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指标水平、骨密度检验及其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韩笑 赵汐渟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5期118-120,124,共4页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代谢指标水平、骨密度进行检验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68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系统为依据,将RA患者分为Ⅰ、Ⅱ...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代谢指标水平、骨密度进行检验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68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系统为依据,将RA患者分为Ⅰ、Ⅱ、Ⅲ、Ⅳ级,选取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级别RA患者及对照组的血清骨代谢指标[25-羟基维生素D(25-OHVD)、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及N端中段骨钙素(N-MID)]水平,以及Ward三角区、股骨颈、腰椎L1~4正位骨密度(BMD)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骨代谢指标水平和BMD的相关性。结果:Ⅱ、Ⅲ、Ⅳ级患者的N-MID、P1NP、25-OHV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β-CT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患者各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级RA患者的N-MID、P1NP、25-OHVD水平比较,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不同分级RA患者的β-CTX水平相比,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患者Ward三角区、股骨颈及腰椎BM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Ⅰ、Ⅱ级各部位BM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级RA患者的BMD水平比较,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MID、P1NP、25-OHVD水平均与BMD水平呈正相关(r>0.9,P<0.05),β-CTX水平与BMD水平呈负相关(r=-0.965,P<0.05)。结论:RA患者病情越严重,BMD水平越低,骨代谢指标的异常变化越明显,其中N-MID、P1NP、25-OHVD水平均与BMD水平呈正相关,β-CTX水平与BMD水平呈负相关,因此骨代谢指标可用于评价RA患者骨质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代谢 骨密度 检验 相关性
下载PDF
骨外科感染患者伤口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韩笑 赵汐渟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4期1-3,7,共4页
目的:分析骨外科感染患者伤口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沈阳市骨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212例伤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伤口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 目的:分析骨外科感染患者伤口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沈阳市骨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212例伤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伤口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212例患者共检出24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32株(54.32%)、革兰阳性菌110株(45.27%)、真菌1株(0.41%)。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超过80%),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及利福平的敏感性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均达到100%,对万古霉素、氯霉素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均超过7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100%,二者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的敏感性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均超过65%),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及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均超过70%),二者对亚胺培南、多黏菌素、哌拉西林的敏感性均较高。结论:骨外科伤口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常用的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耐药较普遍,二线药物也有一定的滥用现象。建议临床实践中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降低病原菌耐药性,保证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科 伤口感染 病原分布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下载PDF
CNV-seq在流产物遗传学检测中的应用及相关基因的富集分析
3
作者 李金玲 贾若 +2 位作者 刘东东 柳爱华 李妍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37-541,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二代测序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技术(CNV-seq)在流产物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意义未明的CNVs变异在流产物病因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沈阳市妇幼保健院因胚胎停育或自然流产,自愿行流产物分... 目的 探讨基于二代测序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技术(CNV-seq)在流产物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意义未明的CNVs变异在流产物病因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沈阳市妇幼保健院因胚胎停育或自然流产,自愿行流产物分析的患者178例,对绒毛或皮肤组织进行DNA提取和CNV-seq检测。对临床意义未明的CNVs变异涉及的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178例流产物样本中,致病性CNVs 93例(93/178,52.25%),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占46.63%,结构异常占5.62%。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致病性CNV与非致病性CN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染色体数目异常中45,X (16.87%)、69,XNN (12.05%)和47,XN,+16 (12.05%)的发病率位列前三位,双重三体7例,三重三体1例,结构异常中共检出综合征10例。KEGG显著富集的是Pantothenate and CoA biosynthesis (P=0.001),GO显著富集的是MHC class I protein binding I (GO:0042288,P=9.04E-05)。结论 半数以上流产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CNV-seq利于发现罕见的综合征。对临床意义未明的CNVs涉及的基因进行富集可为寻找流产物标记基因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测序 拷贝数变异 流产物 富集分析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陈希 金宏飞 +1 位作者 吴青 刘静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5年5月至2021年12月行allo-HSCT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5年5月至2021年12月行allo-HSCT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BV-DNA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2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差异。分析EBV-DNA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EBV-DNA感染率和病毒载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CD3~+CD4~+T淋巴细胞与CD4~+/CD8~+比值在研究组EBV阳性组患者中含量低于EBV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5)。研究组EBV阴性组与EBV阳性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主要分布在20%~<40%,2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9,P=0.010),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9,P=0.870)。研究组EBV阳性组CD4~+/CD8~+比值主要分布在0.6~<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7,P=0.006)。EBV-DNA病毒载量与CD3~+CD8~+T淋巴细胞含量呈正相关(P<0.01),与CD4~+/CD8~+比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allo-HSCT患者活动性EBV感染与T淋巴细胞亚群关系密切,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allo-HSCT患者EBV感染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EB病毒 巨细胞病毒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关莹莹 李云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8期61-63,共3页
目的研究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采取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64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别进行单一血常规、全血CRP及联合检验。检测分析患者白细胞计数(WBC)及CRP水平,对比分析单一血常规、全血CRP及联合检验的... 目的研究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采取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64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别进行单一血常规、全血CRP及联合检验。检测分析患者白细胞计数(WBC)及CRP水平,对比分析单一血常规、全血CRP及联合检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患者WBC、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参考数值。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为87.50%,明显高于单一血常规、全血CRP的59.38%、6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血常规检验阳性检出率59.38%与单一全血CRP的64.0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采取全血CRP配合血常规检验效果理想,于细菌性感染性病症筛查中具重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rCIM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亚萌 胡晓芳 +2 位作者 刘明聪 郑思涵 万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87-493,共7页
目的研究快速碳青霉烯灭活试验(rapi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rCIM)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ase-producing Enterobacteriaceae,CPE)的临床价值。方法rCIM是将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 目的研究快速碳青霉烯灭活试验(rapi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rCIM)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ase-producing Enterobacteriaceae,CPE)的临床价值。方法rCIM是将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美罗培南纸片孵育,离心所得上清液与指示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进行二次孵育,并用浊度仪记录指示菌株ATCC25922的生长。将2016年1月-2018年9月临床分离的55株CREs,采用rCIM检测碳青霉烯酶,以PCR结果为金标准,同CNPt-Direct和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mCIM)进行比较。并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5月临床分离的48株CREs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回顾性分析中,rCIM检测碳青霉烯酶的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97.1%、100%,高于mCIM和CNPt-Direct试验。rCIM与基因测序结果比对,一致性Kappa值为0.961。前瞻性研究中,rCIM检测碳青霉烯酶的灵敏性为96.4%,特异性为95%,一致性Kappa值为0.914。结论rCIM是一种快速(<3h)、经济、简便、可靠的筛选CPE菌株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酶 rCIM和mCIM CNPt-Direct试验
下载PDF
miR⁃492表达下调促进CD44介导的恶性胶质瘤细胞迁移
7
作者 孙高远 王振 +1 位作者 石佐林 郝广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目的:探讨miR⁃492对恶性胶质瘤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iRNA芯片检测恶性胶质瘤组织中miRNAs的表达谱,real time RT⁃PCR验证miR⁃492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用miR⁃492 mimics转染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87细胞,Transwell试... 目的:探讨miR⁃492对恶性胶质瘤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iRNA芯片检测恶性胶质瘤组织中miRNAs的表达谱,real time RT⁃PCR验证miR⁃492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用miR⁃492 mimics转染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87细胞,Transwell试验检测U87细胞迁移能力;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miR⁃492的下游靶基因并在U87细胞中验证;Western Blot检测恶性胶质瘤中白细胞分化抗原44(CD44)蛋白的表达,并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恶性胶质瘤组织中miR⁃492和CD44的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恶性胶质瘤组织中miR⁃492表达下调。miR⁃492 mimics转染可抑制U87细胞转移,同时降低CD44的表达;恶性胶质瘤组织中miR⁃492和CD44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我们鉴定了miR⁃492及其靶分子CD44作为对恶性胶质瘤转移有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miR⁃492有望成为恶性胶质瘤的一个有前途的新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92 白细胞分化抗原44 迁移 恶性胶质瘤
原文传递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8
作者 任微 丁雪 +2 位作者 赵汐渟 褚美玲 王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2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给予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5-2021年检出的432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培养阳性样本为研究对象,实施病原菌鉴定,对病原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432份中枢... 目的探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给予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5-2021年检出的432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培养阳性样本为研究对象,实施病原菌鉴定,对病原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432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样本,黏质沙雷菌、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群及铜绿假单胞菌为分离率最高的三种,分别为59株(13.66%)、56株(12.96%)、51株(11.81%),其他菌株占比依次降低。对多种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可见,其对头孢类药物、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红霉素、青霉素G等药物均具有较高耐药性。结论黏质沙雷菌、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群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其中大部分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一定耐药性,故建议在相关疾病治疗及用药中,充分了解脑脊液病原学及相关耐药性,继而提升临床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原菌 脑脊液 耐药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与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俞欢欢 胡冰涛 万楠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5期343-344,348,共3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与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并选取同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与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并选取同期体检人群70例纳入健康组。糖尿病组患者根据其HbA1c水平分为糖尿病A组(6%~8%,n=51)与糖尿病B组(8%~12%,n=50)。比较各组CA19-9、CA12-5及CY21-1等指标水平,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与HbA1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B组CA19-9、CY21-1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A组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A组与健康组CA19-9、CY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试者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CY21-1水平与HbA1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CY21-1水平与HbA1c水平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肿瘤标志物 糖类抗原19-9 糖类糖原12-5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糖化血红蛋白A1C
下载PDF
NT-proBNP与可溶性ST2评估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价值
10
作者 洪岩 曲冬颖 李鸿飞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探讨氨基端前脑钠素(NT-proBNP)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浓度评估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01至2021-12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住院的22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资料,检测不同类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 目的探讨氨基端前脑钠素(NT-proBNP)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浓度评估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01至2021-12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住院的22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资料,检测不同类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NT-proBNP和可溶性ST2浓度,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要症状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145例,占63.6%,其次症状为心律失常(78例,34.2%),其他(5例,2.2%);(2)将患者按照心功能Ⅰ、Ⅱ、Ⅲ~Ⅳ级分组,比较其入院时血浆NT-proBNP和可溶性ST2浓度,发现NT-proBNP和可溶性ST2浓度Ⅰ级组和Ⅱ级组分别与Ⅲ~Ⅳ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级组与Ⅱ级组组间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溶性ST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先天性心脏病组和心律失常组比较入院血浆NT-proBNP浓度和可溶性ST2浓度,Ⅰ级组的NT-proBNP浓度、可溶性ST2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组的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级组的可溶性ST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组的NT-proBNP浓度、可溶性ST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和可溶性ST2浓度在评估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时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溶性ST2浓度与心功能分级和心肌损伤程度相关性良好,且特异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心脏病 NT-PROBNP 可溶性ST2 意义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和尿转铁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超 何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转铁蛋白(UTRF)对糖尿病肾病(D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收治的48例DN患者作为DN组,同时选取50例单纯糖尿病(DM)患者作...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转铁蛋白(UTRF)对糖尿病肾病(D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收治的48例DN患者作为DN组,同时选取50例单纯糖尿病(DM)患者作为DM组。比较2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胱抑素C(Cys-C)、尿酸(UA)、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β2-MG以及UTR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N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ys-C、β2-MG和UTRF对DN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Cys-C、β2-MG、UTRF水平及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C和UTRF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3.222、16.138,95%CI分别为1.025~10.132、5.344~48.731,P分别为0.045、<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ys-C、β2-MG和UTRF对DN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Cys-C联合UTRF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09,95%CI为0.850~0.967,灵敏度为0.917,特异度为0.760)。结论Cys-C、β2-MG和UTRF水平均可反映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程度,Cys-C和UTRF是影响DN的独立危险因素,Cys-C、β2-MG和UTRF指标对DN均具有预测价值,其中Cys-C联合UTRF的诊断意义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尿Β2-微球蛋白 尿转铁蛋白 糖尿病肾病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液CRP,CREA,ALB,IL-6水平检测对疾病预后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闫美田 郑雨桐 +4 位作者 孙艳美 栾亮 刘静 田笑 万楠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以及血液指标联合检测在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3月在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的145例COVID-19确诊患者,根据出院预后状况分为治愈组(130例)和死亡组(15例),对两组患者的性...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以及血液指标联合检测在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3月在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的145例COVID-19确诊患者,根据出院预后状况分为治愈组(130例)和死亡组(15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血液中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酐(CREA)、清蛋白(ALB)、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相关检测指标对COVID-19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治愈组、死亡组患者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2,P>0.05),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1,P<0.05),LYMPH,CRP,CK-MB,CREA,ALB,IL-6和PCT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97.000~1907.000,均P<0.05),而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仅筛选出CRP,CREA,ALB和IL-6四项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RP,CREA,ALB,IL-6以及CRP+CREA+ALB+IL-6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978,0.881,0.950,0.979和0.988,敏感度分别为100%,86.7%,91.5%,100%和100%,特异度分别为93.8%,84.6%,86.7%,88.5%和95.4%。结论CRP,CREA,ALB和IL-6可以作为COVID-19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CRP+ALB+CRP+CREA联合检测能够提高COVID-19患者预后的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反应蛋白 肌酐 清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hs-CRP及血小板参数在不同TOAST分型中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赵雅 陈会生 郑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TOAST分型中的差异。方法收集北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确诊的25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TOAST分型中的差异。方法收集北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确诊的25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按TOAST病因分型进行分类,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者的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pletelet count,PLT)、血小板比积(thrombocytocrit,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按TOAST分型分为五类: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81例,心源性栓塞(cardioembolism,CE)型17例,小动脉闭塞(small-artery occlusion,SAO)型103例,其他原因(stroke of determined etiology,SOE)型4例及不明原因(stroke of undetermined etiology,SUE)型54例。病例组患者D-D,hs-CRP,PLT,MPV,PDW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656~5.554,均P<0.05)。不同TOAST亚型与对照组相比,四组的D-D,hs-CRP,PDW水平、SAO型与CE型的PLT水平以及CE型的PCT,MPV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208~5.216,均P<0.05)。不同TOAST亚型之间比较,CE型的D-D,PLT,PCT与其余三型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078~4.186,均P<0.05);LAA型与SAO型的D-D和hs-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86,P=0.022;|Z|=2.946,P=0.003)。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不同TOAST亚型D-D,hs-CRP和血小板参数水平存在显著差异。D-D,PLT和PCT指标可用于临床上早期预测CE亚型,D-D和hs-CRP可用于LAA与SAO亚型的早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TOAST分型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小板参数
下载PDF
PCR-HRM方法分析16S rRNA基因进行细菌鉴定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邱会茹 王佳琳 +2 位作者 薛文成 杨婧 任微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7-41,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16S rRNA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高分辨率熔解曲线(PCR-HRM)分析方法,用于快速鉴定临床常见感染细菌。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临床分离的167株常见细菌,选取16S rRNA三个高度保守区...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16S rRNA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高分辨率熔解曲线(PCR-HRM)分析方法,用于快速鉴定临床常见感染细菌。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临床分离的167株常见细菌,选取16S rRNA三个高度保守区域(V1,V3,V6)基因序列用于引物设计,在含有饱和荧光染料的体系中进行PCR-HRM分析以区分不同细菌种属。将167株实验菌分为葡萄球菌、链球菌、非发酵阴性杆菌以及其它常见临床分离菌四组进行实验,分别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PCR-HRM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对比,不一致的鉴定结果以测序为金标准。同时进行PCR-HRM方法鉴定临床常见病原菌的灵敏度、重复性和盲法验证试验。结果 PCR-HRM方法与MALDI-TOF MS对167株临床常见分离菌鉴定正确率分别为98.2%和97.0%,这两种方法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1.97,P=0.727>0.05)。PCR-HRM方法可检测2 pg/μl的模板浓度;将6株革兰阴性菌分成一式三份同时进行PCR-HRM重复性试验,同种实验菌的三份熔解曲线图完全聚类;其盲法验证实验准确率100%。结论该方法通过使用3对16S rRNA引物构造多重差异曲线可对临床常见细菌进行分类到属级甚至种级,且灵敏度高、特异度强,可以作为鉴定临床常见感染菌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细菌鉴定 高分辨熔解曲线 16S RRNA
下载PDF
中国沈阳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苗苗 王玉红 刘静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5-8,13,共5页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汉族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原沈阳军区总医院)入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 748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微...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汉族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原沈阳军区总医院)入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 748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微阵列芯片杂交方法检测患者氯吡格雷代谢相关的CYP2C19基因型。根据性别、年龄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R×C表资料的χ~2检验比较各组间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代谢相关的CYP2C19*1,*2,*3基因型,*2,*3等位基因频率,及氯吡格雷代谢型的分布差异。结果沈阳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1/*1,CYP2C19*1/*2,CYP2C19*1/*3,CYP2C19*2/*2,CYP2C19*3/*3和CYP2C19*2/*3发生率分别为41.7%,39.3%,5.8%,9.8%,0.4%和3.0%;CYP2C19*2,CYP2C19*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1.0%和4.8%;氯吡格雷快代谢型(EM),氯吡格雷中间代谢型(IM),氯吡格雷慢代谢型(PM)发生率分别为41.7%,45.1%和13.2%。根据性别分组,患者CYP2C19*2,*3等位基因,氯吡格雷代谢型,CYP2C19的6种基因型在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32~9.205,均P>0.05)。根据年龄分组<45岁,45~59岁,60~75岁,>75岁,患者CYP2C19*2,*3等位基因,CYP2C19的6种基因型在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718~48.772,均P≤0.001),氯吡格雷代谢型在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42,P=0.617)。结论沈阳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的6种基因型,CYP2C19*2,*3等位基因分布与沈阳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性别差异无关,与年龄分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代谢型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miR-155、HP及MPO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晓娜 张莹 韩笑 《武警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14-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miR-155、HP及MPO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11至2019-09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2例,其中39例处于发作期作为发作组,23例处于缓解期作为缓解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例作为健康组,对各...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miR-155、HP及MPO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11至2019-09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2例,其中39例处于发作期作为发作组,23例处于缓解期作为缓解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例作为健康组,对各组受试人员血清微小RNA-155(miR-155)、羟脯氨酸(HP)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与肺功能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发作组和缓解组HP、MPO、miR-155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均P<0.01),发作组HP(mg/L)、MPO(U/L)、miR-15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1.97±0.98 vs 1.49±0.73、757.28±111.63 vs 579.06±101.74、2.89±0.93 vs 2.02±0.83,均P<0.01);发作组和缓解组FVC、FEV1、FEV1/FVC、MMEF75/25、PEF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组(均P<0.01),发作组FVC(L)、FEV1(L)、FEV1/FVC(%)、MMEF75/25(L/s)、PEF(L/min)指标明显低于缓解组(2.63±0.92 vs 3.12±0.76、1.45±0.31 vs 1.87±0.30、59.26±14.25 vs 73.73±10.04、0.41±0.09 vs 0.73±0.08、138.95±15.06 vs 402.69±10.85,均P<0.01);FVC、FEV1、FEV1/FVC、MMEF75/25、PEF与HP、MPO、miR-155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miR-155、HP及MPO水平均与肺功能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微小RNA-155 羟脯氨酸 髓过氧化物酶 肺功能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并发心肌损伤的实验室及临床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雨桐 闫美田 +4 位作者 王兰 栾亮 刘静 田笑 万楠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85-91,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独立危险性因素,探讨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组织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13日~3月30日收治于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确诊为COVID-19的患者381例。通过超敏肌钙蛋白T水平将...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独立危险性因素,探讨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组织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13日~3月30日收治于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确诊为COVID-19的患者381例。通过超敏肌钙蛋白T水平将其分为心肌损伤组及非心肌损伤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资料及实验室数据,分析并发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分析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情况了解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组织的可能。结果与非心肌损伤组相比,心肌损伤组年龄较大,两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2,P=0.000),同时≥60岁年龄组的人数较多(χ^2=46.559,P=0.000)。临床分型方面,心肌损伤组主要以重型患者居多,非心肌损伤组以普通型患者居多,组内占比分别为53.38%和72.98%。各种实验室指标的异常程度均为心肌损伤组更高,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71~-4.881,χ^2=19.551585~186.858,U=-10.729~16.120,均P=0.000)。并发慢性心脏疾病、D-二聚体≥500ng/ml以及降钙素原≥0.05ng/ml为COVID-19患者并发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超敏肌钙蛋白T(HSTNT)、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4.91%,11.02%和5.25%,其中危重型患者异常情况更加突出,且异常者均以并发基础疾病的患者较多。将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者按照入院时病程天数进行分层,HSTNT异常人数在41~60天时达到人数高峰,而MYO及CK-MB异常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直接攻击心肌组织的可能性较小。但并发心肌损伤的COVID-19患者以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为主,常并发高血压、慢性心、脑血管和肺部疾病。同时并发慢性心脏疾病、D-二聚体以及降钙素原异常升高为COVID-19并发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有效评估COVID-19患者并发心肌损伤的可能性,对心、肺等重要脏器采取预防性保护治疗,从而有效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肌损伤 超敏肌钙蛋白T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独立危险因素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动态变化监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邰祺雯 胡晓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动态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的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除外并发肝肾功能障碍者),根据手术进程分为术前24h(对照组)、术后12,24,48...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动态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的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除外并发肝肾功能障碍者),根据手术进程分为术前24h(对照组)、术后12,24,48h和术后72h五组,提取血液样本采用Clauss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纤维蛋白原水平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结果手术前24h纤维蛋白原含量为3.55±1.042g/L。术后12h纤维蛋白原含量4.87±1.050g/L。术后24h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平均值为6.14±1.428g/L。术后48h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平均值为6.43±1.744g/L。术后72h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平均值为5.89±2.094g/L。术后各时间点检测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45~7.063,均P<0.05)。术后24h~72h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术后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7~6.146,均P<0.05)。术后48h至72h纤维蛋白原含量与术后24h相比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7~1.485,均P>0.05)。术后72h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术后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6,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应用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