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责、高效、最好,争做中国水电测绘的排头兵——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绘研究分院简介及其工程实践
1
作者 王瀛勇 《大坝与安全》 2002年第5期5-6,7,共3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绘研究分院的机构情况、所完成的主要工程项目和业绩,展示了负责、高效、最好的企业精神。
关键词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绘研究分院 中国 水电测绘
下载PDF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健 王金锋 《中国勘察设计》 2004年第4期43-46,共4页
本文介绍了我院在全院计算机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对系统实施的背景、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集成管理信息系统 办公自动化 经营管理 图档管理
下载PDF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下)
3
作者 陈健 王金锋 《中国勘察设计》 2004年第5期44-47,共4页
(上接2004第4期) 3.系统功能 3.1.系统总体框架 整个系统是在上海金慧软件有限公司"OnDocsTM虚拟设计院"原有产品的产品框架基础之上,依据我院的具体需求,共同设计、实施的一套具有华东院特色的,覆管理、知识管理及办公自动... (上接2004第4期) 3.系统功能 3.1.系统总体框架 整个系统是在上海金慧软件有限公司"OnDocsTM虚拟设计院"原有产品的产品框架基础之上,依据我院的具体需求,共同设计、实施的一套具有华东院特色的,覆管理、知识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管理领域,包括经营管理、项目管理、设计流程管理、日常办公、行政办公等在内的集成化的综合信息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集成管理信息系统 经营管理 项目管理
下载PDF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文件标准化
4
作者 聂广明 《水利水电标准化与计量》 1994年第1期42-42,共1页
一、必要性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文件标准化,可有以下两个优势。 1.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建国40多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有很大发展,建成的水利水电工程已达8万余座。为了修建这些工程,多年来,设计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编写了大量的... 一、必要性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文件标准化,可有以下两个优势。 1.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建国40多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有很大发展,建成的水利水电工程已达8万余座。为了修建这些工程,多年来,设计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编写了大量的设计文件。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勘测 设计文件 标准化
下载PDF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心得
5
作者 陈健 王金锋 《中国勘察设计》 2004年第9期38-41,共4页
本文介绍了我院在全院计算机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的经验,重点对系统的实施心得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国家电力公司 信息系统建设 勘测设计研究院 集成管理 心得 华东 经验 过程 描述
下载PDF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三项设计创新成果获实用新型专利
6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4-94,共1页
“一种兼顾建构筑物保护的新型护岸构件”为华东院刘世明和楼永良同志所设计。这种护岸构件由驳坎、围护结构、装饰贴而等组成,其中驳坎在基坑开挖时,作为基坑围护结构,建成后又作为挡土的永久结构或永久结构的一部分;围护结构为沉... “一种兼顾建构筑物保护的新型护岸构件”为华东院刘世明和楼永良同志所设计。这种护岸构件由驳坎、围护结构、装饰贴而等组成,其中驳坎在基坑开挖时,作为基坑围护结构,建成后又作为挡土的永久结构或永久结构的一部分;围护结构为沉管灌注桩或搅拌桩或钢筋混凝土排墙等。或按需要在桩顶设拉锚;装饰贴面可选用混凝土块或石材。具体实施方式是在设汁河底的一侧河岸或两侧河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研究院 实用新型专利 华东 基坑围护结构 新成果 勘测 装饰贴面 钢筋混凝土 沉管灌注桩 建构筑物
下载PDF
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与交付平台架构研究
7
作者 赵宇璇 郑洪 +4 位作者 王国光 柏华军 田文涛 熊斌 施新晔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共8页
针对当前国内陆路交通工程在TOGAF模式实践中存在数字化程度低、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其中,勘察设计交付平台构建涵盖陆路交通工程数字化关键业务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 针对当前国内陆路交通工程在TOGAF模式实践中存在数字化程度低、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其中,勘察设计交付平台构建涵盖陆路交通工程数字化关键业务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基于微服务与微内核技术的技术架构和数据架构,实现500 MB以下BIM模型在平台20帧运行和3 s加载,且同时支持最高200人的全业务在线协同设计。勘察设计交付平台通过提供多引擎融合服务,实现包括自动校审、高逼真可视化展示等功能的数字化交付服务,解决工程数字化交付困难、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交付平台通过升级建设工程新协同设计方式及成果展示形式,为陆路交通工程数字化勘察设计交付方式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 TOGAF 智能勘察设计平台 智能交付平台 微服务 微内核
下载PDF
某中型土石坝水库除险加固设计研究
8
作者 刘畅快 陈攀 《湖南水利水电》 2025年第2期84-87,共4页
根据安全鉴定成果,径心水库大坝存在上游加高部分的防渗面板防渗性能较差,沿坝体加高部位存在渗漏的可能;溢洪道底板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局部存在脱空缺陷;输水涵管建于大坝填土中,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等问题。为了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 根据安全鉴定成果,径心水库大坝存在上游加高部分的防渗面板防渗性能较差,沿坝体加高部位存在渗漏的可能;溢洪道底板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局部存在脱空缺陷;输水涵管建于大坝填土中,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等问题。为了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径心水库大坝的结构安全,文章对径心水库大坝防渗加固、溢洪道加固、坝下涵管封堵、新建输水及放空洞等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相关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大坝 除险加固 防渗 溢洪道 输水涵管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边坡支护技术研究
9
作者 龚星 《门窗》 2025年第3期130-132,共3页
水利水电工程基本上位于山地水利水电工程基本上位于山地、河谷等地形复杂的区域河谷等地形复杂的区域,地质条件多变地质条件多变,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的长期运营状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的长期运营状态。如果边坡支护设计及施... 水利水电工程基本上位于山地水利水电工程基本上位于山地、河谷等地形复杂的区域河谷等地形复杂的区域,地质条件多变地质条件多变,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的长期运营状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的长期运营状态。如果边坡支护设计及施工不到位导致出现边坡失稳的情况如果边坡支护设计及施工不到位导致出现边坡失稳的情况,除了会破坏工程外还会对下游的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除了会破坏工程外还会对下游的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威胁。本文总结了水利水电工程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影响因素本文总结了水利水电工程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影响因素,并详细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边坡支护技术的设计思路以及具体的并详细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边坡支护技术的设计思路以及具体的设计技术要点设计技术要点,以供参考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水利水电 工程设计工程设计 边坡支护边坡支护
下载PDF
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长引水隧洞勘测与设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家俊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3-17,共5页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长16.1~18.7km,最大埋深达2500m以上。隧洞长度已超过国内已建和在建的各种类型的隧洞,最大埋深已接近和超过世界水平。引水隧洞是锦屏二级水电站中的关键工程。该隧洞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在...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长16.1~18.7km,最大埋深达2500m以上。隧洞长度已超过国内已建和在建的各种类型的隧洞,最大埋深已接近和超过世界水平。引水隧洞是锦屏二级水电站中的关键工程。该隧洞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在近几年的勘测、设计和试验中已开展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一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水电站 深埋 引水隧洞 设计
下载PDF
勘测设计企业“工程投资公司”业态创新深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兵兵 乔月宾 +2 位作者 刘小龙 崔捷 彭烁君 《电力勘测设计》 2018年第2期24-29,共6页
本研究是在2015年完成的"国内勘测设计企业业态创新调研"课题的基础上,对"工程投资公司"的业态创新进行了深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投资、企业股权投资、PPP,以及相关建议,对于追求业务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 本研究是在2015年完成的"国内勘测设计企业业态创新调研"课题的基础上,对"工程投资公司"的业态创新进行了深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投资、企业股权投资、PPP,以及相关建议,对于追求业务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态创新 工程投资公司 工程项目投资 企业股权投资 PPP
下载PDF
海上升压站用220 kV酯油变压器选型与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建军 杨国泰 +4 位作者 蔡胜伟 张亚旭 汪天呈 杨凯 应斯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2,共7页
天然酯绝缘油和合成酯绝缘油由于具有生态友好、防火性能优异的特点,在变压器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国内还没有环保酯类绝缘油应用于海上升压站220 kV电力变压器的先例。本文根据海上升压站特点与要求对变压器酯油类型和绝缘系... 天然酯绝缘油和合成酯绝缘油由于具有生态友好、防火性能优异的特点,在变压器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国内还没有环保酯类绝缘油应用于海上升压站220 kV电力变压器的先例。本文根据海上升压站特点与要求对变压器酯油类型和绝缘系统类型进行选型研究,以SZ-150000/220型变压器为对象,建立变压器器身结构改进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酯类绝缘油满足220 kV变压器的绝缘和温升要求。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和仿真计算探讨了酯类绝缘油用于海上升压站220 kV电力变压器的可行性,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使设备适应海上运行环境要求,为酯油变压器在海上升压站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升压站 酯油变压器 环保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超细铁尾矿气泡混合轻质土优化设计研究
13
作者 张君尉 李文源 +2 位作者 李平 谢荣凯 唐建辉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5期103-110,共8页
目的:为了实现超细铁尾矿在气泡混合轻质土中的高效利用,以最优力学性能为目标,进行了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基于BBD响应面曲面法,以尾矿掺量15%~30%、泡沫掺量4%~6%、水料比0.4~0.6为变量,以7 d和28 d抗压强度为响应值,设计了17组配合... 目的:为了实现超细铁尾矿在气泡混合轻质土中的高效利用,以最优力学性能为目标,进行了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基于BBD响应面曲面法,以尾矿掺量15%~30%、泡沫掺量4%~6%、水料比0.4~0.6为变量,以7 d和28 d抗压强度为响应值,设计了17组配合比,并分析了组成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泡沫掺量对超细铁尾矿气泡混合轻质土抗压强度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水料比和尾矿掺量;从两因素交互作用上看,尾矿掺量和泡沫掺量交互作用对抗压强度影响最为显著;通过对回归模型的极值求解,当尾矿掺量为34.19%、泡沫掺量为4.34%、水料比为0.45时,超细铁尾矿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最优的力学性能。结论:经优化设计后的超细铁尾矿气泡混合轻质土可满足填筑工程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混合轻质土 超细铁尾矿 响应曲面法 优化设计 最优配合比 交互作用
下载PDF
洞式溢洪道与自然冲沟组合的泄洪消能结构设计优化研究
14
作者 赖道平 孙来 +1 位作者 李蒋金 张法星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9期59-62,88,共5页
通过水力学计算和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竹寿水库扩建工程侧堰洞式溢洪道与自然冲沟内设台阶的泄洪消能结构水力特性。研究发现:泄大流量时,洞式溢洪道侧堰泄流能力略小于理论计算值,理论计算拟定的消力池结构尺寸较合理,冲沟内消能台阶... 通过水力学计算和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竹寿水库扩建工程侧堰洞式溢洪道与自然冲沟内设台阶的泄洪消能结构水力特性。研究发现:泄大流量时,洞式溢洪道侧堰泄流能力略小于理论计算值,理论计算拟定的消力池结构尺寸较合理,冲沟内消能台阶转弯段的反超坡度需大于设计初拟值,优化调整后的洞式溢洪道与消能台阶组合泄洪消能结构对流态的控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式溢洪道 自然冲沟 消能台阶 优化 竹寿水库
下载PDF
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总体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修强 吴卫 张文国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14期90-92,共3页
本文研究提出了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旨在加强城市安全风险的监测与预警能力。平台设计围绕“风险”这一关键要素,运用“综合”和“预警”这两个关键方法,聚焦城市生命线、公共安全、生产安全和自然灾害四大领域... 本文研究提出了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旨在加强城市安全风险的监测与预警能力。平台设计围绕“风险”这一关键要素,运用“综合”和“预警”这两个关键方法,聚焦城市生命线、公共安全、生产安全和自然灾害四大领域,构建全方位、多层级的城市安全智能防控体系。平台总体架构包括感知层、设施层、平台层、应用层及安全运维和运行管理体系。平台有助于实现城市安全治理从事后调查处置向事前监测预警,从单一灾种应对,向综合防灾减灾转变,有效防范化解城市各类风险隐患。该设计方案可作为同类平台的参考,但需结合具体情况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安全 风险 综合预警 系统设计
下载PDF
库区大水位差高桩框架码头设计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鹏 洪思远 +1 位作者 陈晓军 苗琪 《中国水运》 2024年第3期33-35,共3页
本文结合西南地区白鹤滩水电站库区某货运码头,对库区大水位差码头设计思路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今后开展类似码头工程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高桩框架码头 大水位差 设计特点
下载PDF
山区填石路基压实特性研究及服役性能智能感知
17
作者 孙兴 郜梦棵 +1 位作者 李炜杰 李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8,共11页
根据山区高速公路填石路基的填料特性,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现场填料细观参数,通过离散元软件进行振动压实模拟,分析各碾压参数对路基压实的影响效应,结合灌水法测试结果探究适用于山区填石路基压实质量的快速检测方... 根据山区高速公路填石路基的填料特性,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现场填料细观参数,通过离散元软件进行振动压实模拟,分析各碾压参数对路基压实的影响效应,结合灌水法测试结果探究适用于山区填石路基压实质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填石路基在振动压实过程中颗粒间力链体系是一个不断打破又重新建立的动态过程,整个路基结构由大粒径骨料颗粒间的接触形成强力链;建议采用振动频率28 Hz、激振力400 kN、振幅1.0 mm的碾压参数组合,该组合下压实效率和质量较优;得出山区大粒径填料填石路基密实度与重型动力触探的贯入度呈负相关关系,重型动力触探可作为快速检测技术用于大粒径填石路基的压实度检测;通过在填石路基内部埋设传感器的方法对其服役性能进行长期监测和感知,结果表明:路基沉降速率约为0.5 mm/d,未出现不均匀沉降;土压力在工后70 d左右达到峰值并处于稳定状态;边坡水平位移最大值为7 mm;各监测指标在监测期内均未达到设置预警值,验证了提出的适用于山区高速公路填石路基碾压参数组合和重型动力触探压实质量控制技术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填石路基 离散元 振动压实 动力触探 智能感知
下载PDF
基于三维边线的现浇箱梁自适应建模技术研究
18
作者 贾冉冉 曾敏 +3 位作者 严晶晶 郭培栋 杜雪松 柏华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8,206,共8页
桥梁现浇箱梁传统三维建模方法存在通用性差、建模精度和模板复用性低且无法联动变更等不足。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边线的现浇箱梁自适应建模技术方法。该方法采用路线识别算法,快速精准提取拟建路线完整的三维空间信息,自... 桥梁现浇箱梁传统三维建模方法存在通用性差、建模精度和模板复用性低且无法联动变更等不足。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边线的现浇箱梁自适应建模技术方法。该方法采用路线识别算法,快速精准提取拟建路线完整的三维空间信息,自动生成桥梁高精度三维边线;结合自建的高度参数化现浇箱梁模板库,智能计算确定关键横断面重要参数;最后,采用拓扑拉伸实现现浇箱梁在多场景下的高准度、高复用性的自适应快速建模。将该建模技术应用于雄安某高速互通、某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桥、诸暨某快速路等多个实际桥梁工程,并与传统技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所提技术具备高效高精度处理斜桥、曲线桥、超高、变箱室、变高梁、变桥宽、鼻端等复杂结构或复杂工况的建模能力,体现了该技术的广泛适用性;(2)所需的建模时间分别为0.4~2 h和2~10 h,表明该技术能大幅度提高现浇箱梁建模效率,建模时间相比传统技术节省约80%;(3)进行桥梁宽度变更,所需耗时分别为0.5 h和4~8 h,表明该技术通过联动变更能显著提升效率,变更耗时相比传统技术节省88%~94%。本文自适应建模技术方法为现浇箱梁快速建模和变更提供了广适、智能、高效的BIM解决方案,是推动桥梁设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现浇箱梁 自适应技术 参数化建模 BIM二次开发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地聚物隔离墙材料渗透特性演化及微观机制研究
19
作者 薛钦培 陈宏信 +2 位作者 冯世进 刘晓轩 谢伟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1-820,共10页
竖向隔离墙是限制污染物迁移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已被广泛用于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现场管控。在干湿循环作用下,传统隔离墙材料极易发生性能劣化,导致其服役寿命显著缩短。通过一系列宏微观试验,研究了干湿循环作用下钠基膨润土、氧化镁、... 竖向隔离墙是限制污染物迁移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已被广泛用于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现场管控。在干湿循环作用下,传统隔离墙材料极易发生性能劣化,导致其服役寿命显著缩短。通过一系列宏微观试验,研究了干湿循环作用下钠基膨润土、氧化镁、微胶囊3种改性材料对粉煤灰基地聚物隔离墙材料渗透特性演化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地聚物隔离墙材料养护28 d后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均满足水泥基隔离墙的防渗设计要求,分别可以达到6.62 MPa和4.73×10^(-11)m/s;不含改性材料的试样在1次干湿循环后渗透系数超过1×10^(-8)m/s,而含有改性材料的渗透系数在5次循环后仍能达到设计要求;3种改性材料通过影响小孔(<0.05μm)、中孔[0.05μm,0.10μm]和大孔(>0.10μm)所占的比例,可以有效提高地聚物隔离墙材料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防渗性能。研究成果对隔离墙的服役性能评价和科学设计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墙 干湿循环 地聚物 渗透特性 微观机制
原文传递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方案评价模型研究
20
作者 李金 仇璐 +6 位作者 刘锐 李军 李瀚屹 颜兵 何江 梁贤金 易彪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8,共8页
以杭州市某垃圾渗滤液处理设计的两种方案比选为例,全面分析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特点,从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3个目标层上综合考虑,建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目标层、属性层的评价因素,通... 以杭州市某垃圾渗滤液处理设计的两种方案比选为例,全面分析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特点,从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3个目标层上综合考虑,建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目标层、属性层的评价因素,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获得模糊判断矩阵,计算目标层、属性层、方案层的权重,实现定量评价两种系统方案的目标。模型评价结果显示:采用氧化沟的设计方案A1比采用UNITANK的设计方案A2更好,并通过已建工程应用案例验证了方案A1确实优于方案A2。对于其他类似定性且难以定量的方案比选,均可以借鉴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目标层和属性层考虑的因素越多,计算结果越准确,但计算难度也越大。该研究所采用的将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的方法,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废水处理 方案比选 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