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1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涉林院校林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北华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宝东 刘生冬 +1 位作者 戚继忠 张启昌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探索新农科背景下人才培养路径是新时代涉林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地方涉林高校林科人才培养的关键。以北华大学为例,从现代林业产业对跨学科林业人才的需求、林业培养目标的转变和林业知识体系的角度,分析新农科背景下林科人才需... 探索新农科背景下人才培养路径是新时代涉林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地方涉林高校林科人才培养的关键。以北华大学为例,从现代林业产业对跨学科林业人才的需求、林业培养目标的转变和林业知识体系的角度,分析新农科背景下林科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出新林科人才培养主要存在5个问题: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林科特色知识体系尚未健全、课程体系还未完善、人才培养组织模式还需创新、传统人才培养的惯性思维阻碍新林科人才培养的观念创新。针对问题提出新农科背景下林科人才培养的课程、师资和平台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途径,通过强化“六协同”培养“五林”人才,形成多样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地方涉林院校面临新林科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新林科 多学科交叉融合 人才培养 地方林业院校
下载PDF
不同遮阴条件对北美冬青幼苗叶片光合特性与超微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王玉莹 吴生海 +4 位作者 王金玲 吕伟伟 于志会 杨春波 杜凤国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研究不同遮阴条件下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幼苗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与超微结构,揭示其对光的适应规律、光合与超微结构关系,为北美冬青引种栽培、苗木培育和经营提供依据。以3 a生北美冬青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Li-6800光合仪测定... 研究不同遮阴条件下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幼苗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与超微结构,揭示其对光的适应规律、光合与超微结构关系,为北美冬青引种栽培、苗木培育和经营提供依据。以3 a生北美冬青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Li-6800光合仪测定全光(L_(0))、35%遮阴(L_(35))、55%遮阴(L_(55))和75%遮阴(L_(75))4种遮阴条件下北美冬青幼苗叶片的光合指标、叶绿素荧光,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北美冬青叶片超微结构。结果表明:7月4种处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北美冬青幼苗叶片35%遮阴处理光响应表现最佳。随着遮阴度的提高,光适应下的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最大可变荧光(F′_(v))、PSⅡ光能转换效率(F′_(v)/F′_(m))、稳态荧光(F_(S))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呈逐渐变大趋势;北美冬青幼苗叶片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_(NP))随遮阴度提高而降低,叶片在受到强光胁迫时通过耗散热能来缓解光合损伤,具有较高的光保护能力。北美冬青幼苗叶片气孔张开度随光强的提高而变大,但过强的光照会抑制气孔张开。净光合速率随气孔的大小及张开度而变化,气孔张开度最大时,净光合速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冬青 遮阴 光合特性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风景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北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
3
作者 于志会 赵妍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3期198-199,202,共3页
传统的教学改革大多着重于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学生学习进一步提升还离不开价值的引导。本研究以北华大学“风景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课程为实例,从课程概况出发,分析开展课程思政所具备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改革大多着重于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学生学习进一步提升还离不开价值的引导。本研究以北华大学“风景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课程为实例,从课程概况出发,分析开展课程思政所具备的优势,研究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及其育人功能,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教改且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并阐述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实现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专业 园林艺术原理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北华大学建设绿色校园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科峰 许艳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0-22,34,共4页
绿色校园的概念在国内提出已经有十几年,各高校积极响应建设绿色校园并在国内高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建设绿色校园即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的观点已被广泛认可。在广泛学习国内各高校关于绿色校园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绿色... 绿色校园的概念在国内提出已经有十几年,各高校积极响应建设绿色校园并在国内高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建设绿色校园即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的观点已被广泛认可。在广泛学习国内各高校关于绿色校园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绿色校园概念进行了阐述,简要介绍了国内各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现状,针对北华大学建设绿色校园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校园 北华大学 可持续发展 校园建设 建议
下载PDF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探索——以北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唐抒圆 单延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13期91-92,共2页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该文在分析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的基础上,以北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探讨通过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设置专业特色模块等方式,实...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该文在分析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的基础上,以北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探讨通过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设置专业特色模块等方式,实现因材施教的高校本科生培养方式,提高毕业生在就业、考研深造领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培养方案 因材施教
下载PDF
基于就业意向调查的地方院校林学专业学生就业工作探讨——以北华大学为例
6
作者 刘宝东 吕明洋 +1 位作者 张启昌 葛丽丽 《中国林业教育》 2021年第1期39-44,共6页
针对地方院校林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北华大学林学专业2013—2015级学生的就业观和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学生择业的主要因素是职业的发展前景,其次是工资福利,81.8%的学生心目中... 针对地方院校林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北华大学林学专业2013—2015级学生的就业观和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学生择业的主要因素是职业的发展前景,其次是工资福利,81.8%的学生心目中理想的工资在3000元以上,专业对口是学生考虑最少的因素;学生在就业方向的选择上呈现出以企业求职、考研和考公务员为主的多元化方向;在大学生就业时的自我定位上,有69.7%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很强的适应能力,59.39%的学生认为最欠缺的是表达能力,其次是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38.8%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其主要原因是毕业人数较多而工作岗位有限。基于调查结果,分析了地方林业院校林学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林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观有偏差、对专业认同感不高、就业的自信心不足,同时学校在学生就业指导上也存在缺陷。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北华大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是将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使其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三是搭建用人单位信息的共享平台;四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教育;五是加强与企业合作,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六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七是为学生考研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改革措施实施后,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了学生考研的积极性,2019年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提升至7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林学专业 就业意向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北华大学校园种子植物组成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润华 张军 +3 位作者 夏富才 王玉文 王景源 王连福 《吉林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20-23,44,共5页
采用踏查方式调查北华大学校园种子植物。结果表明:种子植物共计349种,分属77科243属;优势科为菊科(Aster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Fabaceae)、百合科(Liliaceae)、唇形科(Lami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毛茛科(Ranuncula... 采用踏查方式调查北华大学校园种子植物。结果表明:种子植物共计349种,分属77科243属;优势科为菊科(Aster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Fabaceae)、百合科(Liliaceae)、唇形科(Lami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槭树科(Aceraceae)和松科(Pinaceae),优势属为槭属(Acer)、忍冬属(Lonicera)、蓼属(Polygonum)、蒿属(Artemisia)和委陵菜属(Potentilla);种子植物属分布类型以北温带分布为主。相较于东北地区其他高校,植物种类排名第三,科数、属数较多。种子植物符合温带植物区系的特征,功能以药用、观赏为主,植物配置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华大学 种子植物 分布类型
下载PDF
基于树种随机效应的东北林区主要针叶树种含碳量模型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谷子航 马爱云 +1 位作者 谢龙飞 董利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178,共10页
为准确估算东北林区针叶树种含碳量,通过林木易测因子推算难于测定的单木含碳量。基于黑龙江省3种针叶树的129株解析木数据,分析4种树木各组分(即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的含碳率差异,并采用似乎不相关回归(SUR)方法构建树木各组分一... 为准确估算东北林区针叶树种含碳量,通过林木易测因子推算难于测定的单木含碳量。基于黑龙江省3种针叶树的129株解析木数据,分析4种树木各组分(即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的含碳率差异,并采用似乎不相关回归(SUR)方法构建树木各组分一元含碳量SUR模型(SUR1)和二元含碳量SUR模型(SUR2),并在SUR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树种混合效应,进而构建似乎不相关混合效应(SURM)模型(SURM1和SURM2)。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样木构建校正样本,用于计算各个树种的随机效应参数,并评估模型在不同样本量下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1)引入树种混合效应后,枝和叶的含碳量模型拟合效果改善较为明显,R^(2)_(a)均提高17%以上,干和根含碳量模型的R^(2)_(a)分别提高6%和13%;(2)SURM2在树干含碳量的拟合和预测精度上优于SURM1,在树叶、树枝和树根含碳量的拟合和预测精度上与SURM1差异不大;(3)当使用随机抽取的3棵株样木计算树种水平随机效应时,SURM模型的预测表现要优于SUR模型和仅考虑固定效应的SURM模型。在基础的SUR模型系统中引入随机效应可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本研究推荐使用SURM模型预测东北林区3种针叶树含碳量,为东北林区针叶树种含碳量的估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量 针叶树 似乎不相关混合效应模型 模型校正预测
下载PDF
北华大学校园内两处土壤理化性差异分析
9
作者 历胤男 张骁 崔玉涛 《林业勘查设计》 2014年第4期22-24,共3页
在吉林市北华大学东校区小山上,对针叶树下和花坛内两处土壤进行理化分析,研究了两处土壤的吸湿水、p H值和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针叶树下土壤吸湿水较高,p H呈弱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低;花坛内土壤吸湿水较低,p H呈弱碱性,有机质含量较高。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 吸湿水 有机质 PH值 北华大学
下载PDF
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笃斯越橘种群年龄结构、动态特征及保育建议
10
作者 吕重阳 李金航 +5 位作者 其其格 张启昌 涂文欣 孙新宇 刘羿辰 王猛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33-441,共9页
以长白山北坡野生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为研究对象,采用梯度格局法设置标准地,调查海拔800、1 000、1 200、1 400、2 200 m野生笃斯越橘种群数量,通过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综合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以长白山北坡野生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为研究对象,采用梯度格局法设置标准地,调查海拔800、1 000、1 200、1 400、2 200 m野生笃斯越橘种群数量,通过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综合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长白山北坡野生笃斯越橘繁育期(龄级Ⅱ和Ⅲ)、繁育前期(龄级Ⅰ)和繁育后期(龄级Ⅳ)个体数占比分别为87.0%、11.9%和1.1%,符合年龄金字塔第二类型特征。2)龄级Ⅱ的基株个体数占比在各海拔均为最高,其中,海拔800 m和1 400 m分别达81.0%和71.3%;龄级Ⅰ在海拔1 000 m的个体数占比最高(15.2%);龄级Ⅳ在海拔800 m的个体数占比最高,但仅为2.2%,在1 400、2 200 m几乎为0,因此,基株整体呈稳定型。繁育期的分株个体数占比随海拔升高而升高,整体呈稳定型,但海拔1 400 m龄级Ⅰ分株个体数占比最高,达68.0%;龄级Ⅱ、Ⅲ和Ⅳ的占比分别为31.0%、1.0%和0,因此,该海拔的分株为增长型种群。3)基株种群的存活曲线在各海拔均呈DeeveyⅠ型凸曲线,死亡率随龄级增加逐渐下降;分株种群存活曲线在1 400 m介于DeeveyⅠ型和DeeveyⅡ型之间,其他海拔均为DeeveyⅠ型,死亡率随龄级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4)幼龄种群储备不足以及繁育期高死亡率是长白山笃斯越橘种群趋于衰退的主要原因,建议重点保护生命力旺盛的幼龄植株,在繁育期死亡率较高的海拔区段严格管理,控制人为过度采摘和生境破坏。同时,深入探究笃斯越橘繁殖特性与人工更新技术,提高对野生笃斯越橘的生态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笃斯越橘 年龄结构 种群动态 保育建议
下载PDF
吉林东部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种实表型性状变异规律
11
作者 李黎明 吴生海 +5 位作者 王玉莹 张一 李茂珏 孙华 沈永春 杜凤国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了解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种实性状变异规律,为良种选育提供依据。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泡子涯小沟、冷沟子林场、十五道沟,临江市东小山林场,集安市大顶子村5个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为研究对象,对果柄长、果柄直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 了解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种实性状变异规律,为良种选育提供依据。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泡子涯小沟、冷沟子林场、十五道沟,临江市东小山林场,集安市大顶子村5个不同东北刺人参种群为研究对象,对果柄长、果柄直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系数、单果质量、种子长、种子宽、种形系数、种子千粒重10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刺人参种群间种实性状变异系数均值(28.3%)大于种群内(20.63%),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刺人参种实有10对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其余每对种实性状均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质量、种子长和种子千粒重代表了东北刺人参种实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综合评价可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五道沟东北刺人参种群的种实性状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刺人参 种实表型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福莱79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12
作者 沈利国 李开俊 +6 位作者 刘喜明 张占金 许中明 孙洋 王欣来 王博 仲新宇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1期148-151,155,共5页
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人类食物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玉米的需求量持续上升,对玉米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福莱799是吉林市福莱特种子有限... 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人类食物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玉米的需求量持续上升,对玉米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福莱799是吉林市福莱特种子有限公司以自选系X425(F6/S122为基础材料)为母本,以自选系Y101(法国杂交种为基础材料)为父本杂交而成。适合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辽宁省、山西省、河北省等中熟地区推广应用。2020年通过吉林省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28 d,需≥10℃活动积温2600℃左右,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容重高、脱水快、抗性强、耐密等优点。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其亲本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福莱799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种子休眠机理与解除技术探讨 被引量:98
13
作者 程广有 唐晓杰 +1 位作者 高红兵 沈熙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100,共6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了东北红豆杉种子内源激素 (赤霉素、脱落酸、玉米素、吲哚乙酸 )含量 ,并结合形态解剖、变温层积、种子吸水性和种皮透气性等试验 ,探讨了东北红豆杉种子的休眠机理及解除休眠的技术 .秋季采收的东北红豆杉...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了东北红豆杉种子内源激素 (赤霉素、脱落酸、玉米素、吲哚乙酸 )含量 ,并结合形态解剖、变温层积、种子吸水性和种皮透气性等试验 ,探讨了东北红豆杉种子的休眠机理及解除休眠的技术 .秋季采收的东北红豆杉种子 ,虽然种胚结构完整 ,但体积小 ,不具备萌发能力 ,需要后熟 .风干种子形成大量脱落酸(ABA) ,种皮角质化、坚硬 ,阻碍了水气交换 ,幼小种胚被迫进入深度休眠状态 .解除休眠的技术是 ,机械磨损种皮 ,可通气、透水和减少萌发障碍 .流水冲洗 1周 ,将种子内的ABA含量降低到可以萌发的程度 .用赤霉素或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混合处理种子 ,可提前萌发 ,提高发芽率 .变温 (15~ 2 0℃ 3~ 5℃ )层积 ,可缩短种子休眠时间 ,层积前期暖温可加速胚的发育 ,低温是萌发成苗的必要条件 .经过 4~ 6个月暖温和 3~ 4个月低温层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种子 休眠机理 解除休眠技术
下载PDF
北五味子木脂素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春梅 李贺 +4 位作者 李生 陈宝芝 吴金滢 陈建光 高晓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62-265,共4页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木脂素(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SCL)对酒精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SCL低剂量组(25 mg/(kg·d))、SCL高剂量组(50 mg...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木脂素(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SCL)对酒精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SCL低剂量组(25 mg/(kg·d))、SCL高剂量组(50 mg/(kg·d))、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150 mg/(kg·d)),灌胃给药预处理15 d。末次给药1 h,造模组小鼠给予50%乙醇12 mL/kg一次性灌胃,正常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12 h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肝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SCL可明显降低酒精致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以及TG水平(P<0.05),同时使小鼠肝组织MDA含量和NOS活性显著下降,GSH含量提高(P<0.05);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显示SCL可显著改善酒精引起的小鼠肝细胞水肿、坏死,中央静脉充血等病理损伤。结论:SCL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木脂素 肝损伤 酒精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中华稻蝗低分子肽抑菌及对南果梨保鲜作用
15
作者 王亚茹 牛莉卜 +2 位作者 毛迪锐 王瑞俭 刘艳秋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以中华稻蝗为原料制备低分子肽,通过滤纸片法研究低分子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菌的抑菌效果;测定不同浓度低分子肽涂膜对南果梨失重率、还原糖含量、腐烂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稻蝗... 以中华稻蝗为原料制备低分子肽,通过滤纸片法研究低分子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菌的抑菌效果;测定不同浓度低分子肽涂膜对南果梨失重率、还原糖含量、腐烂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稻蝗低分子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菌均有抑制作用;低分子肽溶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菌(P<0.05);随着低分子肽溶液浓度提高,抑制作用增强,质量浓度为3.5、4.0 mg/mL的低分子肽溶液抑菌效果较好。低分子肽涂膜能有效减缓南果梨失重率上升、还原糖含量下降、腐烂指数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小、硬度降低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变化;质量浓度为4 mg/mL的低分子肽溶液对南国梨的防腐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稻蝗 低分子肽 抑菌 南果梨 保鲜
下载PDF
长白山北坡主要森林群落凋落物现存量月动态 被引量:23
16
作者 郑金萍 郭忠玲 +1 位作者 徐程扬 范春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299-4307,共9页
以长白山北坡4种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为研究对象,于2006年群落生长季节(5—10月)每月初采用直接收获法对森林凋落物现存量进行连续定位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各群落内凋落物现存量大小依次为阔叶红松林(6.43 t/hm2)>白桦林(6.02 t/hm2)>... 以长白山北坡4种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为研究对象,于2006年群落生长季节(5—10月)每月初采用直接收获法对森林凋落物现存量进行连续定位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各群落内凋落物现存量大小依次为阔叶红松林(6.43 t/hm2)>白桦林(6.02 t/hm2)>云冷杉林(5.51 t/hm2)>山杨林(5.50 t/hm2);凋落叶和枝现存量占现存凋落物总量的比例最大,达50%以上,其次为半分解物(>35%),花果皮等所占比例较少,各占总量的10%和5%以下。凋落物现存量月动态阔叶红松林、白桦林和山杨林呈双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5月和7月;云冷杉林则呈单峰型变化,峰值仅出现在7月。位于相近海拔高度的阔叶红松林、白桦林和山杨林,凋落物各组分现存量月动态变化趋势相似,其中白桦林和山杨林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凋落枝、皮及半分解物现存量5月和7月较高,凋落叶则呈现下降趋势,而阔叶红松林凋落叶和枝现存量5月和7月较高,而位于较高海拔的云冷杉林,则与前者呈现不同变化趋势,8月前波动较大,从5月开始明显上升,7月达到峰值,8月后曲线渐趋平缓或略有下降。进一步对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内凋落叶现存量月动态进行比较得出,阔叶红松林7月份凋落叶现存量高不完全取决于红松叶现存量,主要由色木槭、紫椴和水曲柳等阔叶树种叶凋落物现存量变化决定,而云冷杉林则取决于红松和云冷落叶的凋落物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现存量 季节动态 森林群落 长白山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改善东北农田黑土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士秀 贾淑霞 +4 位作者 常亮 陈学文 张延 杨学明 梁爱珍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60-1369,共10页
保护性耕作是攻克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的核心技术之一。研究立足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试验室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基地,系统梳理总结了农田黑土土壤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特征。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显著增加各生物... 保护性耕作是攻克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的核心技术之一。研究立足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试验室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基地,系统梳理总结了农田黑土土壤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特征。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显著增加各生物类群(微生物、线虫、跳虫、螨类及蚯蚓)的物种丰富度(1%~8%)、数量(25%~57%)和生物量(30%~50%),提高食物网网状结构的复杂性及各营养级间的连通性(14%~32%),促进土壤生物在固土蓄水、土壤碳固存、氮素高效利用以及稳定作物产量四方面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发挥。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保护性耕作可有效利用土壤生物的功能潜力,实现东北黑土区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免耕 秸秆覆盖 土壤食物网 土壤生物生态功能
原文传递
北五味子粗多糖对酒精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生 李贺 +3 位作者 高晓旭 吴金滢 陈建光 王春梅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472-475,共4页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粗多糖(SCP)对酒精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0%乙醇12 mL/kg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肝质量指数,血清中转氨酶活性(ALT和AST)和甘油三脂(TG)水平,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粗多糖(SCP)对酒精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0%乙醇12 mL/kg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肝质量指数,血清中转氨酶活性(ALT和AST)和甘油三脂(TG)水平,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以及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北五味子粗多糖可明显降低小鼠肝质量指数,血清ALT,AST以及TG水平(P<0.05),同时使小鼠肝组织MDA水平和NOS活性显著下降,GSH水平升高(P<0.05或P<0.01),并可改善小鼠肝脏病理损伤.结论 SCP具有明显的肝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粗多糖 肝损伤 酒精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长白山北坡访花天牛区系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高文韬 孟庆繁 +2 位作者 郑兴波 张彦焯 李燕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1-695,共5页
通过对长白山北坡访花天牛种类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有访花天牛31种,其中花天牛亚科25种,占80.65%,天牛亚科6种,占19.35%。中国新记录1种:黑翅裸花天牛,优势种10种:北亚伪花天牛、六斑凸胸花天牛、黑胫宽花天牛、黑带宽花天牛、曲纹花天... 通过对长白山北坡访花天牛种类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有访花天牛31种,其中花天牛亚科25种,占80.65%,天牛亚科6种,占19.35%。中国新记录1种:黑翅裸花天牛,优势种10种:北亚伪花天牛、六斑凸胸花天牛、黑胫宽花天牛、黑带宽花天牛、曲纹花天牛、红翅裸花天牛、桦肿腿花天牛、黑角伞花天牛、双斑厚花天牛、刺槐绿虎天牛。优势种访花天牛主要访问的优势种植物为长白金莲花、棣棠升麻、黑水当归、翼果唐松草、珍珠梅、柳兰、大独活。长白山北坡访花天牛种类,主要以古北区系成分为主,随着海拔增高,访花天牛种类逐渐减少,古北区系成分种类增多,古北、东洋区系成份种类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访花天牛 区系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天然群体插穗生根力变异及扦插技术 被引量:14
20
作者 程广有 唐晓杰 沈熙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3-25,共3页
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 ,对东北红豆杉不同群体之间的插穗生根率、每穗生根条数、最长根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三者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群体内插穗生根能力的变异幅度与群体间相同。插穗生根率、每穗根条数、最长根长三者之间存在着... 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 ,对东北红豆杉不同群体之间的插穗生根率、每穗生根条数、最长根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三者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群体内插穗生根能力的变异幅度与群体间相同。插穗生根率、每穗根条数、最长根长三者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以腐殖土为扦插基质、提高插床温度 (2 0~ 2 3℃ )、生长调节物质处理等可提高插穗生根率。不同插穗类型之间 ,插穗生根率无显著差异 ,3、4年生枝条扦插后 ,根系发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天然 群体插穗 生根力变异 扦插技术 扦插繁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