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加拿大英语文学在中国的译介(1949—2009)——兼论社会文化对文学翻译的制约 |
朱振武
綦亮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2
|
中国现代文学中儿童视角小说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
王黎君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3
|
少数族群文学研究:观念与方法的反思 |
闫炜炜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4
|
西方文学研究方法与本土实验的意义——关于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艺美学的选择与创新 |
殷国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1
|
|
5
|
新世纪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
杨扬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5 |
1
|
|
6
|
20世纪50年代前外国文学通史的学术历程 |
陈婧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7
|
论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多元化发展 |
齐亚敏
杨志强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4
|
|
8
|
文学翻译的政治——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国的译介 |
田全金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5 |
4
|
|
9
|
民国时期开明书店的文学书籍出版取向 |
郭战涛
|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0
|
在“大话”文学的盛行面前 |
陆衡
陆汉军
|
《昌吉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1
|
被遮蔽的“第三空间”:跨文化写作者的文学表意实践 |
闫炜炜
|
《武陵学刊》
|
2017 |
0 |
|
12
|
《古诗十九首》与古典文学写悲抒情传统 |
梁梅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3
|
绝望深渊中的光明——论西方文学中的荆棘与痛苦 |
陈婧
|
《绥化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4
|
谈语文学习与教学档案的建立 |
陈舟楫
|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5
|
开明书店与新文学的发展 |
谭日红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5 |
2
|
|
16
|
小泉八云的“近视艺术”论——文学风格的生理学解释 |
谭阳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7
|
无边的人道主义——现代文学中的“人性”问题 |
闵婕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18
|
金末中州区域的文学地理论——以元好问唐诗学探索中的行迹为线索 |
孙达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2
|
|
19
|
整合与分离——以《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的编选为中心 |
朱宏伟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1
|
|
20
|
贾平凹乡土书写的“规范”和“预谋”——兼谈文学的另一种“自由的可能” |
尹利根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