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微生物在十里香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海灏 陈臣 张利平 《酿酒》 CAS 2020年第3期85-87,共3页
将短乳杆菌与拜耳结合酵母同时应用于窖池酒醅,旨在提高原酒己乙比,通过实验得出,酒醅及原酒中的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含量及比例均起到了明显的改变作用,其中原酒己乙比提高了13%。
关键词 短乳杆菌 拜耳结合酵母 己乙比
下载PDF
窖泥功能菌养护液的制备及在十里香窖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臣 温家俊 +1 位作者 杨月轮 崔海灏 《酿酒》 CAS 2019年第3期43-45,共3页
将富集培养的功能菌制成混合菌液,对酿酒2#车间出酒质量不理想的10口窖池进行应用试验,窖池经过养窖液养护后,窖泥各项指标较之前都有了提升,原酒中己酸、丁酸、己酸乙酯、丁酸乙酯都较养护前有所提高。养窖液对于提高己酸菌等功能微生... 将富集培养的功能菌制成混合菌液,对酿酒2#车间出酒质量不理想的10口窖池进行应用试验,窖池经过养窖液养护后,窖泥各项指标较之前都有了提升,原酒中己酸、丁酸、己酸乙酯、丁酸乙酯都较养护前有所提高。养窖液对于提高己酸菌等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及提高原酒质量有较好的效果,这为以后的进一步改善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菌 窖池 窖泥 提高 原酒质量
下载PDF
复配酶制剂在十里香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静 陈臣 +1 位作者 杨月轮 崔海灏 《酿酒》 CAS 2017年第5期111-113,共3页
讨论复配酶制剂在十里香酿酒生产上的应用对出酒率及酒质的影响。经生产应用结果表明:复配酶用量2.0kg/t主粮时,正常发酵提高出酒率2.07%,总酸提高7.8%,总酯提高9.2%;压排发酵提高出酒率1.97%,总酸提高2.7%,总酯提高16.8%。
关键词 十里香白酒 酶制剂 出酒率 酒质
下载PDF
十里香酒智能摘酒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志华 徐辉 +1 位作者 李志强 崔海灏 《酿酒》 CAS 2020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看花摘酒”是指通过观察酒花把中、高度酒与低度酒分离开的白酒蒸馏工艺操作过程。以此工艺操作为基础,开展智能摘酒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以提高酿酒的自动化程度。
关键词 看花摘酒 机器人 自动化
下载PDF
十里香白酒生产辅料自动化除杂清蒸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静 陈臣 崔海灏 《酿酒》 CAS 2017年第6期33-35,共3页
主要介绍十里香白酒生产辅料自动化除杂清蒸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并且将自动化除杂清蒸系统与传统稻壳预处理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保证稻壳清蒸一致性及降低稻壳杂质含量及清蒸后稻壳水分方面,自动化清蒸除杂系统处理后辅料的... 主要介绍十里香白酒生产辅料自动化除杂清蒸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并且将自动化除杂清蒸系统与传统稻壳预处理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保证稻壳清蒸一致性及降低稻壳杂质含量及清蒸后稻壳水分方面,自动化清蒸除杂系统处理后辅料的质量明显优于传统生产工艺。此套机械化设备的应用,实现了稻壳预处理的自动化、机械化,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满足酿酒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里香 稻壳 除杂 清蒸 自动化
下载PDF
十里香酒酒醅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及菌群分类学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静 陈臣 +1 位作者 孙骏飞 崔海灏 《酿酒》 CAS 2020年第3期36-38,43,共4页
研究了十里香白酒的发酵过程中上层、中层、下层发酵酒醅风味物质的变化,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酵过程中的发酵酒醅菌群分类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酒醅中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的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多的趋... 研究了十里香白酒的发酵过程中上层、中层、下层发酵酒醅风味物质的变化,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酵过程中的发酵酒醅菌群分类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酒醅中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的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多的趋势,且下层的含量均高于中层、上层;丁酸乙酯含量变化不明显,发酵末期稍有增高;发酵酒醅中的细菌在属水平上杆菌属、乳球菌属、假单胞菌等为优势菌群,真菌在属水平上曲霉属,热子囊菌属、嗜热真菌等为优势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酒醅 风味物质 高通量测序 组成分析
下载PDF
近红外技术与人工检测十里香酒醅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嘉琪 刘卫义 +1 位作者 孙骏飞 崔海灏 《酿酒》 CAS 2021年第3期118-120,共3页
在酿酒产业下,酒醅的检测必不可少,人工检测下,工作费时、费力,为了找出更加快速的酒醅检测方式,正式引进了酒醅检测仪,酒醅检测仪的原理是近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是将光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与基础测试技术的... 在酿酒产业下,酒醅的检测必不可少,人工检测下,工作费时、费力,为了找出更加快速的酒醅检测方式,正式引进了酒醅检测仪,酒醅检测仪的原理是近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是将光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与基础测试技术的有机结合。近红外光谱主要是反映C-H、O-H、N-H、S-H等化学键的信息因此分析范围几乎可覆盖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和混合物。在一年的检测当中发现,用酒醅检测仪检测酒醅耗时短,无化学污染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醅检测 酒醅检测仪 近红外技术
下载PDF
十里香智能化酿酒设备的优劣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月轮 李景旭 崔海灏 《酿酒》 CAS 2021年第6期79-82,共4页
通过对十里香股份公司智能车间和手工车间在生产效率、过程控制以及原酒产量和质量方面进行对比,发现智能车间在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动成本以及参数控制等方面优于传统的手工车间,且智能化化生产对提高酒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主要的不... 通过对十里香股份公司智能车间和手工车间在生产效率、过程控制以及原酒产量和质量方面进行对比,发现智能车间在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动成本以及参数控制等方面优于传统的手工车间,且智能化化生产对提高酒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主要的不足点则在于机器操作的结果反馈时间较长,不如手工车间反馈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智能酿酒 智能化酿酒设备
下载PDF
十里香大曲贮存方法的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景旭 张桂华 +1 位作者 杨月轮 崔海灏 《酿酒》 CAS 2021年第3期101-104,共4页
通过对比法对大曲贮存的方式进行探究,通过两种方式贮存后对大曲的理化指标和耗损进行对比,最终确定十里香大曲目前较好的贮存方法为覆盖法,此方法可使大曲贮存过程中酸度耗损降低2.1%、淀粉耗损降低1.38%、重量耗损降低0.87%、糖化力... 通过对比法对大曲贮存的方式进行探究,通过两种方式贮存后对大曲的理化指标和耗损进行对比,最终确定十里香大曲目前较好的贮存方法为覆盖法,此方法可使大曲贮存过程中酸度耗损降低2.1%、淀粉耗损降低1.38%、重量耗损降低0.87%、糖化力耗损降低9.7%、发酵力耗损降低22.6%、液化力耗损降低278%,通过此种方法贮存大曲,除理化指标损耗降低外,一年可降低大曲损耗35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曲虫 大曲贮存
下载PDF
北方浓香型原酒陈酿加快的方法探究
10
作者 沙均响 崔卓童 《酿酒》 CAS 2024年第3期131-133,共3页
针对北方浓香型原酒的质量特点,详细的描述了加快原酒陈酿的方法方式,即通过保温催陈、光电醇化、原酒预组合及储存容器调度等方法的探究,初步解决了原酒陈酿速度缓慢的问题。
关键词 陈酿 熵变 原酒组合
下载PDF
机械高温大曲的生产工艺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一博 杨月轮 +2 位作者 温佳俊 崔海灏 金铁岩 《酿酒》 CAS 2022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十里香机械制曲是以人工制曲的工艺参数为基础,实现了原料进仓、润粮、粉碎、曲块成型的机械化控制。研究机械制曲和人工制曲在培曲过程中对曲房室温、湿度和曲坯温度的影响,对比两者所产成品曲坯的感官和理化指标差异。结果表明,与人... 十里香机械制曲是以人工制曲的工艺参数为基础,实现了原料进仓、润粮、粉碎、曲块成型的机械化控制。研究机械制曲和人工制曲在培曲过程中对曲房室温、湿度和曲坯温度的影响,对比两者所产成品曲坯的感官和理化指标差异。结果表明,与人工制曲相比机械制曲更加有益于曲坯的成型,且两种方式生产的高温大曲在感官、理化指标方面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大曲 机械制曲 感官 理化指标
下载PDF
不同培养时期对中高温大曲理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亚楠 沙均响 《酿酒》 CAS 2017年第6期67-69,共3页
通过对不同培养时期的大曲糖化力、酯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的培养时期对大曲理化指标的影响的因素及大曲最佳培养时期。
关键词 大曲 理化指标 最佳培养时期
下载PDF
产乙酸乙酯酵母筛选鉴定及与乙酸乙酯偏高关系探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臣 张静 +1 位作者 孙骏飞 崔海灏 《酿酒》 CAS 2019年第1期48-51,共4页
从发酵酒醅中共筛选得到19种形态、249株酵母菌,通过产酯试验确定有2种形态的酵母菌为产乙酸乙酯酵母菌,经鉴定均为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通过形态比对试验得出,产酯酵母与原酒乙酸乙酯偏高存在一定关系。
关键词 酒醅 酵母菌 乙酸乙酯 偏高
下载PDF
酯化液串蒸对浓香型白酒酒体质量及风格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骏飞 宁明理 +3 位作者 陈臣 杨月轮 崔海灏 冷洪有 《酿酒》 CAS 2018年第6期93-95,共3页
黄水是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副产物,其营养物质丰富。通过利用优质黄水制作酯化液,用于白酒生产,提高十里香白酒的优质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黄水 酯化液 优质品率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海灏 陈臣 孙骏飞 《酿酒》 CAS 2019年第3期81-83,共3页
通过对GC-MS测定浓香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更加高效准确的浓香型白酒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96%~105.8%,相对标准偏差为3.82%~4.98%。
关键词 GC-MS 浓香型白酒 氨基甲酸乙酯 优化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浓香型白酒氨基甲酸乙酯预处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骏飞 陈臣 崔海灏 《酿酒》 CAS 2019年第2期102-104,共3页
饮酒是摄入氨基甲酸乙酯的主要方式,通过实验比较液液萃取法和固相萃取法,确定更加高效的浓香型白酒氨基甲酸乙酯检测预处理方法。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氨基甲酸乙酯 液液萃取 固相萃取
下载PDF
固态法白酒原酒总酯测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建芝 《酿酒》 CAS 2017年第6期110-112,共3页
固态法白酒优质原酒总酯都非常高,总酯大部分在0.8g/L以上。GB/T 10345-2007中规定皂化时准确加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25.00mL(若样品总酯含量高时,可加入50.00mL);当总酯在0.8000g/L以上时,加入50.0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氢氧化钠... 固态法白酒优质原酒总酯都非常高,总酯大部分在0.8g/L以上。GB/T 10345-2007中规定皂化时准确加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25.00mL(若样品总酯含量高时,可加入50.00mL);当总酯在0.8000g/L以上时,加入50.0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氢氧化钠已经不能过量,皂化反应不能进行完全。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从减少酒样的吸取量和增加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加入量两方面进行试验,在检测结果一致的情况下,得到了原酒总酯的最佳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法原酒 总酯 最佳测定方法
下载PDF
白酒灌装资源整合与效能、成本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生慧 吴海英 《酿酒》 CAS 2019年第1期95-97,共3页
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探讨日常生产过程中重质量,提效率,降成本的举措及效果。
关键词 设备最大效能 效率 成本的关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转排期间酒醅理化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及云云 《酿酒》 CAS 2017年第5期73-75,共3页
对比了一号车间实验班次2015年与2016年转排期出池酒醅和入池酒醅的各项理化参数,分析得出2016年各项参数较2015年有所改善,并且各班之间也较2015也更加稳定。
关键词 转排 酒醅 理化参数 对比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清酒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臣 李景旭 +2 位作者 张静 孙骏飞 崔海灏 《酿酒》 CAS 2020年第2期45-50,共6页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清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先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5个因素中筛选出对清酒品质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再用最陡爬坡实验及Box-behnken设计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酵母接种量,米曲接种量和发酵温度...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清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先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5个因素中筛选出对清酒品质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再用最陡爬坡实验及Box-behnken设计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酵母接种量,米曲接种量和发酵温度是影响清酒品质的显著因素,优化后的发酵工艺:酵母接种量1.5%(mL/g饭米),米曲接种量23%(g/g饭米),发酵温度13℃,发酵时间35d,加水量125%(g/g饭米)。在此发酵工艺下可制得品质优良的清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清酒 发酵工艺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