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0篇文章
< 1 2 1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M技术的土木类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
1
作者 万云 王李福 +2 位作者 陈莘莘 黄永虎 周双喜 《科教导刊》 2023年第12期19-21,共3页
为了顺应土木行业发展,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应用BIM技术进行了土木类联合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文章介绍了联合毕业设计的实施框架,详细说明了多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联合毕业设计成绩评定... 为了顺应土木行业发展,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应用BIM技术进行了土木类联合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文章介绍了联合毕业设计的实施框架,详细说明了多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联合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和学习效果调查的方式,并结合三年的经验总结,对出现的困难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BIM技术在联合毕业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师生工作效率,提升作品质量,而且能使选题与工程实际结合更加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毕业设计 BIM 土木工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交通特色目标下华东交通大学“交通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建设研究
2
作者 罗兴姬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36期7-10,共4页
为了深化交通类别院校建筑学专业的特色发展,对“交通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进行课程建设实践研究。通过研究国内交通院校此类课程建设的情况,发现此类课程存在与相关交通理论课程内涵区分不清晰、教材缺乏、教学内容体系不完整等问题。针... 为了深化交通类别院校建筑学专业的特色发展,对“交通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进行课程建设实践研究。通过研究国内交通院校此类课程建设的情况,发现此类课程存在与相关交通理论课程内涵区分不清晰、教材缺乏、教学内容体系不完整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此类课程进行课程建设,通过明确课程内涵建构完备的教学内容体系、运用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复合教学评价三大手段进行教学实践探索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深化了交通类院校建筑学专业交通与建筑融合的特色建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建筑设计 课程建设 教学实践
下载PDF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以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于洋 刁心宏 《西部素质教育》 2017年第15期158-159,共2页
文章以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在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展开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施工现场学习、国内外专家讲座、建筑模型比赛等... 文章以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在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展开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施工现场学习、国内外专家讲座、建筑模型比赛等教学手段,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土木工程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优势学科发展的意义及举措——以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宁 《西部素质教育》 2020年第11期13-15,共3页
文章以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首先阐述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优势学科发展的意义,然后提出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优势学科发展的举措,包括优势资源建设、创新团队建设、科研创新建设三个方面。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地方高校 优势学科
下载PDF
江西省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永祥 吴滔 +1 位作者 黄滢 刘伟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第6期14-21,共8页
《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将安排财政资金建设一批特色高水平大学。为明确江西省高校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选取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5所高校为参照样本,通过获取实际的官方数据... 《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将安排财政资金建设一批特色高水平大学。为明确江西省高校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选取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5所高校为参照样本,通过获取实际的官方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研究样本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得出,华东交通大学在样本大学中的核心竞争力处于第三梯队,距离第一梯队的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差距较大。最后对华东交通大学建设成为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 核心竞争力 华东交通大学 标杆管理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校园环境中的线性空间构成——以华东交通大学南区校园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陶燕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65-69,共5页
校园环境中的线性空间在师生的校园生活中承担着交通、交流、休闲、观赏等功能,并形成具有一定自然和人文环境特色的线性景观,是校园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华东交大南区校园环境中的线性空间为例,分析各线性要素的特性及空间环境的... 校园环境中的线性空间在师生的校园生活中承担着交通、交流、休闲、观赏等功能,并形成具有一定自然和人文环境特色的线性景观,是校园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华东交大南区校园环境中的线性空间为例,分析各线性要素的特性及空间环境的审美特性,探讨校园环境中线性空间的形态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环境 线性空间 形态
下载PDF
交通强国背景下“铁路轨道”课程教学实践--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
7
作者 宋立忠 张鹏飞 涂文博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13期158-159,共2页
为了提升“铁路轨道”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文章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从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科研反哺教学三个方面论述了交通强国背景下“铁路轨道”课程教学实践。
关键词 “铁路轨道”课程教学 交通强国 反哺教学
下载PDF
工科院校课堂、实验与现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讨--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
8
作者 冯玉林 何帅 高鸽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19期136-137,共2页
文章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首先阐述了工科院校课堂、实验与现场相结合教学方法应用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工科院校课堂、实验与现场相结合教学方法应用的改进方案,包括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放置在同等地位上;提高课堂与实验、现场教学匹... 文章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首先阐述了工科院校课堂、实验与现场相结合教学方法应用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工科院校课堂、实验与现场相结合教学方法应用的改进方案,包括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放置在同等地位上;提高课堂与实验、现场教学匹配程度;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实验与现场相结合教学方法 工科院校 学术讲座
下载PDF
土木建筑专业结构力学教学改革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浩 江聪 余昭刚 《西部素质教育》 2022年第13期161-163,共3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土木建筑专业结构力学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土木建筑专业结构力学教学改革策略,包括合理利用课堂教学和在线平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强调引导、启发、互动的... 文章首先分析了土木建筑专业结构力学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土木建筑专业结构力学教学改革策略,包括合理利用课堂教学和在线平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强调引导、启发、互动的多样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力学教学 土木建筑专业 在线平台
下载PDF
大型地下空间综合交通枢纽中巨型斜柱长期沉降的监测及预测分析
10
作者 王森 禹丽峰 +3 位作者 艾鹏鹏 关渭南 黄永虎 邓钱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52-2059,共8页
结构及其重要构件的长期沉降是影响地下空间综合交通枢纽施工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其开展监测与预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以深圳市黄木岗大型地下空间综合交通枢纽为研究背景,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首先监测了12轴巨型斜柱施工后的119期... 结构及其重要构件的长期沉降是影响地下空间综合交通枢纽施工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其开展监测与预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以深圳市黄木岗大型地下空间综合交通枢纽为研究背景,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首先监测了12轴巨型斜柱施工后的119期长期沉降,分析其长期沉降规律,并评判其预警状态。监测结果表明,斜柱施工后,长期的沉降规律为先在安全状态内小幅波动,再增大至黄色预警状态,最后在安全状态与预警状态之间小幅波动。然后,利用109期监测数据分别构建斜柱沉降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和遗传算法-BP(genetic algorithm-BP,GA-BP)神经网络模型,并预测之后10期的斜柱累计沉降量以对比验证两种模型效果。结果表明,相比BP神经网络模型,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更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斜柱 长期沉降分析 预警状态 沉降预测分析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复杂建筑多专业设计优化应用研究
11
作者 温清杰 万长发 +2 位作者 邹嘉金 淦迅 林钊睿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年第3期10-12,共3页
BIM技术作为一种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在建筑工程中,复杂、结构设计难度大的工程,设计工作往往涉及多个专业,各专业之间协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将BIM技术引入到复杂建筑设计中的观点,... BIM技术作为一种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在建筑工程中,复杂、结构设计难度大的工程,设计工作往往涉及多个专业,各专业之间协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将BIM技术引入到复杂建筑设计中的观点,通过协同设计技术提高项目各个专业之间的协同效率,利用BIM技术对建筑物进行模型设计和施工模拟,建筑物模型在施工阶段还可以在其上进行结构碰撞、管线碰撞和净高分析等工作。本文结合江西省新建文演中心项目,对当前复杂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复杂建筑多专业设计优化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表明:BIM技术的引入,对复杂建筑多专业设计效率有着大幅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复杂建筑设计 BIM技术 设计优化
下载PDF
审美教育与大学建筑环境艺术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牧川 《高等建筑教育》 2011年第1期9-11,共3页
审美教育是健全人格养成的重要途径,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如今审美教育在高校被关注的形式主要是开设各种素质课程,然而如何更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美学熏陶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校园是大学精神的物质载体... 审美教育是健全人格养成的重要途径,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如今审美教育在高校被关注的形式主要是开设各种素质课程,然而如何更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美学熏陶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校园是大学精神的物质载体,学生在艺术氛围浓郁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必然会逐步提高。在这方面,大学建筑环境艺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全人格 审美教育 艺术审美 大学校园环境 建筑艺术
下载PDF
交通特色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明华 《高等建筑教育》 2011年第5期41-44,共4页
分析土木工程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列举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对交通特色土木工程知识体系需求调研,探讨构建交通特色土木工程课群体系若干问题。
关键词 土木工程 交通 特色专业 课程体系 构建
下载PDF
双层车辆段上盖建筑振动与结构噪声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青松 余超 +1 位作者 唐柏赞 周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4-311,321,共9页
为研究地铁列车在双层车辆段运行引起的上盖建筑振动及室内结构噪声特性,以国内某双层车辆段上盖物业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双层车辆段上盖建筑振动与辐射二次结构噪声传递规律。基于大地-车辆... 为研究地铁列车在双层车辆段运行引起的上盖建筑振动及室内结构噪声特性,以国内某双层车辆段上盖物业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双层车辆段上盖建筑振动与辐射二次结构噪声传递规律。基于大地-车辆段-上盖建筑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列车荷载作用下,运用库上盖建筑的振动传递特性,再利用声传递向量法分析了上盖建筑室内结构辐射噪声及其特性,最后对室内各板件的噪声辐射贡献度及吸声平板降噪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高频振动经过土体衰减迅速,在80 Hz以上频段,二层行车引起的上盖建筑底层振动显著大于一层行车;运用库车致上盖建筑振动在第10层衰减至最低水平,随着楼层的继续增加,振动出现放大现象;在40 Hz处天花板和地板对卧室场点声学贡献度最大,其中在顶层采用吸声材料后的降噪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车辆段 振动传递规律 二次结构噪声 声学贡献量分析 吸声系数
下载PDF
依托行业特色实验室,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例
15
作者 曾润忠 胡文韬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第34期4-6,共3页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们进行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平台。城市轨道交通实验室面向全校开放,注重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突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由理论基础教学平...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们进行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平台。城市轨道交通实验室面向全校开放,注重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突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由理论基础教学平台、实践环节教学平台、实验创新教学平台、创新产业引导教学平台等多部分组成的新型城轨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塑造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牢固、创新创业意识强烈的高校毕业生,通过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对探索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实验室 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平台
下载PDF
考虑车辆异质性的堵塞交通流模型研究
16
作者 桂水荣 蓝天飞 +1 位作者 陈水生 葛世祺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4,110,共8页
为研究交通事故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的影响,以双车道安全距离元胞自动机模型为基础引入强行变道规则,建立了考虑车辆异质性的高速公路车辆堵塞模型。利用MATLAB数值模拟高速公路异质交通流,分析不同交通密度情况下的交通事故持续时间以及... 为研究交通事故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的影响,以双车道安全距离元胞自动机模型为基础引入强行变道规则,建立了考虑车辆异质性的高速公路车辆堵塞模型。利用MATLAB数值模拟高速公路异质交通流,分析不同交通密度情况下的交通事故持续时间以及重载货车占比对高速公路堵塞交通流的影响。研究表明:交通事故持续时间及重载货车占比均对高速公路堵塞交通流具有显著影响;当车辆密度大于4veh/km小于80veh/km时,交通事故持续时间对交通流有着显著影响,且持续时间越长对交通流的影响越大;当车辆密度小于30veh/km时,重载货车占比对交通流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占比越大对交通流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交通流 元胞自动机 模型仿真 堵塞
下载PDF
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半解析预测方法
17
作者 雷晓燕 胡云 司丕贤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8-156,共9页
准确预测列车引起的环境振动对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点源冲击荷载作用下的轨道-半无限区域大地模型,推导预测列车在轨道上运行时引起大地振动加速度的解析公式。根据该公式,提出基于模型计算列车荷载密度和现场实测大地... 准确预测列车引起的环境振动对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点源冲击荷载作用下的轨道-半无限区域大地模型,推导预测列车在轨道上运行时引起大地振动加速度的解析公式。根据该公式,提出基于模型计算列车荷载密度和现场实测大地线源振动传递导纳的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半解析预测方法。为验证预测方法的正确性,选择昌九城际铁路某轨道区域实测大地线源振动传递导纳和地面测点振动加速度响应。根据试验区域的轨道结构类型和开行的列车类型,建立列车-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交叉迭代算法求解列车-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和计算列车荷载密度。运用预测公式得到地面各测点振动加速度级。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地面各测点加速度幅值及在频域中的分布规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了预测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具有预测精度高,容易实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环境振动 半解析预测方法 列车荷载密度 线源振动传递导纳 列车-轨道非线性耦合系统 交叉迭代算法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18
作者 方苇 谢力 +1 位作者 罗睿 张明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9期0025-0027,共3页
为了更好地达成新工科建设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的高要求,根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和依据产出导向的实验设计原则,围绕行业需求和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 为了更好地达成新工科建设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的高要求,根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和依据产出导向的实验设计原则,围绕行业需求和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新工科”理念和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模式。通过设计教学目标、增设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模式和构建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评体系的方式进行四阶段改革。以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属结构工程实验室为试点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试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产出导向 教学改革 实践 创新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内噪声特性及贡献率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豪 冯青松 +2 位作者 尹华拓 罗信伟 刘庆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7-162,172,共7页
以某城市轨道交通B型车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分析不同速度条件下司机室内和客室内噪声时域变化规律和频谱特性。基于统计能量分析理论建立B型车车内噪声预测模型,通过实测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最后研究车体结构及轮轨噪声源对... 以某城市轨道交通B型车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分析不同速度条件下司机室内和客室内噪声时域变化规律和频谱特性。基于统计能量分析理论建立B型车车内噪声预测模型,通过实测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最后研究车体结构及轮轨噪声源对车内总声压级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车内噪声预测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城市轨道交通车内噪声,且计算效率高。列车速度从75 km/h增大到115 km/h,司机室内噪声增大3.9 dB(A)~5.2 dB(A),客室声压级增大3.6 dB(A)~5.2 dB(A);列车车速每增大10 km/h,司机室内声压级增大约1.36 dB(A),客室内声压级增大约0.9 dB(A)~1.0 dB(A);车内转向架上方测点声压级大于车厢中部噪声,差值为0.3 dB(A)~1.7 dB(A)。车内噪声源主要来自于轮轨噪声和车体底板声辐射,车体侧墙、车门和车窗对车内声压级的贡献整体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车内噪声 现场实测 频谱特性 轮轨噪声 贡献率
下载PDF
双层车辆段上盖建筑振动及结构噪声特性分析
20
作者 农兴中 罗信伟 +3 位作者 冯青松 陈艳明 余超 刘庆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2-1238,1251,共8页
为研究双层车辆段地铁运行引发的垂向振动沿上盖建筑物的传播规律及二次结构噪声问题,介绍了横岗双层车辆段咽喉区断面及上盖建筑的现场测试。采用傅里叶变换、传递损失以及1/3倍频谱等方法研究了振源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线性拟合... 为研究双层车辆段地铁运行引发的垂向振动沿上盖建筑物的传播规律及二次结构噪声问题,介绍了横岗双层车辆段咽喉区断面及上盖建筑的现场测试。采用傅里叶变换、传递损失以及1/3倍频谱等方法研究了振源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线性拟合函数和互功率谱密度函数,分析了上盖结构振动与室内二次结构噪声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高频振动经过土体衰减迅速,在80 Hz以上频段,车辆段内1层承重柱振动加速度级小于2层承重柱;振动沿建筑物传至顶层时,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叠加作用使得顶层振动能量放大;建筑物二次结构噪声声压主频在100 Hz以下,峰值出现在40 Hz附近,且预测建筑物中容易激发的噪声频段在40~60 Hz;楼板振动辐射噪声对室内二次结构噪声贡献主要在40 Hz附近。综上,建议着重关注振动沿上盖建筑传递在40 Hz处的响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车辆段 咽喉区 传递规律 二次结构噪声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