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城乡关系视野下的乡村振兴与中国传播——访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 |
吕新雨
梁媛
|
《现代视听》
|
2019 |
3
|
|
2
|
网络环境下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探论——基于华东师范大学的调研视角 |
李浩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3
|
华东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主题论坛 |
叶澜
何晓文
丁钢
袁振国
王晓玉
童世骏
许子东
许纪霖
|
《基础教育》
|
2011 |
1
|
|
4
|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实效性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
李浩
|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
2016 |
5
|
|
5
|
基于微信的高校研究生基层党建创新——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
李浩
|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
2018 |
1
|
|
6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校微信订阅号传播渠道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微信订阅号2016年传播情况为例 |
李静姝
袁帆
|
《新媒体研究》
|
2017 |
0 |
|
7
|
高校官网微信“留言权”对其传播力的影响—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
李静姝
|
《新闻传播科学》
|
2016 |
0 |
|
8
|
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现实思考与路径探索——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 |
张子茜
|
《惠州学院学报》
|
2023 |
1
|
|
9
|
有声的中国:口语传播学的使命与建构逻辑 |
巩晓亮
|
《传媒》
CSSCI
|
2024 |
2
|
|
10
|
叠加与协调:可供性视角下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研究 |
陈虹
杨启飞
|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概念、关系及视角:人工智能需要灵魂吗?——传播学五人谈 |
王豪
葛岩
姜华
王峰
甘莅豪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1
|
|
12
|
全媒体时代出版企业的新媒体传播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 |
邓香莲
闫玲玲
|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3
|
在空隙中: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智能广告生产——关于苏特·杰哈利《广告符码》的讨论 |
刘施阳
|
《现代广告》
|
2025 |
0 |
|
14
|
口语传播学:一个亟待建构的新学科 |
李亚铭
王群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7
|
|
15
|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可能——以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发展为例 |
雷启立
常冬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0
|
|
16
|
一流学科建设的制度研究——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和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科制度变革为例 |
严三九
南瑞琴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7
|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出版:基于传播学视角的考察 |
张国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8
|
观众成本说:五四运动的一种政治传播学释读框架 |
潘祥辉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9
|
人类择偶行为的传播学阐释:一种进化论的视角 |
潘祥辉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20
|
媒介革命与编辑出版学课程建设——以华东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为例 |
雷启立
|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