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鼓泡塔反应器气液两相流CFD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光 杨晓钢 戴干策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58-1965,共8页
对圆柱形鼓泡塔反应器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模拟的表观气速范围为0.02~0.30m.s-1;模拟采用了双流体模型,并耦合了气泡界面密度单方程模型预测气泡尺寸,该模型考虑了气泡聚并与破碎对气泡尺寸的影响。液相湍流采用... 对圆柱形鼓泡塔反应器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模拟的表观气速范围为0.02~0.30m.s-1;模拟采用了双流体模型,并耦合了气泡界面密度单方程模型预测气泡尺寸,该模型考虑了气泡聚并与破碎对气泡尺寸的影响。液相湍流采用考虑气相影响的修正k-ε模型,两相间的动量传输仅考虑曳力作用。模拟获得了轴向气/液相速度分布、气含率分布、湍流动能分布以及气泡表面面积密度等,对部分模拟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定量比较,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塔 气液两相流 气泡模型 聚并 破碎
下载PDF
生物搅拌反应器内混合情况的CFD模拟及在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蒋啸靖 夏建业 +4 位作者 赵劼 储炬 王永红 庄英萍 张嗣良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7期54-57,共4页
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了50 L生物反应器中不同的搅拌桨组合对搅拌流场、混合时间的影响,并从流体力学角度对生物反应器搅拌桨组合进行了优化。将模拟优化结果用于重组大肠杆菌发酵过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搅拌桨组合可以改善发酵... 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了50 L生物反应器中不同的搅拌桨组合对搅拌流场、混合时间的影响,并从流体力学角度对生物反应器搅拌桨组合进行了优化。将模拟优化结果用于重组大肠杆菌发酵过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搅拌桨组合可以改善发酵罐内部的流场和气体分布,能够明显降低获得相同溶氧所需的转速和最大通气量,而菌体生物量和产酶水平也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生物搅拌反应器 多桨叶系统
下载PDF
造血细胞体外悬浮培养和生物反应器开发 被引量:2
3
作者 迟占有 夏泉鸣 +2 位作者 康自珍 谭文松 戴干策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7-592,共6页
为解决造血细胞的静态培养中由浓度梯度引起的培养不稳定、环境不均一、难放大等问题 ,首先采用转瓶对脐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了悬浮培养研究 ,结果表明 ,悬浮培养中总细胞、集落和CD34+ 细胞的扩增都高于静态的方瓶培养。在测试了所用材料... 为解决造血细胞的静态培养中由浓度梯度引起的培养不稳定、环境不均一、难放大等问题 ,首先采用转瓶对脐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了悬浮培养研究 ,结果表明 ,悬浮培养中总细胞、集落和CD34+ 细胞的扩增都高于静态的方瓶培养。在测试了所用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基础上 ,开发了可以控制溶氧和pH的生物反应器 ,并将其应用到造血细胞的批培养中 ,结果表明反应器的培养环境均一 ,可实现较高密度的培养 ,而且总细胞、集落和CD34+ 细胞的扩增都优于静态培养。大规模的反应器培养有利于解决临床应用中细胞数量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 悬浮培养 生物反应器 培养环境
下载PDF
鼓泡塔反应器内两相流动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光 杨晓钢 戴干策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0-227,共8页
采用双流体模型以及考虑气相影响的湍流模型,对矩形鼓泡反应器中气液两相流行为进行了两维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两维模拟不能准确预测气液两相流动态行为,而三维数值模拟则能准确模拟两相流动态行为。通过比较湍流粘度,发现两维模... 采用双流体模型以及考虑气相影响的湍流模型,对矩形鼓泡反应器中气液两相流行为进行了两维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两维模拟不能准确预测气液两相流动态行为,而三维数值模拟则能准确模拟两相流动态行为。通过比较湍流粘度,发现两维模拟所得湍流粘度要比三维模拟高一个数量级。比较了三维模拟中湍流模型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发现 RNGκ-ε模型所模拟的气泡流摆动周期明显小于κ-ε模型的模拟结果,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考察了升力和虚拟质量力在多相流动态行为模拟中的作用,发现它们对模拟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升力的影响比虚拟质量力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塔 气液两相流 湍流模型 相间作用力 动态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发酵过程多水平问题及其生物反应器装置技术研究——基于过程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 被引量:45
5
作者 张嗣良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8期37-45,共9页
回顾了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所依据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认为采用以动力学为基础的最佳工艺控制点为依据的静态操作方法 ,实质上只是化学工程宏观动力学概念在发酵工程上的延伸 ,往往忽视细胞代谢流的存在。以细胞代谢流的分析与控制为核心... 回顾了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所依据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认为采用以动力学为基础的最佳工艺控制点为依据的静态操作方法 ,实质上只是化学工程宏观动力学概念在发酵工程上的延伸 ,往往忽视细胞代谢流的存在。以细胞代谢流的分析与控制为核心的生物反应工程学的观点 ,通过实验研究 ,提出了基于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多水平问题研究的优化技术和发酵过程多参数调整的放大技术。随着过程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设计了一种定型为FUS 5 0L (A)的新概念生物反应器。这种新型生物反应器是以物料流检测为手段 ,过程优化与放大为目标 ,成功地应用在青霉素、红霉素、金霉素、肌苷、鸟苷发酵和Pichia酵母表达系统的基因工程人血清白蛋白 (rh SA)、疟疾疫苗等高密度高表达培养 ,大幅度提高发酵水平 ,并直接放大到几百升 ,甚至 10 0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发酵 放大 过程优化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大型反应器内pH不均一性对CHO细胞流加培养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金涛 王星懿 +3 位作者 范里 邓献存 刘旭平 谭文松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6-241,共6页
为了研究大型反应器中p H不均一性对CHO细胞流加培养过程的影响,并将培养过程顺利地放大到生产规模,根据大型反应器的混合特性,构建了搅拌式反应器与平推流反应器串联的规模缩小装置用于模拟大型反应器中的p H不均一性。结果表明停留时... 为了研究大型反应器中p H不均一性对CHO细胞流加培养过程的影响,并将培养过程顺利地放大到生产规模,根据大型反应器的混合特性,构建了搅拌式反应器与平推流反应器串联的规模缩小装置用于模拟大型反应器中的p H不均一性。结果表明停留时间为30 s时,整个培养过程和对照相比并无显著的差异,这表明此时补碱所导致的p H不均一性并未对流加培养工艺造成影响。而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反应器内p H不均一的程度越大,细胞生长和产物表达受到抑制越明显;与此同时,乳酸和氨的累积显著增加,而关键质量属性唾液酸和生物学活性也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细胞 规模缩小 pH不均一性 TNFR-Fc 反应器放大
下载PDF
大孔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固定化酶载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乌云高娃 卢冠忠 +2 位作者 郭杨龙 王筠松 魏东芝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04-508,共5页
选用反应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以N ,N′ 亚甲基双 (丙烯酰胺 )为交联剂 ,甲酰胺为致孔剂 ,用反相悬浮聚合方法制得一系列珠状共聚物载体 ,通过测定其表面的物化性能、表面的环氧基浓度和固定青霉素酰化酶活性 ,讨论了交联剂用... 选用反应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以N ,N′ 亚甲基双 (丙烯酰胺 )为交联剂 ,甲酰胺为致孔剂 ,用反相悬浮聚合方法制得一系列珠状共聚物载体 ,通过测定其表面的物化性能、表面的环氧基浓度和固定青霉素酰化酶活性 ,讨论了交联剂用量、配比及合成条件对共聚物表面性能和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活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固定化酶 载体 合成 反相悬浮聚合 青霉素酰化酶
下载PDF
华根霉和雅致小克银汉霉对青蒿素的生物转化研究(英文) 被引量:19
8
作者 占纪勋 郭洪祝 +2 位作者 韩健 张元兴 果德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69-872,共4页
目的 探讨微生物对青蒿素 ( )的转化作用。方法 通过华根霉和雅致小克银汉霉在土豆培养基中发酵产酶 ,对青蒿素进行转化。结果 两株菌对底物均有转化作用 ,分离出去氧青蒿素 deoxyartem isinin ( ) ,3α-羟基去氧青蒿素 3α- hydroxy... 目的 探讨微生物对青蒿素 ( )的转化作用。方法 通过华根霉和雅致小克银汉霉在土豆培养基中发酵产酶 ,对青蒿素进行转化。结果 两株菌对底物均有转化作用 ,分离出去氧青蒿素 deoxyartem isinin ( ) ,3α-羟基去氧青蒿素 3α- hydroxydeoxyartemisinin( )和 9β-羟基青蒿素 9β- hydroxyartemisinin( )共 3个产物 ,其中 为一新化合物 ,同时振荡条件下底物在无菌培养基中也能发生微量转化得到产物 。结论 青蒿素易被实验两株真菌转化 ,同时过氧桥也易断裂而失去一个氧原子成为去氧青蒿素 ,丧失抗疟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转化 青蒿素 华根霉 雅致小克银汉霉 土豆培养基 铁元素
下载PDF
虫草及其发酵制品抗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顾宇翔 宋聿文 +1 位作者 范立强 袁勤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考察天然冬虫夏草、蛹虫草及其发酵制品水和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样品的6个抗氧化指标:抑制亚油酸氧化的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活性以及螯合金属离子(Fe^(2+))的效果。结果:各样... 目的:考察天然冬虫夏草、蛹虫草及其发酵制品水和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样品的6个抗氧化指标:抑制亚油酸氧化的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活性以及螯合金属离子(Fe^(2+))的效果。结果:各样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没有一种提取物在所有测试中均显示出很强的活性,但可以认为天然蛹虫草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为8个样品中最高,它在抑制亚油酸氧化,螯合金属离子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实验中部显示了很高的活性。研究同时表明天然及发酵虫草水和醇提物中多酚类的含量差异很大。结论:虫草及其发酵制品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发酵培养能够影响虫草制品的抗氧化活性,而天然与发酵虫草的抗氧化能力与其含有的多酚类的量没有显著相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冬虫夏草 蛹虫草 发酵
下载PDF
禾长蠕孢菌及其代谢产物Ophiobolin A防治水稻纹枯病 被引量:11
10
作者 段桂芳 张建萍 +2 位作者 周勇军 余柳青 袁勤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7-339,共3页
为充分利用已有杂草生防菌菌种资源,进行了稗草生防菌禾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gramineumRabenh f.sp.echinochloae,HGE)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初步研究。菌落对峙实验结果表明HGE对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HGE菌株的发酵液对... 为充分利用已有杂草生防菌菌种资源,进行了稗草生防菌禾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gramineumRabenh f.sp.echinochloae,HGE)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初步研究。菌落对峙实验结果表明HGE对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HGE菌株的发酵液对纹枯病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稀释5倍的发酵液24h的抑菌率为84.1%。发酵液及菌丝的乙酸乙酯提取粗毒素在200μg/mL浓度下100%抑制纹枯病菌的生长。从粗毒素中分离纯化的有很强抑菌活性的化合物经过NMR及MS波谱分析鉴定为Ophiobolin A。Ophiobolin A在25μg/mL浓度下即100%抑制纹枯病菌的生长,浓度1μg/mL时的抑菌率为70.2%。实验结果显示HGE菌及其代谢物Ophiobolin A具有开发成水稻纹枯病生物杀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长蠕孢菌 代谢产物 Ophiobolin A 水稻纹枯病 生物防治 稗草
下载PDF
抗菌肽Adenoregulin基因工程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分批发酵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周宇荀 曹巍 +2 位作者 魏东芝 罗清平 王锦之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5-621,共7页
Adenoregulin(ADR)是来源于南美树蛙Phyllomedusabicolor皮肤的含有33个氨基酸的抗菌肽,在非极性环境中形成α_螺旋型结构,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的特点。将ADR基因克隆于pET32a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对这一工程菌株的培养... Adenoregulin(ADR)是来源于南美树蛙Phyllomedusabicolor皮肤的含有33个氨基酸的抗菌肽,在非极性环境中形成α_螺旋型结构,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的特点。将ADR基因克隆于pET32a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对这一工程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诱导时机、诱导剂量和诱导时间三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对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诱导时机的影响尤为显著,考察了9种不同培养基对表达量的影响,发现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对目标蛋白的稳定表达起了重要的作用,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为2×YT+0·5%葡萄糖,诱导时机为OD600=0·9左右,诱导剂IPTG加入的终浓度为0·1mmol/L,诱导时间为4h。采用前期恒pH、后期指数流加的策略进行工程菌BL21(DE3)/pET32a_adr的高密度培养,在整个流加过程中,通过控制葡萄糖的加入量,将菌株的比生长速率控制在0·15h-1,乙酸浓度也被控制在较低的水平(<2g/L),但是质粒丢失严重,在发酵结束时,约有40%的大肠杆菌中不带质粒,这导致了目标蛋白的表达量下降严重,但是表达的目标蛋白90%以上为可溶性形式。表达的融合蛋白无抑菌活性,而裂解后得到的ADR单体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enoregulin 大肠杆菌 重组表达 优化 高密度
下载PDF
蜂胶HPLC指纹图谱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朱恩圆 窦玉玲 +2 位作者 魏东芝 王峥涛 卢艳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423-1425,共3页
目的:研究蜂胶HPLC指纹图谱,对蜂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RP-HPLC测定。结果:不同来源的蜂胶所含黄酮类成分之间的相似性较大,其差异较小。结论:可以采用HPLC指纹图谱,对市场上蜂胶的品种和蜂胶保健品的真伪进行鉴别。
关键词 蜂胶 黄酮 HPLC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铜绿假单孢菌AS1.860对紫杉醇的微生物转化 被引量:17
13
作者 占纪勋 张元兴 +3 位作者 宁黎丽 叶敏 郭洪祝 果德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29-432,共4页
从 32株微生物中筛选出对紫杉醇 1具有转化能力的 4个菌株 ,并从中挑选出铜绿假单孢菌AS1.86 0进行放大实验 ,投入 10 0mg紫杉醇 ,分离出 3个产物 ,并通过核磁共振谱鉴定了结构 ,分别为baccatinⅢ 2、baccatinⅤ 3和10 -去乙酰baccatin... 从 32株微生物中筛选出对紫杉醇 1具有转化能力的 4个菌株 ,并从中挑选出铜绿假单孢菌AS1.86 0进行放大实验 ,投入 10 0mg紫杉醇 ,分离出 3个产物 ,并通过核磁共振谱鉴定了结构 ,分别为baccatinⅢ 2、baccatinⅤ 3和10 -去乙酰baccatinⅢ 4 ,其中 2和 3也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图 1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孢菌 紫杉醇 微生物转化 抗肿瘤药物
下载PDF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金色链霉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孟春 叶勤 +3 位作者 石贤爱 邱荔 宋思扬 郭养浩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5-310,共6页
分别用质粒pJJ6 99与pUC1 9(vhb) ,pIJ70 2与pBR3 2 2 (vhb) ,构建大肠杆菌 链霉菌穿梭质粒 ,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转入金色链霉菌。在低溶解氧浓度下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表达 ,可提高金色链霉菌氧的利用效率 ,产物合成比原始菌株提... 分别用质粒pJJ6 99与pUC1 9(vhb) ,pIJ70 2与pBR3 2 2 (vhb) ,构建大肠杆菌 链霉菌穿梭质粒 ,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转入金色链霉菌。在低溶解氧浓度下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表达 ,可提高金色链霉菌氧的利用效率 ,产物合成比原始菌株提高 40 %~ 6 0 %。在局部低氧的环境中 ,采用四环素抗性基因启动子带动血红蛋白基因表达 ,可有效发挥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氧传递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颤菌 血红蛋白基因 金色链霉菌 克隆 表达 四环素 抗性基因启动子 天然启动子
下载PDF
人工神经元网络-红外光谱测定水溶液中山梨糖和山梨醇 被引量:7
15
作者 杭海峰 邱江 +2 位作者 黄明志 叶勤 张嗣良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810-813,共4页
研究了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水溶液中的山梨糖和山梨醇,由于其特征吸收峰重叠较严重,提出了用人工神经元网络处理红外光谱的方法,并对标准样品和实际发酵液中的山梨糖和山梨醇进行了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神经元网络 山梨糖 山梨醇 发酵 测定
下载PDF
HPLC分析虫草发酵制品中多种核苷及碱基 被引量:6
16
作者 顾宇翔 王尊生 +1 位作者 李素霞 袁勤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53-957,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虫草制品中8种核苷及碱基的方法。方法:用 HPLC 测定虫草制品超声提取液中的尿嘧啶、胞苷、次黄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腺苷和3’-脱氧腺苷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 C_8柱(200 mm×4.6 mm,5μm),...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虫草制品中8种核苷及碱基的方法。方法:用 HPLC 测定虫草制品超声提取液中的尿嘧啶、胞苷、次黄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腺苷和3’-脱氧腺苷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 C_8柱(200 mm×4.6 mm,5μm),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甲醇-双蒸水(2:98)10 min(15:85)25 min,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60 nm,进样量20μL,灵敏度0.01 AUFS。结果:此法成功应用于不同来源虫草制品中核苷及碱基的测定,在相应浓度范围内各组分线性相关系数均高于0.9988,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的 RSD 值都小于5.0%,8种组分的回收率为95.8%~102.5%,含量8 h内稳定。实验表明不同菌种、培养方法所得虫草产品及同一发酵产物的不同部位其核苷、碱基含量有较大差异。结论:本测定方法快速、简便,能用于不同来源虫草及其发酵品中多种核苷、碱基的同时测定,对于全面评估虫草制品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冬虫夏草 蛹虫草 核苷 碱基 发酵制品
下载PDF
西索米星发酵液的薄层层析生物显影测定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养浩 林春红 +3 位作者 张元兴 罗义发 谢涵宾 陈剑锋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4-226,236,共3页
通过对检定菌的敏感性,检定培养基、展开剂和发酵液样品等影响因素的考察,建立了一种检测发酵液中西索米星浓度的方法。采用短小芽孢杆菌为生物显影检定菌,双层琼脂扩散法于37℃培养16~18h,控制检定培养基的PH为7.5~8.0,发酵... 通过对检定菌的敏感性,检定培养基、展开剂和发酵液样品等影响因素的考察,建立了一种检测发酵液中西索米星浓度的方法。采用短小芽孢杆菌为生物显影检定菌,双层琼脂扩散法于37℃培养16~18h,控制检定培养基的PH为7.5~8.0,发酵液样品pH为4.5~7,0,展开剂为15%的KH2PO4,点样量为10μl,薄板和菌层接触时间为20min等检定条件,能用于发酵液中西索米星效价的直接测定,其线性回归方程为 Y=0.0115X+1.747,r=0.9877。在相同条件下,对536μg/ml的西索米星标准液连续测定6次,测定结果为(531.0 ±12.7)μg/ml,RSD=3.28%,该法具有较高的实验重复性和准确性,分析稳定性基本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索米星 薄层层析 生物显影法 发酵液 抗生素
下载PDF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表达对金色链霉菌生长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孟春 叶勤 +3 位作者 邱荔 石贤爱 苏文金 郭养浩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8-424,共7页
利用四环素抗性基因启动子在金色链霉菌中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 1m3 发酵罐中研究了工程菌株的生长代谢特性。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表达 ,对金色链霉菌生长代谢未产生明显影响 ,工程菌株与参比菌株的生长代... 利用四环素抗性基因启动子在金色链霉菌中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 1m3 发酵罐中研究了工程菌株的生长代谢特性。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表达 ,对金色链霉菌生长代谢未产生明显影响 ,工程菌株与参比菌株的生长代谢特性基本一致 ,工程菌株和参比菌株金霉素最终浓度分别为 2 2 90 5u mL、2 2 896u mL。在低溶解氧条件下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表达 ,可促进金色链霉菌菌体生长、菌丝活力保持和金霉素的合成 :工程菌菌体浓度比参比菌株高 5 %~ 1 0 % ,产物合成提高 1 1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颤菌 血红蛋白 基因表达 金色链霉菌 生长代谢 溶解氧浓度 金霉素
下载PDF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发酵过程生长期的代谢计算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明志 郭美锦 +3 位作者 储炬 杭海峰 庄英萍 张嗣良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31-635,共5页
结合元素平衡和代谢平衡 ,建立了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发酵过程生长期的数学模型 ,并按单纯形多变量最优化方法估算了模型的未知参数。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发酵过程生长期中各宏观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为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宿... 结合元素平衡和代谢平衡 ,建立了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发酵过程生长期的数学模型 ,并按单纯形多变量最优化方法估算了模型的未知参数。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发酵过程生长期中各宏观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为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宿主菌—Pichiapastoris的高密度培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代谢平衡 发酵 元素平衡
下载PDF
虫草减轻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 被引量:4
20
作者 顾宇翔 宋聿文 +1 位作者 范立强 袁勤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7-390,共4页
目的:考察天然冬虫夏草、蛹虫草及其发酵制品水提物和醇提物减轻自由基引起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氧化损伤的能力。方法:测定虫草5个抗氧化指标:减轻H2O2对细胞生长的毒害作用,抑制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抑制胞内GSH的减少,减轻自... 目的:考察天然冬虫夏草、蛹虫草及其发酵制品水提物和醇提物减轻自由基引起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氧化损伤的能力。方法:测定虫草5个抗氧化指标:减轻H2O2对细胞生长的毒害作用,抑制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抑制胞内GSH的减少,减轻自由基引起的DNA氧化损伤,降低胞内ROS水平。结果:天然和发酵虫草制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多数情况下其活性与样品加入量呈正比。经综合比较认为天然蛹虫草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在8个样品中最强,50μg/ml用量时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上升90.4%,脂质过氧化值降低51.3%,胞内GSH量升高125%,DNA氧化损伤量降低54.9%,胞内ROS水平减少54.8%。结论:虫草及其发酵制品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使用,发酵培养会影响虫草制品抗氧化活性,研究推测虫草抗氧化活性可能来源于它能够降低胞内自由基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冬虫夏草 蛹虫草 发酵 自由基 SMMC-772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