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相关抗原LEA与CEA在大肠癌表达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莫志成 宋今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LEA 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 P法)检测117 例大肠癌组织和99例大肠非癌病变组织LEA(Large External Antigen) 与CEA 的表达状况。结果:LEA 在组织学... 目的:探讨LEA 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 P法)检测117 例大肠癌组织和99例大肠非癌病变组织LEA(Large External Antigen) 与CEA 的表达状况。结果:LEA 在组织学上诊断大肠癌的灵敏度为86 .3 % ,特异度为53.5% ,与CEA相比,灵敏度与CEA相似( P> 0.05) ,特异度要强于CEA(P< 0 .05) 。两种抗原联合应用并不比LEA单独应用的诊断价值高。LEA 与CEA 在大肠癌和大肠腺瘤中的表达明显正相关(P< 0 .05),而在非腺瘤息肉和正常粘膜中,两者不相关(P> 0 .05) 。结论:LEA 在大肠癌的诊断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抗原 大肠癌 诊断
下载PDF
TNF-α、NF-κB诱导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雷帕霉素干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2
作者 徐锦春 陈思娇 +2 位作者 熊盈 陈婕 宋今丹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17-122,F0002,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对肾组织细胞凋亡的诱导以及雷帕霉素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大鼠(GK大鼠)20只,均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雷帕霉素治疗组(DMR组,建立糖尿病模型后给...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对肾组织细胞凋亡的诱导以及雷帕霉素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大鼠(GK大鼠)20只,均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雷帕霉素治疗组(DMR组,建立糖尿病模型后给予雷帕霉素治疗);另选择10只Wistar雄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4周、8周后检测各组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NF-κB,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血脂、血糖水平。结果:模型制作后4周、8周,与正常对照组和DMR组比较,DM组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数[RCA,4周(0.217±0.031)、(0.272±0.031)比(0.545±0.031)、8周(0.358±0.031)、(0.350±0.031)比(0.811±0.031)]均明显增多,NF-κBp65[OD:4周(0.160±0.027)、(0.131±0.027)比(0.411±0.027)、8周(0.232±0.027)、(0.275±0.027)比(0.634±0.027)]、TNF-α[OD:4周(0.242±0.027)、(0.275±0.027)比(0.617±0.027)、8周(0.385±0.027)、(0.342±0.027)比(0.912±0.027)]表达均明显升高(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肾组织NF-κBp65与TNF-α,RCA与TNF-α,NF-κBp65均呈正相关关系(r=0.956,0.953,0.886,P均<0.01)。结论:糖尿病病大鼠的肾细胞凋亡显著增加,雷帕霉素干预组肾细胞凋亡显著减少,NF-κB、TNF-α表达显著增加,其保护作用可能是NF-κB、TNF-α阻滞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细胞凋亡 西罗莫司 大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SUMO1、NF-κB、TNF-α表达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大南 陈思娇 +2 位作者 郭英华 刘芙蓉 宋今丹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9,F0002,共6页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时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转录因子(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1(SUMO1)可能的作用。方法:20只自发性糖尿病(GK)大鼠被随机分为DM1组(单纯糖尿病组,n=10)、DM2组(糖尿病+高脂饮食组,...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时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转录因子(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1(SUMO1)可能的作用。方法:20只自发性糖尿病(GK)大鼠被随机分为DM1组(单纯糖尿病组,n=10)、DM2组(糖尿病+高脂饮食组,n=10),另10只Wistar大鼠为健康对照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MO1、TNF-α和NF-κB的表达。结果:1、DM1、DM2组血糖及T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DM2的又显著高于DM1组的(P均<0.05);2、光镜下:DM1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无明显肥大;DM2组心肌细胞肥大呈疏松样排列;3、免疫组化显示:SUMO1表达在DM2组和DM1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44.5±1.1)比(27.2±2.2)比(21.7±3.0)],且DM2组的较DM1组的显著增加(P均<0.01);TNF-α表达在DM2组和DM1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27.5±1.5)比(20.2±2.7)比(13.1±1.6)],且DM2组的较DM1的显著增加(P均<0.01);NF-κB表达在DM2组和DM1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30.1±1.7)比(40.7±1.5)比(16.0±2.6)],但DM1组的较DM2组的显著增加(P均<0.01)。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存在着明显的糖脂代谢紊乱,伴有与人类糖尿病心肌病变相似的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且血SUMO1、TNF-α和NF-κB的表达均显著增加,提示SUMO1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由NF-κB、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并有抑制NF-κB,保护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质类 转录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糖尿病 2型
下载PDF
培养细胞整装内质网三维结构的多态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黄集前 宋今丹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用高锰酸钾-锇酸固定法制备了5种培养细胞整装内质网标本,并在扫描电镜下对其三维结构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表明内质网是由膜性小管构成的贯穿整个细胞质的管囊网络样膜性区室,并以多种形态深入到细胞伪足及突起中;细胞质中内质网... 用高锰酸钾-锇酸固定法制备了5种培养细胞整装内质网标本,并在扫描电镜下对其三维结构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表明内质网是由膜性小管构成的贯穿整个细胞质的管囊网络样膜性区室,并以多种形态深入到细胞伪足及突起中;细胞质中内质网则表现为簇状网络(见于GCM3T3细胞)、多态性多孔扁囊样网络、筛网状网络、条索状网络、大孔条索网状和细孔扁囊样分区网络、不规则管网状和多孔管囊分区网络(见于CV-1细胞)、细管网络(见于CCL187和CCL229细胞)、球囊网络(见于CCL187和A431细胞)和不规则管网状网络(见于A431细胞)等。内质网的这种多态性提示它是一种高度可变的结构,其可变性可能与细胞特性、分化程度、细胞功能状态及细胞骨架系统的分布变化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细胞 整装 内质网 三维结构 多态性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与IL-6和TNF-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思娇 高阳 +4 位作者 熊盈 胡怡 魏敏 张海燕 宋今丹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8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血糖水平与IL-6和TNF-α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35例初诊T2DM患者27例血糖控制良好(HbA1c<7%)T2DM患者及20例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对照者的IL-6和TNF-α水平,同时监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C反应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血糖水平与IL-6和TNF-α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35例初诊T2DM患者27例血糖控制良好(HbA1c<7%)T2DM患者及20例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对照者的IL-6和TNF-α水平,同时监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体重指数(BMI)等。结果初诊T2DM组血清胰岛素、各炎症因子及血糖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血糖控制良好T2DM组TNF-α和IL-6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相关分析显示IL-6和TNF-α与性别、BMI和空腹胰岛素等均不相关,但与空腹血糖(r=0.38,P=0.03)呈显著正相关,与总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19,P=0.04)。结论人类空腹血清IL-6和TNF-α水平在T2DM病人中明显升高,其与血糖浓度有关,与肥胖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 IL-6TNF-α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NF-κB在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熊盈 陈思娇 +5 位作者 高阳 魏敏 胡怡 王东辉 张绍维 宋今丹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8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NF-κB在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三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组(DM组)、NAC治疗组(NAC组)、对照组(C组)。分别于4w、8w、12w、16w检测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 目的探讨NF-κB在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三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组(DM组)、NAC治疗组(NAC组)、对照组(C组)。分别于4w、8w、12w、16w检测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于相应时间分别处死大鼠并分离和摘取主动脉,采用SP免疫组化或凝胶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方法测定主动脉内皮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①DM组、NAC组的血糖及HbA1C水平显著高于C组。②DM及NAC二组的TC、TG在4w、8w无显著变化,TC、TG在12w、16w时显著高于C组。③在12w、16w时,NF-κB结合活性在DM大鼠主动脉较对照组明显增强,NAC组较DM组减弱。④HE染色在DM组于12w、16w时出现AS的早期病理改变,而在NAC和C组未发现AS的病理改变。结论①DM大鼠大血管存在NF-κB的激活,并启动下游靶基因粘附分于ICAM-1的表达,进而导致DM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因此NF-κB的激活可能是导致DM大鼠AS的始动因子之一。②高血糖是NF-κB不适当激活的又一因素,因此早期有效的控制血糖是防治DM鼠AS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干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高阳 陈思娇 +6 位作者 魏敏 胡怡 熊盈 白小涓 徐锦春 李廷富 宋今丹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8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对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影响。方法对经常住院的100例代谢综合征高危患者进行综合干预,随访2年。另选一般临床资料相匹配,具有可比性的60例代谢综合征高危患者作对照组,评估综合干预前后即第0,1,2年腰围、...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对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影响。方法对经常住院的100例代谢综合征高危患者进行综合干预,随访2年。另选一般临床资料相匹配,具有可比性的60例代谢综合征高危患者作对照组,评估综合干预前后即第0,1,2年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HDL-C、TG、L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C-反应蛋白的变化,并进行对照。结果干预组0年,1年,2年的比较,腰围、BMI、SBP和DBP、HDL-C、FBG、HOMA-IR、CRP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和LDL-C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0年,1年,2年的比较,腰围、BMI、SBP和DBP、HDL-C、TG、LDL-C、FBG、FINS、HOMA-IR、CRP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第2年比较,除TG和LDL-C外,腰围、BMI、SBP和DBP、HDL-C、FBG、HOMA-IR、CRP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改善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C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MS) 高危人群 心血管危险因素 综合干预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代谢综合征研究与防治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羽佳(综述) 陈思娇 宋今丹(审校)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2期4155-4157,共3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成为当今医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随着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SNP的检测和分析方法趋于多样化,并逐步深入到临床疾病的研究和防治过程中,如代谢综合征。以SNP为基础的基因芯片技术用于...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成为当今医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随着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SNP的检测和分析方法趋于多样化,并逐步深入到临床疾病的研究和防治过程中,如代谢综合征。以SNP为基础的基因芯片技术用于筛查代谢综合征快速而准确,得到广泛应用,正逐步取代传统的DNA检测。将SNP检测结果作为参数来构建代谢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从而起到风险预测评估,指导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同时,代谢综合征关联基因的确定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代谢综合征 脂联素 基因芯片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GRGDSP/7E3对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MMPs的mRNA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陈思娇 高阳 +5 位作者 熊盈 胡怡 魏敏 张海燕 张绍维 宋今丹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了解GRGDSP/7E3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用酶谱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MP-2,MMP-9活性和mRNA表达。待细胞融合成单层后,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基、静息期血小... 目的了解GRGDSP/7E3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用酶谱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MP-2,MMP-9活性和mRNA表达。待细胞融合成单层后,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基、静息期血小板、活化后血小板及interleukin-1β(IL-1β),共同培养60min后,洗去血小板,内皮细胞继续培养6h。上清液及细胞分别用于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以及RT-PCR分析mRNA表达。结果内皮细胞与活化血小板共同培养后,酶谱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未活化的血小板轻微诱导MMP-2和MMP-9分泌,而活化状态的血小板能显著诱导这二者的分泌,与IL-1β的作用相当;而且还可以见到62kDaMMP-2活化形式。加入阻断剂GRGDSP以及GPⅡb/Ⅲa单克隆抗体(7E3)作用后检测发现,MMP-2和MMP-9分泌减少。与活化血小板共同培养后的内皮细胞表面表达uPAR和MT1-MMP以及上清液中MMP-2的mRN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而静息状态的血小板作用不显著。加入GRGDSP或7E3后,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①活化状态的血小板与IL-1β的作用相当,能显著诱导MMP-2和MMP-9分泌;能明显增高内皮细胞(EC)-uPAR和MT1-MMP及上清液中MMP-2mRNA的表达;②GPⅡb/Ⅲa阻断剂可能抑制血小板在不稳定斑块部位聚集、粘附等一系列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抗体介导的酶解前药疗法的研究现状
10
作者 方瑾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1年第5期323-326,共4页
抗体介导的酶解前药疗法是一种新的肿瘤导向治疗途径。由于克服了以往单抗作为导向载体的许多弊病 ,受到普遍关注。其中羧肽酶G2 系统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肿瘤 酶解前药疗法 研究现状 ADEPT 治疗
下载PDF
调节性B细胞的发现、起源和分化及激活
11
作者 张怡舜 陈思娇 宋今丹 《医学综述》 2015年第4期608-609,共2页
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抗体和呈递抗原,并以此起始和活化免疫系统发挥正性调节作用。新近研究表明,一类具有负性免疫调节功能的B细胞亚群——调节性B细胞(Gregs)可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和分泌白细胞介素10等方式下调免疫应答。Bregs在许... 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抗体和呈递抗原,并以此起始和活化免疫系统发挥正性调节作用。新近研究表明,一类具有负性免疫调节功能的B细胞亚群——调节性B细胞(Gregs)可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和分泌白细胞介素10等方式下调免疫应答。Bregs在许多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Bregs的发现、起源、分化将为全面、深入了解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的机制,及寻找更合理的自身免疫病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B细胞 来源 分化 自身免疫病
下载PDF
伟素治疗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思娇 魏敏 +6 位作者 高阳 胡怡 熊盈 张绍维 时景璞 李廷富 宋今丹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伟素对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纳入年龄43~70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30年,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mg的60例。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6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等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只... 目的探讨伟素对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纳入年龄43~70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30年,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mg的60例。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6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等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只予常规降糖治疗12周;氯沙坦钾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同时每日晨口服氯沙坦钾50mg,12周;伟素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给予伟素600LSU,qd,iv或im治疗4周,再以250 LSU bid,po序贯治疗8周。所检测指标包括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肌酐(Cr)等。结果常规治疗组UAER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氯沙坦钾组和伟素组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氯沙坦钾组UAER下降34.04%,伟素组下降33.62%。治疗后两组UAER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伟素能够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与氯沙坦钾的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素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 尿白蛋白排泄率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醛固酮拮抗剂对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怡 刘立旻 +7 位作者 张斌 高阳 熊盈 魏敏 毛宇强 陈松 陈思娇 宋今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5期1332-1334,共3页
目的观察醛固酮拮抗剂对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86例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40例)使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 目的观察醛固酮拮抗剂对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86例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40例)使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降糖等治疗;醛固酮拮抗剂组(46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20mg,2次/d,逐渐减至1次/d。治疗6个月。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OMA-IR、CRP、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和血压、心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HOMA-IR及CRP、HDL-C、LDL-C、TG水平、血压、心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合并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可能对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CRP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拮抗药 心力衰竭 慢性 C-反应蛋白质 胰岛素抵抗指数
下载PDF
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蛋白信号通路及其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阳 田树旭 +5 位作者 常小丽 付建平 周敏 胡悦 陈思娇 宋今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96-201,共6页
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oin,mTOR)是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关激酶(pl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related kinase,PIKK)蛋白质家族的成员。mTOR作为细胞生长的核心因子,与... 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oin,mTOR)是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关激酶(pl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related kinase,PIKK)蛋白质家族的成员。mTOR作为细胞生长的核心因子,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时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功能,参与基因转录、蛋白质翻译起始、核糖体生物合成、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重组和端粒酶长度的维持等。PIKK家族激酶的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代谢性疾病。通过对不同的mTOR相关蛋白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并为相关治疗提供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靶蛋白 信号转导 肥胖 糖尿病
下载PDF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中小泛素样修饰蛋白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郭英华 陈思娇 宋今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38-541,共4页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化是通过一系列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酶介导的生化级联反应将SUMO共价结合于靶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上,提高蛋白质稳定性,介导靶分子定位和功能调节的过程。经典通路κB抑制蛋白激酶(in...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化是通过一系列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酶介导的生化级联反应将SUMO共价结合于靶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上,提高蛋白质稳定性,介导靶分子定位和功能调节的过程。经典通路κB抑制蛋白激酶(inhibitory proteinκB kinaseβ,IKKβ)/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sκB,NF-κB)途径是炎性反应的关键信号转导通路。而NF-κB是公认的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的调节因子。研究发现,不仅NF-κB抑制蛋白(inhibitory protein,IκBa)的SUMO化修饰参与NF-kB信号通路的调节,而且SUMO酶可以直接介导NF-kB对靶基因的转录调控,某些蛋白也可能与SUMO化蛋白有相互作用。文中对SUMO修饰系统、SUMO循环及参与SUMO化循环的酶对NF-kB信号通路的转录调控及其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 核因子-ΚB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英文)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锦春 陈思娇 +5 位作者 张浩 齐国先 李廷富 陈婕 高阳 宋今丹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比值(UACR)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1组,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2组,73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3组,75例),收集...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比值(UACR)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1组,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2组,73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3组,7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餐前及餐后2h血糖(FBG、2hPB),血脂、尿酸(UA)、纤维蛋白原(F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并分析其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1组、糖尿病2组、糖尿病3组的糖尿病病程[(7.25±6.29)年比(10.25±7.67)年比(13.53±7.82)年]、FBG[(8.46±2.52)mmol/L比(9.52±3.38)mmol/L比(10.82±3.30)mmol/L]、2hPB[(18.40±5.64)mmol/L比(20.27±5.94)mmol/L比(22.59±6.14)mmol/L]、HbA1c[(7.96±1.65)%比(8.60±1.76)%比(9.55±2.09)%]、甘油三酯[(1.72±0.86)mmol/L比(2.34±1.87)mmol/L比(3.16±1.85)mmol/L]、Fg[(3.49±0.93)g/L比(3.88±1.21)g/L比(4.99±2.10)g/L]、UA[(295.42±52.34)μmol/L比(324.18±96.29)μmol/L比(351.23±56.88)μmol/L]水平逐渐显著升高(P<0.05~<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TG、Fg、UA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优势比=1.008~1.910,P<0.01~<0.001)。结论:糖尿病病程、血糖、血脂、血尿酸和纤维蛋白原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升高反映糖尿病人病情的进展,测定它有助于糖尿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超重、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及代谢指标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锦春 陈思娇 +3 位作者 王大南 陈婕 胡怡 宋今丹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了解超重、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及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择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248例,根据人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BMI对照组(95例)、超重组(87例)、肥胖组(66例),均测定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等相关指标,计算胰岛素抵... 目的:了解超重、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及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择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248例,根据人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BMI对照组(95例)、超重组(87例)、肥胖组(66例),均测定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等相关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正常BMI对照组相比,超重组、肥胖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3.37±0.55)g/L比(4.04±0.70)g/L比(5.20±0.69)g/L]、尿微量白蛋白(UMA)[(14.46±8.90)mg/g比(47.33±42.54)mg/g比(104.45±60.78)mg/g]、空腹血糖(FBG)[(7.15±0.97)mmol/L比(8.84±1.81)mmol/L比(10.06±2.28)mmol/L]、空腹胰岛素(FINS)[(10.09±8.21)IU/ml比(14.33±15.55)IU/ml比(19.69±10.86)IU/ml]、HOMA-IR[(3.19±2.59)比(5.51±5.38)比(8.48±4.62)]及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PT)[(13.33±0.69)s比(12.74±0.69)s比(11.43±0.53)s]、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7.32±2.31)s比(36.55±2.41)s比(34.61±1.53)s]、HDL-C[(1.54±1.12)mmol/L比(1.27±0.41)mmol/L比(1.09±0.28)mmol/L]水平均明显降低,且随肥胖程度的加深而呈下降趋势(P均<0.05)。结论:超重及肥胖加重2型糖尿病凝血功能及代谢障碍,并加重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且此异常随肥胖程度的加深而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肥胖症 凝血酶原 高脂血症
下载PDF
sumo化及sumo化修饰酶对糖尿病肾病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统彩 陈思娇 宋今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89,共5页
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公认的炎症和免疫反应的调节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参与了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NF-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nf-κB,... 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公认的炎症和免疫反应的调节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参与了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NF-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nf-κB,IκB)等NF-κB通路中重要的蛋白因子均可被小泛素相关修饰物修饰,进而调控NF-κB信号通路。sumo化修饰酶在该调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sumo结合酶E2(即ubc9蛋白)和sumo连接酶E3成员之一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抑制蛋白(protein inhibitor of activated STAT,PIAS)家族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中综述sumo化、sumo化修饰酶及其对糖尿病肾病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化 sumo化修饰酶 NF-ΚB信号通路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SUMO化修饰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阳 陈思娇 宋今丹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701-706,共6页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经由一系列酶介导的生化级联反应共价结合于靶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上,稳定靶蛋白免受降解的过程称为SUMO化修饰(SUMOylation)。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s κB,NF-κB)是公认...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经由一系列酶介导的生化级联反应共价结合于靶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上,稳定靶蛋白免受降解的过程称为SUMO化修饰(SUMOylation)。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s κB,NF-κB)是公认的炎症和免疫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并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不仅NF-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F-κB,IκB)的SUMO化修饰参与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而且SUMO酶可以直接调节NF-κB对靶基因的转录。现就SUMO亚型及结构,SUMO化修饰与去SUMO化修饰过程,SUMO、SUMO酶对NF-κB的转录调控及其与糖尿病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 SUMO化修饰 SUMO酶 NF-ΚB 糖尿病
下载PDF
核因子κB及其SUMO化调控与糖尿病肺改变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贺 陈思娇 宋金丹 《医学综述》 2012年第8期1143-1146,共4页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细胞中的核转录因子,受到外界刺激时可被激活进入细胞核参与炎性反应。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包括SUMO1、SUMO2、SUMO3和SUMO4 4个成员。SUMO可以与靶蛋白(如IκB)结合...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细胞中的核转录因子,受到外界刺激时可被激活进入细胞核参与炎性反应。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包括SUMO1、SUMO2、SUMO3和SUMO4 4个成员。SUMO可以与靶蛋白(如IκB)结合,对其进行SUMO化修饰,间接调控NF-κB转录。近年来研究发现,NF-κB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NF-κB的结构,信号通路及其调控以及与糖尿病肺脏改变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化 糖尿病 肺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