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竖直多孔管降膜蒸发传热实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范永坚 徐宏 徐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2-518,共7页
研究了内表面烧结型多孔管对降膜蒸发换热效果的影响。采用单管降膜蒸发器,由壳程的蒸汽加热管程的水降膜传热。在热通量q=13~90 k W·m^(-2),传热温差ΔT=2.87~9.5℃,液体Reynolds数ReL=4500~15000范围内,求不同工况下管内降膜传... 研究了内表面烧结型多孔管对降膜蒸发换热效果的影响。采用单管降膜蒸发器,由壳程的蒸汽加热管程的水降膜传热。在热通量q=13~90 k W·m^(-2),传热温差ΔT=2.87~9.5℃,液体Reynolds数ReL=4500~15000范围内,求不同工况下管内降膜传热系数,并将其与相对应的光管换热性能进行比较。比较数据可知:多孔管的管内降膜传热系数是光管的2.03倍,总传热系数是光管的1.78倍,多孔管强化传热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型多孔管 降膜蒸发 传热系数 强化传热
下载PDF
铜表面物理化学有序度对蒸汽冷凝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阮艺平 张莉 徐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5,共6页
研究了经不同粒度砂纸研磨后不同粗糙度纯铜表面的润湿性和蒸汽冷凝性能,分析了表面物理粗糙度和氧化引起的表面化学成分异质性对润湿性和冷凝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铜表面粗糙度小于0.15μm,增大粗糙度有利于增大接触角,而... 研究了经不同粒度砂纸研磨后不同粗糙度纯铜表面的润湿性和蒸汽冷凝性能,分析了表面物理粗糙度和氧化引起的表面化学成分异质性对润湿性和冷凝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铜表面粗糙度小于0.15μm,增大粗糙度有利于增大接触角,而当粗糙度增大到0.15μm后,继续增大粗糙度反而会减小其表面接触角。铜表面氧化后造成的化学成分异质性有利于增大接触角。表面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异质性的共同作用决定了铜表面的润湿性与蒸汽在其表面的冷凝模式。当粗糙度为0.15μm左右时,氧化后铜表面表现出最佳的滴状冷凝状态,其冷凝传热系数达到Nusselt理论模型的3.5倍左右。但是表面粗糙结构同时也会增大液滴在金属表面的运动阻力,对冷凝传热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度 化学成分异质性 滴状冷凝 接触角 润湿性
下载PDF
1kW SOFC-CHP系统用催化燃烧耦合蒸汽重整反应器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张莉 邢耀华 +2 位作者 钟杰 徐宏 曹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7-562,共6页
针对1 k W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SOFC-CHP)系统开发了集成催化燃烧、换热及蒸汽重整的反应器,搭建了性能评价系统,系统研究了燃烧侧气体组分及工艺参数对该反应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器燃烧侧气体入口温度为30... 针对1 k W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SOFC-CHP)系统开发了集成催化燃烧、换热及蒸汽重整的反应器,搭建了性能评价系统,系统研究了燃烧侧气体组分及工艺参数对该反应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器燃烧侧气体入口温度为300℃、空燃比为10:1、电堆燃料利用率为65%、水碳比为3的条件下,重整侧转化率达到73.6%,重整尾气中H2含量为67.5%。电堆燃料利用率对重整反应转化效率影响较大,其值大于80%时,采用尾气燃烧的余热回收方式无法有效为蒸汽重整提供所需热量。在150~350℃范围内,降低燃烧侧气体入口温度对重整反应效率影响较小,建议采用尾气先换热再进行催化燃烧的流程设计,保证重整效率的前提下可有效提升系统热效率。空燃比的降低可小幅度提升重整效率,在保证电堆反应温度稳定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空燃比可减少空气压缩机的功耗,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研究成果对SOFC-CHP系统的优化和整体效率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燃烧 蒸汽重整 反应器 热电联供 传热 燃料电池
下载PDF
钨对化学镀Ni-W-P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姚志燕 徐宏 +1 位作者 侯峰 曾斌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9-351,354,共4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Ni-W-P镀层中钨的含量对镀层在镀态和700℃热处理后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态Ni-W-P镀层的耐蚀性能主要取决于镀层的非晶化程度;热处理后由于镀层表面产生钨的氧化膜,耐蚀性能大幅度提高,其耐...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Ni-W-P镀层中钨的含量对镀层在镀态和700℃热处理后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态Ni-W-P镀层的耐蚀性能主要取决于镀层的非晶化程度;热处理后由于镀层表面产生钨的氧化膜,耐蚀性能大幅度提高,其耐蚀性能与镀层表面钨氧化膜的致密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热处理 耐蚀性
下载PDF
烧结型多孔表面管外池沸腾传热特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兆阳 徐鹏 +3 位作者 王元华 徐宏 曾宪泰 杨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98-3804,共7页
实验研究了热通量为0.1~160kW.m-2时,去离子水在光管及烧结型多孔表面管管外的池沸腾传热特性,分析了换热管布置方式(垂直与水平)、管径大小(20、25和32mm)与多孔层颗粒尺寸(30~105μm)对池沸腾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去离子... 实验研究了热通量为0.1~160kW.m-2时,去离子水在光管及烧结型多孔表面管管外的池沸腾传热特性,分析了换热管布置方式(垂直与水平)、管径大小(20、25和32mm)与多孔层颗粒尺寸(30~105μm)对池沸腾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去离子水在多孔管表面的起始沸腾过热度小于光管,比光管低3K左右;多孔表面管可明显强化核态沸腾传热,其沸腾传热系数可达光管的3~4.5倍;大热通量下,换热管水平布置时的传热效果较垂直布置佳,且布置方式对多孔管换热效果的影响比对光管的影响小;随管径增大,光管与多孔表面管的沸腾传热系数降低;大颗粒尺寸多孔层的强化效果优于小颗粒尺寸多孔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多孔表面 核态沸腾 起始沸腾过热度 强化传热
下载PDF
表面强化管外池沸腾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兆阳 徐鹏 +4 位作者 王元华 徐宏 任彬 刘万鹏 杨宇清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1-206,共6页
为实现节能降耗,开发了多种强化沸腾传热的高效换热管。以水为工质,在0.1MPa下对垂直光管、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进行了池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并分析了沿管子轴向的温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烧结多孔管与T槽管能显著降低起始沸腾过热度、强化... 为实现节能降耗,开发了多种强化沸腾传热的高效换热管。以水为工质,在0.1MPa下对垂直光管、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进行了池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并分析了沿管子轴向的温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烧结多孔管与T槽管能显著降低起始沸腾过热度、强化沸腾传热: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的起始沸腾过热度比光管的低1.5K左右;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的核态沸腾传热系数分别为光管的2.4~3.2倍和1.6~2.0倍。此外,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能降低相同热流密度下的壁面温度,且有利于降低管子轴向的温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多孔管 T槽管 沸腾 强化传热 轴向温差
下载PDF
急冷废热锅炉进口分配器内分布管椭圆度对气体流动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兆阳 王元华 +3 位作者 徐宏 史永红 郭超 杨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65-2374,共10页
针对10万吨/年大型乙烯裂解炉用四进口'浴缸式'急冷废热锅炉现存问题,采用稳态与瞬态CFD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急冷废热锅炉进口分配器内的流动状况。比较了圆形截面和椭圆形截面分布管对流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分布管截面椭圆度时... 针对10万吨/年大型乙烯裂解炉用四进口'浴缸式'急冷废热锅炉现存问题,采用稳态与瞬态CFD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急冷废热锅炉进口分配器内的流动状况。比较了圆形截面和椭圆形截面分布管对流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分布管截面椭圆度时废热锅炉换热管内的气体分配不均匀性及分配器内的低速区、停留时间、涡量和湍流耗散率。采用综合考虑涡量、湍流耗散率和气体分配不均匀性的量纲1化综合性能指标比较各结构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当分布管椭圆度e在1.12~1.2之间时气体流动状况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冷废热锅炉 气体进口分配器 流动/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烧结型多孔管的污垢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阿龙 徐宏 +3 位作者 孙岩 许佳寅 张莉 王学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48-2454,共7页
在恒热流密度情况下,以CaSO4溶液为介质,研究了烧结型多孔管在池沸腾过程中的污垢特性。结果表明:与光滑管相比,多孔管在不同浓度的CaSO4溶液中都具有阻垢特性,浓度增大污垢热阻的渐近值增大,但当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污垢曲线由渐近... 在恒热流密度情况下,以CaSO4溶液为介质,研究了烧结型多孔管在池沸腾过程中的污垢特性。结果表明:与光滑管相比,多孔管在不同浓度的CaSO4溶液中都具有阻垢特性,浓度增大污垢热阻的渐近值增大,但当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污垢曲线由渐近线型过渡到直线型。通过对两种换热管表面和污垢表面的扫描电镜(SEM)分析,对多孔管的阻垢机理进行了解释。发现多孔表面的CaSO4晶体形状为六棱柱体,晶粒更加细小,约为光滑表面晶粒尺寸的1/2.5,且污垢层更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型多孔管 污垢 污垢热阻 硫酸钙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急冷锅炉气体流动特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瑞松 史永红 +2 位作者 王元华 李建村 徐宏 《乙烯工业》 CAS 2014年第1期39-44,6,共6页
根据"浴缸"式急冷锅炉(TLE)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到了湍流耗散率、涡量和气体分配不均匀性对TLE长期、高效运行的影响重要性权重排序。基于此,提出采用综合考虑涡量、湍流耗散率和气体分配不均匀性的... 根据"浴缸"式急冷锅炉(TLE)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到了湍流耗散率、涡量和气体分配不均匀性对TLE长期、高效运行的影响重要性权重排序。基于此,提出采用综合考虑涡量、湍流耗散率和气体分配不均匀性的无量纲化综合性能指标来评价TLE内气体流动状况的综合性能。分析比较了分布器结构参数对TLE内流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分布器的分布管直径D=25mm、椭圆度e=1.2和分布器在气体进口分配器内的相对高度δ=0.24时,TLE内的气体流动状况的综合性能最佳。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内某石化公司乙烯急冷锅炉的改造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冷锅炉 流动状况 层次分析法 综合性能指标
下载PDF
表面强化传热对固定床费-托合成的影响
10
作者 徐润 李猛 +1 位作者 胡志海 徐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1,共6页
采用小型池沸腾实验装置研究普通光滑管、表面多孔管和T型槽管的沸腾特性,考察反应管的结构参数对沸腾传热的影响规律,并在中型装置上分别采用普通光滑管、多孔表面管和T型槽管3种形式的反应器,研究了强化传热对固定床费-托合成性能的... 采用小型池沸腾实验装置研究普通光滑管、表面多孔管和T型槽管的沸腾特性,考察反应管的结构参数对沸腾传热的影响规律,并在中型装置上分别采用普通光滑管、多孔表面管和T型槽管3种形式的反应器,研究了强化传热对固定床费-托合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型池沸腾实验装置上,表面多孔管和T型槽管的强化传热性能明显优于普通光滑管,能降低起始沸腾过热度,使得沸腾现象较普通光滑管提早发生,但在不同的热流密度范围,表面多孔管和T型槽管的强化传热性能不同;表面多孔管和T型槽管反应器均可以改善费-托合成性能,表面多孔管在低转化率时强化传热效果不明显,但随热流密度增加,传热性能得到改善,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趋于均匀,T型槽管对反应的促进效果更明显,在相同反应条件下,CO转化率增加,C_5^+选择性提高;与多孔表面管相比,T型槽管可以显著提高管外介质对管壁的给热系数,使反应管的传热得到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固定床 强化传热 表面多孔管 T型槽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