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花期高温胁迫影响颖花育性生理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仁天 唐茂艳 +5 位作者 王强 陈雷 李炜 陈畅 Farooq Shah 梁天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3-758,共6页
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局部短期极端高温,会对水稻形成高温胁迫,影响水稻的各种生理代谢过程,其出现频率有增加趋势。高温胁迫对水稻的影响主要是在开花期,极易导致严重的颖花不育。水稻耐高温胁迫能力存在基因型间的差异。在当天温度较低... 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局部短期极端高温,会对水稻形成高温胁迫,影响水稻的各种生理代谢过程,其出现频率有增加趋势。高温胁迫对水稻的影响主要是在开花期,极易导致严重的颖花不育。水稻耐高温胁迫能力存在基因型间的差异。在当天温度较低的时段开花,花粉活性高,花药长,花药基部开裂长度较长、开裂孔较大,是水稻耐高温胁迫的重要表型指标。热激蛋白的表达,提高花药的抗氧化能力,以及维持结构蛋白、酶和细胞膜的稳定性是增强柱头及柱头上花粉粒耐高温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高温胁迫影响水稻颖花受精结实的特征、水稻耐高温胁迫的形态与生理机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未深入研究缓解水稻高温胁迫伤害的方法与策略,今后应结合水稻耐高温胁迫的形态与生理机理,加强有效缓解高温胁迫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期 高温胁迫 颖花育性 生理机理 策略
下载PDF
复合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交换及其综合增温潜势 被引量:42
2
作者 展茗 曹凑贵 +2 位作者 汪金平 蔡明历 袁伟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461-5468,共8页
研究稻田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有助于科学评价复合稻田生态系统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全球变暖方面的作用,为稻鸭、稻鱼复合种养模式的发展提供依据。2006年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养鸭稻田(RD)、养鱼稻田(RF)和常规... 研究稻田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有助于科学评价复合稻田生态系统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全球变暖方面的作用,为稻鸭、稻鱼复合种养模式的发展提供依据。2006年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养鸭稻田(RD)、养鱼稻田(RF)和常规淹水稻田(CK)的CH4、N2O的排放量。水稻整个生育期间,RD、CK和RF的CH4排放量分别是19.11、26.71g/m2和25.01g/m2;N2O排放量分别是0.237、0.229、0.237g/m2。采用干物质积累法测得,水稻整个生长期内RD处理地上稻株对CO2的净固定量为2766.4g/m2,RF为2759.59g/m2,CK为2533.9g/m2。采用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估算土壤CO2净交换通量,水稻整个生育期间,三类稻田土壤亚系统均表现为对CO2的净固定,相当于固定CO2量分别为RD675.55g/m2、CK575.43g/m2、RF562.62g/m2。三类稻田温室气体的交换均表现为CO2的净吸收、CH4、N2O的净排放,综合增温潜势以RD为最低。稻田养鸭能显著减少甲烷排放,降低增温潜势,其减缓综合温室效应的潜力是常规淹水稻田的1.6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复合生态系统 CH4 CO2 N2O 综合增温潜势
下载PDF
稻鸭、稻鱼复合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展茗 曹凑贵 +1 位作者 汪金平 代光照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79-1183,共5页
关键词 稻田复合生态系统 土壤微生物群落 代谢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江汉平原发展绿色农业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宁宁 曹凑贵 +2 位作者 蔡体久 黄金鹏 程建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52-854,共3页
利用江汉平原发展绿色农业在自然资源、地域区位、农业生物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结合目前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对江汉平原发展绿色农业进行了定位,并对其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绿色农业 优势 潜力 江汉平原
下载PDF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1
5
作者 贺帆 黄见良 +4 位作者 崔克辉 曾建敏 徐波 彭少兵 R J Buresh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目的】探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04和200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叶绿素仪(SPAD)预设阈值指导下的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方式的产量与产量形成以及相应的稻米品质特性。... 【目的】探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04和200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叶绿素仪(SPAD)预设阈值指导下的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方式的产量与产量形成以及相应的稻米品质特性。【结果】在实时氮肥管理(RTNM)模式下,两优培九和汕优63各施氮处理比不施氮处理增产幅度分别达21.12%~57.65%和15.00%~31.18%。在实地氮肥管理(SSNM)模式下,两优培九和汕优63SSNM处理比不施氮小区增产幅度分别达45.44%~50.71%和28.53%~32.40%。两优培九SPAD阈值分别由34~45的RTNM模式下,当SPAD阈值介于38~41之间时(氮肥用量120~165kgN·ha-1)可以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汕优63则以SPAD阈值36~39(氮肥用量:120~165kgN·ha-1)范围内有利于改善米质。SSNM模式下以SPAD施肥阈值为37-39(氮肥用量130kgN·ha-1)进行氮肥运筹能显著改善两优培九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SSNM模式下汕优63以SPAD阈值为35~37时稻米品质相对较好,同时产量也比较高。【结论】实时实地氮肥管理能较好地协调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关键措施是依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预设SPAD阈值。在本试验条件下,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两优培九以SPAD38~39、汕优63以SPAD35~37左右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部分地改善米质,可以作为生产上应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时的推荐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SPAD阈值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不同基础地力土壤优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04
6
作者 曾祥明 韩宝吉 +3 位作者 徐芳森 黄见良 蔡红梅 石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886-2894,共9页
【目的】研究江汉平原地区不同基础地力土壤和优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江汉平原水稻主推品种丰两优香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考察分析土壤基础地力不同的稻田优化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处... 【目的】研究江汉平原地区不同基础地力土壤和优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江汉平原水稻主推品种丰两优香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考察分析土壤基础地力不同的稻田优化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处理的产量、氮肥贡献率、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肥利用率等的差异。【结果】土壤基础地力不同的稻田均是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高地力和低地力稻田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平均提高6.9%和5.0%;与不施肥处理比较,产量分别平均提高17.3%和30.3%。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优化施肥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大幅度提高。高地力稻田土壤氮素依存率高、氮肥贡献率小、施肥增产的潜力小;低地力稻田土壤氮素依存率低、氮肥贡献率大、施肥增产的潜力大。【结论】优化施肥可以降低水稻产量对土壤基础地力的依赖,提高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力 氮肥 优化施肥 中稻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不同杂交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2
7
作者 贺帆 黄见良 +6 位作者 崔克辉 王强 汤蕾蕾 龚伟华 徐波 彭少兵 Ronald J.Buresh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0-479,共10页
【目的】探讨两系和三系杂交水稻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对氮素的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方法】试验于2004和200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汕优63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不同叶绿素仪(SPAD)预设阈值对其吸氮... 【目的】探讨两系和三系杂交水稻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对氮素的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方法】试验于2004和200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汕优63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不同叶绿素仪(SPAD)预设阈值对其吸氮特性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水稻叶片叶色存在基因型差异,汕优63顶叶的SPAD值比两优培九平均低1.7~2.0个数值单位。在实时氮肥管理模式下,施氮量与SPAD预设阈值呈指数相关关系。对于汕优63而言,Nrate=0.9956e0.132SPAD(r2=0.8338**),对于两优培九则为Nrate=0.1565e0.173SPAD(r2=0.9508**)。在SPAD预设阈值介于36~40的范围内,若要保持两个品种同一时期顶叶的SPAD值相同,汕优63比两优培九需要多施用氮肥37.3kgN·ha-1。【结论】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当氮肥平均用量接近160kgN·ha-1时,两优培九的吸氮能力、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汕优63相当;其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高于汕优63;其氮素收获指数低于汕优63。此外,两优培九比汕优63表现出较高的耐肥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SPAD阈值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植株氨挥发速率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明霞 黄见良 +2 位作者 崔克辉 聂立孝 彭少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9-884,共6页
植物组织中氮素气态挥发损失可能与其氮效率密切相关。探讨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地上部NH3挥发特征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可为氮高效基因型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标。本试验采用4个氮浓度进行盆栽液培,以扬稻6号、BG34-8、武育粳3号... 植物组织中氮素气态挥发损失可能与其氮效率密切相关。探讨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地上部NH3挥发特征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可为氮高效基因型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标。本试验采用4个氮浓度进行盆栽液培,以扬稻6号、BG34-8、武育粳3号和珍汕97B等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水稻NH3挥发速率(ammonia volatilization rate,AVR)与氮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基因型的AVR在各生育期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扬稻6号和武育粳3号在幼穗分化期最高,分别为11.0和10.4mg N h-1pot-1,而BG34-8和珍汕97B的AVR在孕穗期最高,分别为22.5和23.4mg N h-1pot-1;对相同的基因型,随培养液中氮浓度的增加,植株的AVR增大,氮低效基因型珍汕97B和武育粳3号的增幅大于氮高效基因型扬稻6号和BG34-8;在培养液中氮浓度较高时(80mg N L-1)植株地上部AVR与氮素积累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6768**、-0.6158*、-0.6667**、-0.8353**)。综上所述,水稻植株的AVR存在基因型差异,氮高效基因型的AVR较低;在高氮浓度液培条件下,较低的AVR可作为氮高效材料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型 NH3挥发速率 氮效率
下载PDF
湖北省水稻施肥现状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29
9
作者 韩宝吉 石磊 +4 位作者 徐芳森 黄见良 曾祥明 马欣 郭龙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30-2435,共6页
对2009和2010年湖北省水稻主产县(市)的1 027个农户水稻施肥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水稻养分施用量、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现状、与2003年湖北省农户水稻施肥状况作了比较,基于现有的文献资料对该省施肥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化肥... 对2009和2010年湖北省水稻主产县(市)的1 027个农户水稻施肥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水稻养分施用量、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现状、与2003年湖北省农户水稻施肥状况作了比较,基于现有的文献资料对该省施肥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化肥养分投入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所有种植水稻的田块均施用了氮肥,只有极少数农户施用有机肥和微肥。全省水稻氮(N)、磷(P2O5)和钾(K2O)平均使用量分别为184.0、63.8和67.4 kg/hm2,N∶P2O5∶K2O的比例为1.00∶0.35∶0.37。水稻氮肥施用量偏高;晚稻施磷肥不足与中稻施磷肥过量的现象较为突出;施钾肥不足的现象很普遍。具体表现为有机肥与无机肥比例严重失衡;氮肥施用量偏高,绝大多数农户将氮肥以基肥或基肥与分蘖肥施入;钾肥施用量普遍不足,有相当多的农户不施用钾肥;氮、磷、钾比例以及基肥追肥比例不协调;同一地区内农户之间肥料施用不平衡;施肥不合理以及施肥方法不当导致肥料利用率较低,水稻单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建立和推广湖北省水稻最佳养分管理技术体系,对实现该地水稻高产和养分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水稻 施肥现状 分析及评价
下载PDF
光呼吸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对水稻冠层NH3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明霞 周彩云 +3 位作者 李明军 崔克辉 聂立孝 黄见良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6-211,共6页
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对两个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品种扬稻6号和武育粳3号采用光呼吸抑制剂异烟肼(INH)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抑制剂蛋氨酸亚砜亚胺(MSO)处理,研究其对水稻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GS酶活性及冠层的NH3挥发速率的影响。结... 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对两个不同氮效率基因型水稻品种扬稻6号和武育粳3号采用光呼吸抑制剂异烟肼(INH)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抑制剂蛋氨酸亚砜亚胺(MSO)处理,研究其对水稻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GS酶活性及冠层的NH3挥发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MSO导致剑叶光合速率下降,光呼吸速率升高;INH导致光呼吸速率显著下降,同时一定程度上引起光合速率降低。(2)MSO处理显著降低了GS酶活性,相应地引起NH3挥发速率增加;INH在一定程度上导致NH3挥发速率降低。(3)扬稻6号NH3挥发速率比武育粳3号低的生理原因是光呼吸速率较低和GS酶活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呼吸速率 谷氨酰胺合成酶 氨挥发速率
下载PDF
光、氮对水稻根系特征和碳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明霞 黄见良 +1 位作者 崔克辉 李明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7-241,共5页
以杂交水稻的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两种光强和4个氮水平对水稻苗期根系特征及碳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光条件下随氮水平的增加,两个品种光照条件下的总根长、根数、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重、冠部干重和总干重均呈先升后降趋势,... 以杂交水稻的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两种光强和4个氮水平对水稻苗期根系特征及碳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光条件下随氮水平的增加,两个品种光照条件下的总根长、根数、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重、冠部干重和总干重均呈先升后降趋势,遮光条件下,两优培九(V1)与光照下变化趋势一致,汕优63(V2)逐渐降低;两个品种在两种光照条件下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基本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只有V2在遮光条件下的株高、在光照时的叶绿素含量缓慢升高,而分蘖数逐渐增加;光照下,碳代谢的中间产物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淀粉除V1淀粉含量先降后升外其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遮光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淀粉含量除V1淀粉含量逐渐降低外其余则先降低后升高。除株高外,光照下所有指标都比遮光时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氮 根系特征 光合特性
下载PDF
尿液水培蕹菜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根系活力 被引量:2
12
作者 贝亦江 张世萍 +2 位作者 杨帆 任伟 黄见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4-496,共3页
关键词 蕹菜 水培 过氧化氢酶活性 根系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