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房穿刺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靖妍 姜立超 +1 位作者 李相军 张延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784-787,共4页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开展,前房穿刺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眼科临床工作中。现就此项技术的应用、穿刺部位、方法、禁忌症以及注意事项作一总结。
关键词 前房穿刺技术 应用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晶霞 李相军 李春燕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4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首诊于眼科门诊后经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与内分泌科诊断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4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和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首诊于眼科门诊后经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与内分泌科诊断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4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统计2组患者住院期间负性情绪及依从性、血糖控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FBG、2h PG、Hb A1c分别为(5.9±1.2)mmol/L、(7.8±1.3)mmol/L、(6.8±1.1)%,优于对照组的(7.8±1.3)mmol/L、(9.7±1.7)mmol/L、(7.9±1.2)%,观察组血糖控制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为(35.7±3.8)分,SDS评分为(39.4±4.1)分,低于对照组的(47.4±3.9)分、(49.8±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首诊 眼科 2型糖尿病 依从性
下载PDF
人工晶体细菌粘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施小茹 冷赢 +1 位作者 韩丽娜 于军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9-370,共2页
目的 :通过对硅凝胶、水凝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三种人工晶体细菌粘附性研究 ,探讨人工晶体细菌粘附机理 ,指导临床正确选择人工晶体。方法 :用电镜观察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三种人工晶体表面细菌粘附情况并计数。结果 :... 目的 :通过对硅凝胶、水凝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三种人工晶体细菌粘附性研究 ,探讨人工晶体细菌粘附机理 ,指导临床正确选择人工晶体。方法 :用电镜观察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三种人工晶体表面细菌粘附情况并计数。结果 :硅凝胶的细菌粘附数最多、水凝胶次之、PMMA最少(P<0 .0 1)。绿脓杆菌粘附数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P<0 .0 1)。结论 :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细菌粘附 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性眼内炎
下载PDF
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原代培养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越晖 宋鄂 +1 位作者 冷瀛 吴家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7-369,共3页
目的 :建立兔视网膜 Müller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 :组织块悬浮法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 ,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培养的细胞贴壁生长 ,呈长梭形 ,胞体肥大 ,胞浆丰富。电镜下可见特征性的中间丝 ... 目的 :建立兔视网膜 Müller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 :组织块悬浮法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 ,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培养的细胞贴壁生长 ,呈长梭形 ,胞体肥大 ,胞浆丰富。电镜下可见特征性的中间丝 (直径 8~ 1 0 nm)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细胞呈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GFAP)和 S- 1 0 0阳性 ,八因子相关抗原阴性。结论 :组织块悬浮法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是一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细胞学 MUELLER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视网膜Müller细胞条件培养基及抗VEGF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越晖 王心蕊 +4 位作者 冷瀛 倪劲松 石博 辛颖 吴家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1-874,F002,共5页
目的 :观察高糖条件下制备的视网膜 Müller细胞条件培养基 (HGMCM)及抗 VEGF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 Boyden小室迁移实验观察 HGMCM,含 wortmannin及含 VEGF单克隆抗体 HGMCM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 目的 :观察高糖条件下制备的视网膜 Müller细胞条件培养基 (HGMCM)及抗 VEGF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 Boyden小室迁移实验观察 HGMCM,含 wortmannin及含 VEGF单克隆抗体 HGMCM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结果 :HGMCM可促进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14 2 .0 0± 15 .32 /视野 ) ,wortm annin、VEGF单克隆抗体可明显抑制 HGMCM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89.0 0± 9.2 8/视野 ,93.0 0± 9.6 4 /视野 ) ,使血管内皮细胞被阻滞于 G1 / S转变期 ,含 wortm ennin和 VEGF单克隆抗体 HGMCM组与 HGMCM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HGMCM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一部分是通过 VEGF发挥作用的 ,拮抗 VEGF的活性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进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细胞学 培养基 条件性 内皮 血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逆行置管术治疗老年泪道阻塞78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黄靖妍 李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60-2962,共3页
泪道阻塞是老年患者的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手术治疗为主,目的是重建或恢复泪液的引流通路。以往我科治疗此类患者多采用泪道激光及鼻腔泪囊吻合术,但泪道激光术后易复发,对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差;而鼻腔泪囊吻合术手术时间长,老年... 泪道阻塞是老年患者的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以手术治疗为主,目的是重建或恢复泪液的引流通路。以往我科治疗此类患者多采用泪道激光及鼻腔泪囊吻合术,但泪道激光术后易复发,对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差;而鼻腔泪囊吻合术手术时间长,老年患者不容易耐受。近年来,随着高分子材料及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泪道逆行置管技术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拟观察类Y型泪道引流管及泪道探通导引针治疗老年泪道阻塞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器阻塞 泪囊炎 引流术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LncRNA MEG3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表达情况及对VEGF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达宁 冷瀛 +7 位作者 秦海翔 李相军 白丹 石盛玲 王敬怡 卢奕安 张富程 陈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在不同浓度葡萄糖下表达情况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浓度d-葡萄糖培养ARPE-19细胞,随机分为5 mmol·L^(-1)d-葡萄糖组、15...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在不同浓度葡萄糖下表达情况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浓度d-葡萄糖培养ARPE-19细胞,随机分为5 mmol·L^(-1)d-葡萄糖组、15 mmol·L^(-1)d-葡萄糖组、30 mmol·L^(-1)d-葡萄糖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VEGF mRNA、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ARPE-19细胞转染PCDNA-MEG3及PCDNA-NC质粒,建立LncRNA MEG3过表达ARPE-19细胞及转染空质粒的ARPE-19细胞。以含30 mmol·L^(-1)d-葡萄糖的DMEM分别培养以下各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过表达ARPE-19细胞(O组);转染空质粒的ARPE-19细胞(NC组);加入PBS的正常ARPE-19细胞(G组);同时以含5 mmol·L^(-1)d-葡萄糖的DMEM培养正常ARPE-19细胞(C组);以上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ARPE-19细胞VEGF mRNA和VEGF蛋白、TGF-β1 mRNA和TGF-β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5 mmol·L^(-1)d-葡萄糖组比较,15 mmol·L^(-1)d-葡萄糖组和30 mmol·L^(-1)d-葡萄糖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降低,VEGF mRNA、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15 mmol·L^(-1)d-葡萄糖组比较,30 mmol·L^(-1)d-葡萄糖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降低,VEGF mRNA、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G组和NC组比较,O组ARPE-19细胞VEGF mRNA和VEGF蛋白、TGF-β1 mRNA和TGF-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高糖下调ARPE-19细胞LncRNA MEG3的表达,上调VEGF和TGF-β1的表达。LncRNA MEG3过表达降低高糖诱导的VEGF和TGF-β1表达的升高。LncRNA MEG3可能通过抑制VEGF和TGF-β1的表达调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下载PDF
糖尿病兔视网膜bFGF的表达及定位 被引量:1
8
作者 冷瀛 马佳 +2 位作者 王越晖 刘祥龙 张晓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0-602,F000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兔视网膜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时期及bFGF表达增加与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相关性。方法:16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建立糖尿病兔模型,饲养7周后,取材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应用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糖尿病兔视网膜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时期及bFGF表达增加与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相关性。方法:16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建立糖尿病兔模型,饲养7周后,取材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应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方法观察视网膜,对bFGF进行定位。结果:正常对照组兔眼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细胞排列紧密、整齐,细胞形态正常,GFAP免疫荧光标记,显现红色荧光的部位为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bFGF免疫荧光标记仅在毛细血管基底膜处呈现红色荧光;糖尿病组兔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形态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可见出血未见血管新生,bFGF免疫荧光标记,视网膜各层细胞均见不同强度的红色荧光,GFAP及bFGF双重免疫荧光标记,视网膜可见黄色荧光。糖尿病兔模型的视网膜病变为BDR期;bFGF在BDR期表达增加;bFGF与GFAP共同表达于视网膜Müller细胞。结论:bFGF在BDR期即开始在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MÜLLER细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下载PDF
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在眼球穿孔伤修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达宁 张延魁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48-848,共1页
关键词 麻醉 眼球穿孔伤修复术 手术治疗 眼球筋膜囊
下载PDF
应用视觉诱发电位诊断视神经挫伤 被引量:1
10
作者 冷瀛 马佳 +1 位作者 邵冬 朱姝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视觉诱发电位(VEP)诊断视神经挫伤的意义。方法通过对112例眼球钝挫伤(128眼)病例进行VEP检查。结果单纯P100波幅降低共70例,占总病例的62.5%,P100波幅降低值与正常值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而P100潜伏期(38例延长)与... 目的探讨应用视觉诱发电位(VEP)诊断视神经挫伤的意义。方法通过对112例眼球钝挫伤(128眼)病例进行VEP检查。结果单纯P100波幅降低共70例,占总病例的62.5%,P100波幅降低值与正常值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而P100潜伏期(38例延长)与健侧值和正常值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且P100波幅异常程度越明显,预后越差,VEP对视神经损伤程度反应灵敏。结论VEP是一种客观、定量、定位评定视神经功能的方法,是目前视神经病变最敏感的客观检查方法,借此可以对眼外伤视神经损伤程度行进一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 眼球钝挫伤 视神经损伤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晶霞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8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观察9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和预防并发症的作用。结果 96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无并发症,全部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做...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观察9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和预防并发症的作用。结果 96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无并发症,全部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做好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糖基化终产物对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冬 冷瀛 +1 位作者 朱姝 魏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11期1501-1503,共3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的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细胞中的定位。方法应用鼠血清白蛋白(RSA)体外孵育AGEs修饰蛋白,并将其注入健康大鼠体内,每日一次,连续两周。对大鼠视网膜行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激... 目的观察外源性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的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细胞中的定位。方法应用鼠血清白蛋白(RSA)体外孵育AGEs修饰蛋白,并将其注入健康大鼠体内,每日一次,连续两周。对大鼠视网膜行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胶质纤维素酸性蛋白(GFAP)与VEGF的共表达。结果C组及R组大鼠视网膜内界膜下、神经节细胞层见GFAP阳性染色,但整个视网膜未见VEGF阳性染色。A组大鼠除视网膜内界膜下、神经节细胞层有GFAP阳性染色外,其余各层也可见丝条状贯穿于内外界膜之间的GFAP阳性染色,并且在上述部位有GFAP和VEGF的共表达。结论AGEs可使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泌VE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末产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高糖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bFGF表达及钠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冷瀛 王越晖 +1 位作者 马佳 张晓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目的观察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及其钠(Na+)通道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方法鉴定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应... 目的观察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及其钠(Na+)通道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方法鉴定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定性观察高糖条件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bFGF表达的变化;利用膜片钳技术观察高糖条件下Müller细胞Na+通道的变化。结果高糖可以刺激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达bFGF,使Na+通道的开放概率降低。结论高糖刺激Müller细胞bFGF的表达,而发挥促血管生成的作用,在此过程中Na+通道的开放概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MÜLLER细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老年人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相军 王桂云 +1 位作者 隋桂琴 左玲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3期105-105,共1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三年间收治的年龄>60岁,24例(24眼)高度近视(近视度数>10.0D,眼轴长>28mm)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三年间收治的年龄>60岁,24例(24眼)高度近视(近视度数>10.0D,眼轴长>28mm)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24例(24眼)患者;男性3例(3眼),女性21例(21眼),患者24例中23眼有黄斑裂孔。一次性手术解剖复位21眼,复位率为87.5%。复发视网膜脱离3眼,行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提高6眼,视力在0.01及以上4眼。结论老年人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常常伴有黄斑裂孔,多发生于老年女性。玻璃体切割手术目前是治疗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伴有黄斑裂孔的有效手段,但部分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需要再次手术治疗,且术后视力恢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近视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悬吊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后囊无晶状体眼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相军 李春燕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9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悬吊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后囊无晶状体眼术后疗效观察。方法对玻璃体切割联合晶体切除手术的后囊缺如患者41例41眼行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悬吊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有明显提...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悬吊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后囊无晶状体眼术后疗效观察。方法对玻璃体切割联合晶体切除手术的后囊缺如患者41例41眼行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悬吊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检查,视力:21只眼0.8~1.0,0.5~0.7者15例,0.4~0.55只眼,平均散光为(0.8±0.2)DC;眼压:(15±3)mmHg,眼前节:无角膜内皮失代偿、人工晶体偏位及抖动;眼底:无眼内出血、视网膜脱离。结论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悬吊术,手术效果可靠,术中安全,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玻璃体切除术后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以眼部症状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总结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晶霞 李相军 李春燕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5期119-120,共2页
目的总结以眼部症状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以眼部症状首诊于眼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4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本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过血糖控制以及眼科专科治疗,其中39例患者眼部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目的总结以眼部症状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以眼部症状首诊于眼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4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本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过血糖控制以及眼科专科治疗,其中39例患者眼部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眼部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例患者眼部症状无改善,确诊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完全阻塞,给予激光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是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患者治疗的关键,患者应该坚持长期治疗、护理以及观察,必要者给予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眼疗症状 护理措施
下载PDF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泪腺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相军 李春燕 王晶霞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5期160-161,共2页
目的分析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泪腺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75例泪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采取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 目的分析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泪腺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75例泪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采取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9%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泪腺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局部注射 泪腺炎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白内障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贾秋菊 刘祥龙 付爽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12期111-112,134,共3页
目的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白内障的干预效果。将该院收治的2013年3月—2014年11月确诊并收治的94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编入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94例无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编入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小... 目的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白内障的干预效果。将该院收治的2013年3月—2014年11月确诊并收治的94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编入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94例无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编入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其中术后6个月返院复查视力,并统计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手术成功,治疗后6个月时复查视力均高于0.3。对照组治疗后视力0.5以上患者比率为94.7%,显著优于研究组的81.9%(χ~2=7.41,P=0.00)。单就研究组未发生眼底病变患者来看,其视力0.5以上患者比率为91.4%,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χ~2=0.26,P=0.61)。单就研究组合并眼底病变患者来看,其视力0.5以上患者比率为54.2%,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23.43,P=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5%(P〈0.05)。两组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干预后均治愈。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白内障可促进患者视力的显著恢复,未合并眼底病变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可获得与正常白内障患者几近等同的疗效,且后续不良反应均可顺利根除,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儿童眶壁骨折伴复视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相军 李春燕 王晶霞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3期24-25,共2页
目的分析20例儿童眶壁骨折伴复视临床表现。方法抽取20例(24只眼)眶壁骨折伴复视患儿,通过眼眶CT观察患儿骨折部位、范围,并判断患儿眼外肌嵌顿情况。结果 20例患儿经CT检查,均为单纯眶壁骨折,18例为内侧壁和下壁骨折,患儿症状是复视,... 目的分析20例儿童眶壁骨折伴复视临床表现。方法抽取20例(24只眼)眶壁骨折伴复视患儿,通过眼眶CT观察患儿骨折部位、范围,并判断患儿眼外肌嵌顿情况。结果 20例患儿经CT检查,均为单纯眶壁骨折,18例为内侧壁和下壁骨折,患儿症状是复视,并伴运动障碍等视功能障碍症状。对于正前方及阅读位无明显复视;眼球运动障碍中,13例患儿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出院时,其中19例患儿复视现象彻底消失,1例患儿在出院时其眼球活动还不到位,在1个月之后复诊时可见眼球活动基本上到位。结论儿童眶壁骨折会造成复视、运动障碍等障碍,临床需掌握儿童眶壁骨折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壁骨折 复视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水肿给予激光疗法加用雷珠单抗的综合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贾秋菊 刘祥龙 付爽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给予激光疗法加用雷珠单抗的综合效果。方法将该院2013年4月—2016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12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人。研究组先实施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而后给... 目的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给予激光疗法加用雷珠单抗的综合效果。方法将该院2013年4月—2016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12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人。研究组先实施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而后给予激光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VAcc)、CMT、视网膜新生血管(RNV)渗漏面积的变化情况。而后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VAcc、CMT、RNV渗漏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均比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各指标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显著更优(P<0.05)。研究组1人结膜下微量出血、1人角膜轻度擦伤,不良反应率3.28%,对照组1人结膜下微量出血,不良反应率1.64%。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并发症患者未实施干预即自行痊愈。结论糖尿病黄斑水肿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并激光疗法疗效确切,可显著恢复视力、消除黄斑水肿及RNV渗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激光光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