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融合、平台贯通、坚持特色、全方位育人——华中农业大学牛精英培养报告
1
作者 何长久 周扬 +5 位作者 张淑君 梁爱心 李家奎 郭爱珍 杨利国 李翔 《中国乳业》 2020年第S01期55-58,共4页
华中农业大学依托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建院体制、学科和平台的优势,注重学院统筹下的学科交叉融合和科研实践平台的联合贯通。在“牛精英”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促进校内外科研实践基地和国内交流平台的建设,实现产学研育人和国际化育... 华中农业大学依托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建院体制、学科和平台的优势,注重学院统筹下的学科交叉融合和科研实践平台的联合贯通。在“牛精英”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促进校内外科研实践基地和国内交流平台的建设,实现产学研育人和国际化育人,结合区域产业优势和社会需求,培养创新性、实用性和国际化的牛业人才,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体系。自2015年加入“牛精英联盟”以来,学校乘牛精英之东风,开展“竞训励”育人,团结全国各兄弟院校,创新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面向区域牛业需求,培养卓越牛精英人才,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农业大学 牛精英 人才培养 学科融合 养牛业
下载PDF
课堂助力“动物福利与保护”深入大学校园——“动物福利与保护”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颖钰 郭爱珍 《科教导刊》 2021年第23期142-144,共3页
在华中农业大学所开设的"动物福利与保护"课程中,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案例的引入能够直接导向学生由被动发现转为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在华中农业大学所开设的"动物福利与保护"课程中,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案例的引入能够直接导向学生由被动发现转为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眼中,解决试验动物的福利是迫在眉睫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福利 动物保护 教学 专业 案例
下载PDF
PBL模式《小动物透明标本制作与技术改良》建设与教学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敏 陈曦 徐德全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4-96,共3页
《小动物透明标本制作与技术改良》课程引入国际流行的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制定实验方案,主动动手操作,并总结汇报实验成果的教学流程,探讨小动物透明标本的制作方法及技术改良手段,... 《小动物透明标本制作与技术改良》课程引入国际流行的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制定实验方案,主动动手操作,并总结汇报实验成果的教学流程,探讨小动物透明标本的制作方法及技术改良手段,以及创新性实验课程的开设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基于PBL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自主操作改良了小动物透明标本的制作方案,更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科普并巩固了动物解剖学的专业基础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性实验课程 小动物 透明标本 技术改良 PBL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施忠秋 赵传超 +1 位作者 王超 齐智利 《中国奶牛》 2013年第11期1-4,共4页
细胞受到刺激时可产生细胞因子,但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并没有激酶活性,所以细胞因子如何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是一直困扰人们的问题。JAK-STAT(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的发现解决了胞浆区不含蛋白激酶活性的细胞因子如... 细胞受到刺激时可产生细胞因子,但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并没有激酶活性,所以细胞因子如何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是一直困扰人们的问题。JAK-STAT(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的发现解决了胞浆区不含蛋白激酶活性的细胞因子如何转导信号这一难题,JAK-STAT是一条极其快速的从细胞外到细胞核的信号转导通路,是一条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研究发现,JAK-STAT信号通路与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对JAK-STAT的研究成为热点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本文就JAK-STAT信号通路的基本结构、激活及转导过程及其在动物营养方面取得的进展作相关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 激活过程 转导过程 乳蛋白 脂肪
下载PDF
动物行为监测的研究进展——以舍养商品猪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郁厚安 高云 +3 位作者 黎煊 童宇 雷明刚 王娇娇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6-70,75,共6页
动物行为监测从原始的传统方式演变到现代依托智能化技术进行监测,为人工智能化、精细化养殖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以舍养商品猪为例,基于动物行为学基本原理及商品猪的行为分类机制,综述了7种不同监测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监... 动物行为监测从原始的传统方式演变到现代依托智能化技术进行监测,为人工智能化、精细化养殖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以舍养商品猪为例,基于动物行为学基本原理及商品猪的行为分类机制,综述了7种不同监测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监测技术的特点,并对未来可行的动物行为监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行为 行为分类 行为监测 精细养殖
下载PDF
“雨课堂”在《动物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华珍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47期187-188,共2页
在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清华大学和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推出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成为改变高等教育模式的一股新力量。作者将"雨课堂"引入《动物组织胚胎学》教学中,课前推送预习资料,课中实现师生实时... 在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清华大学和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推出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成为改变高等教育模式的一股新力量。作者将"雨课堂"引入《动物组织胚胎学》教学中,课前推送预习资料,课中实现师生实时互动,课后推送复习和拓展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教育模式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下载PDF
牛结核病大罐奶抗体检测方法的评估
7
作者 陈颖钰 张琼文 +2 位作者 王杰 陈洁 郭爱珍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79,共5页
为了评估大罐奶抗体检测是否可用于牛结核病的监测和预警,本试验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检测法,对采自湖北省3家规模化奶牛场的85头奶牛的奶样与其对应的血样进行牛结核病抗体相关性分析;并通过检测27家奶牛场的大罐奶和2998... 为了评估大罐奶抗体检测是否可用于牛结核病的监测和预警,本试验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检测法,对采自湖北省3家规模化奶牛场的85头奶牛的奶样与其对应的血样进行牛结核病抗体相关性分析;并通过检测27家奶牛场的大罐奶和2998份个体奶样,分析大罐奶抗体水平与牛结核病流行率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基于大罐奶抗体检测的牛结核病的流行率预测模型;为确定不同效价阳性奶样在大罐奶中的检测能力,通过对不用阳性奶样进行稀释后混样检测,分析阳性奶样的效价和具有相近大罐奶S/P值的牛群中动物个体的抗体水平经验分布函数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奶样和血样的牛结核病抗体检测结果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862)和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0.976,P<0.01)。大罐奶抗体水平检测结果与牛结核病流行率之间具有中度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0.681,P<0.01),流行率预测模型y=e4.7010+1.8784ln(x)-0.01(R2=0.8933)的预测能力为89.33%。分别稀释不同效价的阳性奶样,牛结核弱阳性奶样2倍稀释后阳性检出率为16.67%,中阳性奶样16倍稀释后阳性检出率为50.00%,高阳性奶样16倍稀释后阳性检出率为100%。结果表明,奶样可用于牛结核病的抗体检测,且大罐奶抗体水平与牛结核病流行率之间具有相关性,并可以通过模型预测牛结核病的流行率。大罐奶抗体检测可作为一项经济快捷的检测手段用于牛结核病的监测和预警,对于有着较高流行率或存在有强阳性个体的牛场,该检测方法敏感性更高,更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大罐奶 效价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主要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8
作者 赵婉玥 徐肖文 +3 位作者 常舒舒 项志杰 郭爱珍 陈颖钰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4-1335,共12页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是危害全球养牛业健康发展的疫病之一。引起该病的病毒主要包括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是危害全球养牛业健康发展的疫病之一。引起该病的病毒主要包括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3,BPIV3)和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等。掌握引发BRDC的主要病毒的分布情况是对该病进行精准防控、疫苗研发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我国不同地区肉牛、奶牛、牦牛及屠宰场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和RT-PCR技术对来自全国30个牧场的750份临床样品进行了BRDC主要病毒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国牛群中BRDC主要病毒的个体检出率为9.47%(95%CI:7.5,11.8),群体检出率为33.33%(95%CI:17.9,54.3);优势病毒为BVDV,阳性检出率为5.07%(95%CI:3.6,6.9);IBRV的群阳性检出率最高,达到20.00%(95%CI:7.7,38.6),其余三种病毒的群阳性率也都大于10%。肉牛中主要病毒为BVDV,阳性检出率为5.62%(95%CI:3.9,7.8);奶牛中仅检出BVDV,阳性检出率为13.33%(95%CI:3.8,30.7);牦牛仅检出IBRV,阳性检出率为6.09%(95%CI:2.5,12.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区域间,患有BRDC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夏季和秋季相较春季更为易感。>14周龄牛相较≤14周龄牛感染的风险显著高,尤其是感染BVDV的风险。在有呼吸道症状牛中,BRDC主要病毒为BVDV,且有BVDV分别与BPIV3、BRSV混合感染的情况。在无呼吸道症状牛群中,IBRV的阳性检出率最高。综上,本研究确定了我国牛群中BRDC主要病毒的携带分布情况,确定了不同地区、季节、品种感染BRDC病毒的风险,为BRDC的精准防控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副流感病毒3型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时空分析
下载PDF
新时期农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兴斌 张翅 +1 位作者 李育林 程国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52-155,共4页
阐明了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现实意义,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和动物医学院与相关企业联合办学的实践,得出了校企双方需建立互利共赢关系,高校才能将企业变成学生就业基地、科技产品中试基地和技术示范基地,企业才... 阐明了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现实意义,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和动物医学院与相关企业联合办学的实践,得出了校企双方需建立互利共赢关系,高校才能将企业变成学生就业基地、科技产品中试基地和技术示范基地,企业才能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后盾和科技研发基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联合办学 新模式 探索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公共仪器平台建设方案探究
10
作者 徐静 程峰 吴烨婷 《质量与市场》 2025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关键在于打造一流学科,这不仅需要卓越的师资力量,还依赖于先进的公共仪器平台。“十三五”期间,我国已建立起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面临着公共仪器平台... 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关键在于打造一流学科,这不仅需要卓越的师资力量,还依赖于先进的公共仪器平台。“十三五”期间,我国已建立起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面临着公共仪器平台建设与运行的巨大挑战。本文从搭建公共仪器平台、建设技术支撑体系以及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高校公共仪器平台的建设方案,以期为相关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公共仪器平台 运行管理 仪器设备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群猪图像实例分割方法 被引量:46
11
作者 高云 郭继亮 +3 位作者 黎煊 雷明刚 卢军 童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9-187,共9页
群养饲喂模式下猪群有聚集在一起的习性,特别是躺卧时,当使用机器视觉跟踪监测猪只时,图像中存在猪体粘连,导致分割困难,成为实现群猪视觉追踪和监测的瓶颈。根据实例分割原理,把猪群中的猪只看作一个实例,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基础上建立... 群养饲喂模式下猪群有聚集在一起的习性,特别是躺卧时,当使用机器视觉跟踪监测猪只时,图像中存在猪体粘连,导致分割困难,成为实现群猪视觉追踪和监测的瓶颈。根据实例分割原理,把猪群中的猪只看作一个实例,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基础上建立Pig Net网络,对群猪图像尤其是对粘连猪体进行实例分割,实现独立猪体的分辨和定位。Pig Net网络采用44层卷积层作为主干网络,经区域候选网络(Region proposal networks,RPN)提取感兴趣区域(ROI),并和主干网络前向传播的特征图共享给感兴趣区域对齐层(Region of interest align,ROIAlign),分支通过双线性插值计算目标空间,三分支并行输出ROI目标的类别、回归框和掩模。Mask分支采用平均二值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独立猪体的目标掩模损失。连续28 d采集6头9. 6 kg左右大白仔猪图像,抽取前7 d内各不同时段、不同行为模式群养猪图像2 500幅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比例为4∶1。结果表明,Pig Net网络模型在训练集上总分割准确率达86. 15%,在验证集上准确率达85. 40%。本文算法对不同形态、粘连严重的群猪图像能够准确分割出独立的猪个体目标。将本文算法与Mask R-CNN模型及其改进模型进行对比,准确率比Mask RCNN模型高11. 40个百分点,单幅图像处理时间为2. 12 s,比Mask R-CNN模型短3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养猪 图像分割 实例分割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粘连猪体
下载PDF
基于连续语音识别技术的猪连续咳嗽声识别 被引量:22
12
作者 黎煊 赵建 +3 位作者 高云 刘望宏 雷明刚 谭鹤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4-180,共7页
针对现有基于孤立词识别技术的猪咳嗽声识别存在识别声音种类有限,无法反映实际患病猪连续咳嗽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连接时序分类模型(b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memory-connectionist temporal classification,B... 针对现有基于孤立词识别技术的猪咳嗽声识别存在识别声音种类有限,无法反映实际患病猪连续咳嗽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连接时序分类模型(b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memory-connectionist temporal classification,BLSTM-CTC)构建猪声音声学模型,进行猪场环境猪连续咳嗽声识别的方法,以此进行猪早期呼吸道疾病的预警和判断。研究了体质量为75 kg左右长白猪单个咳嗽声样本的持续时间长度和能量大小的时域特征,构建了声音样本持续时间在0.24~0.74 s和能量大于40.15 V^2·s的阈值范围。在此阈值范围内,利用单参数双门限端点检测算法对基于多窗谱的心理声学语音增强算法处理后的30 h猪场声音进行检测,得到222段试验语料。将猪场环境下的声音分为猪咳嗽声和非猪咳嗽声,并以此作为声学模型建模单元,进行语料的标注。提取26维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MFCC)作为试验语段特征参数。通过BLSTM网络学习猪连续声音的变化规律,并利用CTC实现了端到端的猪连续声音识别系统。5折交叉验证试验平均猪咳嗽声识别率达到92.40%,误识别率为3.55%,总识别率达到93.77%。同时,以数据集外1 h语料进行了算法应用测试,得到猪咳嗽声识别率为94.23%,误识别率为9.09%,总识别率为93.24%。表明基于连续语音识别技术的BLSTM-CTC猪咳嗽声识别模型是稳定可靠的。该研究可为生猪健康养殖过程中猪连续咳嗽声的识别和疾病判断提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声音信号 识别 生猪产业 连续咳嗽声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连接时序分类模型 声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猪咳嗽声识别 被引量:27
13
作者 黎煊 赵建 +3 位作者 高云 雷明刚 刘望宏 龚永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9-186,共8页
为了在生猪养殖产生呼吸道疾病的初期,通过监测猪咳嗽声进行疾病预警,提出了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BN)对猪咳嗽声进行识别的方法。以长白猪咳嗽、打喷嚏、吃食、尖叫、哼哼、甩耳朵等声音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多窗谱的心理声学语音增强算法... 为了在生猪养殖产生呼吸道疾病的初期,通过监测猪咳嗽声进行疾病预警,提出了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BN)对猪咳嗽声进行识别的方法。以长白猪咳嗽、打喷嚏、吃食、尖叫、哼哼、甩耳朵等声音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多窗谱的心理声学语音增强算法和单参数双门限端点检测对猪声音进行预处理,实现猪声音信号的去噪和有效信号检测。基于时间规整算法提取300维短时能量和720维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组合成1020维特征参数,将该组合特征参数作为DBN学习和识别数据集,选定3隐层神经元个数分别为42、17和7,构建网络结构为1020-42-17-7-2的5层深度信念网络猪咳嗽声识别模型。通过5折交叉实验验证,基于DBN的猪咳嗽声识别率和总识别率均达到90%以上,误识别率不超过8.07%,最优组猪咳嗽声识别率达到94.12%,误识别率为7.45%,总识别率达到93.21%。进一步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1020维特征参数98.01%主成分得到479维特征参数,通过5折交叉实验验证,猪咳嗽声识别率和总识别率相对降维前均有所提高,误识别率有所降低,最优组猪咳嗽声识别率达到95.80%,误识别率为6.83%,总识别率达到94.29%,实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 咳嗽 深度信念网络 特征参数 识别
下载PDF
机械通风楼房猪舍热环境及有害气体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高云 刁亚萍 +5 位作者 林长光 刘亚轩 郭长明 雷明刚 童宇 黎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9-247,共9页
楼房养猪模式提高了养殖密度,节约了土地资源,同时也带来了养殖企业对饲养环境的关注。该文以楼房猪舍为监测对象,采用无线传感网络多点部署的方法连续24 h监测不同楼层猪舍的温热环境和有害气体等环境因子参数分布,对比和分析不同楼层... 楼房养猪模式提高了养殖密度,节约了土地资源,同时也带来了养殖企业对饲养环境的关注。该文以楼房猪舍为监测对象,采用无线传感网络多点部署的方法连续24 h监测不同楼层猪舍的温热环境和有害气体等环境因子参数分布,对比和分析不同楼层间以及同一楼层内不同位置间热环境和有害气体分布的差异性。以每楼层动物所需通风率为基准,将通风情况划分为欠通风、合适通风和过通风3种水平,结果显示中间层(保育猪1960头,10.8±1.9 kg)欠通风造成温湿度指标THI(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x)平均值达27.9,接近舒适区上限28.06。受顶层辐射和底层保温影响,顶层(生长猪940头,51±4.4 kg)温度最大值比底层(生长猪955头,40±3.6 kg)高2.8℃,顶层昼夜温度最大差值达11.6℃。底层湿度高,相对湿度达85.7%。夏季通风条件下,各楼层内的CO2和NH3浓度远低于最高浓度限值,欠通风猪舍CO2和NH3分布不均,且较难排出,其中NH3浓度受猪舍内尿液排出方式影响。各楼层温热和有害气体环境差异性显著,同一层猪舍不同位置环境存在差异。该研究为优化楼房养猪机械通风设计,提高楼房养猪环境控制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湿度 通风 楼房猪舍 热环境 有害气体 THI 差异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头尾定位的群养猪运动轨迹追踪 被引量:18
15
作者 高云 郁厚安 +3 位作者 雷明刚 黎煊 郭旭 刁亚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0-226,共7页
猪的头/尾位置直观反映了猪的进食、饮水、争斗、追逐等日常活动。从群养猪俯视视频中有效分割粘连的猪个体,找出猪的头/尾部,并以头/尾坐标实现较精准的运动轨迹追踪有着较大的难度。该研究采用改进分水岭分割算法分割视频图像帧中的... 猪的头/尾位置直观反映了猪的进食、饮水、争斗、追逐等日常活动。从群养猪俯视视频中有效分割粘连的猪个体,找出猪的头/尾部,并以头/尾坐标实现较精准的运动轨迹追踪有着较大的难度。该研究采用改进分水岭分割算法分割视频图像帧中的粘连猪个体;对分割后的猪体提取头/尾轮廓,分别用类Hough聚类和圆度识别算法识别每头猪的头/尾,用运动趋势算法修正头/尾识别的误差,生成以头/尾部为定位坐标的运动轨迹。运算结果和人工标记对比证明类Hough聚类和圆度识别算法的头尾识别正确率分别为71.79%和79.67%;经过运动趋势修正后,以头部为定位坐标生成的运动轨迹与人工标记生成运动轨迹吻合良好;对比头/尾轨迹和质心轨迹可以发现,头/尾轨迹能够更多获取猪个体和群体活动、运动信息。该研究对于实现自动记录和分析猪个体和群体的活动行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图像识别 图像分割 猪群 猪个体 头/尾识别 改进分水岭 运动轨迹
下载PDF
群养猪侵略性行为的深度学习识别方法 被引量:27
16
作者 高云 陈斌 +4 位作者 廖慧敏 雷明刚 黎煊 李静 罗俊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92-200,共9页
为了解决因传统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复杂的猪体姿态和猪舍环境导致对群养猪侵略性行为识别的有效性、准确率较低的问题,该文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提出使用3D CONV的群养猪侵略性行为识别算法-3DConvNet。分3个批次采集18... 为了解决因传统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复杂的猪体姿态和猪舍环境导致对群养猪侵略性行为识别的有效性、准确率较低的问题,该文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提出使用3D CONV的群养猪侵略性行为识别算法-3DConvNet。分3个批次采集18头9.6 kg左右的大白仔猪视频图像,选用第一批次中包含28 d内各个时段的撕咬、撞击、追逐、踩踏4大类,咬耳、咬尾、咬身、头撞头、头撞身、追逐以及踩踏7小类侵略性行为以及吃食、饮水、休息等非侵略性行为共计740段(27114帧)视频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和验证集比例为3:1。结果表明,3D ConvNet网络模型在训练集上的识别准确度达96.78%,在验证集上识别准确度达95.70%。该文算法模型对于不同训练集批次的猪只以及不良照明条件下依然能准确识别侵略性行为,算法模型泛化性能良好。与C3D模型进行对比,该文提出的网络模型准确率高出43.47个百分点,单帧图像处理时间为0.50 s,可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猪场养殖环境中针对猪只侵略性行为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机器视觉 模型 行为识别 侵略性行为 深度学习 群养猪
下载PDF
热应激对奶山羊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及有机铬对其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许啸 刘君地 +3 位作者 李燕 王超 余婕 齐智利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6,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奶山羊瘤胃内pH、氨态氮(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以及添加吡啶羧酸铬对其的调控作用。选用体重相近[(20.75±1.88)kg]的波尔山羊4只,采用自身对照,分3期试验,分别为对照组、热应激组和加铬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奶山羊瘤胃内pH、氨态氮(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以及添加吡啶羧酸铬对其的调控作用。选用体重相近[(20.75±1.88)kg]的波尔山羊4只,采用自身对照,分3期试验,分别为对照组、热应激组和加铬组:对照组山羊在空调房中饲喂,温湿指数(THI)在70以下,处于非热应激状态;热应激组和加铬组山羊在室温动物房中饲喂,2组THI无显著差异(P>0.05),达79以上,处在相似的热应激状态。加铬组饲粮为基础饲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铬含量为0.2 mg/kg饲粮)。每期试验14 d,在试验的第13天采集瘤胃液,测定pH、NH3-N和VFA浓度。结果表明:热应激可以显著降低奶山羊瘤胃内pH(P<0.05),显著提高瘤胃内NH3-N、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浓度(P<0.05),显著降低乙酸/丙酸(P<0.05)。饲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后可以显著提高热应激奶山羊瘤胃乙酸、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P<0.05),显著降低瘤胃丙酸浓度(P<0.05),对瘤胃pH、NH3-N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热应激使瘤胃pH显著降低,显著增加了VFA浓度,改变了瘤胃发酵模式;饲粮添加吡啶羧酸铬可调节瘤胃VFA浓度,对热应激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奶山羊 瘤胃发酵 有机铬
下载PDF
基于矢量量化的猪咳嗽声识别 被引量:11
18
作者 龚永杰 黎煊 +3 位作者 高云 雷明刚 刘望宏 杨专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124,共6页
针对猪的规模化养殖中频发的呼吸道疾病问题,提出通过监测咳嗽状况对猪的健康状况进行预警,以谱减法去噪和端点检测为猪咳嗽信号主要预处理方法,以矢量量化(vector quantization,VQ)匹配算法为核心算法,分别构建基于标准梅尔频率倒谱系... 针对猪的规模化养殖中频发的呼吸道疾病问题,提出通过监测咳嗽状况对猪的健康状况进行预警,以谱减法去噪和端点检测为猪咳嗽信号主要预处理方法,以矢量量化(vector quantization,VQ)匹配算法为核心算法,分别构建基于标准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MFCC)和改进的MFCC 2种猪咳嗽声识别模型。测试结果显示,以标准MFCC为特征矢量构建的识别系统的识别率、误判率和综合识别率分别达到88%、14%和87.3%,基于改进的MFCC特征矢量构建的识别系统与之相比有很大提高,其识别率、误判率和综合识别率分别达到91%、12%和90.0%。试验表明,采用改进的MFCC与矢量量化相结合构建猪咳嗽识别系统是可行的,能够应用于猪的呼吸道疾病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量化 咳嗽 识别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
下载PDF
芽孢杆菌对鸡生长性能和盲肠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胡长庆 赵京扬 +3 位作者 杨季芳 熊尚凌 陈忠法 郝勃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10期32-34,共3页
采用饲养试验和微生物平板分析法,观察不同芽孢杆菌对尼克珊瑚粉蛋用公雏生产性能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株芽孢杆菌中有2株对尼克珊蛋用公雏日增重有极显著促进作用(P<0.01),且芽孢杆菌促生长作用具有时间累积效应... 采用饲养试验和微生物平板分析法,观察不同芽孢杆菌对尼克珊瑚粉蛋用公雏生产性能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株芽孢杆菌中有2株对尼克珊蛋用公雏日增重有极显著促进作用(P<0.01),且芽孢杆菌促生长作用具有时间累积效应。盲肠微生物区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食用供试芽孢杆菌的试验鸡盲肠内容物中的微生物主要种群的数量和对照组相比发生很大改变,其中乳酸菌群和好氧菌群的数量较对照组分别减少1或2个数量级。因此,通过生产性能筛选出2株具有显著促生长效果的芽孢杆菌,且芽孢杆菌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具有时间累积性,芽孢杆菌对鸡盲肠微生物菌群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蛋用公雏 日增重 盲肠细菌群
下载PDF
猪舍热舒适性评价及夏季湿帘作用下的CFD模拟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云 王瑜 +3 位作者 鲁斯迪 雷明刚 罗俊杰 黎煊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5-135,共11页
影响猪舍热舒适性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猪体的热舒适感是由这些因素以及猪体新陈代谢综合作用的结果。传统温湿度指标难以精确地表达猪体的热舒适感。在人体平均预测投票(predicted mean vote,PMV)指标的基础上用类比方... 影响猪舍热舒适性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猪体的热舒适感是由这些因素以及猪体新陈代谢综合作用的结果。传统温湿度指标难以精确地表达猪体的热舒适感。在人体平均预测投票(predicted mean vote,PMV)指标的基础上用类比方法提出了猪体PMV指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夏季湿帘作用下的猪舍建立温湿度模型场,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猪体PMV场仿真模型,将模型数据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进行对比,误差波动在6%以下。夏季湿帘作用下,模拟猪舍内部温度场在整体上降低了4℃左右,风速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靠近墙壁的地方和猪舍角落的地方呈现出一定面积的气流死区,猪体PMV指标在湿帘作用下的波动范围在-0.5~+0.5之间,属于舒适的指标范围内。该方法可以获得猪舍生活区猪体热舒适感的精确场分布情况,为猪舍环境控制的优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舍热舒适性 猪体PMV指标 CFD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