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微导管血流储备分数联合紫杉醇药物球囊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张燕 梅立冬 耿爽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分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采取压力微导管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联合紫杉醇药物球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 目的分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采取压力微导管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联合紫杉醇药物球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7月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应用压力微导管FFR联合紫杉醇药物球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心功能、靶血管狭窄程度、靶血管直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平均支架植入数量为(0.87±0.12)个、对比剂应用量为(182.24±1.51)mL、手术时间为(51.63±1.37)min,均少于对照组的(1.56±0.25)个、(258.27±1.45)mL、(65.61±1.4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94、256.805、50.099,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靶血管直径均高于对照组,靶血管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微导管FFR联合紫杉醇药物球囊应用在PCI治疗中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微导管血流储备分数 紫杉醇药物球囊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