儿伴有并发症的37例(69.81%);超声心动图显示三尖瓣后叶总体下移程度较隔叶远,本组EA患儿中前叶出现病变的病例数<50%;严重三尖瓣反流EA患儿所占比例最高,为34例(64.15%);入组胎儿中终止妊娠40例(75.47%),继续保持妊娠13例(24.53%),最后仅1例胎儿出生。结论EA是胎儿期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低,患儿异质性大。超声心动图是协助诊断该病的一种重要工具。胎儿期EA的预后相对较差,因此了解胎儿期EA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对孕妇围产期预后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下移畸形 胎儿心脏超声 预后
下载PDF
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患者的气道阻力特点及外周血部分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分析
3
作者 霍苗 朱光发 +4 位作者 朱敏立 王萍 许杨 刘黎 樊晓东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7期759-761,共3页
目的观察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患者的气道阻力特点及外周血部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水平变化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北京怡德医院收治的临床疑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慢性咳嗽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 目的观察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患者的气道阻力特点及外周血部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水平变化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北京怡德医院收治的临床疑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慢性咳嗽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气道反应性,有2例因咳嗽剧烈终止试验,66例顺利完成支气管激发试验,其中34例激发试验阳性(气道高反应性)患者作为激发阳性组,32例激发试验阴性(无气道高反应性)患者作为激发阴性组,激发试验前后均利用脉冲强迫震荡技术检测观察组患者的气道阻力。采集激发阳性组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IL-4、IL-5、IL-13的表达水平。结果激发试验前,激发阳性组与激发阴性组患者总气道阻力(R4)及大气道阻力(R16)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激发阳性组R4-R16为(0.85±0.31)h Pa,高于激发阴性组的(0.69±0.29)h Pa,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发试验后,激发阳性组患者总气道阻力、大气道阻力和外周气道阻力增加值均高于激发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发阳性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激发阳性组IL-5水平[4.91(4.15,6.35)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3.02±1.54)pg/ml],IL-4、IL-13水平[分别为2.60(1.86,9.15)pg/ml、0.38(0.18,1.08)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5.61±6.20)pg/ml、(1.50±0.85)p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Spearman相关检验显示,激发阈值PD20与IL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患者在受到刺激因素激发后,其体内的IL水平发生改变,但与肺功能指标及激发阈值缺乏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气道阻力 哮喘 炎症因子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个体化教育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4
作者 丁少芳 徐秋芬 +2 位作者 张蔚 高明哲 梁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 :评估支气管哮喘个体化教育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将 4 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 2组 ,个体强化教育组 (2 3例 )和一般讲座教育组 (2 6例 )。个体化教育组在一般的讲座教育后 ,再针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个体强化教育 ,一般讲... 目的 :评估支气管哮喘个体化教育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将 4 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 2组 ,个体强化教育组 (2 3例 )和一般讲座教育组 (2 6例 )。个体化教育组在一般的讲座教育后 ,再针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个体强化教育 ,一般讲座教育组则进行一般的支气管哮喘讲座教育。每例患者均在教育前和教育后记录症状评分 ,测定肺通气功能 ,用力肺活量 (FVC)、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 )和最大呼气流量 (PEF)。结果 :个体强化教育在教育后 3个月 ,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下降 ,肺通气功能三项指标在教育后均有明显改善 ,而且优于一般讲座教育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支气管哮喘个体化教育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和治疗的依从性 ,增强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个体化教育 一般讲座教育 糖皮质激素 慢性炎症性疾病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一例 被引量:21
5
作者 梁静 周玉杰 +2 位作者 史冬梅 马涵英 刘宇扬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8年第5期287-287,共1页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血小板减少 封堵术后 先天性心脏病 PDA 非开胸法 介入治疗 术后恢复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策略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6
作者 王滨 张竹 马朋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2-127,共6页
镇静深度的优化已成为当前重症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证实深镇静不利于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但受多种因素(部分未知)的影响,临床上不必要的深镇静仍频繁发生。因此,尽可能保持机械通气患者处于浅镇静目标/避免深镇静被强烈推荐。... 镇静深度的优化已成为当前重症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证实深镇静不利于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但受多种因素(部分未知)的影响,临床上不必要的深镇静仍频繁发生。因此,尽可能保持机械通气患者处于浅镇静目标/避免深镇静被强烈推荐。但由于当前缺乏对于浅镇静禁忌证的准确界定,部分接受浅镇静方案的机械通气患者可能被错误设定镇静目标,并因此增加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此外,慢性重症患者群体受到越来越密切的关注,镇痛/镇静与机体免疫、胃肠以及周围神经-肌肉等器官功能的关系等得到了广泛探讨,现有资料表明对该类患者应尽量少给予镇痛和镇静药物。更加重要的是,一项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充分镇痛和浅镇静为基础、以全面人文关怀为核心的针对机械通气患者远期预后改善的综合性管理策略——"e CASH"被提出,为改变当前尚不完美的医疗、护理行为和认知,改善患者的舒适性、安全性与临床预后提出了临床研究的方向和工作目标,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尚待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镇静 镇痛
下载PDF
11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疗现状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宋现涛 陈韵岱 +5 位作者 潘伟琦 金泽宁 刘欣 陈华 吕树铮 赵冬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分析近10年北京安贞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现状,评价AMI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变化趋势及其疗效。方法:1993年至2001年接诊的AMI患者1165例的临床诊治资料和819例随访结果,评价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以及AMI二级预... 目的:分析近10年北京安贞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现状,评价AMI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变化趋势及其疗效。方法:1993年至2001年接诊的AMI患者1165例的临床诊治资料和819例随访结果,评价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以及AMI二级预防治疗现状。结果:1·吸烟患者在本组资料中占54%,高血压病患者占47·7%,糖尿病患者占14·2%,超过50%的就诊患者既往无心绞痛病史;2·约50%患者就诊时间>12h,从而丧失再灌注治疗的最佳时机;3·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加;4·40%的患者能坚持接受正规系统的随访诊治,61·4%的患者戒烟,71·6%患者改变不健康饮食习惯。结论:对于冠心病一、二级预防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逐年增加,与患者对PCI的了解和接受程度的增加及我院介入医生梯队的逐年成熟有关;50%就诊时间>12h的患者丧失了再灌注治疗的最佳时机;印证了再灌注治疗在AMI患者中的作用,为制订我国关于AMI指南提供循证依据;加大对AMI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防治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 回顾性研究 二级预防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手术同期施行瓣膜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穆军升 张健群 +6 位作者 伯平 顾承雄 黄方炯 孟旭 李温斌 张宏家 王盛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81-181,188,共2页
关键词 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手术 临床分析 同期施行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心脏瓣膜病变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高洁 张京岚 +1 位作者 李燕娜 王慧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537-540,共4页
目的:测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imer)及C-反应蛋白水平(hs-CRP),评价其对病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有指导意义。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SICU的PIM产... 目的:测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imer)及C-反应蛋白水平(hs-CRP),评价其对病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有指导意义。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SICU的PIM产妇50例,并对比正常产妇60例的三项检测指标;另将PIH组分为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两组,比较其Hcy、hs-CRP及D-Dimer水平。结果:研究显示PIH患者血浆Hcy、D-Dimer及hs-CRP水平高于正常孕妇,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H患者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两组间三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指标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结论:联合检测Hcy、hs-CRP及D-Dimer水平,对评价PIH患者病情变化及判断其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高敏C-反应蛋白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下载PDF
冠心病多支血管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文娴 吕树铮 +3 位作者 宋现涛 陈韵岱 陈立颖 卢艳玲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多支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 1993年至1998年期间的 10 5 5例分别进行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 (PCI)或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CABG)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1.从远期疗效... 目的 :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多支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 1993年至1998年期间的 10 5 5例分别进行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 (PCI)或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CABG)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1.从远期疗效看 ,多支血管病变的终点事件发生率PCI组为9 10 % ,CABG组为 5 6 6 % ,药物治疗为 15 34% (P =0 0 3) ,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且多支血管病变的心绞痛复发率PCI组为 4 0 91% ,CABG为 2 9 2 5 % ,药物治疗为 4 8 5 7% ,(P =0 0 0 6 ) ,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CABG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PCI组 (P =0 0 4 1)。 2 .从近期疗效看 ,多支血管病的近期死亡与总终点事件的发生率CABG组最高 ,显著高于PCI和药物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多支血管病的血运重建治疗与药物治疗比较 ,其远期的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 ,心绞痛复发率CABG组显著低于PCI与药物治疗组 ,近期终点事件发生率CABG组显著高于PCI组和药物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多支血管病 疗效 药物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后血栓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许春雷 李岩 +6 位作者 郭可泉 韩杰 曾文 贾一新 王坚刚 张海波 孟旭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永久性心房纤颤(房颤)术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758例瓣膜病合并房颤病例,其中行瓣膜手术+房颤射频消融374例(射频消融组),仅行瓣膜手术384例(对照组)。术后随访...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永久性心房纤颤(房颤)术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758例瓣膜病合并房颤病例,其中行瓣膜手术+房颤射频消融374例(射频消融组),仅行瓣膜手术384例(对照组)。术后随访6~54个月,平均(32±6.23)个月,对比分析2组病例术后脑血管事件随访数据。结果:术后随访证实消融组在术后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生存率、窦性心律转复率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永久性房颤的远期疗效确切,可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并提高远期生存率、窦性心律转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心房纤颤 心脏瓣膜手术 射频消融术 血栓 出血
下载PDF
Perclose血管缝合器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龚新宇 周玉杰 +3 位作者 陈郁生 何东方 杨清 刘宇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0-321,共2页
目的评价Perclose血管缝合器在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10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Perclose血管缝合器组(Perclose组)与人工按压组。观察Perclose血管缝合器的成功率与术后并发症的... 目的评价Perclose血管缝合器在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10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Perclose血管缝合器组(Perclose组)与人工按压组。观察Perclose血管缝合器的成功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Perclose组止血成功率为96%,无并发症发生。人工按压组有2例血肿,1例假性动脉瘤发生。结论Perclose血管缝合器在老年患者介入治疗中使用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疗法 缝合技术 设备安全性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的形成、检测及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雪 赵全明 +2 位作者 聂毛晓 张学慧 闫云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22-123,128,共3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3]。冠状动脉钙化是指钙盐在冠状动脉血管壁的异味沉积,常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标志。冠状动脉钙化可导致血管僵硬度增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3]。冠状动脉钙化是指钙盐在冠状动脉血管壁的异味沉积,常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标志。冠状动脉钙化可导致血管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心肌灌注受损。临床研究显示,冠状动脉钙化与更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关,是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准确地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并在预测未来心血管不良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最新文献研究对冠状动脉钙化的形成、分型、分类、检测和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检测 治疗 心血管不良事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独立危险因素
下载PDF
“3+1”复合超声切面培训在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丁文虹 金梅 +5 位作者 张桂珍 王志远 崇梅 杨晓辉 陈靖宇 韩玲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评价"3+1"复合超声切面(标准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培训在先心病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自2006年7月始对北京地区6家妇幼保健院超声医生采取集中授课,观摩见习,指导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胎儿... 目的:评价"3+1"复合超声切面(标准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培训在先心病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自2006年7月始对北京地区6家妇幼保健院超声医生采取集中授课,观摩见习,指导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胎儿心脏超声"3+1"复合切面培训,并以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入组的1772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应用"3+1"复合超声切面行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产前筛查,所有筛查过程均录像并保存电子图像,以生后超声或尸检结果验证产前超声结果并评价"3+1"切面培训成果。结果:17721例中,诊断胎儿先心病121例,其中复杂胎儿先心病100例,产前及生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共确诊复杂先心病109例,产前漏诊10例,误诊1例,复杂先心病的产前诊断率为91%(99/109)。简单先心病病种以室间隔缺损(室缺)为主,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小型膜周部室缺和肌部室缺漏诊较多。结论:"3+1"复合超声切面的培训和应用有效提高了复杂先心病产前诊断率,对降低复杂先心病出生率,进而降低新生儿及婴幼儿病死率意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筛查 胎儿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股动脉插管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侯晓彤 孙衍庆 +2 位作者 张宏家 郑斯宏 刘愚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插管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应用。方法 :88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进行手术 ,其中 2 6例深低温停循环。结果 :8例 (9. 1% )在术中出现假腔灌注 ;4例 (4. 5 % )脑部并发症 (2例广...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插管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应用。方法 :88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进行手术 ,其中 2 6例深低温停循环。结果 :8例 (9. 1% )在术中出现假腔灌注 ;4例 (4. 5 % )脑部并发症 (2例广泛脑缺氧 ,2例脑栓塞 ) ,2例死亡 ,1例不清醒 ,1例偏瘫 ;6例 (8. 0 % )皮肤切口延迟愈合 ,局部感染 1例 (1.3% )。术后插管侧无下肢缺血或股动脉血栓形成。结论 :经股动脉插管行体外循环或左心转流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是有效的。采用经人工血管行股动脉插管可有效的降低了股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和下肢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 ;股动脉插管主动脉逆行灌注造成的假腔灌注和脑部并发症在本组发生率虽较低 ,但后果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 股动脉插管 血栓形成 下肢缺血 腹股沟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 被引量:14
16
作者 栾姝蓉 裴金凤 +1 位作者 张维君 李治安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分析评价床旁超声心动图 (ECHO)在急性肺动脉栓塞 (APE)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胸ECHO对临床怀疑APE的 5 8例患者在 4~ 6h内行床旁ECHO检查。结果 :超声直接检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近端血栓者 4例 ,均被外科手术... 目的 :分析评价床旁超声心动图 (ECHO)在急性肺动脉栓塞 (APE)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胸ECHO对临床怀疑APE的 5 8例患者在 4~ 6h内行床旁ECHO检查。结果 :超声直接检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近端血栓者 4例 ,均被外科手术或肺动脉造影证实。本组具有典型右心负荷过重超声征象者 15例 (其中包括具有超声直接征象的 4例 ) ,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提示为双肺多发性大面积栓塞。仅右房、右室轻度增大或肺动脉轻度增宽者 19例 ,ECHO无改变者 2 4例 ,但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均提示为肺段或亚段栓塞。结论 :ECHO能够发现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干内附壁血栓直接提示肺动脉栓塞 ,或根据右室负荷过重表现间接提示肺栓塞的可能 ,但对肺段或亚段栓塞者超声不能作出或排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栓塞 超声心动图 诊断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诊断性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景小勇 杨学勇 +4 位作者 苏俊武 刘承虎 陈哲 顾虹 刘迎龙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评估诊断性治疗在选择伴艾森门格综合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根治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32例(男性8例,女性24例)。年龄9... 目的:评估诊断性治疗在选择伴艾森门格综合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根治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32例(男性8例,女性24例)。年龄9~52岁,中位年龄23岁,体质量25~60kg,平均(45.9±10)kg,其中房间隔缺损8例,室间隔缺损18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2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2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各1例。首诊时经皮血氧饱和度(Sp O2)86%~94%,平均(91.5±2.2)%。均予强心利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地那非或波生坦等选择性降低肺动脉压靶向药物8周到24周,行右心导管检查后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外科手术根治,术中放置4/5#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术中及术后肺动脉压。术后残余肺动脉高压患者继续给予降低肺动脉压力药物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以后每年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结果:患者经药物靶向治疗后Sp O2均〉95%,平均(97±1.7)%,术前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平均压(m PAP)47~93mm Hg,平均[(75±13)mmHg,1mm Hg=0.133k Pa],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平均(10.2±3.1)Wood unit·m-2(4.6~15.3),肺循环血流量与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s)1.30~2.98,平均(1.84±0.44);导管检查中行急性肺血管扩张实验阳性31例,阴性1例。术后随访6个月~4年,全组术后至随诊无一例死亡,无远期并发症。结论:本组病例提示,诊断性靶向药物治疗作为慢性肺血管扩张实验,为错过良好手术时机的艾森门格综合征前期患者提供了可能根治的机会。术后残余肺动脉高压患者继续降低肺动脉压力药物治疗仍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诊断性治疗
下载PDF
小鼠活体内hMSCs干细胞生物发光示踪监测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益民 张颖 +2 位作者 辛毅 胡著涛 罗毅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22-328,共7页
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转染和生物发光技术实时监测小鼠活体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方法:构建萤火虫荧光素酶(LUC)慢病毒载体,转染hMSCs后注射到小鼠皮下,(IVIS)生物发光成像系统连续检测体外hMSCs和小鼠注射部位的发光强度。结果... 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转染和生物发光技术实时监测小鼠活体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方法:构建萤火虫荧光素酶(LUC)慢病毒载体,转染hMSCs后注射到小鼠皮下,(IVIS)生物发光成像系统连续检测体外hMSCs和小鼠注射部位的发光强度。结果:1.慢病毒载体对hMSCs的转染率为(29.6±1.5)%,转染后20代的hMSCs仍稳定表达LUC;2.慢病毒载体对hMSCs的生长和增值没有影响;3.小鼠活体内生物发光强度与注射细胞数量成正比(R2=0.9826);4.小鼠活体内生物发光时间持续6d。结论:可利用慢病毒载体转染LUC对小鼠活体内移植的hMSCs进行生物发光示踪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荧光素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发光成像
下载PDF
注视视频终端对泪膜及眼表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朱岩 汪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579-580,共2页
目的:研究短时间注视视频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对泪膜及眼表的影响。方法:2006-08/11我院眼科门诊就诊患者,诊断为屈光不正或轻度玻璃体混浊,测试者32例,男9例,女23例,年龄18~34岁,平均(26.2±5.2)岁。进行VDT阅读1wk... 目的:研究短时间注视视频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对泪膜及眼表的影响。方法:2006-08/11我院眼科门诊就诊患者,诊断为屈光不正或轻度玻璃体混浊,测试者32例,男9例,女23例,年龄18~34岁,平均(26.2±5.2)岁。进行VDT阅读1wk,每天持续2h,受试前后分别进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分别进行受试前后的三项检查的比较。结果:短时间注视视频终端后,Schirmer试验值较受试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泪膜破裂时间较受试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受试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短时间注视视频终端能够影响泪膜的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终端 干眼症 泪膜 眼表 诊断 屈光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老年冠状动脉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小密 张培 +4 位作者 闫晓蕾 于洋 万久贺 侯晓彤 贾士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老年冠状动脉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的老年(≥65岁)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7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9.9±3.8)岁...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老年冠状动脉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的老年(≥65岁)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7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9.9±3.8)岁。结果:所有患者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79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32例。IABP术前放置32例(28.82%),术中/术后放置79例(71.17%),主要并发症有:急性肾功能损伤(45.05%),感染(35.14%)和二次气管插管(12.61%)等。术后住院死亡30例,病死率27%。术前置入IABP的患者病死率(15.63%)明显低于术中或术后置入IABP的患者病死率(31.65%,P=0.004)。患者置入IABP时间不同,其术后是否二次气管插管、是否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二次气管插管(OR=165.850,95%CI7.110~386.557,P=0.001)、感染(OR=20.911,95%CI2.940~148.710,P=0.002)和急性肾功能损伤(OR=12.557,95%CI2.935~53.716,P=0.001)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行冠状动脉移植术的老年患者,IABP是安全且行之有效的辅助循环手段之一,在本组研究中,术前放置IABP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低于术中/术后放置IABP组患者的病死率,故应积极预防和控制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移植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老年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