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动物繁殖学试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性与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耘 杨利国 +1 位作者 张淑君 姜勋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6-117,共2页
动物繁殖学是畜牧学一级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主要讲授动物繁殖理论、繁殖技术、繁殖管理和繁殖障碍等基础知识和研究进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高校教学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 动物繁殖学是畜牧学一级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主要讲授动物繁殖理论、繁殖技术、繁殖管理和繁殖障碍等基础知识和研究进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高校教学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网络、多媒体、数码摄像等技术手段为主)以其直观性强、效率高、信息量大等优点倍受师生青睐,成为提高试验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之一。如何在动物繁殖学试验教学中更广泛、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多年来华中农业大学一直探讨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动物繁殖学 教学效果 试验教学 应用 专业基础课程 华中农业大学 繁殖技术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及其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
2
作者 程英 于雪 +2 位作者 韩丽 杨利国 熊家军 《中国奶牛》 2015年第6期18-20,共3页
抗苗勒管激素主要由性成熟前睾丸足细胞和性成熟后卵巢颗粒细胞分泌,是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通过自/旁分泌调节作用参与体内众多的生殖生理活动。随着对抗苗勒管激素调控过程的深入了解,发现这种蛋白在动物生殖周期中发挥... 抗苗勒管激素主要由性成熟前睾丸足细胞和性成熟后卵巢颗粒细胞分泌,是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通过自/旁分泌调节作用参与体内众多的生殖生理活动。随着对抗苗勒管激素调控过程的深入了解,发现这种蛋白在动物生殖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抗苗勒管激素的研究进展,包括结构特征、信号传导的调节、生理作用机制,在动物生殖生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关繁殖研究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卵巢 繁殖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的水牛奶中乳脂、乳蛋白和总固形物3种乳成分定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3
作者 张依 樊懿楷 +13 位作者 杨国昌 张静静 李春芳 向世馨 褚楚 郑月 朱红梅 刘耘 宋博 梁生超 杨晨东 马亚宾 倪俊卿 张淑君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和中部地区2个水牛场的水牛牛乳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机器学习中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了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S(Fourier Transform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的水牛奶中乳脂、乳蛋白和总固形物含量的定... 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和中部地区2个水牛场的水牛牛乳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机器学习中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了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S(Fourier Transform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的水牛奶中乳脂、乳蛋白和总固形物含量的定量预测模型,并将建立的最优模型预测结果和奶牛生产性能(Dairy Herod Improvement,DHI)测定中心所用模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建立的3个水牛乳成分定量预测模型在试验数据范围内预测能力和应用效果较好,模型外部验证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75,剩余预测偏差比(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 Ratio,RPD)均大于2.0,其中乳蛋白定量模型预测效果更是优于DHI模型预测效果,另外2个模型预测效果虽不如DHI模型预测效果但也比较接近。根据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利用FTMIRS建立水牛奶中乳成分的水牛专用模型是可行及必要的,但还需要更多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的水牛奶样本提高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广泛性,进而为奶水牛生产性能测定(Buffalo-Dairy Herod Improvement,B-DHI)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水牛奶 乳脂 乳蛋白 总固形物
下载PDF
奶牛乳中脂肪蛋白质比和尿素氮含量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廖想想 陈丹 +6 位作者 张美荣 蔡志勇 杨章平 杨利国 刘坤 陈亮 毛永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7-674,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奶牛配种前1周内乳中脂肪蛋白质比(milk fat to protein ratio,FPR)和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含量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产犊时间接近的第1胎荷斯坦牛1 460头,于配种前1周采集乳样,测定日产奶量、乳成分和MUN含... 本试验旨在探索奶牛配种前1周内乳中脂肪蛋白质比(milk fat to protein ratio,FPR)和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含量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产犊时间接近的第1胎荷斯坦牛1 460头,于配种前1周采集乳样,测定日产奶量、乳成分和MUN含量,并测定试验牛只第1次发情配种泌乳天数、配种情期数、妊娠率、妊娠泌乳天数等繁殖性能指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FPR和M UN含量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牛只配种前1周内FPR和MUN含量分别为(1.35±0.28)和(10.61±2.68)mg/dL。FPR对第1次发情配种泌乳天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其他繁殖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MUN含量对第1次发情配种泌乳天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配种情期数、妊娠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对妊娠泌乳天数无显著影响(P>0.05)。FPR与第1次发情配种泌乳天数和妊娠泌乳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M UN含量与第1次发情配种泌乳天数及妊娠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MUN含量对第1次配种以及在前2个发情周期内配种是否妊娠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配种前1周内MUN含量对头胎奶牛配种情期数和第1次发情配种泌乳天数有显著影响,因此,对MUN含量的测定和分析可以作为奶牛繁殖性能的预测和繁殖管理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中尿素氮 乳中脂肪蛋白质比 奶牛 繁殖性能
下载PDF
澳系进口荷斯坦牛IL8基因遗传多态性与体细胞评分及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美荣 陈丹 +6 位作者 廖想想 毛永江 刘坤 陈亮 王杏龙 杨章平 杨利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0-696,共7页
以海丰奶牛场来自72个公牛家系588头胎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分析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基因2个突变位点对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产奶量、305d乳脂量、305d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SCS)7个性状的影响,寻找可用于生... 以海丰奶牛场来自72个公牛家系588头胎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分析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基因2个突变位点对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产奶量、305d乳脂量、305d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SCS)7个性状的影响,寻找可用于生产应用的分子标记。用PCR-SSCP技术对IL8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多态位点与各泌乳性状及SCS的相关性。结果表明,IL8基因5′侧翼区序列-180位点发生了G→A的突变,检测到GG、GA和AA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26、0.476和0.298,等位基因G和A的频率分别为0.464和0.536;该位点突变对305d脂肪产量有显著影响,而对其它泌乳性状及SCS均无显著影响。GG基因型305d脂肪产量显著高于GA基因型(P<0.01),而AA基因型305d脂肪产量与GG、GA基因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IL8基因2 789发生A→G的突变,共检测到GG、GA和AA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97、0.506和0.197,等位基因G和A的频率分别为0.550和0.450;该突变位点对测定日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校正奶量和SCS有显著影响(P<0.05)。AA基因型乳脂率极显著高于GA、GG基因型(P<0.01);AA基因型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GA基因型(P<0.01);GG基因型的体细胞评分(SCS)极显著高于GA、AA基因型(P<0.01);对于305d校正奶量而言,GA基因型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IL8基因遗传突变对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和乳房炎抗性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系进口荷斯坦牛 IL8基因 泌乳性状 遗传多态性 SCS
下载PDF
湖羊保种群和商品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管峰 石国庆 +3 位作者 王一民 茆达干 潘磊 杨利国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为了了解实施湖羊保种措施后群体遗传多样性状况,试验根据绵羊6号染色体遗传图谱和多胎FecB基因有关资料,选择位于绵羊FecB基因附近的6个微卫星位点(BMS2508、LSCV043、300U、GC101、Bulge5、471U)作为标记,分析其在湖羊保种群和普通商... 为了了解实施湖羊保种措施后群体遗传多样性状况,试验根据绵羊6号染色体遗传图谱和多胎FecB基因有关资料,选择位于绵羊FecB基因附近的6个微卫星位点(BMS2508、LSCV043、300U、GC101、Bulge5、471U)作为标记,分析其在湖羊保种群和普通商品群以及带有湖羊血统的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杂交群中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6个微卫星位点均为多态性位点,在3个绵羊群体中分别检出34个、33个和29个等位基因,其中21个等位基因为3个群体所共有;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054,0.4559,0.5329;保种群的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多样性和杂合度等均高于普通群,表明湖羊保种群具有较高的基因多样性。结果说明湖羊保种效果显著,但同时应加强稀有频率基因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保种效果
原文传递
澳系进口荷斯坦牛初配月龄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坤 陈亮 +3 位作者 毛永江 杨章平 王杏龙 杨利国 《中国奶牛》 2011年第24期30-33,共4页
本研究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的5 059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初配月龄及其繁殖性能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初配月龄对第二胎受胎情期数、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的影响。结果表明,初配月龄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0.01<... 本研究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的5 059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初配月龄及其繁殖性能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初配月龄对第二胎受胎情期数、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的影响。结果表明,初配月龄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0.01<P<0.05),对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和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初配月龄的不断推迟,奶牛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和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有逐渐缩短的趋势。综合各方面情况,认为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初配月龄为14~15月龄时最佳,此时繁殖力最高。该结果对同类地区引进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繁殖管理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系进口荷斯坦牛 初配月龄 繁殖性能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和产犊间隔的非遗传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赵占龙 易建明 王强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奶牛养殖第一大省,奶牛存栏量和牛奶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研究当地环境因素对奶牛产奶量和产犊间隔的影响,以及当地奶牛繁殖性能和产奶性能的相互关系,才能掌握各性状因素对奶牛业综合效益影响的本质,便于在奶牛...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奶牛养殖第一大省,奶牛存栏量和牛奶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研究当地环境因素对奶牛产奶量和产犊间隔的影响,以及当地奶牛繁殖性能和产奶性能的相互关系,才能掌握各性状因素对奶牛业综合效益影响的本质,便于在奶牛业生产和育种实践中,使繁殖和产奶这两类主要经济性状同步得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奶牛 产犊间隔 产奶量 影响因素 遗传 内蒙古自治区 繁殖性能 经济性状
原文传递
组学技术在猪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辉 《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 2019年第9期30-32,共3页
随着育种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猪的遗传改良进展不断加快。多年来的育种实践表明,采用传统的单纯选育方法对经济性状的选育效果不佳,且选择难度大,难以获得理想的遗传进展,以往的... 随着育种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猪的遗传改良进展不断加快。多年来的育种实践表明,采用传统的单纯选育方法对经济性状的选育效果不佳,且选择难度大,难以获得理想的遗传进展,以往的选育主要集中于影响经济的基因的研究中,而影响一个性状表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转录、翻译等过程,这提示我们需要改进已有的选育方法,用系统观点对猪重要经济性状进行选育改良。当前已进入组学时代,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相应于系统生物学的发展,通过运用组学技术,有效地促进了系统生物学的发展,这为猪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方法 遗传改良 重要经济性状 遗传进展 育种实践 组学技术 系统生物学 育种技术
下载PDF
MIR预测牛奶脂肪酸含量及其遗传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焱森 阮健 +5 位作者 陈绍祜 滑国华 王贵强 熊家军 杨利国 张淑君 《中国奶牛》 2018年第9期60-64,共5页
牛奶脂肪含量是决定牛奶价格的因素之一,并且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中红外光谱(MIR)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工具,可用于群体水平上检测,十几年来,国外科研人员一直在对利用MIR预测牛奶脂肪酸含量及其遗传力进行探究,但我国相关研究较少... 牛奶脂肪含量是决定牛奶价格的因素之一,并且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中红外光谱(MIR)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工具,可用于群体水平上检测,十几年来,国外科研人员一直在对利用MIR预测牛奶脂肪酸含量及其遗传力进行探究,但我国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外基于MIR预测上述性状的研究,从预测方程的建立、影响预测方程准确性的因素和预测方程应用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MIR 脂肪酸 遗传力
下载PDF
1~4周龄“武禽10”肉鸭饲粮适宜代谢能、粗蛋白质、钙和有效磷水平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婕 杨宇 +5 位作者 王丽霞 叶胜强 龚萍 麻燕明 周源 王定发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水平饲粮对1~4周龄“武禽10”肉鸭生长性能、体尺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确定1~4周龄“武禽10”肉鸭饲粮适宜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钙(Ca)和有效磷(AP)水平。选用1日龄“武禽10”肉鸭576只,随... 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水平饲粮对1~4周龄“武禽10”肉鸭生长性能、体尺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确定1~4周龄“武禽10”肉鸭饲粮适宜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钙(Ca)和有效磷(AP)水平。选用1日龄“武禽10”肉鸭576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实验鸭。采用4因素3水平L_(9)(3^(4))正交实验设计,设3个ME水平(11.7、12.1、12.5 MJ/kg)、3个CP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18.5%、20.0%、21.5%)、3个Ca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0.6%、0.8%、1.0%)和3个AP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0.3%、0.4%、0.5%),共配制9种实验饲粮,开展饲养实验和代谢实验,实验期28 d。结果表明:1)随饲粮ME水平升高,1~4周龄肉鸭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增加,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随CP水平升高,1~4周龄肉鸭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ADG和F/G均显著增加(P<0.05)。2)饲粮ME和CP水平均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的龙骨长、胸宽、半潜水长(P<0.05);饲粮Ca、AP水平均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的胫围(P<0.05)。3)饲粮ME和CP水平均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P<0.05);饲粮Ca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血清TP、Ca、尿酸(U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含量(P<0.05);饲粮AP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血清Ca和P含量(P<0.05)。4)饲粮ME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CP、Ca和P的表观利用率(P<0.05);饲粮CP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和CP的表观利用率(P<0.05);饲粮Ca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和Ca的表观利用率(P<0.05);饲粮AP水平显著影响1~4周龄肉鸭对能量、CP和Ca的表观利用率(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体尺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等结果,1~4周龄“武禽10”肉鸭饲粮适宜ME、CP、Ca、AP水平分别为12.10 MJ/kg、20%、0.8%和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代谢能 粗蛋白质 有效磷
下载PDF
2种方法银染的AFLP片段再扩增效果比较及改进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耘 熊家军 杨利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185,共4页
Bassam银染法和Sanguinetti银染法是AFLP标记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比较这2种方法银染的AFLP条带再扩增效果的差异,发现Bassam法银染的AFLP片段再扩增效率达到100%,而用同样的PCR条件,Sanguinetti法银染的AFLP片段不能被扩增,限制了S... Bassam银染法和Sanguinetti银染法是AFLP标记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比较这2种方法银染的AFLP条带再扩增效果的差异,发现Bassam法银染的AFLP片段再扩增效率达到100%,而用同样的PCR条件,Sanguinetti法银染的AFLP片段不能被扩增,限制了Sanguinetti法在AFLP标记分析中的应用。为提高Sanguinetti法银染的AFLP片段再扩增效率,对Sanguinetti法银染的AFLP片段回收和再扩增条件进行了改进。通过增加Sanguinetti法显色后的胶板漂洗次数、延长漂洗时间、改变AFLP条带浸泡溶液、增加浸泡液体积和增加PCR循环次数,成功地将Sanguinetti法银染的AFLP条带的再扩增效率提高到100%,从而解决了San-guinetti银染法应用的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 银染 Bassam法 Sanguinetti法 再扩增
下载PDF
猪RBP2和CRABP2基因的定位、组织表达谱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及其关联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公维华 唐中林 +2 位作者 杨述林 崔文涛 李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81-887,共7页
利用法国农业科学院-明尼苏达大学的辐射杂种克隆板(IMpRH),将猪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基因2(RBP2)和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基因2(CRABP2)分别定位在猪13、4号染色体上。利用RT-PCR方法,克隆到了CRABP2的CDS全长。利用半定量的RT-PCR方法,对R... 利用法国农业科学院-明尼苏达大学的辐射杂种克隆板(IMpRH),将猪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基因2(RBP2)和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基因2(CRABP2)分别定位在猪13、4号染色体上。利用RT-PCR方法,克隆到了CRABP2的CDS全长。利用半定量的RT-PCR方法,对RBP2和CRABP2基因在成年五指山猪12种不同组织(肺、骨骼肌、脾、心脏、胃、大肠、淋巴结、小肠、肝、大脑、肾、脂肪)中的组织表达谱进行了研究。在这两个基因中共检测到了4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在RBP2-C117T多态位点,利用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其在莱芜黑猪、五指山小型猪、贵州小型猪、广西巴马小型猪和通城猪群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在通城猪群中,进行了不同基因型与性状间的关联分析,发现其不同的基因型与肌肉大理石纹评分、肌肉嫩度高度相关。在猪的生产和育种中,这一多态位点可能会成为有用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 基因型 单核苷酸多态 基因定位
下载PDF
鸭MHCⅡα融合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舒婕 邓干臻 +4 位作者 龚炎长 俸艳萍 杨庆磊 高俊伟 彭秀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构建了鸭MHCⅡα的融合表达载体PET-28a,对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SDS-PAGE分析表明,诱导温度22℃,时间3 h,IPTG浓度0.05 mmol/L,OD600 nm值0.45,通气量90%和pH 7.2时MHCⅡα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占菌体总... 构建了鸭MHCⅡα的融合表达载体PET-28a,对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SDS-PAGE分析表明,诱导温度22℃,时间3 h,IPTG浓度0.05 mmol/L,OD600 nm值0.45,通气量90%和pH 7.2时MHCⅡα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占菌体总蛋白的23.4%,比优化前提高了16.7%。蛋白经纯化后纯度可达9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被鼠抗鸭MHCⅡα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较好的免疫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Ⅱα 融合蛋白 表达条件
下载PDF
塔里木马鹿再生茸组织中原癌基因c-myc、c-fos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春梅 高庆华 +3 位作者 唐继伟 李杰 孙献英 马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9-12,共4页
为进一步确定原癌基因c-myc、c-fos对马鹿茸生长的作用,实验收集231头2至4岁公鹿产茸量的生产信息,并采用3头成年马鹿生长期为30天、60天的头茬鲜茸和3头成年马鹿割后生长30天、60天的再生鲜茸,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组织基因的表... 为进一步确定原癌基因c-myc、c-fos对马鹿茸生长的作用,实验收集231头2至4岁公鹿产茸量的生产信息,并采用3头成年马鹿生长期为30天、60天的头茬鲜茸和3头成年马鹿割后生长30天、60天的再生鲜茸,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组织基因的表达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鹿茸生长早期c-myc在再生茸茸皮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头茬茸(P<0.01)。c-myc基因在割后再生的60天鹿茸茸皮和软骨组织表达下调,与头茬茸60天的相比,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间充质细胞层和成软骨层c-myc基因的表达量很低,且表达没有差异。从30天到60天,c-fos基因割后再生的马鹿茸茸皮中的表达下调,而在软骨组织中表达上调。与头茬60天茸相比,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间充质细胞层和成软骨层没有差异。c-fos基因头茬与割后再生的60天马鹿茸的表达趋势与生长期为30天的相同。与头茬茸比较,再生茸成软骨层组织c-fos基因表达有上调趋势。结论:原癌基因c-myc、c-fos对茸皮的生长主要是促进其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而对软骨组织c-myc基因高表达有阻碍茸软骨骨化,减缓骨化进程的作用,c-fos基因低表达有抑制生茸期骨膜内生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再生茸 原癌基因 C-MYC C-FOS
下载PDF
鸭MHCⅡβ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舒婕 龚炎长 +5 位作者 俸艳萍 李世军 杨庆磊 胡福利 杨桓 彭秀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12-1615,共4页
据NCBI上已发表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从北京鸭脾脏的总RNA中扩增得到MHCⅡβ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经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后,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蛋白纯化后,免疫昆明小鼠制... 据NCBI上已发表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从北京鸭脾脏的总RNA中扩增得到MHCⅡβ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经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后,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蛋白纯化后,免疫昆明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经1∶100倍稀释后用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了鸭MHCⅡβ链基因,大小为798 bp,经核苷酸测序与已登录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2%;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融合蛋白得到了高效表达且纯化后纯度达95%。制备的鼠抗鸭MHCⅡβ多克隆抗体,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与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证实抗体的效价高、特异性强,为深入研究鸭MHCⅡ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Ⅱβ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产犊季节、胎次及牛场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美荣 廖想想 +7 位作者 陈丹 许兆君 毛永江 刘坤 陈亮 王杏龙 杨章平 杨利国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第4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产犊季节、胎次及不同牛场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情况,以期为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 872次相关信息,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 [目的]研究产犊季节、胎次及不同牛场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情况,以期为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 872次相关信息,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都极显著影响奶牛的5项泌乳性能(P<0.01)。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夏季产犊奶牛的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其他三个泌乳性能都位居第二;秋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5),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也仅次于夏季。头胎牛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P<0.05),其次为2胎产犊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了泌乳天数之外,A牛场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最佳,且显著高于B、C两个奶牛场(P<0.05)。[结论]在饲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本研究中三个牛场的奶牛适宜在夏、秋两个季节产犊,此时泌乳性能较好;此外,头胎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在各胎次中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犊季节 胎次 牛场 泌乳性能
下载PDF
Cdk2ap1在不同性别鸡胚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宇 俸艳萍 +4 位作者 龚萍 黄潘 李世军 彭秀丽 龚炎长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36-940,共5页
为研究通过抑制消减杂交筛选出的cdk2ap1基因在鸡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设计cdk2ap1引物并通过RT-PCR扩增cdk2ap1基因片段,构建cdk2ap1/pGEM-T重组质粒。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为模板,使用Sp6和T7RNA聚合酶合成地高辛(dig)标记的正、反义RNA... 为研究通过抑制消减杂交筛选出的cdk2ap1基因在鸡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设计cdk2ap1引物并通过RT-PCR扩增cdk2ap1基因片段,构建cdk2ap1/pGEM-T重组质粒。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为模板,使用Sp6和T7RNA聚合酶合成地高辛(dig)标记的正、反义RNA探针,借助胚胎整体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cdk2ap1在雌雄鸡胚中的表达。结果表明cdk2ap1基因在4.0d两性胚胎的脑间质、菱脑、听囊、脊神经管、前肢等部位均有表达,且在雄性鸡胚中的表达量高于雌性;在雄性鸡胚的生殖脊、后肢部位中该基因有表达但在雌性胚胎对应部位却基本没有表达。鉴于该基因在雌雄鸡胚中的差异表达,推测cdk2ap1基因在鸡胚性别分化及性腺发育过程中起一定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2ap1 基因克隆 整体原位杂交 鸡胚 性腺发育
下载PDF
监利猪和大监猪五个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文举 何年华 +11 位作者 左本武 刘洪彬 陈胜波 黄长梅 龚晓玲 范明霞 胡薛英 柳玉珍 刘辉 童勤 吴俊静 张淑君 《养猪》 2008年第3期25-29,共5页
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测定了49头监利猪和36头大监猪PRLR(催乳素受体基因)、ESR(雌激素受体基因)、FSHβ(促卵泡激素β亚基基因)、RYR1(兰尼定受体基因,氟烷基因)、FUT1(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5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并与国内外其它猪... 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测定了49头监利猪和36头大监猪PRLR(催乳素受体基因)、ESR(雌激素受体基因)、FSHβ(促卵泡激素β亚基基因)、RYR1(兰尼定受体基因,氟烷基因)、FUT1(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5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并与国内外其它猪种相应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做了对比分析,旨在探讨监利猪和大监猪(大白×监利)繁殖性能和抗病性能的潜力,为监利猪的保种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监利猪PRLR、ESR、FSHβ3个繁殖性状主效基因的优势基因型分别为BB、AB、AA;大监猪PRLR、FSHβ两个基因的优势基因型均为AB,ESR基因只检测到AB和BB基因型且二者频率相等;监利猪和大监猪ESR基因的优势基因为有利于产仔数提高的等位基因B。监利猪和大监猪RYR1、FUT1基因型只有一种BB型,均没有检测到突变,具有国内品种抗应激的特性以及对大肠杆菌敏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利猪 大监猪 PRLR ESR FSHΒ RYR1 FUT1
下载PDF
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廖想想 张美荣 +7 位作者 许兆君 陈丹 毛永江 刘坤 陈亮 王杏龙 杨章平 杨利国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奶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以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奶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2480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产犊季节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的数据,分析...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奶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以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奶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2480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产犊季节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的数据,分析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显著影响305天脂肪产量(0.01<P<0.05),春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长(358±10d),而冬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短(299±18d),春季与夏季产犊奶牛的全泌乳期产奶量显著高于秋季、冬季产犊奶牛(P<0.05),夏季产犊奶牛305d脂肪产量最高。[结论]综合各产犊季节样本量及相应泌乳性能,认为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最适宜产犊季节为夏末秋初,此时泌乳性能最好。该结果对同类地区引进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繁殖与生产管理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系进口荷斯坦牛 产犊季节 泌乳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