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常艳 周庆焕 +2 位作者 边竟 陈克 陈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95-1199,共5页
背景:前期实验已成功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磷酸钙骨水泥支架,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目的:观察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后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8只新西兰兔用电... 背景:前期实验已成功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磷酸钙骨水泥支架,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目的:观察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后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8只新西兰兔用电钻制成股骨滑车部5 mm的骨-软骨缺损模型,随机选择15只兔于骨缺损处左侧植入单纯磷酸钙骨水泥材料作为对照组,于右侧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作为实验组,另3只兔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组。分别于4,8,16周各时间点处死兔取材,进行X射线摄片、组织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与结论:术后4,8,16周各组骨缺损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再生,实验组新骨形成的速度和数量均优于其他组,组织学观察到实验组的成骨细胞及骨小梁出现均早于其他组。术后16周实验组骨标本抗弯曲能力的最大负荷、最大应力和破坏能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磷酸钙骨水泥材料修复骨缺损可促进骨组织再生,恢复骨的刚度和强度,有望作为一种新型人工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软骨生物材料 磷酸钙骨水泥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生物力学 骨再生
下载PDF
可吸收生物玻璃注射体在骨质疏松大鼠椎体内的支撑及诱导成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边竟 龚泰芳 +1 位作者 陈文 郑红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310-2316,共7页
背景:生物玻璃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形成的可吸收生物玻璃注射体,能在材料界面与人体骨组织之间形成牢固化学键,提高移植物与界面的稳定性。目的:观察可吸收生物玻璃注射体在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椎体内的支撑及诱导成骨机制。方法:切除30只雌... 背景:生物玻璃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形成的可吸收生物玻璃注射体,能在材料界面与人体骨组织之间形成牢固化学键,提高移植物与界面的稳定性。目的:观察可吸收生物玻璃注射体在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椎体内的支撑及诱导成骨机制。方法:切除30只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制备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3组,在L_(3-5)椎体骨缺损处分别置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和可吸收生物玻璃注射体。置入后12周取置入节段椎体,进行生物力学、降解性能、Ca、P、碱性磷酸酶、骨密度、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检测,以及骨组织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可吸收生物玻璃注射体组的降解性能、抗压强度、表面羟基磷灰石沉积量、骨密度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骨小梁相对体积、厚度和数量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血清Ca、碱性磷酸酶、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血清P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果表明,可吸收生物玻璃注射体可增强骨质疏松椎体内支撑力,诱导成骨,可能与提高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甲基丙烯酸甲酯类 磷酸钙类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新型可吸收生物玻璃注射体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 力学性能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3
作者 周常艳 周庆焕 +2 位作者 边竟 陈克 陈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371-3376,共6页
背景:长期实验发现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的力学性能及细胞相容性能较差,因此多数研究向支架中加入其他材料,以提高其生物活性及力学性能。目的:制备改性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并检测其性能。方法:采用溶液潘注/粒子沥滤法制备改性... 背景:长期实验发现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的力学性能及细胞相容性能较差,因此多数研究向支架中加入其他材料,以提高其生物活性及力学性能。目的:制备改性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并检测其性能。方法:采用溶液潘注/粒子沥滤法制备改性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支架。对比改性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支架与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的超微结构、孔隙率、吸水性、降解率及力学性能。将改性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支架与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分别与SD大鼠成骨细胞共培养,12 h后采用沉淀法检测细胞黏附率;培养1,3,5,7,9 d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与结论: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材料表面孔结构分布均匀,孔径为(404.0±10.5)μm;改性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碳纤维表面见大量纵向沟槽,表面孔结构分布均匀,孔径为(433.0±3.0)μm,两组支架孔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改性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的孔隙率、吸水性、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降解率、细胞黏附率与增殖率均高于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P<0.05)。表明改性碳纤维的加入改善了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支架的力学性能及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骨组织工程 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 改性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