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直立式声屏障降噪效果测试与分析
1
作者 王东方 徐鸿 +1 位作者 尹镪 张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255,264,共5页
[目的]声屏障在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普遍使用,但对其在运营状态下的实际降噪效果研究还极其有限,需对实际运营中的直立式声屏障的降噪效果以及相关的噪声分布特征规律进行研究。[方法]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声屏障为工程背景,分别在2 m、3 ... [目的]声屏障在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普遍使用,但对其在运营状态下的实际降噪效果研究还极其有限,需对实际运营中的直立式声屏障的降噪效果以及相关的噪声分布特征规律进行研究。[方法]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声屏障为工程背景,分别在2 m、3 m、4 m高直立式声屏障不同高度处布置测点,监测列车通过测点时的噪声,并对各测点的声压级频谱、插入损失等声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列车运行产生的噪声能量分布频带较宽,源强点附近的噪声主频在500~800 Hz之间,声屏障声影区内,测点位置越低,声屏障降噪效果越好;声屏障对高频噪声的降噪效果优于低频噪声;2 m、3 m和4 m高直立式声屏障距轨道中心线7.5 m处声影区噪声平均降低值分别为4.0 dB(A)、6.7 dB(A)和11.1 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直立式声屏障 降噪效果 现场测试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轨面短波不平顺特性分析
2
作者 沈龙江 田春香 +2 位作者 贺世忠 陈小芳 徐金辉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0,共7页
研究目的:为深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轨面短波不平顺特征,本文基于某城市时速120 km地铁线路实测数据,分析轨面短波不平顺波形特征及幅值分布规律,计算并分析轨面短波不平顺谱特征,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轨面短波不平顺谱拟合表达式。研究结论:... 研究目的:为深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轨面短波不平顺特征,本文基于某城市时速120 km地铁线路实测数据,分析轨面短波不平顺波形特征及幅值分布规律,计算并分析轨面短波不平顺谱特征,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轨面短波不平顺谱拟合表达式。研究结论:(1)焊缝接头区不平顺每隔25 m出现一次,其影响范围为焊缝处左右±1.5 m,波形主要以M型(低接头)为主;(2)小半径曲线区段的减振轨道均存在明显短波波磨波形,无长波波磨特征;(3)曲线区段内外轨短波谱均存在明显较大尖峰值,其大多是由钢轨波磨引起的,且内轨比外轨波磨严重;(4)提出的六阶多项式拟合函数,能更好地反映城市地铁线路轨面短波不平顺特征;(5)本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城市地铁车辆轨道动力学性能设计,也可为城市地铁线路轨道状态评估及养护维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短波不平顺 统计特性分析 曲线拟合
下载PDF
轨道交通桥梁低矮弧形声屏障降噪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立忠 高亏 +3 位作者 冯青松 刘全民 罗信伟 李小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43-151,168,共10页
以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低矮弧形声屏障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有、无声屏障断面,开展列车通过时的噪声测试;基于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和统计能量分析法,建立轨道交通高架综合噪声预测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基于测试结果和预测结果,研究了... 以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低矮弧形声屏障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有、无声屏障断面,开展列车通过时的噪声测试;基于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和统计能量分析法,建立轨道交通高架综合噪声预测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基于测试结果和预测结果,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噪声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低矮弧形声屏障的降噪特性,探讨了低矮弧形声屏障对梁侧噪声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声屏障断面的情况下,轨面以下测点主要受低频桥梁结构噪声的影响,噪声随距离的衰减速度较慢,距离每增大一倍,噪声衰减约2.44 dB(A);轨面以上测点主要受高频轮轨噪声影响,噪声随距离的衰减速度较快,距离每增大一倍,噪声衰减约5.68 dB(A);低矮弧形声屏障对中高频噪声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但增大了低频噪声,这可能是由于声屏障的二次结构噪声辐射所导致的;低矮弧形声屏障在距离线路中心线7.5 m, 25 m处的插入损失分别约为5~8 dB(A)和2~6 dB(A);低矮弧形声屏障在梁侧插入损失约为4~6 dB(A),由于声屏障振动辐射二次结构噪声,桥梁跨中断面局部区域噪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高架 低矮弧形声屏障 插入损失 现场测试 衰减特性
下载PDF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引发的箱梁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房建 韦智敏 +3 位作者 郑稳稳 雷晓燕 练松良 刘林芽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6-142,共7页
利用有限元法和现场试验对城市高架箱梁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对桥梁结构辐射噪声具有重要影响的20~200 Hz箱梁振动特性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荷载作用下箱梁结构的振动主要集中于40~200 Hz频率范围内,影响箱梁振动... 利用有限元法和现场试验对城市高架箱梁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对桥梁结构辐射噪声具有重要影响的20~200 Hz箱梁振动特性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荷载作用下箱梁结构的振动主要集中于40~200 Hz频率范围内,影响箱梁振动的主要为波长0.075~0.375 m的轮轨短波不平顺。轮轨短波不平顺引起的箱梁振动主要集中在50 Hz以上,以箱梁局部振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箱梁结构顶板、翼缘和梁底中心的振动水平为100~125 dB;其中顶板和翼板振动的主要形式是垂向振动,腹板和底板的振动分布相对均匀,横向振动与垂向振动同处一个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轨道交通 箱梁 振动特性 数值计算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基于NSGA-Ⅱ遗传算法的市域快线无砟轨道结构多目标优化
5
作者 冯青松 王龙 +1 位作者 孙魁 李秋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为研究市域快线无砟轨道结构轻量化经济性、列车快速运行安全性协同优化设计问题,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niversal Mechanical建立车辆-轨道空间耦合模型,详细分析轨道板长度、宽度、厚度、弹性模量和扣件刚度、扣件间距单独变化时,对市域... 为研究市域快线无砟轨道结构轻量化经济性、列车快速运行安全性协同优化设计问题,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niversal Mechanical建立车辆-轨道空间耦合模型,详细分析轨道板长度、宽度、厚度、弹性模量和扣件刚度、扣件间距单独变化时,对市域D型动车以速度160 km/h通过时所引起的轮轨系统动力响应,通过响应面实验得到市域快线无砟轨道钢轨垂向位移响应面模型,并经NAGA-Ⅱ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对钢轨垂向位移影响显著的依次为扣件间距、扣件刚度和轨道板长度;建议在进行市域快线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时将钢轨垂向位移作为关键评价指标;各设计变量对市域快线无砟轨道力学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扣件间距、扣件刚度、轨道板长度、轨道板宽度、轨道板厚度、轨道板弹性模量;推荐设计方案为扣件系统刚度25 kN/mm,扣件间距0.625 m,轨道板长度4.9 m,轨道板宽度2.8 m,轨道板厚度0.26 m,轨道板混凝土等级C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线 无砟轨道 响应面法 NSGA-Ⅱ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高速列车作用下40 m和32 m简支箱梁动力性能研究
6
作者 罗锟 王凯新 +1 位作者 甄慧杰 帅蔚晨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5,共7页
为研究不同跨度高速铁路简支箱梁在列车作用下的动力性能,以郑济高铁40 m简支箱梁和京沪高铁32 m简支箱梁为背景,研究40 m和32 m简支箱梁共振条件;采用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车-轨-桥耦合振动模型,对比分析列车以不同运行... 为研究不同跨度高速铁路简支箱梁在列车作用下的动力性能,以郑济高铁40 m简支箱梁和京沪高铁32 m简支箱梁为背景,研究40 m和32 m简支箱梁共振条件;采用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车-轨-桥耦合振动模型,对比分析列车以不同运行速度通过40 m和32 m简支箱梁时的动力系数、竖向和横向加速度、竖向位移等振动响应。结果表明:40 m和32 m简支箱梁的共振速度分别为428.5 km/h和517.8 km/h,在我国目前高速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下,箱梁不会发生一阶共振响应,但会出现二阶与三阶超谐共振以及三阶消振现象;2种箱梁的挠度动力系数均小于运营动力系数,且挠度动力系数与列车运行速度成正相关;在相同工况下,40 m简支箱梁上的竖向振动和跨中竖向位移幅值大于32 m简支箱梁,但横向振动更小;在不产生共振消振情况下,列车通过速度越快,箱梁竖向位移越大,但由于2种箱梁的截面尺寸、跨径不同,使得2种箱梁的挠跨比差值很小。在现有列车运行速度条件下,可推广使用40 m简支箱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简支箱梁 列车运行速度 共振 动力系数 加速度 位移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海洋大气环境中Q420qENH耐候钢腐蚀演化及力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程海根 邹鹏 +2 位作者 郑尚敏 龚汉隆 吴天文 《材料保护》 2025年第4期131-141,共11页
随着近年来耐候钢在桥梁领域的不断发展,耐候钢免涂装使用案例屡见不鲜,但耐候钢适用的服役环境有待考究,尤其是在腐蚀性较强的海洋性大气等复杂环境中服役时。为此,以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用钢Q420qENH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解加速腐蚀试... 随着近年来耐候钢在桥梁领域的不断发展,耐候钢免涂装使用案例屡见不鲜,但耐候钢适用的服役环境有待考究,尤其是在腐蚀性较强的海洋性大气等复杂环境中服役时。为此,以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用钢Q420qENH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解加速腐蚀试验模拟海洋大气腐蚀环境,探究Q420qENH在此类腐蚀环境中的腐蚀行为、耐候钢母材及其对接接头经过腐蚀后的力学性能削减程度。基于腐蚀动力学、锈层形貌演化、物相组成、电解腐蚀试验的加速效果、力学性能削减程度进行多角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Q420qENH在海洋大气腐蚀环境中的腐蚀速率先增后减。Q420qENH耐候钢主要依靠Fe_(3)O_(4)形成较为厚实且略为致密的锈层以阻碍大气环境中的水、氧气、污染物对基体的直接侵蚀。但表面锈层形貌疏松多孔,阻止腐蚀介质侵入的效果有限,并且Q420qENH在海洋大气腐蚀环境中难以形成致密表面锈层,腐蚀等级介于C3~C4之间,因此,认为Q420qENH并不适合在海洋大气腐蚀环境中免涂装使用。在力学性能方面,耐候钢母材及其对接接头腐蚀4、8、14 h后,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较未腐蚀时削减程度逐渐上升,但电解加速腐蚀14 h后其屈服强度均在360 MPa以上,抗拉强度均在466 MPa以上,腐蚀后的力学强度仍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Q420qENH 海洋大气腐蚀 锈层形貌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考虑车轮跳轨的有砟轨道路-桥过渡段动力响应影响规律分析
8
作者 林士财 龚凯 +3 位作者 向俊 董楠 褚卫松 苏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7-408,共12页
为明确提速线路路-桥过渡段提速必要条件,基于列车车轮跳轨全过程计算方法,分析考虑车轮跳轨的路-桥过渡段轨道动力响应特性,研究列车速度和过渡段折角对车轮跳轨特征和轨道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轮轨密贴时,轮轨力、钢轨竖... 为明确提速线路路-桥过渡段提速必要条件,基于列车车轮跳轨全过程计算方法,分析考虑车轮跳轨的路-桥过渡段轨道动力响应特性,研究列车速度和过渡段折角对车轮跳轨特征和轨道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轮轨密贴时,轮轨力、钢轨竖向位移等动力学指标随过渡段折角和列车速度的增大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过渡段折角对这些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明显比列车速度对其的影响大,如列车速度由160 km/h增至300 km/h,轮轨竖向力由105 kN增至140 kN,增幅33.3%;过渡段折角由0.05%增至0.25%,轮轨竖向力由84 kN增至143 kN,增幅70.2%。考虑轮轨分离时,跳轨持续时间和车轮跳轨高度车轮跳轨高度随列车速度或过渡段折角的增大而增大,且过渡段折角对车轮跳轨特征影响明显,如当列车速度由280 km/h增至320 km/h时,车轮跳轨高度和跳轨持续时间跳轨高度由4 ms、4.12 mm分别增至6 ms、4.52 mm,增幅分别为50%、9.7%;过渡段折角由0.18%增至0.22%,跳轨持续时间和车轮跳轨高度由3.7 ms、2.89 mm分别增至7.9 ms、6.04 mm,增幅分别为113.5%、109.0%;轨道动力响应随列车速度或过渡段折角的增大而增大,且建议考虑车轮跳轨发生后冲击阶段的轮轨相互作用。250 km/h提速300 km/h有砟轨道线路,路-桥过渡段折角建议不应大于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有砟轨道 跳轨高度 持续时间 过渡段 折角
下载PDF
横向荷载作用下轨道-箱梁结构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9
作者 姜兴 罗锟 +1 位作者 陈鹏 余崇彬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6,共6页
针对横向荷载作用下轨道-箱梁结构的振动特性问题,基于相似理论,建立几何相似比为10:1的轨道-箱梁模型试验系统,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利用LMS数据采集系统,分析横向荷载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在轨道-箱梁中的传递规律。结果表明:横向振动从跨中... 针对横向荷载作用下轨道-箱梁结构的振动特性问题,基于相似理论,建立几何相似比为10:1的轨道-箱梁模型试验系统,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利用LMS数据采集系统,分析横向荷载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在轨道-箱梁中的传递规律。结果表明:横向振动从跨中截面向1/4截面传递时衰减更快,衰减率约为50%~85%,而从1/4截面传递到端部截面时相对较慢,衰减率约为10%~40%;横向荷载引起的轨道-箱梁结构的竖向振动响应整体上大于引起的横向振动响应,竖向振动响应约为横向振动响应的1~4.5倍。研究成果使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振动传递规律得到完善,对于高架轨道箱梁结构振动与噪声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模型试验 箱梁结构 加速度导纳 振动传递 支座
下载PDF
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梁纯弯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10
作者 殷隆涛 黄宏 +1 位作者 汪镕鹏 胡斌 《建筑钢结构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梁构件。将内钢管向构件受拉侧偏心放置,可以有效减少受拉区混凝土截面面积,充分发挥钢材受拉混凝土受压的特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在纯弯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梁构件。将内钢管向构件受拉侧偏心放置,可以有效减少受拉区混凝土截面面积,充分发挥钢材受拉混凝土受压的特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在纯弯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将有限元结果与现有试验结果对比以验证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后,再对新型组合梁构件进行机理分析和参数分析,变化参数为内钢管偏心率、空心率、内外钢管屈服强度和混凝土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在用钢量及截面高度和宽度一致时,内钢管偏心放置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是H型钢极限抗弯承载力的1.6~2.1倍,是空钢管极限抗弯承载力的2.3~2.6倍,且其延性更好;截面高度越大的构件其内外钢管所承受的弯矩占整个构件所受弯矩的比例也越大;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纯弯构件的弯矩-跨中挠度曲线大致可以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强化阶段;内管偏心放置的承载能力和延性比内管同心放置的纯弯构件的性能更好;内外钢管屈服强度和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影响内钢管偏心放置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内管偏心放置钢管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梁 空心率 偏心率 纯弯性能 参数分析
原文传递
分散工艺对镀铜钢纤维增强废弃陶瓷粉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张立卿 余家乐 +6 位作者 肖振荣 潘延念 龚良勇 熊进刚 李希友 王云洋 许开成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绿色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是应对混凝土结构日益恶劣的服役环境和实现中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废弃陶瓷粉取代25%的水泥并引入良好耐久性的镀铜钢纤维制备绿色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镀铜钢纤维的分散... 绿色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是应对混凝土结构日益恶劣的服役环境和实现中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废弃陶瓷粉取代25%的水泥并引入良好耐久性的镀铜钢纤维制备绿色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镀铜钢纤维的分散状态无疑对其增强增韧效果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探索了两种镀铜钢纤维分散方式(均匀筛入和直接倒入)对废弃陶瓷粉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抗折强度、断裂韧性、抗压强度、压缩韧性、折压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均匀筛入法掺入镀铜钢纤维对废弃陶瓷粉超高性能混凝土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折压比和断裂能的增强增韧效果均优于直接倒入,但对压缩功的提高效果稍弱于直接倒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废弃陶瓷粉 镀铜钢纤维 分散工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周期性多层有砟轨道结构的复能带分析及弹性波调控
12
作者 郭文杰 翟玉柳 +1 位作者 罗文俊 洪显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多层有砟轨道结构是典型的周期结构,研究其内弹性波传播与衰减特性对于轨道结构振动控制具有显著意义。建立周期性3层有砟轨道结构弹性波分析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弹簧模型和能量泛函变分原理的复能带特性求解方法。与既有研究结果对比... 多层有砟轨道结构是典型的周期结构,研究其内弹性波传播与衰减特性对于轨道结构振动控制具有显著意义。建立周期性3层有砟轨道结构弹性波分析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弹簧模型和能量泛函变分原理的复能带特性求解方法。与既有研究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通过复能带分析揭示阻尼对弹性波传播与衰减的影响机理,阐明动力吸振器对轨道结构中弹性波的调控机制。研究为周期结构弹性波分析与调控提供新的求解思路及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有砟轨道结构 复能带 带隙特性 弹性波 吸振器
下载PDF
基体合金强化对铜基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赵龙志 李根 +3 位作者 马现军 李文佳 赵明娟 张道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9-537,共9页
根据高温高强铜合金的设计思路,采用粉末冶金方法通过添加Cu-7.0Ni-1.75Si-0.5Cr合金制备基体强化的铜基复合材料,探究基体合金强化对复合材料组织形貌、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7.0Ni-1.75Si-0.5Cr合金在基体中析出... 根据高温高强铜合金的设计思路,采用粉末冶金方法通过添加Cu-7.0Ni-1.75Si-0.5Cr合金制备基体强化的铜基复合材料,探究基体合金强化对复合材料组织形貌、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7.0Ni-1.75Si-0.5Cr合金在基体中析出Ni2Si和Cr3Si两种硬质相,且在基体中弥散分布;随着基体中Cu-7.0Ni-1.75Si-0.5Cr合金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压缩强度逐渐增加,最高分别达到45.9HBW和137.4 MPa,比铜基体分别提高了17.4%和17.7%;随着基体中Cu-7.0Ni-1.75Si-0.5Cr合金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逐渐增加,过量的Cu-7.0Ni-1.75Si-0.5Cr合金使复合材料磨损量增加。当Cu-7.0Ni-1.75Si-0.5Cr合金含量为50%时,铜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最佳。Cu-7.0Ni-1.75Si-0.5Cr合金对铜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基体合金强化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其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铜基复合材料 基体强化 弥散分布 摩擦磨损
下载PDF
高速列车弓网受流系统放电实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晗 符思雨 +3 位作者 朱彦锦 韦宝泉 李泽文 邓芳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7,共7页
为掌握外环境下高速列车的运行特点,开展弓网电弧变化特性研究,该文设计并研制了高速列车弓网受流系统放电实验平台,其风洞系统由风洞结构、风扇转子系统、风洞控制系统、弓网电弧发生系统、观测系统组成。测试结果表明:低速直流风洞风... 为掌握外环境下高速列车的运行特点,开展弓网电弧变化特性研究,该文设计并研制了高速列车弓网受流系统放电实验平台,其风洞系统由风洞结构、风扇转子系统、风洞控制系统、弓网电弧发生系统、观测系统组成。测试结果表明:低速直流风洞风速可达50 m/s,湍流度低于1%,速度不均匀性小于1%,流场稳定性不超过1%,气流偏角不超过0.5°,满足《低速风洞和高速风洞流场品质要求》(GJB 1179A—2012)中所规定的参数指标。该系统为探究强气流场环境下弓网电弧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可为高速运行环境下列车弓网电弧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直流风洞 风洞系统 强气流场环境 弓网电弧
下载PDF
CRTSⅢ型板和双块式无砟轨道振动噪声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锟 王凯新 +1 位作者 甄慧杰 陈鹏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9-36,共8页
【目的】探究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和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振动与噪声特性。【方法】以有限元、多体动力学与边界元相结合的方法为基础,通过建立高速列车-无砟轨道-箱梁耦合动力学模型和边界元模型,研究列车高速通过时的列车-轨道-箱梁耦... 【目的】探究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和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振动与噪声特性。【方法】以有限元、多体动力学与边界元相结合的方法为基础,通过建立高速列车-无砟轨道-箱梁耦合动力学模型和边界元模型,研究列车高速通过时的列车-轨道-箱梁耦合系统的结构动力响应,以及噪声辐射特性。【结果】结果表明,列车通过桥上CRTSⅢ型板与双块式轨道结构段时,列车的最大轮重减载率分别为0.0536与0.1657,下部箱梁挠度分别为1/9673与1/8457。与双块式无砟轨道相比,CRTSⅢ型板的轨道板及底座位移响应更小,并且轨道-箱梁系统的竖向振动衰减更快,减振性能更优。另外,比较两种轨道结构条件下的高架箱梁结构噪声,CRTSⅢ型板段的箱梁噪声总声压级更小。但是,桥下远场点噪声峰值差异较小,峰值频率接近,均为31.5Hz左右;而桥下峰值频率差异较大,Ⅲ型板的峰值频率为63Hz,双块式则为20Hz。【结论】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更适合在高速铁路桥梁段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箱梁 车-轨-桥耦合 振动 结构噪声
下载PDF
减振轨道对城市轨道交通U梁低频噪声的影响
16
作者 刘全民 苗毅飞 +3 位作者 高亏 宋立忠 刘建红 詹刚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3期1249-1258,共10页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振动模型计算轮轨相互作用力,采用FEM-BEM法计算普通道床、梯形轨枕和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下U梁20~315Hz范围内的结构噪声、轮轨噪声以及两者的总噪声,并进一步分析3种轨道形式下U梁场点结构噪声、轮轨噪声对上述频段总...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振动模型计算轮轨相互作用力,采用FEM-BEM法计算普通道床、梯形轨枕和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下U梁20~315Hz范围内的结构噪声、轮轨噪声以及两者的总噪声,并进一步分析3种轨道形式下U梁场点结构噪声、轮轨噪声对上述频段总噪声的贡献量。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仿真值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可用于预测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低频噪声;梁侧场点位置处,梯形轨枕和钢弹簧浮置板相比于普通轨道下的U梁结构噪声总声级最高分别降低16.0dB、37.2dB,轮轨噪声最高分别增加了26.3dB、23.3dB,综合噪声分别增加了18.6dB、14.3dB;减振轨道能够明显降低桥梁结构噪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轮轨噪声;由于U梁腹板对轮轨噪声的遮蔽效应,普通轨道下梁侧噪声中桥梁结构噪声不可忽略,而梯形轨枕和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下U梁的结构噪声大幅减小,但轮轨噪声显著增大,导致梁侧噪声以轮轨噪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轨道交通 U梁 减振轨道 轮轨噪声 结构噪声
下载PDF
基础变形诱发无砟轨道-桥梁系统关键构件变形累积与刚度突变的轨面解析表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玉林 侯宇 +3 位作者 蒋丽忠 陈梦成 冯青松 周旺保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57,共14页
为探究高速铁路基础变形诱发无砟轨道-桥梁系统关键构件变形累积与刚度突变的轨面解析表征模式,针对高速铁路桥上双块式、单元板式、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基于Castigliano第二定理和线性叠加原理,分别推导考虑关键构件刚度突变、... 为探究高速铁路基础变形诱发无砟轨道-桥梁系统关键构件变形累积与刚度突变的轨面解析表征模式,针对高速铁路桥上双块式、单元板式、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基于Castigliano第二定理和线性叠加原理,分别推导考虑关键构件刚度突变、限位构件参与度影响的三种无砟轨道结构轨面变形与基础变形间解析表征模型,通过试验、仿真和实测结果对其进行验证,并基于该模型分析桥梁变形、关键构件刚度突变及限位构件参与度等对无砟轨道-桥梁系统层间变形传递与联结接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提出的模型与试验结果、仿真结果、轨检车实测数据吻合良好,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三种无砟轨道在自重下均随桥梁发生“跟随性”变形,单元板对桥梁变形适应能力较强,纵连板抵御桥梁变形能力较强,但易形成大范围板底脱空,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桥墩沉降下,关键构件刚度突变只对突变区域内轨面变形有影响,扣件断条致纵连板轨面变形最大,单元板次之,双块式最小,砂浆离缝致纵连板在“下陷”区域轨面变形比单元板平缓,砂浆脱空致单元板“下陷”幅度小于纵连板;侧向挡块和剪切钢筋的参与对轨面变形贡献较小,而剪力齿槽的参与对轨面变形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表征模式 刚度突变 限位构件 变形累积
原文传递
地铁扣件刚度对车致轨道-隧道振动影响分析
18
作者 李秋义 罗伟 +1 位作者 付易平 左志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0-196,共7页
为揭示减振扣件动力性能参数对轨道-隧道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对减振扣件轨道与一般非减振轨道的动力响应进行现场实测,对比分析两种类型轨道的钢轨、道床与隧道壁的振动特性,同时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与轨道-隧道-大地有限... 为揭示减振扣件动力性能参数对轨道-隧道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对减振扣件轨道与一般非减振轨道的动力响应进行现场实测,对比分析两种类型轨道的钢轨、道床与隧道壁的振动特性,同时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与轨道-隧道-大地有限元模型,进行不同扣件刚度下钢轨加速度导纳、轨道振动衰减率与隧道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对比线上实测结果发现,减振扣件轨道中钢轨、道床与隧道壁的振动均明显减弱;减小扣件刚度对车体的振动响应无显著影响,钢轨的位移与加速度会随之增大;减小扣件刚度会增强钢轨的低频振动,但会减弱钢轨的高频振动;沿钢轨纵向1~50Hz频段的振动耗散更为迅速,500~1000Hz频段的振动更容易沿着钢轨纵向传播;减振扣件对50~200Hz频段隧道动力响应有明显影响,能有效降低隧道壁测点处振动响应6~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减振扣件 加速度导纳 轨道振动衰减率 减振效果
下载PDF
一种新型钛基钎料钎焊TiAl合金接头的界面组织及性能
19
作者 冷斌 袁雷昕 +3 位作者 王一轩 陈昱橦 罗芬 李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6-31,38,共7页
采用机械球磨制备的Ti H_(2)-65Ni和Ti B_(2)复合粉末钎料对Ti-47Al-2Nb-2Cr-0.15B(at%)合金进行钎焊连接,钎焊温度1190~1250℃、钎焊时间10 min。研究了Ti Al合金钎焊接头界面组织及钎焊温度对接头组织与室温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机械球磨制备的Ti H_(2)-65Ni和Ti B_(2)复合粉末钎料对Ti-47Al-2Nb-2Cr-0.15B(at%)合金进行钎焊连接,钎焊温度1190~1250℃、钎焊时间10 min。研究了Ti Al合金钎焊接头界面组织及钎焊温度对接头组织与室温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i Al钎焊接头由3个界面反应层组成,主要物相为α_(2)-Ti_(3)Al、τi_(3)-Ali_(3)Ni Ti_(2)、Ti B。随着钎焊温度的升高,形成的连续α_(2)-Ti_(3)Al层壁垒被打破,钎料元素向母材的扩散量及母材的溶解量增加,导致钎缝厚度增加。Ti Al钎焊接头抗剪强度随钎焊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当钎焊温度为1230℃时,与钎缝基体具有相似的热膨胀系数的Ti B晶须尺寸细化,数量增加,层Ⅲ中组织更细化、物相分布更均匀,获得的接头抗剪强度最大,为332.87 MPa。钎焊接头以准解理断裂方式脆断于以τi_(3)-Ali_(3)Ni Ti_(2)为主要物相的层Ⅱ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粉末钎料 TIAL合金 钎焊温度 界面组织 抗剪强度
原文传递
轨面短波不平顺对高架轨道结构振动影响分析
20
作者 房建 邱海浪 +2 位作者 邓远星 雷晓燕 练松良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
针对城市高架轨道进行减振降噪研究设计,需要了解轨面短波不平顺作用下轨道-桥梁系统的动力性能和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用UM和ANSYS软件建立地铁B型车和32m高架简支箱梁模型,结合实测结果进行模型验证,使用实测上海地铁1号线轨面不平顺数... 针对城市高架轨道进行减振降噪研究设计,需要了解轨面短波不平顺作用下轨道-桥梁系统的动力性能和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用UM和ANSYS软件建立地铁B型车和32m高架简支箱梁模型,结合实测结果进行模型验证,使用实测上海地铁1号线轨面不平顺数据,预处理后输入车辆-轨道模型中计算时域轮轨垂向力.通过APDL语言编写do循环将轮轨力施加到箱梁桥钢轨上模拟车辆行进,计算60、70、80km/h3个速度下高架轨道各个部位振动响应,以轮轨力和箱梁1/2跨中钢轨,桥面板垂向振动加速度从时域、频域角度分析轨面短波不平顺对轨道-桥梁系统振动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轨面短波不平顺作用下会产生波幅比较大的垂向轮轨力,随着行驶速度上升逐渐增大;钢轨加速度随着速度增大,增加幅度逐渐上升;3个速度对应钢轨振动最不利波长分别为2.0833、3.0864、3.5273cm,桥梁振动最不利波长分别为26.4550、30.8642、35.2734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箱梁模型 实测不平顺 结构振动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