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护理干预在核医学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稳定患者情绪的作用分析
1
作者 李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36-138,共3页
针对核医学检查患者护理方案予以分析,就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所获得收益予以对比。方法:本研究所选入的各个患者均需要实施核医学检查,全部数量选择100例,其研究所纳入时间为二零二一年七月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加以分组... 针对核医学检查患者护理方案予以分析,就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所获得收益予以对比。方法:本研究所选入的各个患者均需要实施核医学检查,全部数量选择100例,其研究所纳入时间为二零二一年七月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加以分组研究,其中,入院时间为偶数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针对患者开展基础护理工作,其余患者视为观察组成员,纳选基于优质状态下的护理干预模式,就组间相关指标加以对比。结果:(1)核医学检查患者在经过护理前,其相关知识掌握统计参数无差异P>O.O5,观察组的核医学检查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其患者的项目原理统计参数、应用价值统计参数、检查后补液统计参数、注意事项统计参数相对于对照组,明显有所提升,其组间形成的差异性可被观察PO.O5。(2)核医学检查患者在经过护理前,其情绪统计参数无差异P>O.O5,观察组的核医学检查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其患者的焦虑情绪统计参数、抑郁情绪统计参数相对于对照组,明显有所下降,其组间形成的差异性可被观察PO.O5。(3)核医学检查患者在经过护理前,其体征观察参数无差异P>O.O5,观察组的核医学检查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其患者的收缩压观察参数、舒张压观察参数、心率观察参数相对于对照组,明显有所下降,其组间形成的差异性可被观察PO.O5。(4)观察组依从性(96.00%)高P<O.O5。结论:核医学检查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检查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核医学检查患者体征参数波动,患者护理依从性水平响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检查 优质护理干预 不良情绪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联合131I核素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郝珊瑚 纪立秋 +5 位作者 王治国 张彤 张文文 葛香妍 李根 张国旭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3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131I核素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TC患者120例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131I核素每次250 mCi,共3~5次,每次间隔4个月,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131I核素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TC患者120例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131I核素每次250 mCi,共3~5次,每次间隔4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platele,PLC)、淋巴细胞(lymphocyte,LC)]、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acetic transamine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15 min摄锝率(UR15)、唾液的最大排泄量(MS)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BC、ALT、AST、ALP、SCr及BUN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WBC、PLT及LC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WBC、PLT及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双侧腮腺UR15和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侧颌下腺UR15和MS治疗前比较略有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双侧腮腺UR15和M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近期生存质量(卡氏功能状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46/60),低于治疗组的90.00%(54/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131I核素可有效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能提高DTC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存质量,并能减轻131I核素化疗后引起的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分化型 黄芪注射液 131I核素 生存质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32)P-β射线致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的建立及损伤机制
3
作者 武晓丹 王治国 +1 位作者 战莹 张国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73-2179,共7页
背景: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坏死性溃疡,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对其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的:建立急性β射线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初步探究其损伤机制。方法:69只SD大鼠... 背景: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坏死性溃疡,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对其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的:建立急性β射线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初步探究其损伤机制。方法:69只SD大鼠随机分为30,45和^(60)Gyβ射线照射组(n=21)及对照组(n=6),采用^(32)P放射性核素对大鼠背部进行单次局部照射,对照组除不照射外其余操作与各照射组相同。造模后监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各照射组分别于照射后第7,15,30,45,60天各取3只大鼠切取皮肤组织观察损伤情况,包括皮肤外观、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透射电镜、TUNEL实验观察,另外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观察皮肤样本中Bcl-2、Bax及P53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照射后大鼠无意外死亡,体质量呈逐渐增加趋势;②大鼠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表皮层坏死、炎症细胞浸润、毛囊及附属器减少、胶原纤维断裂,以^(60)Gy、^(45)Gy表现明显,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升高,呈剂量依赖性;③电镜结果显示细胞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线粒体数量减少、空泡化以及核固缩,细胞凋亡程度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④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照射后皮肤组织P53及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弱,^(45)Gy、^(60)Gyβ射线组与30 Gyβ射线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0)Gyβ射线组与^(45)Gyβ射线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提示,^(32)P放射性核素^(45)Gy及^(60)Gy照射大鼠背部可成功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其机制与凋亡相关因子P53、Bax上调及Bcl-2下调有关,该模型可为放射性皮肤损伤预防治疗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P Β射线 SD大鼠 放射性皮肤损伤 动物模型 P53 BAX BCL-2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全身化疗失败后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
4
作者 纪立秋 郝珊瑚 +2 位作者 王治国 张文文 张国旭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921-927,共7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全身化疗失败后的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至2022年10月间我院核医学科收治的76例CRLM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全身化疗失败后的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至2022年10月间我院核医学科收治的76例CRLM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粒子植入肝转移灶疗效;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术前、术后差异;分析粒子植入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并分别比较左半结肠癌(left-side colon cancer,LSCC)、右半结肠癌(right-side colon cancer,RSCC)及直肠癌OS差异。结果:76例患者共133个肝转移灶,^(125)I粒子植入成功率为96.99%(129/133),术后6个月有效率80.62%,局部控制率89.92%。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和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3、5.015、2.221,P均<0.05)。76例患者粒子植入术后中位OS为26.25个月(范围为7.9~55个月);LSCC、RSCC及直肠癌粒子植入术后中位OS分别为32个月(范围为8.5~55个月)、21个月(范围为7.9~35个月)、26.5个月(范围为8.2~42.2个月),总OS比较:LSCC肝转移较RSCC和直肠癌显著延长(χ^(2)=10.42,P=0.005 5);进一步分析KRAS野生型亚组,LSCC肝转移亦较RSCC和直肠癌OS显著延长(χ^(2)=4.564,P=0.010 21)。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对全身化疗失败后的不能手术的CRLM进行了安全有效的补救治疗,LSCC肝转移患者^(125)I粒子植入术后整体生存率明显高于RSCC及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特别对于KRAS野生型的LSCC肝转移患者总生存率显著较RSCC及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内放射治疗 姑息治疗 结直肠癌肝转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POEMS综合征放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的疗效
5
作者 陆国秀 郝珊瑚 +1 位作者 刘艳清 张国旭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POEMS综合征放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123例临床高度怀疑POEMS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最终纳入25例患者,经临床及病...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POEMS综合征放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123例临床高度怀疑POEMS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最终纳入25例患者,经临床及病理确诊POEMS综合征21例,惰性淋巴瘤1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21例POEMS综合征患者分为单纯放化疗组(n=12)和放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组(n=9),分析两组患者PET/CT影像特点、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VEGF、白细胞介素6(IL-6)、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1例POEMS综合征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多发性神经病变与单克隆浆细胞增殖性改变,皮肤病变10例。^(18)F-FDG PET/CT显像21例患者94个部位形态或代谢异常,SUV_(max)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性(r=0.590,P=0.005),而SUV_(max)与FT3、FT4、TSH、IL-6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随访55.5±17.6月,治疗后VEGF水平较治疗前基线水平降低(1670.7±309.1 pg/mL vs2051.0±458.8 pg/mL,P<0.05);放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与单纯放化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2)。结论PET/CT显像联合血清VEGF水平检测可作为POEMS综合征诊断、活动度监测及预后评估的无创方法,自体干细胞联合放化疗未明显延长POEMS综合征的中位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自体干细胞治疗 标准化摄取值 PET/CT显像 单克隆增殖性疾病 多发性神经病变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中偶然发现甲状腺摄取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战莹 郝珊瑚 +3 位作者 武晓丹 焦婷婷 张国旭 王治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3-45,55,共4页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患者中偶然发现甲状腺摄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科因怀疑各种非甲状腺病变而进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817例患者的图像,其中245例(8.7%)甲状腺^(18)F-FDG摄取增加,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计算最大标...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患者中偶然发现甲状腺摄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科因怀疑各种非甲状腺病变而进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817例患者的图像,其中245例(8.7%)甲状腺^(18)F-FDG摄取增加,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进一步检查、检验、手术及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在245例甲状腺^(18)F-FDG摄取增加患者中84例(34.3%)呈弥漫性摄取,161例(65.7%)呈局灶性摄取。所有经进一步检查的弥漫性摄取患者均被诊断为良性疾病,而接受病理诊断的49例局灶性摄取的患者中29例(59.2%)为良性病变,20例(40.8%)为恶性病变。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患者的SUV_(max)值分别为8.92±6.60和5.57±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18)F-FDG PET/CT检查中偶然发现甲状腺摄取的患者中,弥漫性摄取通常伴有良性甲状腺疾病,而局灶性摄取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评估,更有利于提高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氟代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18F-NaF PET/CT显像与99mTc-MDP SPECT骨显像对乳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石庆学 许欣茹 +4 位作者 郭佳 左峰 张宗鹏 张国旭 王治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18F-NaF PET/CT显像与99mTc-MDP SPECT显像对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在2周内行18F-NaF PET/CT显像与99mTc-MDP SPECT显像,以病理结果、X线... 目的:探讨18F-NaF PET/CT显像与99mTc-MDP SPECT显像对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在2周内行18F-NaF PET/CT显像与99mTc-MDP SPECT显像,以病理结果、X线、CT、MRI、临床随访等综合评价为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共检出病灶209处,其中29例患者的184处病灶最终确诊为骨转移灶,18F-NaF PET/CT诊断出全部29例骨转移患者,另误诊1例;99mTc-MDP SPECT确诊其中27例患者有骨转移,误诊2例,漏诊2例。以病例数为统计对象比较18F-NaF PET/CT与99mTc-MDP SPECT诊断效能,18F-NaF PET/C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0%、83.33%、96.67%、100.00%、97.14%,99mTc-MDP SPECT全身骨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10%、66.67%、92.86%、66.67%、8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灶数为统计对象比较18F-NaF PET/CT与99mTc-MDP SPECT诊断效能,18FNaF PET/C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8.91%、72.00%、96.29%、90.00%、95.69%,99mTcMDP SPECT全身骨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7.50%、60.00%、94.15%、39.47%、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NaF PET/CT显像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效能优于99mTc-MDP SPECT全身骨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骨肿瘤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治疗放疗后盆腔局部复发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对肿瘤标志物血清SCC-Ag、CE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纪立秋 郝珊瑚 +5 位作者 王治国 张文文 葛香妍 李根 王有超 张国旭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435-3440,共6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放疗后盆腔局部复发宫颈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血清SCC-Ag、CE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21例2016年06月至2019年01月于本院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放疗后盆腔内局部复发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放疗后盆腔局部复发宫颈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血清SCC-Ag、CE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21例2016年06月至2019年01月于本院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放疗后盆腔内局部复发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经CT引导植入125I粒子,术后随访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观察其并发症,通过Log rank检验和Cox回归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评价^(125)I粒子治疗前后血清SCC-Ag、CEA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21例患者共28个病灶近期局部控制率为85.71%(24/28)、有效率为57.14%(16/28),初始临床分期Ⅱ期(n=13)、Ⅲ期(n=8)有效率分别为69.23%(9/13)、3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2,P=0.012 <0.05);疼痛缓解及下肢水肿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6.19%、73.68%。中位局部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3.5~2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3.5~31)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结果显示局部复发肿块大小、复发部位是影响生存期的主要因素,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2.473(P=0.042 <0.05)、1.352(P=0.014 <0.05)。复发肿块直径<3 cm及≥3 cm病例中,LPFS时间分别为9.7、6.8个月(χ2=6.364,P=0.026 <0.05),中位OS分别为15.6、10.5个月(χ2=7.152,P=0.028 <0.05);盆壁复发患者与中央型复发患者的LPFS时间分别为10.2和7.1个月(χ2=6.163,P=0.021 <0.05),中位OS分别为9.6和13.2个月(χ2=9.254,P=0.009 <0.01);<3 cm的中央型复发与≥3 cm的盆壁复发患者的LPFS时间分别为9.35和8.93个月(χ2=1.163,P=0.079> 0.05)。肿瘤标志物血清SCC-Ag、CEA水平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SCC-Ag≤3.5 ng/mL组中位LPFS明显高于SCC-Ag> 3.5 ng/mL组,Ⅲ期宫颈癌患者SCC-Ag水平高于Ⅱ期患者(P均<0.05)。粒子脱落发生率为19.05%(4/21),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放疗后盆腔局部复发宫颈癌近期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盆腔局部复发 宫颈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18F-FDG、18F-NaF PET/CT及心脏CT血管成像联合显像对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及评估 被引量:5
9
作者 陆国秀 郝珊瑚 +1 位作者 王治国 张国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18F-NaF PET/CT及心脏CT血管成像(CTA)联合影像对2型糖尿病(T2DM)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动脉斑块的诊断效能,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08例,包... 目的探讨18F-FDG、18F-NaF PET/CT及心脏CT血管成像(CTA)联合影像对2型糖尿病(T2DM)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动脉斑块的诊断效能,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08例,包括CAD患者34例,CAD+T2DM患者74例,依次接受CTA、18F-FDG、18F-NaF PET/CT检查,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以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CS)、斑块总体积(TPV),非钙化斑块体积(NPV)、低CT衰减斑块体积(LAP)、SUVmax与靶本比(TBR)的相关性。结果18F-NaF对冠状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高于18F-FDG;T2DM伴CAD患者冠状动脉受累血管节段数、狭窄程度、CCS、TPV、NPV、LAP、TBR、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均较CAD组高。SUVmax与血管狭窄程度、LAP及TBR均呈正相关,而TBR还与TPV、NCP及LAP呈正相关。结论18F-NaF、18F-FDG PET/CT分子探针联合CTA可视化动脉斑块显像,对冠状动脉斑块具有较高的定性及定量诊断价值;18F-NaF较18F-FDG更敏感地反映细胞代谢情况;冠状动脉斑块的能量代谢与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相关,可反映斑块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脏CT血管成像 18F-氟化钠 18F-脱氧葡萄糖 靶本比
下载PDF
^(18)F-PSMA-1007 PET/CT与^(18)F-FDG PET/CT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婷婷 郝珊瑚 +2 位作者 王治国 张文文 张国旭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369-373,379,共6页
目的:比较^(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标记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融合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PET/CT)、^(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核医... 目的:比较^(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标记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融合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PET/CT)、^(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18)F-PSMA-1007 PET/CT及^(18)F-FDG PET/CT显像检查。采用ROC曲线分析两种方法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对骨转移灶的诊断阈值和诊断效能的差异;采用加权Kappa检验分析两位医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30例患者阳性病灶共215个,前列腺癌原发病灶30个、骨转移灶185个。^(18)F-PSMA-1007和^(18)F-FDG PET/CT显像前列腺癌原发病灶、骨转移灶SUV_(max)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96和0.81、0.93。^(18)F-PSMA-1007和^(18)F-FDG PET/CT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4.62%、66.67%、98.32%、37.50%、93.33%和82.35%、50.00%、97.47%、10.81%、81.02%,两种方法在敏感度、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8)F-PSMA-1007 PET/CT是原发性前列腺癌骨转移良好的诊断工具,对前列腺骨转移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性高于^(18)F-FDG PET/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脱氧葡萄糖 前列腺癌 骨转移 PET/CT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沉积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治国 战莹 +2 位作者 张国旭 武晓丹 霍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5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共37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2例,年龄(70.51±6.57)岁。对所有患者行碳-11标记的匹兹堡化合物B(11C-PIB...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共37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2例,年龄(70.51±6.57)岁。对所有患者行碳-11标记的匹兹堡化合物B(11C-PIB)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显像,计算全脑平均标准化摄取值比(SUVR)并以1.5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Aβ沉积阴性组和Aβ沉积阳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并检测血浆Aβ水平。采用SPSS 18.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β沉积阳性组中的MCI患者在总体认知水平、记忆功能和执行能力方面的表现较差,11C-PIB PET-CT显像的SUVR与总体认知水平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记忆功能负相关(r=-0.362,P<0.05;r=-0.403,P<0.05),与执行功能、视觉空间功能和语言功能无明显相关性(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β沉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总体认知水平和记忆功能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I患者的认知功能衰退与Aβ沉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Β淀粉样蛋白 匹兹堡化合物
下载PDF
脑^(18)F-FDG PET/CT显像对脑癫痫灶的定位及定侧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郝珊瑚 武晓丹 +2 位作者 王治国 战莹 张国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4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脑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扫描(PET/CT)显像对脑癫痫灶的定位以及定侧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7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69例,分别行脑^(18)F-FDG发作间期PET/CT显像、磁共... 目的探讨脑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扫描(PET/CT)显像对脑癫痫灶的定位以及定侧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7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69例,分别行脑^(18)F-FDG发作间期PET/CT显像、磁共振成像(MRI)及脑电图(EEG)检查,并与术中脑电监测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69例癫痫病灶切除患者中,PET/CT定位及定侧准确率分别为62.3%(43/69)、78.3%(54/69)。其中,PET/CT定位单纯颞叶病灶43例,经术中脑电监测及手术病理证实定位一致36例,准确率为83.7%(36/43),定侧一致37例,准确率为86.0%(37/43),均高于非颞叶病灶定位以及定侧准确率[26.9%(7/26)、65.4%(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T/CT对于脑癫痫的定侧准确率[78.3%(54/69)]明显高于定位准确率[62.3%(4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定位准确率为42.0%(29/69),EEG定位准确率为44.9%(31/69)。PET对脑癫痫的定位准确率高于MRI及EEG(χ~2=5.692、4.196,均P <0.05)。结论脑^(18)F-FDG PET/CT显像对癫痫灶的定位价值远高于MRI及EEG常规检查手段,尤其在颞叶癫痫的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扫描 磁共振成像 脑电图
下载PDF
伴区域淋巴结或合并远处转移的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曾萧贤 张文文 +4 位作者 纪立秋 李根 王有超 郝珊瑚 张国旭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4期4256-4261,共6页
目的:评估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伴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患者肿瘤大小、肿瘤相关标志物Tg值的变化,以及短期疗效与肿瘤体积大小、增强扫描强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评估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伴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患者肿瘤大小、肿瘤相关标志物Tg值的变化,以及短期疗效与肿瘤体积大小、增强扫描强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7月42例经由病理与影像证实的RAIR-DTC伴淋巴结或合并远处转移的住院患者,均行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患者术前行CT增强扫描及计算强化程度,并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测量肿瘤体积。术后2、6、12个月参照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ⅠST 1.1标准)联合骨转移瘤MDA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2、6、12个月的局部缓解率分别为97.62%(41/42)、88.10%(37/42)、85.71%(36/42)。其中3例声嘶、4例咳嗽的患者症状均较前明显缓解,8例患者术后NRS疼痛评分(2.00±1.07)较术前(4.88±0.83)明显下降(P<0.001)。治疗后2、6、12个月复查病灶体积分别为(4.44±1.57)cm3、(4.20±1.70)cm3、(4.23±1.77)cm3,均较术前基线水平(6.87±1.67)cm3明显减小(t值:9.466、9.923、7.556,均P<0.05)。治疗后2、6、12个月复查Tg值水平分别为15.95(5.45,73.93)μg/L、8.90(2.20,39.21)μg/L、6.00(1.93,14.18)μg/L,均较术前基线水平53.50(20.94,222.92)μg/L明显降低(Z值:-5.258、-5.009、-4.987,均P<0.001)。肿瘤体积、CT强化程度是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结论: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RAIR-DTC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或合并远处转移的病灶局部控制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肿瘤体积小、强化程度高时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Ⅰ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RAIR-DTC 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基于18F-FDG PET/CT代谢活性指导下行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文文 郝珊瑚 +5 位作者 王治国 纪立秋 葛香妍 李根 王有超 张国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97-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代谢活性指导下行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肺内占位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320例患者根据是否有18F-FDG PET/CT图像引导将患... 目的:探讨基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代谢活性指导下行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肺内占位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320例患者根据是否有18F-FDG PET/CT图像引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160例患者行单纯增强CT检查后肺穿刺活检,B组160例患者分别行18F-FDG PET/CT全身检查及增强CT检查,然后再根据病灶代谢情况,选择高代谢区进行穿刺活检。比较单纯增强CT引导下及18F-FDG PET/CT、增强CT两种显像方法联合18F-FDG高代谢区定位指导经皮穿刺肺活检对病理诊断结果 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等,以及与术后病理最终诊断或长期随诊(6月以上)的临床诊断一致性。结果:A组160例患者中,恶性病变115例,良性病变19例,诊断不明病变26例,诊断的灵敏度85.8%、特异度93.9%、准确率87.2%、B组160例患者中,恶性病变132例,良性病变21例,诊断不明病变7例,诊断的灵敏度95.8%、特异度100%、准确率98.2%、两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组患者并发症中出现肺内少量出血28例,少量气胸32例(3例出现临床症状,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后气胸吸收),大咯血3例,空气栓塞1例,B组并发症中肺内少量出血16例,少量气胸20例,无大咯血及空气栓塞出现;两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所获得诊断与最终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0.747),两者联合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0.862)。结论:基于PET/CT代谢活性指导下行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对肺内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可降低出血、气胸、大咯血及空气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活组织检查 针吸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下载PDF
成人颞叶癫痫患者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与术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玲玲 陈宇峰 +4 位作者 郭佳 王治国 战莹 武晓丹 张国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颞叶癫痫患者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3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且颞叶均为阳性表现,并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颞叶... 目的:探讨成人颞叶癫痫患者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3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且颞叶均为阳性表现,并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颞叶癫痫患者62例,其中女22例,男40例,年龄范围18~58岁,平均(31.48±10.48)岁,按照病灶的数目(单发/多发)、侧别(单侧大脑半球/双侧大脑半球)将PET/CT图像分为单侧单发低代谢病灶组(病灶仅存在于单侧大脑半球颞叶中)、单侧多发低代谢病灶组(病灶存在于颞叶及其他同侧非颞叶中)、双侧多发低代谢病灶组(病灶分布于双侧颞叶或一侧颞叶与对侧非颞叶中),术后随访12~55(30.50±13.42)月,中位随访时间28.5月,根据Engel分级分为疗效满意组(EngelⅠ)45例和疗效不满意组(EngelⅡ+EngelⅢ+EngelⅣ)17例,对两组患者PET/CT图像中病灶的数目、侧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出18F-FDG PET/CT图像的代谢改变图型与成人颞叶癫痫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显示病灶的数目、侧别单因素分析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2,进而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的数目与预后具有很强的相关性(OR=7.219,95%CI:0.339~8.676,P=0.008),而病变的侧别与预后不具有相关性(OR=1.714,95%CI:1.691~30.809,P=0.515)。结论: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可用于预测成人颞叶癫痫患者的术后疗效,单发低代谢病灶的患者手术疗效较好,低代谢病灶的数目是手术预后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多系统性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艳清 陆国秀 +1 位作者 郝珊瑚 张国旭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591-2595,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多系统性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20年04月期间于我科行PET/CT检查,并经病理及随访证实的结节病患者38例。结果:38例患者均可见纵隔及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合并颈部、锁...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多系统性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20年04月期间于我科行PET/CT检查,并经病理及随访证实的结节病患者38例。结果:38例患者均可见纵隔及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合并颈部、锁骨上窝淋巴结增大者21例,合并腹腔淋巴结增大者15例,伴有肺内病变者32例,肝脏受累3例,脾脏受累3例,心肌受累1例,2例伴有皮下结节,骨骼受累2例,肌肉受累3例,以上病变FDG摄取均增高。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能够从代谢角度全面、无创的评价全身各器官受累情况,对多系统性结节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性结节病 ^(18)F-FDG PET/CT
下载PDF
寒区核应急医学救援发展现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月 司迎 +3 位作者 张国旭 王治国 魏峰 邢登祥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34-436,共3页
随着核工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的军事领域内发生核战争的风险逐渐加大,核安全形势日益严峻[1]。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突然、破坏范围广、急救任务重、致伤因素复杂以及伤员批量产生等特点[2]。特别在寒区,较特殊的战场环境,核应急医... 随着核工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的军事领域内发生核战争的风险逐渐加大,核安全形势日益严峻[1]。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突然、破坏范围广、急救任务重、致伤因素复杂以及伤员批量产生等特点[2]。特别在寒区,较特殊的战场环境,核应急医学救援更是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为提高寒区核应急医学救援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本文对寒区核应急医学救援的现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 核辐射 医学救援 灾难医学
下载PDF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临床指标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期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帆 张国旭 +5 位作者 刘秀婷 王吉刚 刘彦琴 佟丹江 刘景华 周凡 《新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的代谢参数及临床指标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期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4例DLBCL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中期评估结果,比较不同临床指标[β_(2)-微球蛋白(β_(2)-...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的代谢参数及临床指标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期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4例DLBCL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中期评估结果,比较不同临床指标[β_(2)-微球蛋白(β_(2)-MG)、双表达、三表达、Ann Arbor分期、淋巴瘤国际预后评分(IPI)、多维尔5分法(D5PS)评分]和^(18)F-FDG 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病灶累及部位SUV_(max)的总和(SUV_(max)sum)、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和SUV_(max)下降幅度(△SUV_(max))]中达完全缓解(CR)者所占比例的差异,应用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临床指标对DCBCL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并对SUV_(max)与β_(2)-MG、Ann Arbor分期和IP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β_(2)-MG>2.3 mg/L、Ann Arbor分期Ⅲ/Ⅳ期、IPI>2分、SUV_(max)>17.00和SUV_(max)sum>38.60者达CR的比例较低;疗效达CR者△SUV_(max)大于未达CR者(P均<0.05)。Cox单因素分析显示,β_(2)-MG、Ann Arbor分期、IPI评分、双表达、三表达、SUV_(max)sum及D5PS评分均与DLBCL患者2年PFS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HR=4.486,P=0.001)为DLBCL患者2年PFS的独立危险因素,D5PS评分1~3分(HR=0.256,P<0.001)为DLBCL患者2年PFS的独立保护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SUV_(max)与β_(2)-MG(r_(s)=0.348,P=0.001)、Ann Arbor分期(r_(s)=0.236,P=0.022)和IPI评分(r_(s)=0.305,P=0.003)均有关。结论^(18)F-FDG PET/CT的代谢参数与临床指标相关,Ann Arbor分期和D5PS可作为DLBCL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病灶累及部位最大标准化摄取值的总和 多维尔5分法
下载PDF
基于PET/CT图像的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戴盈欣 吴锐先 王治国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3期79-83,共5页
目的提取PET图像梯度信息,得到满足肿瘤生物靶区准确分割的自适应阈值,提高图像分割的准确性。方法本文通过对PET图像的数据进行分析,取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最大的点作为肿瘤区域的中心点,再取其八个方向的SUV值... 目的提取PET图像梯度信息,得到满足肿瘤生物靶区准确分割的自适应阈值,提高图像分割的准确性。方法本文通过对PET图像的数据进行分析,取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最大的点作为肿瘤区域的中心点,再取其八个方向的SUV值,结合图像处理算法中二次偏导数能够反映图像边界信息的特点,对其进行两次梯度运算,得到八个方向上最优的边界阈值,并取八个阈值的平均值作为图像分割的自适应阈值。比较使用本文提出的自适应阈值与传统的SUV=2.5和40%SUV_(max)两种阈值分别分割图像时的相似性和灵敏性。结果本文基于区域的精度性评价测量方法,提出了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其Dice相似性指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的平均值为85.26%,分割真阳率(True Positive Rate,TPR)的平均值为82.31%,较阈值为SUV=2.5时分别提高了15.14%和17.36%,较阈值为40%SUV_(max)时分别提高了11.97%和12.47%。依据三种阈值分割算法得到图像的相似性和灵敏性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F=81.02、F=217.21,P<0.01)。结论本研究提出的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可以提高PET/CT图像肿瘤分割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图像 靶区勾画 自适应阈值 形状相似性指数 分割真阳率
下载PDF
GABAa/BZ受体示踪药物碳11-氟马西尼的全自动合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庆学 左峰 +3 位作者 郭佳 武晓丹 王治国 张国旭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12期2232-2234,共3页
目的:建立方便的全自动化生产A型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a/BZ)受体示踪药物碳11-氟马西尼(^(11)C-FMZ)的方法,以满足癫痫患者定位诊断需要。方法:采用11C-Triflate-CH3与0. 5 mg去甲基氟马西尼在1. 0 mg氢化钠催化下,0℃恒温反应5 min... 目的:建立方便的全自动化生产A型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a/BZ)受体示踪药物碳11-氟马西尼(^(11)C-FMZ)的方法,以满足癫痫患者定位诊断需要。方法:采用11C-Triflate-CH3与0. 5 mg去甲基氟马西尼在1. 0 mg氢化钠催化下,0℃恒温反应5 min,反应混合液经半制备HPLC分离后再通过Sep-Pak C_(18)分离柱进行固相萃取得到注射液,随后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合成及分离产物时间从加速器轰击结束开始共(60±5) min,放化产率经过衰减校正后为(45±5)%(n=20),化学纯度大于95%,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9%。产品的无菌及无热原要求均符合规定。结论:实现了11C-FMZ注射液的全自动生产,优化了工艺,提高了标记率,保证了生产的可行性和重现性,满足了临床应用需要,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碳11-氟马西尼 ^11C-Triflate-CH3 全自动合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