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网络时代理工科研究生科学传播的调查和分析——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个案 |
黄时进
范明英
王燕春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2
|
转型加速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强化途径——基于“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调查 |
王秋艳
范明英
|
《前沿》
|
2014 |
2
|
|
3
|
马克思资本主义生态批判及其当代启示——基于《资本论》的文本研究 |
叶晓宣
|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范亚楠
|
《大观周刊》
|
2012 |
1
|
|
5
|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数字劳动论析——基于马克思劳动观的视角 |
黄时进
彭嘉宁
|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1
|
|
6
|
基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态治理公众参与研究 |
王芳
李宁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7
|
从共同福祉到新型乡村共同体的重构——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王芳
邓玲
|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8
|
绿色发展: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超越 |
王芳
于少青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9
|
女性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转向 |
秦美珠
易显飞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3
|
|
10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学理探析 |
徐国民
王国洪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1
|
|
11
|
论延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 |
张远新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2
|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中国论及其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 |
方以启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24 |
0 |
|
13
|
大数据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为例 |
黄时进
|
《化工高等教育》
|
2017 |
9
|
|
14
|
嬗变与启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变迁——基于现代性的中国化历程考察 |
吴青芳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5
|
|
15
|
困境与选择——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走向 |
秦美珠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6
|
|
16
|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奠基之作的三大支柱——关于邓小平“南方谈话”理论创新成果的再认识 |
杨苏
杨希燕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17
|
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马克思是个九零后》为个案 |
秦美珠
刘芳
|
《化工高等教育》
|
2018 |
1
|
|
18
|
马克思主义资本速度观 |
汪斌锋
郭强
|
《前沿》
|
2013 |
1
|
|
19
|
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回顾——兼谈社会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居阅时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2
|
|
20
|
走向信仰与现实的内在贯通——再论马克思关涉资本与社会主义关系的理论 |
邱卫东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