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紧迫性有效性问题探析
1
作者 舒曼 李友治 《新余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5-87,共3页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理解的狭隘性、价值取向的混乱性以及心理问题的频发性使得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必要而且紧迫。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与方法论、科学性与真理性相统一的理论,在指导解决大学生群体易发问题方面...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理解的狭隘性、价值取向的混乱性以及心理问题的频发性使得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必要而且紧迫。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与方法论、科学性与真理性相统一的理论,在指导解决大学生群体易发问题方面非常有效,具体表现在生命意义引导、价值取向导向以及心理素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紧迫性 有效性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意义
2
作者 张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6期0119-012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与路径。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出二者结合的理论依据;运用案例分析法,举例说明二者结合的实践作用。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 本研究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与路径。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出二者结合的理论依据;运用案例分析法,举例说明二者结合的实践作用。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同中求异、兼收并蓄,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拓展其实践路径,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文化支撑。因此,充分肯定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将其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对于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传统文化 结合 意义 路径
下载PDF
生态危机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考略 被引量:2
3
作者 余维海 《长白学刊》 2012年第2期28-32,共5页
生态危机作为新出现的时代问题,既可以作为考量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视角,又可以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增添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活力的重要因素。传统马克思主义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这是考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而生态... 生态危机作为新出现的时代问题,既可以作为考量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视角,又可以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增添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活力的重要因素。传统马克思主义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这是考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而生态危机引出的理论难题和时代内涵,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依据。生态危机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意义在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转向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生态危机创新了社会主义的实现条件;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了中国模式的影响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生态危机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转向
下载PDF
继承与发展:英国文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关系阐释
4
作者 李凤丹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27,共5页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形式。它从大众文化与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出发,通过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的肯定与分析,来寻求适合当代社会的政治形式。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批判与继承...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形式。它从大众文化与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出发,通过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的肯定与分析,来寻求适合当代社会的政治形式。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批判与继承,英国文化研究在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著名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者佩里·安德森所说,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马克思主义开始更为强调文化因素的作用。对文化因素的重视,一方面体现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与英国文化研究之间的相通性,另一方面体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对英国文化研究的影响。同时,英国文化研究的某些观点与立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解放 英国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上层建筑 文化领导权
下载PDF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理论渊源探析
5
作者 李凤丹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26-30,共5页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同时继承和批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方法,突出了大众文化主体的能动性,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反抗潜能。其目标是通过分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寻求适合...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同时继承和批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方法,突出了大众文化主体的能动性,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反抗潜能。其目标是通过分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寻求适合当代社会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政治。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其形成与当时的一系列社会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同时也离不开许多理论背景的支撑。这些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理论成果,英国的理论传统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经验主义 人民历史观 精英文化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
6
作者 李凤丹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34-38,共5页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同时继承和批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方法,突出了大众文化主体的能动性,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反抗潜能。其目标是通过分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寻求适合...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同时继承和批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方法,突出了大众文化主体的能动性,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反抗潜能。其目标是通过分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寻求适合当代社会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政治。它实现了对唯物史观、传统历史学和文化理论以及其它理论传统的批判性继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传统历史学 精英文化主义 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
下载PDF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
7
作者 李凤丹 《前沿》 2016年第3期4-8,23,共6页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形成。其主要理论内容包括自下而上的历史学研究与对普通人文化的研究,对大众传媒与政治关系的研究,对文化与社会关系的阐述,以及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英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形成。其主要理论内容包括自下而上的历史学研究与对普通人文化的研究,对大众传媒与政治关系的研究,对文化与社会关系的阐述,以及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英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理论内容对当代中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理论研究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下而上的历史学 大众传媒与政治 文化与社会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与精神的现实意义
8
作者 李凤丹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09-112,共4页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有其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精神。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与民族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下而上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总体性方法等,而在这些研究方法中同时体现了其批判与开放的精神。这些研究方法和精...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有其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精神。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与民族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下而上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总体性方法等,而在这些研究方法中同时体现了其批判与开放的精神。这些研究方法和精神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化 马克思主义 研究方法 民族志 自下而上的历史学 批判精神 开放精神
下载PDF
继承与发展——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关系阐释
9
作者 李凤丹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81-85,127-128,共5页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通过分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通过对大众文化主体的反抗性潜能的肯定,来寻求适合当代社会的政治发展形式。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有着密...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通过分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通过对大众文化主体的反抗性潜能的肯定,来寻求适合当代社会的政治发展形式。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总体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关系来看,它主要实现了对唯物史观原理、方法和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他们继承的这些唯物史观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基本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体性 批判
下载PDF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现实背景分析
10
作者 李凤丹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3-76,共4页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其形成与一系列社会历史事件紧密相关。这些历史事件主要包括: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人民阵线运动、成人教育、冷战、新左派活动等。
关键词 英国资本主义 世界大战 人民阵线 成人教育 新左派
下载PDF
信息网络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晓伟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9-91,共3页
信息网络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必须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学科体系等。信息网络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趋利避害,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之既带有时代特点,更体现中国特色,以此不... 信息网络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必须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学科体系等。信息网络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趋利避害,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之既带有时代特点,更体现中国特色,以此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信息网络化 挑战 机遇
下载PDF
红歌“新唱”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文星 范亚雯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6-21,共6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过程,其传播效果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无论是传播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上,还是大众情感的认同上,都存在着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传播的不利因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过程,其传播效果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无论是传播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上,还是大众情感的认同上,都存在着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传播的不利因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走出当前困境,必须从传播内容的"亲民"性、形式的多样性和主流价值观的融合性等方面作出切实改变,而红歌"新唱"的内容及特点恰好迎合了这一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歌“新唱”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有效传播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旭 金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9,共9页
第三次分配是以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为表征的新型分配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重要制度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寰宇中,分配形态将随着人类生产方式变迁的大致轮廓经历三个历史位阶,第三次分配从属于分配形态的历史高阶,是通... 第三次分配是以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为表征的新型分配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重要制度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寰宇中,分配形态将随着人类生产方式变迁的大致轮廓经历三个历史位阶,第三次分配从属于分配形态的历史高阶,是通达“基于需要的按需分配”理想图景的重要节点。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从现实逻辑来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新分配制度的生成提供了基本前提;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及其衍生的共享伦理思想为新分配制度注入了伦理道德的意蕴;从制度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内在先进性和人民性的实践外化助推了新分配制度的最终生成。第三次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研究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长远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第三次分配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抖音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及应对
14
作者 陈燕玲 《教育进展》 2024年第9期703-711,共9页
新媒体时代,抖音因内容多样且价值多元、推送个性又更新及时、受众年轻及社交性强、传播碎片与接收零散等特征深受大学生喜爱。作为崇高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抖音指引方向,抖音亦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崭新路... 新媒体时代,抖音因内容多样且价值多元、推送个性又更新及时、受众年轻及社交性强、传播碎片与接收零散等特征深受大学生喜爱。作为崇高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抖音指引方向,抖音亦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崭新路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而言,抖音的去中心化增强主体性、娱乐化丰富内容形式、碎片化打破时空界限,但抖音本身泛自由化、泛娱乐化、泛碎片化的特质又滋生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因此,应从彰显价值导向、凝聚主体优势、完善推送管理三方面突破泛自由化、泛娱乐化、泛碎片化的桎梏以实现抖音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融合共进。In the new media era, TikTok is deeply loved by college students because of its diverse content and value, personalized push and timely update, young audience and strong interaction, fragmented communication and acceptance. Being a principle of high value, socialist core values guide the direction of TikTok, TikTok also provides a new path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TikTok’s decentralization enhances its subjectivity, entertainment enriches content and form, fragmentation breaks the limits of time and space. However, TikTok itself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n-liberalization, pan-entertainment and pan-fragmentation, resulting in the individualism, hedonism, utilitarianism values. Therefore, it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shackles of pan-liberalisation, pan-entertainment and pan-fragment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highlight the value orientation, gather main advantages, improve push management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TikTok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抖音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双重影响 策略应对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与亲子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新解之一
15
作者 李德炎 白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6-40,共5页
人的生命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两种相并行的生产,这两种生产首先形成了家庭关系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支配和制约着其他社会关系,但对家庭关系之中的亲子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只是影响而不是支配,因为虽然亲子关系中也不可避免地掺杂... 人的生命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两种相并行的生产,这两种生产首先形成了家庭关系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支配和制约着其他社会关系,但对家庭关系之中的亲子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只是影响而不是支配,因为虽然亲子关系中也不可避免地掺杂着经济关系,但那显然不是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社会生产关系。亲子关系与生产关系是平行并立的,共同支配、制约其它一切社会关系。对人类总体而言,生产关系及其支配、制约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总和突出地表现为“阶级性”,居主导地位;亲子关系及其支配、制约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总和集中体现为“博爱精神”,处于从属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亲子关系 人的本质 博爱精神
下载PDF
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综述
16
作者 曾影 舒曼 《鄂州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8-11,15,共5页
当前,学界主要围绕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以及不同实践载体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分析了不同研究角度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随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推进,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上、纵深发展的战略上... 当前,学界主要围绕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以及不同实践载体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分析了不同研究角度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随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推进,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上、纵深发展的战略上有待完善。今后,学界应该对研究内容、研究视野以及研究方法应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路径 综述
下载PDF
翻转课堂下大学生深度课堂参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视角
17
作者 苏红 周利平 《教育信息技术》 2022年第12期45-48,共4页
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旨在通过学生深度课堂参与的互动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但实践中,学生参与度不容乐观,需要研究驱动大学生深度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文章基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以内生机理为切入点,采用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方法,探究... 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旨在通过学生深度课堂参与的互动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但实践中,学生参与度不容乐观,需要研究驱动大学生深度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文章基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以内生机理为切入点,采用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方法,探究翻转课堂下大学生深度课堂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研究发现,“有用—没用”的价值性因素、“有趣—没趣”的兴趣性因素、“意识到—没意识到”的自主性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深度课堂参与的内生因素,且三因素呈现由内而外的因果关系,提出深度课堂参与的“三因素模型”,大学生只有同时具备三因素,才能成为深度课堂参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课堂参与 翻转课堂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 “三因素模型”
原文传递
《生态危机的困境与消解—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表达》——一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力作
18
作者 牛二耀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79-80,共2页
二战之后,人类在享受着发达工业社会所带来丰裕物质财富的同时,却也不得不面临着自身生存环境恶化所引发生态危机的困扰。为了摆脱生态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危机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在此背景之下,华东交通大... 二战之后,人类在享受着发达工业社会所带来丰裕物质财富的同时,却也不得不面临着自身生存环境恶化所引发生态危机的困扰。为了摆脱生态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危机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在此背景之下,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余维海副教授、博士所著的《生态危机的困境和消解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表达》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危机 生态学 消解 科学出版社 华东交通大学 物质财富 环境恶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中国雾霾治理的启示
19
作者 王娟 卢擎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6-59,共4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气体污染物不断增多,雾霾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并且制约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治理雾霾关乎国计民生,已刻不容缓。结合中国的雾霾现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进行深刻反思,并提出转变思想观念、改良社会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气体污染物不断增多,雾霾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并且制约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治理雾霾关乎国计民生,已刻不容缓。结合中国的雾霾现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进行深刻反思,并提出转变思想观念、改良社会制度、尊重自然规律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等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自然观 雾霾治理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推进“双碳”目标建设实践路径研究
20
作者 郝玮 《低碳世界》 2022年第10期1-3,共3页
本文对推进“双碳”目标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倡导正确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加强法律监管制度建设、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双碳”建设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