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1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一流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文清 徐首红 +3 位作者 徐志珍 胡坪 罗千福 王成云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5期113-117,共5页
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自1985年成立以来,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本文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综合改革措施等方面总结了专业改革的思路、实... 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自1985年成立以来,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本文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综合改革措施等方面总结了专业改革的思路、实践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并指出了专业建设的不足和持续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一流专业 专业建设
下载PDF
分子工程和化学工程 被引量:21
2
作者 胡英 刘洪来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35-251,共17页
分子工程从分子水平研究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以及过程的设计和开发问题,在化学工程领域中,是一个活跃的前沿。它的重要基础是分子结构与热力学性质、传递性质以及反应动力学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这些关系分别是分子热力学、分子传递... 分子工程从分子水平研究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以及过程的设计和开发问题,在化学工程领域中,是一个活跃的前沿。它的重要基础是分子结构与热力学性质、传递性质以及反应动力学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这些关系分别是分子热力学、分子传递现象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的任务。本文着重讨论它们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工程 化学工程 分子热力学 分子传递现象
下载PDF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对食用油中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的快速检测
3
作者 黄世慧 潘相玉 +5 位作者 张榴萍 周丽绘 王斯峥 罗世龙 张颖霞 胡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469-6477,共9页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是塑料制品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食用油、乳制品等食品行业大量使用塑料包装材料,存在塑化剂泄漏风险。本文以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为典型的塑化剂目标分子,通过量化计算筛选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单体;采...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是塑料制品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食用油、乳制品等食品行业大量使用塑料包装材料,存在塑化剂泄漏风险。本文以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为典型的塑化剂目标分子,通过量化计算筛选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单体;采用一锅法自由基聚合得到含DINP的分子印迹聚合物(DINP-MIP),其对DINP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容量为8.61mg/g,是非印迹聚合物(NIP)的2倍以上。将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丝网印刷电极(SPE),获得了可快速检测塑化剂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DINP-MIP/SPE)。在DINP浓度为0.05×10^(-6)~0.7×10^(-6)mol/L范围内,检测电流差与浓度具有优异的线性规律,DINP检出限可达0.117mg/kg。在实际食用油检测中,空白加标回收率为104.9%~106.6%,标准偏差RSD为4%~6%,表明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在塑化剂快速检测中具有优异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聚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分析 安全
下载PDF
基于苯并噻二唑的共轭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其阻变存储性能
4
作者 赵泽淼 贺筱婷 +3 位作者 郑庭安 刘佳璇 车强 陈彧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101,共11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苯并噻二唑的电子给体(D)-电子受体(A)型高分子阻变存储材料聚{[4,4′-(2,7-二苯基-9H-芴-9,9-二基)双(N,N-二苯基氨)]-alt-[4,7-双(4-正十二烷基-5-乙烯基噻吩-2-基)-苯并[c][1,2,5]噻二唑]}(PFVT)。以PFVT为活...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苯并噻二唑的电子给体(D)-电子受体(A)型高分子阻变存储材料聚{[4,4′-(2,7-二苯基-9H-芴-9,9-二基)双(N,N-二苯基氨)]-alt-[4,7-双(4-正十二烷基-5-乙烯基噻吩-2-基)-苯并[c][1,2,5]噻二唑]}(PFVT)。以PFVT为活性材料制备的Al/PFVT/ITO(ITO:氧化铟锡)器件在室温下展现了非易失性阻变存储(RRAM)性能。器件经过50次开启、关闭循环操作,获得的平均开启和关闭电压分别为(-0.54±0.01) V和(2.42±0.05) V,电流开/关比为1.50×103。在循环操作期间的编程电压变化小于2.1%,器件展现出优良的可靠性。经200℃退火处理后,薄膜材料的结晶性增加,器件的平均开启和关闭电压减小,分别为(-0.49±0.01) V和(2.27±0.02) V。器件存储机制归属于电场诱导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利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和欧姆电流模型可以分别完美拟合OFF态和ON态电流。为了比较,用苯环替代高分子结构中的9,9-二(4-二苯胺基苯基)-芴单元,合成了聚{4-(4-十二烷基-5-(4-甲基苯乙烯基)噻吩-2-基)-7-(4-十二烷基-5-(丙烯-1-基)噻吩-2-基)苯并[c][1,2,5]噻二唑}(PPVT),该材料展现出类似的阻变存储性能。与PFVT相比,PPVT的开启电压明显变大,而电流开/关比则小了一个数量级,用苯环取代大体积芴单元后材料的热稳定性急剧下降,带隙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二唑 共轭高分子 阻变存储 材料合成 电荷转移
下载PDF
硫醇和硫醚的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关系的拓扑化学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王克强 胡英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0-233,共4页
根据分子拓扑学原理,用染色因子标识原子性质的差异,发展了一种适用于含杂原子分子体系结构性能关系研究的新方法。据此探讨了硫醇和硫醚的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既能合理表征结构性能关系、又能预测沸点的定量关系式。
关键词 沸点 硫醇 硫醚 分子结构 拓扑化学
下载PDF
纳米孔道单分子电化学信号在线识别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慧锋 黄飞 +4 位作者 顾震 胡正利 应佚伦 颜秉勇 龙亿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3-850,共8页
为实现纳米孔道单分子检测中对微弱电流信号的快速精准处理,考察了纳米孔道实验数据的信号特征,提出了基于双缓冲数据结构和有限冲击响应滤波的实时自适应阈值法,并基于这一算法设计了纳米孔道信号在线识别与分析系统,实现了实验数据实... 为实现纳米孔道单分子检测中对微弱电流信号的快速精准处理,考察了纳米孔道实验数据的信号特征,提出了基于双缓冲数据结构和有限冲击响应滤波的实时自适应阈值法,并基于这一算法设计了纳米孔道信号在线识别与分析系统,实现了实验数据实时采集存储和信号在线分析处理的同步进行。为验证所建立的纳米孔道信号在线识别和分析系统性能,采用噪音为20~100 p A和带宽区间为3~100 k Hz的仿真信号进行信号识别分析。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满足强噪声、低带宽、高采样率(250 k Hz)环境下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要求。将此系统应用于单个poly(dA)_4分子的Aerolysin纳米孔道分析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对大数据量的纳米孔道实验数据进行实时、快速、精准的分析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道 实时采集存储 在线分析处理 双缓冲区 自适应阈值法
下载PDF
中国大学本科应用化学专业发展历程纪要 被引量:13
7
作者 史济斌 胡军 +2 位作者 虞大红 蔡良珍 张文清 《化工高等教育》 2011年第6期10-13,共4页
本文简述了我国本科应用化学专业建设历程。以期为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为应用化学专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提供了有利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借鉴。
关键词 应用化学专业 应用理科教育 特色专业建设
下载PDF
浅析大学化学教学中常见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朝霞 赵梅欣 +1 位作者 许胜 罗千福 《大学化学》 CAS 2017年第7期54-59,共6页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是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针对当前不同教材和教学资料排序不一致的情况,本文在综合分析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数据两方面分析,结合实际反应结果,尝试给出了各种常见碳正离子较为合理的稳定性顺序和相应...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是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针对当前不同教材和教学资料排序不一致的情况,本文在综合分析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数据两方面分析,结合实际反应结果,尝试给出了各种常见碳正离子较为合理的稳定性顺序和相应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正离子 稳定性 杂化 电子效应
下载PDF
浅谈有机化学的教学与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朝霞 蔡良珍 焦家俊 《化工高等教育》 2013年第1期92-94,102,共4页
根据我国理工高等教育的现状和有机化学学科的特点,我们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社会责任感、科学人文精神等多方面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科学素养 有机化学 教学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教学内容衔接的思考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士荣 朱裕贞 《大学化学》 CAS 1998年第1期16-18,共3页
通过研究近年来中学化学教育改革和教材变化的新特点,提出了在面向21世纪高等工科化学课程改革中,大一化学与中学化学在内容衔接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工科 化学课程 大一化学
下载PDF
关于应用化学专业工程制图教材编写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大钧 盛克俭 《大学化学》 CAS 1999年第4期21-22,共2页
在培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应用化学专门人才中,工程制图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工程制图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形成将各种几何信息在头脑中进行综合处理、形成广泛联想的形象思维,以及处理工程图样的能力。而目前工程制图... 在培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应用化学专门人才中,工程制图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工程制图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形成将各种几何信息在头脑中进行综合处理、形成广泛联想的形象思维,以及处理工程图样的能力。而目前工程制图的课程在大的框架体系上基本上仍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专业 工程制图 教材编写
下载PDF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云飞 温小娜 《化工高等教育》 2016年第4期66-69,82,共5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设置、实验成绩评估、实验教学组织形式、实验教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组成,并与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UCLA的实验教学注重实验的完整性,包含... 本文主要介绍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设置、实验成绩评估、实验教学组织形式、实验教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组成,并与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UCLA的实验教学注重实验的完整性,包含了从原料合成到最终产物的结构、物性的分析鉴定。UCLA的实验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巧,更注重学生实验报告撰写、数据处理、文献查阅和化学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实验 教学 管理
下载PDF
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分析化学相关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建议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玉枝 杨屹 +10 位作者 魏琴 李攻科 张文清 曹秋娥 郑成斌 薛冰纯 羊小海 吴朝阳 陈增萍 宋国胜 宦双燕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期8-21,共14页
论述了分析化学教学在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制订分析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建议的必要性和制订的依据,指出了该建议的使用原则。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明确了化学类专业分析化学理论相关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论述了分析化学教学在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制订分析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建议的必要性和制订的依据,指出了该建议的使用原则。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明确了化学类专业分析化学理论相关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对当前我国分析化学教学研究、教学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参考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类专业 分析化学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建议
下载PDF
若干红外激光染料的分子结构与光化学性能
14
作者 张金龙 朱正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6期778-781,共4页
对十五种红外激光染料进行了吸收光谱和光稳定性的测试。研究了染料结构与其光谱吸收的关系。确证了染料经过刚性化,能大大提高其光学稳定性。
关键词 染料 分子结构 激光染料 光化学性能
下载PDF
分析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途径探索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玉枝 宦双燕 +11 位作者 张文清 曹秋娥 刘晨江 陈明丽 吴硕 聂瑾芳 林翠英 帅琴 陈宏丽 李丹 晋小勇 李春涯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0期7-13,共7页
提出分析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总体思路。依托“分析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相关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建立“线上分析化学课程群”,跨校协作打造国家精品“分析化学”教学资源库,探索突破时空限制、“线上+线下”... 提出分析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总体思路。依托“分析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相关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建立“线上分析化学课程群”,跨校协作打造国家精品“分析化学”教学资源库,探索突破时空限制、“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师教研模式、丰富教研活动,形成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组织开展常态化“分析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内教师培训。旨在打造中部、东部、西部、东北地区高校教师分析化学课程共建共享平台,构建“分析化学课程”高校教学学术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分析化学 教学研讨
下载PDF
推荐一个高分子材料化学实验——丙烯酸类压敏胶黏剂的合成与性能测试
16
作者 刘慧慧 韩霞 王艳芹 《化工高等教育》 2014年第5期51-53,81,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个高分子材料化学实验——丙烯酸类压敏胶黏剂的合成与性能测试。该实验内容涉及精细化工、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和材料工艺学的相关学科综合知识,通过功能材料的制备、成型和测试的全过程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和材料... 本文介绍了一个高分子材料化学实验——丙烯酸类压敏胶黏剂的合成与性能测试。该实验内容涉及精细化工、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和材料工艺学的相关学科综合知识,通过功能材料的制备、成型和测试的全过程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和材料学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和研究思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胶 初黏性 持黏性 180° 剥离强度
下载PDF
良师益友——《大学化学》
17
作者 黑恩成 《大学化学》 CAS 2005年第6期60-60,共1页
与<大学化学>已经交往多年了,我既是<大学化学>的一名忠实读者,也是一名热情的撰稿者.在<大学化学>创刊20周年之际,衷心地祝愿<大学化学>健康发展,愿<大学化学>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更好地引领读者前进.
关键词 读者 《大学化学》 撰稿者 教学研究
下载PDF
我喜欢《大学化学》
18
作者 黑恩成 《大学化学》 CAS 2005年第6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大学化学》 杂志 栏目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硫醇和硫醚的摩尔折射度与分子结构关系的拓扑化学研究
19
作者 王克强 《许昌师专学报》 1998年第1期11-16,共6页
根据分子拓扑学原理,用信息量丰富的染色分子图代替隐氢图,通过采用染色矩阵和连接矩阵描述分子中原子(或基因)的特性和连接性,发展了一种适用于含杂原子分子体系结构性能关系研究的新方法,据此探讨了硫醇和硫醚的摩尔折射度与分... 根据分子拓扑学原理,用信息量丰富的染色分子图代替隐氢图,通过采用染色矩阵和连接矩阵描述分子中原子(或基因)的特性和连接性,发展了一种适用于含杂原子分子体系结构性能关系研究的新方法,据此探讨了硫醇和硫醚的摩尔折射度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既能合理表征结构性能关系、又能预测摩尔折射度的定量关系式。结果表明,摩尔折射度预测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0.051(cm^3·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能关系 拓扑指数 定量关系 摩尔折射度 硫醇 硫醚 分子拓扑学
下载PDF
纳米孔道单分子电化学测量的低噪音控温系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铖宇 顾震 +2 位作者 胡正利 应佚伦 龙亿涛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2-318,共7页
纳米孔道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单个分子测量界面实现在单分子水平上测量DNA、RNA、蛋白、多肽等生物分子的高灵敏的单分子检测技术.由于单个分子与纳米孔道的相互作用受热力学控制,亟需精准控制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的实验温度.因此,本文研... 纳米孔道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单个分子测量界面实现在单分子水平上测量DNA、RNA、蛋白、多肽等生物分子的高灵敏的单分子检测技术.由于单个分子与纳米孔道的相互作用受热力学控制,亟需精准控制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的实验温度.因此,本文研制了一种低噪音控温系统用于具有皮安级电流分辨的纳米孔道单分子实验,以实现精确调控测量时的环境温度.该系统利用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电效应对检测池环境加热/制冷,通过对高精度热敏电阻进行电磁屏蔽以实现在温度反馈的同时避免噪音的引入.利用比例-积分-微分算法进行控制,达到高精度快速控温的要求.该系统控温精度为±1°C,无额外噪音引入至超灵敏纳米孔道单分子测量,获得了25°C到5°C下Poly(dA)5与单个气单胞菌溶素(Aerolysin)分子界面间作用产生信号的差异,应用于研究单分子与纳米孔道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道 电化学 单分子检测 单分子界面 控温系统 低噪音电分析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