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1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年度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病毒室猪病的诊断情况总结
1
作者 方兵兵 张伟 +2 位作者 尹争艳 刘建杰 吴斌 《养殖与饲料》 2004年第5期20-22,共3页
2003年是疾病多发的一年,主要是由于猪圆环病毒病、蓝耳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新病的爆发,而且下半年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霉变,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损失.本文根据病毒室全年的检测情况,对发病的主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2003年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病毒室 疾病诊断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途径的初步研究——以塔里木大学“悬疑讲堂”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贺建忠 陶大勇 +4 位作者 刘俊峰 井波 焦海宏 邱德新 郭定宗 《养殖与饲料》 2017年第8期89-91,共3页
以塔里木大学悬疑讲堂为例,介绍了"悬疑讲堂"的设立性质、讲座内容、组织方法和学习效果,探讨了动物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途径。认为"悬疑讲堂"的自由开放的方式,活跃的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环节以及将兽... 以塔里木大学悬疑讲堂为例,介绍了"悬疑讲堂"的设立性质、讲座内容、组织方法和学习效果,探讨了动物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途径。认为"悬疑讲堂"的自由开放的方式,活跃的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环节以及将兽医史、哲学文化、专业内容融为一体的做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性人才 动物医学 培养途径 悬疑讲堂
下载PDF
改革实践教学、大力培养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18
3
作者 郭定宗 周东海 +2 位作者 杨世锦 肖俊华 伍晓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以培养动物医学创新性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实践教学为平台,强化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初步探索建立了适合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培养创新性素质的动物医学专业复合人才的兽医临床实践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 动物医学专业 兽医临床实践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0
4
作者 郭定宗 李家奎 +4 位作者 周东海 杨世锦 邓干臻 胡长敏 伍晓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9-132,共4页
介绍了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临床实验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分析了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对临床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改革结果表明;完善了实践教学方案,建立了新型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 介绍了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临床实验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分析了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对临床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改革结果表明;完善了实践教学方案,建立了新型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均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兽医临床 实践改革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8
5
作者 胡长敏 丁明星 +3 位作者 赵雅心 陈建国 刘东明 郭定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25-127,共3页
在深入分析动物医学专业原有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临床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原则和内容。通过更新临床实践教学观念,整合临床实践教学内容,坚持"三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优化临床实践教学保障、监督与... 在深入分析动物医学专业原有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临床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原则和内容。通过更新临床实践教学观念,整合临床实践教学内容,坚持"三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优化临床实践教学保障、监督与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了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新的教学模式。新模式的运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最终促进了动物医学专业的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临床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探讨 被引量:18
6
作者 肖金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结合动物医学专业情况 ,阐述了实践教学在高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探讨了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途径 ,认为实践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素质 ,以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动物医学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 学生动手能力 科研素质 实验教学体系 临床教学实践 毕业论文管理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的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动物生物化学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戴汉川 牛赛 《大学教育》 2023年第4期91-93,100,共4页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具有知识点密集、信息量大、内容抽象、涉及面广等特点,采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专业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项目组利用MOOC、雨课堂等平台,采用微课、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形式,初...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具有知识点密集、信息量大、内容抽象、涉及面广等特点,采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专业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项目组利用MOOC、雨课堂等平台,采用微课、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形式,初步建立了信息化背景下的“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微课/翻转课堂/雨课堂—知识内化—问题解决”动物生物化学教学与学习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 动物生物化学 信息化
下载PDF
动物源肺炎克雷伯菌致病性与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盛席静 张凡 +6 位作者 刘方佳 刘泉 曹征征 胡天宇 李东华 吴梦慧 戴梦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66-2973,共8页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植物和哺乳动物黏膜表面。在动物机体衰弱、免疫能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等情况下,会引起人和动物感染。目前尽管有关于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病例的报道,并具有...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植物和哺乳动物黏膜表面。在动物机体衰弱、免疫能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等情况下,会引起人和动物感染。目前尽管有关于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病例的报道,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但在动物中肺炎克雷伯菌引发的感染还未引起足够重视。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广泛的毒力谱,主要包括荚膜多糖、脂多糖、菌毛、铁载体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致病性。兽医临床上,肺炎克雷伯菌常引起动物肺炎、乳腺炎、子宫炎、膀胱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为应对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β-内酰胺类、多黏菌素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在动物中被广泛使用,导致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此外,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储存库包括动物及其产品,会在人与动物之间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现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致病性、毒力因子、耐药性和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控制和延缓耐药菌的出现和耐药传播提供思路,为新兽药或非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肺炎克雷伯菌 致病性 耐药性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酰胺醇类兽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汪海珍 许红霞 +2 位作者 李朔 潘源虎 陈冬梅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7期68-76,共9页
本文阐述了近几年应用于动物性食品中酰胺醇类兽药残留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子印迹法、加速溶剂萃取和QuEChERS技术,此外,还对新型的分散液液微萃取、磁性固相微萃取、亚临界水萃取和织物相吸附萃取等前处理技术... 本文阐述了近几年应用于动物性食品中酰胺醇类兽药残留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子印迹法、加速溶剂萃取和QuEChERS技术,此外,还对新型的分散液液微萃取、磁性固相微萃取、亚临界水萃取和织物相吸附萃取等前处理技术的特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动物源性食品中酰胺醇类药物前处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醇类药物 动物源性食品 样品前处理技术
下载PDF
2020—2022年华中地区犬副流感病毒检测及其F、HN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10
作者 惠晓晨 戴佩华 +6 位作者 曹龙龙 叶佳雯 陈林文 汪文渊 周登元 曹胜波 李秋燕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为探究华中地区犬副流感病毒(CPIV)的流行及遗传进化情况,利用RT-PCR方法对华中地区2020年9月—2022年1月收集的418份病料样品进行了CPIV检测,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分离的CPIV毒株的F、HN基因进行同源性、氨基酸位点分析及系统发育分... 为探究华中地区犬副流感病毒(CPIV)的流行及遗传进化情况,利用RT-PCR方法对华中地区2020年9月—2022年1月收集的418份病料样品进行了CPIV检测,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分离的CPIV毒株的F、HN基因进行同源性、氨基酸位点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CPIV阳性率为15.8%,扩增获得9株CPIV的F、HN基因的序列,并成功分离培养9株CPIV毒株;同时,将分离株的F、HN基因与19株副流感病毒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F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5.1%~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4.6%~99.8%,HN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5.9%~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5.8%~99.6%;CPIV的F及HN基因与参考毒株相比均有部分氨基酸发生了突变;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的8株分离株与美国株CPI-和CPI+处于同一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另一株分离株CS-324与中国株He N0718和韩国株D277位于同一分支上。本研究丰富了华中地区CPIV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为该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副流感病毒 F基因 HN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下载PDF
2023年度肉牛牦牛产业与技术发展报告
11
作者 曹兵海 曹建民 +4 位作者 李俊雅 郭爱珍 王之盛 孙宝忠 陈昭辉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38,共4页
本文基于对2023年肉牛牦牛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展望了2024年肉牛牦牛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肉牛牦牛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肉牛 牦牛 产业 展望 建议
下载PDF
基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GⅡb亚型重组荧光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12
作者 林莉莉 张梦迪 +5 位作者 朱琳琳 马海龙 孙琪 何启盖 张梦佳 李文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9-1660,共12页
2010年以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GⅡ型变异毒株的出现,导致全世界范围内猪流行性腹泻(PED)的病死率显著增加。疫苗免疫是PED有效防控的重要策略之一,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是免疫效果评价和疫苗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然而,在Vero-CC... 2010年以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GⅡ型变异毒株的出现,导致全世界范围内猪流行性腹泻(PED)的病死率显著增加。疫苗免疫是PED有效防控的重要策略之一,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是免疫效果评价和疫苗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然而,在Vero-CCL81上开展的PEDV经典中和试验中所添加的胰酶会导致试验结果不稳定等问题。本研究拟在构建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病毒基础上,建立一种能准确评估样品中和抗体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在pUC57载体上克隆插入GⅡb亚型PEDV-GDU株部分ORF1a和ORF1b基因片段与其他结构基因片段,并通过无缝克隆技术将ORF3基因替换为EGFP基因,构建辅助质粒pUC57-PEDV-GDU-dORF3-EGFP,通过RNA定向重组技术拯救重组荧光病毒rPEDV-GDU-dORF3-EGFP。进一步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Western blot和病毒生长曲线测定等方法,比较重组荧光病毒和亲本病毒生物学特性。最终利用重组荧光工具病毒筛选在不添加胰酶的条件下仍能支持PEDV有效增殖的细胞系,并建立中和试验方法。结果表明,成功拯救重组荧光病毒rPEDV-GDU-dORF3-EGFP,且在Vero-CCL81细胞上,重组荧光病毒与亲本病毒呈现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利用该重组荧光病毒筛选到一株亚克隆Huh7.10细胞可支持PEDV在无外源胰酶添加条件下的有效感染与复制。并利用Huh7.10细胞和重组荧光病毒成功建立了PEDV中和试验方法,相关性试验分析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与ELISA抗体检测结果相关性高于PEDV经典中和试验。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PEDV-GDU毒株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为PED新型疫苗候选毒株的快速制备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此外,基于重组荧光病毒在Huh7.10细胞上建立的中和试验方法能更准确地测定血清中和抗体水平,为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反向遗传学 胰蛋白酶 报告病毒 中和试验
下载PDF
湖北省南漳县中小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联合体探索实践
13
作者 蒋辉胜 李仕海 +8 位作者 许顺鑫 李勇 胡家连 库旭钢 裴洁 周丹娜 何启盖 谢军 王文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非洲猪瘟(ASF)对养猪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是全球范围内养猪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有效防控ASF,以湖北省南漳县ASF防控联合体建设为例,探索中小规模猪场的ASF防控新模式。该模式遵循“政府引导、业主自建、行业监管、专家指导”的防控联合... 非洲猪瘟(ASF)对养猪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是全球范围内养猪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有效防控ASF,以湖北省南漳县ASF防控联合体建设为例,探索中小规模猪场的ASF防控新模式。该模式遵循“政府引导、业主自建、行业监管、专家指导”的防控联合体建设原则,以及加强监测预警、强化防控措施、创建合作机制的防控总体规划,利用地理优势和天然屏障,规划出疫病连片防控区,由政府引导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户组建ASF防控联合体。由政府出资在县界高速、国道、省道等入口处,建设畜禽车辆一级洗消中心,再由联合体成员共同出资在防控区内建设二级洗消中心。防控联合体内,统一防控策略,统一原料及生猪采购,统一防控管理,统一技术指导。防控联合体建设使南漳县ASF防控水平得到了提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防控联合体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为中小规模猪场ASF防控和拓宽ASF无疫小区建设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规模猪场 非洲猪瘟 防控联合体 区域化管理
下载PDF
抗大口黑鲈弹状病毒发酵中草药的筛选及其效果评价
14
作者 曾荣博 刘爽 +5 位作者 张玉军 李陈 余艳枝 李元平 肖运才 刘学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9-487,共9页
为筛选出能够对MSRV具有抑制效果的发酵中草药,研究通过MTT法检测8种发酵中草药(L1、L2、L3、L4、L5、X1、X2和ZHS)对EPC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L1、L2、L3、X1、X2和ZHS未对EPC细胞造成明显的损伤和毒性,L4和L5在4 mg/mL时对细胞造成... 为筛选出能够对MSRV具有抑制效果的发酵中草药,研究通过MTT法检测8种发酵中草药(L1、L2、L3、L4、L5、X1、X2和ZHS)对EPC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L1、L2、L3、X1、X2和ZHS未对EPC细胞造成明显的损伤和毒性,L4和L5在4 mg/mL时对细胞造成损害;通过荧光定量PCR法(qRT-PCR)筛选出X1药物(主要成分为板蓝根、鱼腥草、南芪和杏仁)对MSRV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在细胞水平上通过qRT-PCR法发现X1药物能够抑制MSRV的感染;空斑实验结果表明X1药物可以降低约10倍MSRV的病毒滴度。在鱼体水平上设置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攻毒组、预防组和治疗组,评价X1药物对MSRV的抗病毒效果,结果表明经X1药物处理后,治疗组可以将大口黑鲈的存活率提高20%;通过qRT-PCR法检测大口黑鲈组织中病毒载量,结果表明X1药物显著抑制MSRV在肝脏、脾脏组织中的复制;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X1药物可以抑制MSRV引起的在肝脏、脾脏组织病变。研究为发酵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为开发抗MSRV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弹状病毒 发酵中草药 抗病毒 大口黑鲈
下载PDF
免疫层析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嘧啶残留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喜亮 金秀娥 +3 位作者 李奎 熊宁 石德时 毕丁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0-354,共5页
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嘧啶残留的免疫层析快速测定方法。用胶体金标记磺胺嘧啶单克隆抗体作为显色剂,磺胺嘧啶竞争物包被于硝酸纤维素层析膜上作为捕获试剂,采用竞争反应模式制成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该免疫层析试纸可以在15min... 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嘧啶残留的免疫层析快速测定方法。用胶体金标记磺胺嘧啶单克隆抗体作为显色剂,磺胺嘧啶竞争物包被于硝酸纤维素层析膜上作为捕获试剂,采用竞争反应模式制成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该免疫层析试纸可以在15min内完成对磺胺嘧啶残留的半定量检测。读条系统判定灵敏度为5ng/ml,肉眼判定检测限灵敏度为10ng/ml,与其它磺胺类药物无交叉反应。该方法在不同动物源性食品(鸡肉、鸡蛋、鸡肝、猪肉、猪肝、牛奶、蜂蜜)中添加磺胺嘧啶的回收率在68.1%-118.8%范围内。动物试验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ELISA及HPLC具有好的符合率。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准确、简便、快速,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 免疫层析 磺胺嘧啶
下载PDF
不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组合体液免疫效果评估
16
作者 任文慧 阮胜男 +5 位作者 库旭钢 张海峰 于学祥 田梓翰 何启盖 江云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为了比较不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苗不同免疫程序对体液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择新引进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后备母猪的3个猪场,将各场内猪只按体重分为3个阶段:7~20、20~35和35~50 kg,各场分别从... 为了比较不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苗不同免疫程序对体液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择新引进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后备母猪的3个猪场,将各场内猪只按体重分为3个阶段:7~20、20~35和35~50 kg,各场分别从中选取20头猪,共180头猪。每场选用1种免疫方案,第1组混合疫苗组,为首次免疫PRRS弱毒疫苗(CH-1R株),28 d后加强免疫PRRS灭活疫苗(CH-1a株);第2组弱毒疫苗组,为2次均免疫PRRS弱毒疫苗;第3组灭活疫苗组,为2次均免疫PRRS灭活疫苗。疫苗首次免疫后14、28、42和56 d采集猪血清,进行特异性PRRSV ELISA(N蛋白)检测和中和抗体评价;首次免疫后14和28 d采集猪血液,进行PRRSV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血液内是否存在PRRSV;统计试验猪分娩后头胎的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和窝均总仔数,进行临床数据比较分析。结果显示,35~50 kg体重阶段猪只接种疫苗后ELISA检测抗体水平增高较其他2个阶段更明显。混合疫苗组在免疫56 d时血清ELISA阳性率为100%,且ELISA结果极显著高于弱毒疫苗组和灭活疫苗组(P<0.01)。尽管各组没有产生特异性抗NADC30-like毒株的中和抗体,但针对PRRSV经典和高致病性毒株的中和抗体保护效价结果显示,混合疫苗组在免疫56 d时中和抗体效价极显著高于弱毒疫苗组和灭活疫苗组(P<0.01);RT-qPCR检测未发现阳性猪;各组试验猪分娩后头胎的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和窝均总仔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混合疫苗组对体液免疫的促进效果显著优于弱毒疫苗组和灭活疫苗组。该试验为临床正确选择PRRS疫苗免疫方案提供了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疫苗 体液免疫评估 ELISA抗体 中和抗体
下载PDF
动物组织中抗菌药物残留的微生物学快速筛选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伍金娥 范盛先 +4 位作者 王玉莲 常超 宋士波 陈品 袁宗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5-649,共5页
以巨大芽孢杆菌为受试菌,建立一种高度敏感的动物组织中抗菌药物残留快速筛选拭子法。拭子法对猪、鸡组织(肌肉、肝脏)青霉素、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的检测限均低于我国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其准确度、精确度及假阴性率等性能指标均... 以巨大芽孢杆菌为受试菌,建立一种高度敏感的动物组织中抗菌药物残留快速筛选拭子法。拭子法对猪、鸡组织(肌肉、肝脏)青霉素、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的检测限均低于我国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其准确度、精确度及假阴性率等性能指标均符合筛选要求。本方法与国外同类方法(FAST试剂盒)对6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检测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性组织 抗菌药物 残留 微生物学筛选法
下载PDF
畜禽动物中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8
作者 戴梦红 陆启荣 +5 位作者 程古月 李丽 刘孟轲 郝海红 王旭 袁宗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4-869,共6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nt的非编码RNA分子,它们以RNA的形式在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多层面调控基因的表达。它们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来,lncRN...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nt的非编码RNA分子,它们以RNA的形式在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多层面调控基因的表达。它们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来,lncRNA在畜禽动物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发现lncRNA在动物生长发育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对近十五年来畜禽动物如猪、鸡、羊和牛中lncRNA的高通量筛选与鉴定、表达、在不同物种中的进化以及功能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畜禽动物 高通量筛选 表达 进化 功能
下载PDF
动物性食品中残留氯霉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宋巍巍 柴春彦 +1 位作者 刘国艳 丁明星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7,共4页
氯霉素已禁止应用于食品动物,美国FDA、欧盟、中国等相关标准都规定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氯霉素。但养殖业中仍存在氯霉素滥用现象,造成动物性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高效的检测方法在氯霉素残留控制中发挥关键作用。现就目前国内外有关动... 氯霉素已禁止应用于食品动物,美国FDA、欧盟、中国等相关标准都规定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氯霉素。但养殖业中仍存在氯霉素滥用现象,造成动物性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高效的检测方法在氯霉素残留控制中发挥关键作用。现就目前国内外有关动物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的进展情况做一系统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残留 检测方法
下载PDF
硼对动物的营养与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顺 彭克美 +9 位作者 向敏 高其双 刘华珍 宋卉 黄海波 肖珂 郑昕婷 朱黛云 唐娟 王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81,共4页
硼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微量元素,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研究表明,硼与某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可能是动物不可或缺的元素。适量的硼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维持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高剂量的硼则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 硼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微量元素,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研究表明,硼与某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可能是动物不可或缺的元素。适量的硼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维持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高剂量的硼则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目前主要以试验动物为模型,研究硼对动物的营养与毒性作用,从分子水平探讨硼的作用机理。论文结合了硼在动物营养和毒性作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硼在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促进动物胚胎发育、改善动物骨代谢等方面的营养作用及发育毒性、生殖毒性和免疫毒性进行综述,旨在为硼的生物学和营养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营养作用 毒性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