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教育强国建设的本土根基与国际视野
- 1
-
-
作者
方建锋
钱梦婷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
基金
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高等教育人才供需适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VIA240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是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正确处理的五个重大关系之一。一方面,历史、文化、国情因素共同构成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内部支撑力;另一方面,世界教育强国的发展经验与多元趋势为我国注入了开放创新的外部驱动力。近年来,我国在“被动吸收”向“主动借鉴”的转变过程中虽已取得多重进展,但难免在“向内扎根”与“向外借鉴”之间出现某种紧张乃至对立。事实上,扎根本土与融通国际并非二元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观,唯有秉持“以本为主,兼容并蓄”的战略定位,沿着“先立后破,逐步推进”的改革路径,构建“彰显特色、放眼全球”的评价机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根深叶茂、融通中外”的教育强国。
-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科技人才
教育现代化
本土化
国际化
-
Keywords
a leading country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alent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local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形态变革——基于生成性教学视角
- 2
-
-
作者
钱梦婷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
出处
《教育评论》
2024年第3期87-92,共6页
-
基金
202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全媒体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研究”(编号C2-2020093)的研究成果。
-
文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新一代智能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能够满足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学习的需要,并推动思政课数字化转型。当前,思政课教学仍存在教学目标蛰居于教师本位、教学内容游离于社会情境、教学方法受困于单向灌输、教学评价缺乏过程数据等现实困境。基于生成性教学视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创设多维一体的非预设性教学目标,开发丰富多样的情境性教学资源,运用融合创新的交互性教学形式,创建动态多元的发展性教学评估,从而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引领力、穿透力和向心力。
-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思想政治理论课
生成性教学
教育数字化转型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交叉学科博士生培养:问题表征、制约因素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王晓茜
杜金迪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28,共8页
-
文摘
采用深度访谈、文本分析法对A大学交叉学科博士生培养实践开展研究发现:A大学在交叉学科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宽泛笼统致使实施路径缺乏有效对标基准、科学规范的交叉学科博士生招生机制尚未形成、培养过程与学生就读期望存在错位偏差、现有质量评价体系未充分融合学科交叉属性等现实问题,其成因源于院校缺乏制度化与体系化的交叉学科组织结构、尚未建立多导师集体责任制,以及国家关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顶层制度设计不够完善。基于此,提出交叉学科博士生培养的优化策略:重视统筹规划与制度创新,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与帮扶支持;聚焦培养过程全要素,延展交叉学科的教育张力空间;立足交叉培养要旨,重构考核评价与质量监控体系;健全内部保障机制,形塑全方位的必要基础支撑。
-
关键词
交叉学科
博士研究生
培养过程
优化策略
-
Keywords
interdisciplinary
doctoral student
cultiv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