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盐废液资源化利用技术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邱常义 彭睿敏 刘程琳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6,共10页
制盐废液(苦卤)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盐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系统总结了苦卤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技术路线,包括膜分离、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等,深入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苦卤资源化利用... 制盐废液(苦卤)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盐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系统总结了苦卤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技术路线,包括膜分离、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等,深入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苦卤资源化利用在提取锂、镁、钾、硼等有价元素,以及废水处理、CO_(2)吸收等领域的应用潜力。针对苦卤资源化利用面临的技术瓶颈和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对策建议,包括开发膜法与化学法耦合的新型分离技术、研制高选择性离子交换和螯合材料、优化蒸发结晶工艺等,以期实现苦卤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液的近零排放,推动盐化工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对于指导制盐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盐废液 苦卤 资源化利用 膜分离 化学沉淀 离子交换 蒸发结晶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预锂化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珊珊 曾雨乐 +2 位作者 张婷 林森 刘程琳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26,共14页
锂离子电池近几年在许多行业的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几乎每个领域都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动力和储能需求。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负极表面会形成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并消耗正极材料中的... 锂离子电池近几年在许多行业的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几乎每个领域都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动力和储能需求。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负极表面会形成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并消耗正极材料中的活性锂,造成电池容量不可逆的损失,降低了电池的首次库仑效率。研究发现,预锂化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且正极预锂化相对于负极预锂化更有优势。主要阐述了二元含锂化合物、三元含锂化合物和有机锂盐等几种常见的补锂技术,并综述了正极预锂化添加剂材料对性能优化的进展,指出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预锂化技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预锂化 正极补锂 首次库仑效率
下载PDF
湿法冶金领域脉冲萃取技术与设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真 陈杭 于建国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0-164,共15页
脉冲萃取塔作为一种高效的液液萃取设备,是湿法冶金技术塔式萃取设备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系统综述了脉冲萃取塔的开发过程,重点探讨了传递过程规律的研究、数学模型的构建,以及计算流体力学(CFD)在设备开发中的应用。回顾了脉冲萃取塔... 脉冲萃取塔作为一种高效的液液萃取设备,是湿法冶金技术塔式萃取设备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系统综述了脉冲萃取塔的开发过程,重点探讨了传递过程规律的研究、数学模型的构建,以及计算流体力学(CFD)在设备开发中的应用。回顾了脉冲萃取塔操作与结构参数对流体力学以及传质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传质、传动量等过程中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CFD模拟和其他计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优化塔的设计与性能。最后,总结了脉冲萃取塔内构件和塔型式的改进方案,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潜在应用场景,旨在为今后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脉冲萃取塔 相间传质 轴向扩散 两相流体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过程强化
下载PDF
盐湖卤水提锂技术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68
4
作者 刘东帆 孙淑英 于建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55,共15页
近年来,随着核电、航空航天、锂电动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对锂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鉴于卤水锂资源约占世界锂资源的65%及世界锂产品产量的58%来自于卤水工艺,过去十余年卤水提锂材料、技术与装备研究方兴未艾,吸引越来越多的科技... 近年来,随着核电、航空航天、锂电动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对锂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鉴于卤水锂资源约占世界锂资源的65%及世界锂产品产量的58%来自于卤水工艺,过去十余年卤水提锂材料、技术与装备研究方兴未艾,吸引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关注。根据全球特别是中国卤水锂资源赋存特征与状态,归纳分析了沉淀法、膜法、萃取法和吸附法等卤水提锂关键技术,综述了各种方法的适应性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提锂 沉淀 吸附 萃取
下载PDF
N-甲基吡咯烷酮(NMP)高效降解菌筛选及应用研究
5
作者 李宁宁 吕海慧 +7 位作者 于得水 李雨桐 王晔 康建明 薛宇昕 金艳 韩昫身 于建国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05-2313,共9页
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唯一碳源和氮源,从锂离子电池阴极浆料搅拌装置清洗废水中筛选获得一株NMP高效降解菌NCSL-HH10,经16S r DNA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该菌属于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实验表明,该菌可在1500mg/LNMP废水体系,48h内实现1... 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唯一碳源和氮源,从锂离子电池阴极浆料搅拌装置清洗废水中筛选获得一株NMP高效降解菌NCSL-HH10,经16S r DNA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该菌属于污染伯克霍尔德氏菌.实验表明,该菌可在1500mg/LNMP废水体系,48h内实现100%NMP去除及94.3%TOC去除,高矿化度说明该菌具有较为完整的NMP降解路径.此外,该菌可在高达15000mg/LNMP体系实现NMP完全降解(100%),达到国内外文献报道最高的NMP降解浓度,且可实现较高矿化度(63.2%).选取10000mg/L NMP废水作为进水,发现Burkholderia contaminans NCSL-HH10可在开放体系60h内去除95.7%NMP及76.5%TOC,显著高于活性污泥(84h内去除39.0%NMP和30.2%T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吡咯烷酮(NMP) 锂离子电池 废水 生物降解 活性污泥 生物强化
下载PDF
深度失活三元正极材料特性分析及预处理研究
6
作者 宋佳禧 计任飞 +2 位作者 陈君 林森 于建国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9,97,共7页
深度失活三元正极材料的直接再生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并减轻环境负担,实现锂离子电池的清洁回收和循环利用,但直接对拆解后的材料进行再生处理,效果往往较差。因此,针对退役锂离子电池中深度失活的三元正极材料进行特征分析及预处理研... 深度失活三元正极材料的直接再生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并减轻环境负担,实现锂离子电池的清洁回收和循环利用,但直接对拆解后的材料进行再生处理,效果往往较差。因此,针对退役锂离子电池中深度失活的三元正极材料进行特征分析及预处理研究。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失活正极材料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拆解下来的深度失活三元正极材料中含有较多的聚偏氟乙烯黏结剂、导电碳黑及盐类杂质,且晶型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其放电容量仅余30mA·h/g,远低于商业材料,电池容量严重衰减。为了有效地直接再生深度失活的三元正极材料,在氧气气氛下对其进行高温锻烧预处理除杂,550℃条件下煅烧4h后可完全去除失活正极材料中的导电碳黑等杂质,同时不会对材料的组成结构造成显著影响,这为材料的直接再生等后续处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失活 三元正极材料 预处理 高温煅烧
下载PDF
低浓度煤层气吸附浓缩技术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颖 曲冬蕾 +1 位作者 李平 于建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18-4529,共12页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气贫油的国家,煤层气储量约30万亿立方米,由于缺乏先进实用的低浓度煤层气甲烷分离浓缩技术,当前抽采煤层气利用率仅为50%左右。因此,对低浓度煤层气甲烷富集浓缩过程开展研究,可在开发能源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气贫油的国家,煤层气储量约30万亿立方米,由于缺乏先进实用的低浓度煤层气甲烷分离浓缩技术,当前抽采煤层气利用率仅为50%左右。因此,对低浓度煤层气甲烷富集浓缩过程开展研究,可在开发能源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战略意义。简要介绍了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综述了近年来低浓度煤层气吸附浓缩技术研究进展,包括新型吸附材料及先进吸附工艺。对于低浓度煤层气中CH_4/N_2分离,目前文献报道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及分离系数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受吸附材料的分离性能较差影响,传统变压吸附工艺对低浓度煤层气中CH_4浓缩效果并不理想。最后指出,高吸附容量、高选择性吸附材料及多种方法结合的新型吸附工艺是未来低浓度煤层气吸附浓缩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煤层气 吸附作用 吸附剂 甲烷浓缩 分离
下载PDF
盐湖铝系提锂吸附剂成型条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瑞 钟静 +1 位作者 林森 于建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291-6297,共7页
铝系锂吸附剂成型颗粒在盐湖卤水提锂工业应用过程中存在吸附容量低、吸附速率慢和吸附剂粉末脱落等问题。基于现有反溶剂法挤压成型工艺,对盐湖铝系提锂吸附剂成型条件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吸附剂成型颗粒粒径越小,达... 铝系锂吸附剂成型颗粒在盐湖卤水提锂工业应用过程中存在吸附容量低、吸附速率慢和吸附剂粉末脱落等问题。基于现有反溶剂法挤压成型工艺,对盐湖铝系提锂吸附剂成型条件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吸附剂成型颗粒粒径越小,达到吸附平衡越快,当颗粒直径d<1 mm时,吸附剂颗粒可在24 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降低黏结剂浓度可有效加快吸附剂颗粒的吸附速率,但黏结剂浓度过低会导致其对粉末的包裹性下降;吸附剂颗粒的吸附速率与致孔剂添加比例成正比,当致孔剂添加比例为20%时,吸附剂颗粒能在4 h内完成快速吸附阶段,吸附平衡时对察尔汗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锂的吸附容量可达4.97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卤水 铝系吸附剂 锂吸附 成型造粒
下载PDF
支撑国家新能源战略发展的锂资源开发 被引量:15
9
作者 于建国 孙庆 +2 位作者 裘晟波 张以任 陈君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共14页
锂作为支撑新能源战略发展的核心元素,其开发与供给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在“双碳”目标下,中国对锂及其化合物的需求急速上涨,是全球最大的锂消费国,对外依存度高。世界范围内锂资源主要赋存于矿石和盐湖卤水中,是当今国内外锂资源开... 锂作为支撑新能源战略发展的核心元素,其开发与供给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在“双碳”目标下,中国对锂及其化合物的需求急速上涨,是全球最大的锂消费国,对外依存度高。世界范围内锂资源主要赋存于矿石和盐湖卤水中,是当今国内外锂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随着循环理念与技术的发展,城市矿山中二次锂资源的开发将彰显巨大潜力。总结了从硬岩锂矿、盐湖卤水、退役锂电池中提锂的工业方法及新技术研究进展。其中,硬岩矿提锂工艺的发展方向是低耗减碳;卤水提锂技术应因地制宜、一湖一策,多元分离技术组合应成为未来锂工程建设的最佳选择;重视退役锂电池材料再制备技术研究,可以大大降低锂电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是新能源战略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锂辉石 盐湖卤水 退役锂电池 分离材料
下载PDF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于建国 韩昫身 金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1-138,共8页
页岩气作为国家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采一般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实现,生产过程中伴生数量较大的压裂返排液(采出水)。在国家“双碳”战略下,高盐度、高COD值的压裂返排液达标处置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性绿色技术命题。聚焦页岩气压... 页岩气作为国家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采一般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实现,生产过程中伴生数量较大的压裂返排液(采出水)。在国家“双碳”战略下,高盐度、高COD值的压裂返排液达标处置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性绿色技术命题。聚焦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生物处理技术,总结了活性污泥、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MBR)、好氧颗粒污泥等技术的研究进展,根据压裂返排液水质特性比较了不同工艺方法的优势与短板,并分析了生物强化技术在压裂返排液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前景,为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绿色高效处理处置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活性污泥 生物膜 膜生物反应器(MBR) 好氧颗粒污泥
下载PDF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妍霞 吴一江 +2 位作者 Israel 宋兴福 于建国 《高教学刊》 2016年第21期116-117,120,共3页
通过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配备从事一线资源循环科研研究的国际化教师团队,有机结合科研前沿和教学,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寓教于乐,同时展开全英文教学,增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经过系统培训和学习,学生掌握了资... 通过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配备从事一线资源循环科研研究的国际化教师团队,有机结合科研前沿和教学,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寓教于乐,同时展开全英文教学,增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经过系统培训和学习,学生掌握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专业词汇、科技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方法,为进一步深造和进行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英语 资源循环 课程教学
下载PDF
CFD和三维激光粒子测速技术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泽 陈杭 +3 位作者 许妍霞 刘程琳 宋兴福 于建国 《高教学刊》 2018年第20期76-78,共3页
工程流体力学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讲授流体力学知识,教会学生使用先进的流场测试手段以及数值模拟工具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结合科研实践,将目前先进的三维激光粒子测速技术(V3V)讲授给学生,同时... 工程流体力学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讲授流体力学知识,教会学生使用先进的流场测试手段以及数值模拟工具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结合科研实践,将目前先进的三维激光粒子测速技术(V3V)讲授给学生,同时将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软件Fluent的相关使用和操作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良好的实践,加深理论学习效果,同时培养了相关技能,对学生将来工作和继续深造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流体力学 CFD 三维粒子测速技术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粉煤灰酸碱介质中锂资源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闫光 刘伟峰 +2 位作者 孙淑英 郭彦霞 刘旭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6-373,共8页
锂资源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基础材料,其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全球锂资源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传统的开采和提取远远不能满足市场所需。煤炭燃烧产物之一的粉煤灰中有价金属的提取为解决锂资源供需紧迫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从粉煤... 锂资源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基础材料,其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全球锂资源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传统的开采和提取远远不能满足市场所需。煤炭燃烧产物之一的粉煤灰中有价金属的提取为解决锂资源供需紧迫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从粉煤灰中提取锂,主要是基于煅烧—酸/碱浸取法提取铝硅过程。锂资源在酸/碱浸取液作用下从粉煤灰中释放出来,形成低浓度含锂酸/碱溶液,然后采用溶剂萃取、吸附、沉淀等方法将锂分离富集出来。重点综述了粉煤灰不同酸/碱介质中锂资源的提取方法,对各种提锂方法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并对粉煤灰提锂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锂资源 提取 酸/碱介质
下载PDF
钾长石混盐焙烧-浸出提钾过程研究
14
作者 方小宁 匡飞 刘程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57,86,共6页
中国钾盐资源匮乏,而钾长石是一种重要的钾赋存形式。然而,钾长石的开发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至今尚未实现工业化应用。为了解决钾长石开发利用过程中钾提取温度高、浸出率低等问题,该研究选取了贵州铜仁地区钾长石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 中国钾盐资源匮乏,而钾长石是一种重要的钾赋存形式。然而,钾长石的开发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至今尚未实现工业化应用。为了解决钾长石开发利用过程中钾提取温度高、浸出率低等问题,该研究选取了贵州铜仁地区钾长石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钾长石-硫酸钠-碳酸钙混盐的焙烧-浸出过程,考察了钾长石-硫酸钠-碳酸钙的焙烧配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取剂浓度等因素对钾长石中钾元素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焙烧体系均匀混合、焙烧温度为800~900℃、焙烧时间为1 h、m(钾长石)∶m(硫酸钠)∶m(碳酸钙)为(1∶1∶6)^(1∶1∶8)条件下,以质量分数为5%NaOH溶液作为浸取液,钾的浸出率可高达99.79%。该研究提供了一条提高钾长石资源利用效率、解决钾盐资源供应问题的新途径,并为相关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长石 焙烧 浸出提钾 热力学
下载PDF
铝基锂吸附剂分离高钠型地下卤水锂资源过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盛冰纯 于建国 林森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375-3385,共11页
铝基锂吸附剂由于其解吸条件温和,不发生溶损,是目前唯一一种成功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盐湖卤水提锂吸附剂,然而其在高钠型地下卤水中的应用可行性还有待考察。使用实验室自制的H-LDHs颗粒吸附剂,系统研究了吸附液进料流速、解吸温度及解吸... 铝基锂吸附剂由于其解吸条件温和,不发生溶损,是目前唯一一种成功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盐湖卤水提锂吸附剂,然而其在高钠型地下卤水中的应用可行性还有待考察。使用实验室自制的H-LDHs颗粒吸附剂,系统研究了吸附液进料流速、解吸温度及解吸液中离子浓度对固定床吸附和解吸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钠卤水中,当进料流速从1 BV/h(1 BV/h=0.170 L/h)增加到4 BV/h时,穿透时间缩短了79%,而穿透吸附容量仅降低了17.8%。升高解吸温度可显著提高固定床的Li+解吸量,而增大解吸液中的Na+浓度会抑制Li+的解吸。此外,开发了分段循环解吸工艺,并将其用于四川某地实际地下卤水提锂过程,该工艺能够有效实现解吸工段固定床出料液中Li+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锂吸附剂 地下卤水 固定床 吸附提锂 分段循环解吸
下载PDF
铝基吸附剂固定床分离卤水锂资源过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君 钟静 +1 位作者 林森 于建国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3,共10页
铝基锂吸附剂是一种非常适用于低锂品位、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的吸附剂,具有无溶损、稳定性高等优点,也是目前唯一一种已投入工业化生产的吸附剂。使用自制的球形铝基锂吸附剂GLDH填充固定床,系统研究了吸附温度、进料流速、初始锂离... 铝基锂吸附剂是一种非常适用于低锂品位、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的吸附剂,具有无溶损、稳定性高等优点,也是目前唯一一种已投入工业化生产的吸附剂。使用自制的球形铝基锂吸附剂GLDH填充固定床,系统研究了吸附温度、进料流速、初始锂离子浓度和床层高度对GLDH固定床分离卤水锂资源过程中吸附穿透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增加床层高度、降低初始锂离子浓度和进料流速会导致穿透时间延长、穿透吸附容量升高。采用BDST、Clark、Thomas、Y-N和M-D-R 5种经验模型对锂吸附穿透曲线进行拟合,确定M-D-R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固定床锂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锂吸附剂 固定床 吸附提锂 影响因素 模型拟合
下载PDF
膜技术在盐湖提锂中的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6
17
作者 林钰青 张以任 +2 位作者 邱宇隆 张嘉雨 于建国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5,共13页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卤水锂资源开发已成为世界范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内涵。膜分离技术,因其优异的一/二价离子分离性能、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性,已成为中国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的主流工艺。归纳分析了膜分离技术在卤水体系...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卤水锂资源开发已成为世界范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内涵。膜分离技术,因其优异的一/二价离子分离性能、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性,已成为中国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的主流工艺。归纳分析了膜分离技术在卤水体系中的分离机理、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新型高性能锂离子分离膜的持续研究发展,必将加速提升中国卤水锂资源的开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提锂 纳滤膜 电渗析膜 离子印迹膜 抗污染膜
下载PDF
退役锂电池回收废液制备磷酸锂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晓燕 王宇璇 +1 位作者 徐萌娜 孙淑英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90,共12页
鉴于锂电池报废量大、锂含量高,探讨从退役锂电池回收废液中利用锂资源。根据溶液高钠含锂、碱含量高的特性,采用磷酸钠沉淀法回收锂,系统研究了反应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磷酸锂回收率、纯度及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02℃,磷酸钠... 鉴于锂电池报废量大、锂含量高,探讨从退役锂电池回收废液中利用锂资源。根据溶液高钠含锂、碱含量高的特性,采用磷酸钠沉淀法回收锂,系统研究了反应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磷酸锂回收率、纯度及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02℃,磷酸钠1.1倍理论用量,磷酸钠浓度350 g·L^(-1),加料速率5 mL·min-1,搅拌速率500 r·min-1,冷水洗1 L时,磷酸锂收率能达到92.63%,纯度(质量分数,下同)达到98.81%,产品达到彩色荧光粉用磷酸锂行业标准二级要求。该工艺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高钠含锂溶液,特别是从锂浓度较低的溶液中回收锂资源,不仅解决了退役锂电池废液排放问题,还为锂资源提取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钠含锂溶液 退役锂电池 磷酸锂 化学沉淀
下载PDF
天然彩色盐制备方法的研究
19
作者 邓强 孙玉柱 +2 位作者 应虎 邱常义 罗孟杰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具有球状结构的天然彩色盐及其喷雾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计,所述彩色盐的主体成分氯化钠含量为80%~95%、彩色果蔬营养物质含量为5%~20%。文章所述方法获得彩色盐为球状团聚体,颗粒表面致密,彩色物质均匀分布、色泽稳定。... 文章介绍了一种具有球状结构的天然彩色盐及其喷雾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计,所述彩色盐的主体成分氯化钠含量为80%~95%、彩色果蔬营养物质含量为5%~20%。文章所述方法获得彩色盐为球状团聚体,颗粒表面致密,彩色物质均匀分布、色泽稳定。该方法制备的产品颗粒超细,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小,球形度高,流动性好,具有较好的抗结块性,该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彩色盐 喷雾制备 球状团聚体
下载PDF
K_(2)SO_(4)-KOH-H_(2)O三元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
20
作者 应虎 邓强 刘程琳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22-25,共4页
我国可溶性钾资源极为匮乏,而如钾长石、明矾石等非水溶性钾矿资源非常丰富。研究以高浓度KOH溶液分解明矾石后形成的K_(2)SO_(4)-KOH-H_(2)O三元强碱水盐体系为研究对象,测量不同温度下K_(2)SO_(4)在KOH溶液中的溶解度,绘制了各温度下... 我国可溶性钾资源极为匮乏,而如钾长石、明矾石等非水溶性钾矿资源非常丰富。研究以高浓度KOH溶液分解明矾石后形成的K_(2)SO_(4)-KOH-H_(2)O三元强碱水盐体系为研究对象,测量不同温度下K_(2)SO_(4)在KOH溶液中的溶解度,绘制了各温度下的三元相图,探索相平衡规律,为明矾石开发利用过程中K_(2)SO_(4)的分离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钾 氢氧化钾 溶解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