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5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双一流”建设的研究生招生改革实践探讨——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欣 《大学教育》 2022年第5期249-251,共3页
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突出特征,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双一流”建设战略部署的推进,对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化和转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为例,探讨面对这一... 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突出特征,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双一流”建设战略部署的推进,对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化和转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为例,探讨面对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如何从招生等关键环节和要素入手进行改革和实践,逐步破除阻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系列不利因素,为适应“双一流”建设的发展规律,实现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研究生教育 二级学院 改革实践
下载PDF
创新大学生党支部活动开展形式的探索——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大学生党建工作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金帅 《改革与开放》 2017年第6期104-105,共2页
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是发挥高校党组织战斗堡垒的重要阵地,针对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在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学习形式和实践形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党员的现实需求,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创... 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是发挥高校党组织战斗堡垒的重要阵地,针对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在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学习形式和实践形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党员的现实需求,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创新在调动大学生党员积极性以及支部建设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形式开展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志愿服务能够让大学生党员自觉提升党性修养,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党支部活动 创新
下载PDF
一流学科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3
作者 何寿鹏 董晓玲 张宏荣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92-98,共7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一流学科服务乡村振兴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当务之急。一流学科通过培养优秀人才来建设美丽乡村,从而实现共同富裕。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乡村创新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一流学科服务乡村振兴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当务之急。一流学科通过培养优秀人才来建设美丽乡村,从而实现共同富裕。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乡村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高等教育的必然反映、耕读文化的价值本源。简要而言,一流学科通过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生培养并进、科学研究投入与经费保障并重、成果转化与服务创新并行来加强乡土人才培养、提升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乡村经济活力、促进乡村社会文化繁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乡村振兴 价值意蕴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与实践——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周靖靖 罗杰 +4 位作者 梅莉 王鹏程 张卓文 佃袁勇 张金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7期249-251,共3页
指出了林学专业综合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以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综合实习为例,针对问题,对优化实习内容、基地建设、组织管理和考核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内容上整合实习内容、编写实习指南、突出林业信息技术及开展林业技能竞赛,提出... 指出了林学专业综合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以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综合实习为例,针对问题,对优化实习内容、基地建设、组织管理和考核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内容上整合实习内容、编写实习指南、突出林业信息技术及开展林业技能竞赛,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付诸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好评。这些措施能够适应当前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可行性、创新性特点,旨在对我国高等林业院校林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实习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学 综合实习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校园生境类型与鸟类多样性关联性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5
作者 李新月 颜奕翔 +3 位作者 崔恫恺 李丹荷 罗琦 吴昌广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29-36,共8页
大学校园能提供丰富的鸟类生境,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热点地区。为探究不同生境类型鸟类多样性的差异,本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构建大学校园生境分类体系,于2022年12月—2023年6月采用样线法进行校园鸟类多样性调查,记录到鸟种6... 大学校园能提供丰富的鸟类生境,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热点地区。为探究不同生境类型鸟类多样性的差异,本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构建大学校园生境分类体系,于2022年12月—2023年6月采用样线法进行校园鸟类多样性调查,记录到鸟种66种,隶属15目35科。结果表明,近自然农林和水域生境的鸟类多度、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类型生境。从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来看,半人工休闲化生境和人工硬质界面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较为简单和稳定,但在大多数生境间均存在明显分化现象。生境中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结构是决定鸟类多样性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关于校园空间建设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校园生态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境类型 鸟类 校园
下载PDF
园艺学实验改革与实践探索——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金智 胡春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1期254-256,共3页
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园艺学实验面临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付诸实践,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表明这些改革措施能够适应当前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改革和实践... 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园艺学实验面临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付诸实践,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表明这些改革措施能够适应当前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改革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实验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与探索——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科实验室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袁芳亭 方燕妮 +1 位作者 张红艳 周继荣 《黑龙江科学》 2022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为实现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行,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科实验室为例,指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实施实验室分类管理,做好常态化安全检查和监督管理,完善设施,精细化危险化学品的日常管... 为实现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行,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科实验室为例,指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实施实验室分类管理,做好常态化安全检查和监督管理,完善设施,精细化危险化学品的日常管理,加强实验室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以建立服务优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实验教学实践创新和科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安全管理 实践与探索
下载PDF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1
8
作者 余志 陈玉琼 +3 位作者 邓俊涛 倪德江 秦喜秀 吴虹 《高教学刊》 2017年第8期70-72,共3页
文章从实践教学现状,特色课程设置的目的与实施过程,与之配套考评模式和实践基地建设模式,以及教学实践新发展方向几个方面探讨了华中农业大学茶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茶文化艺术节"与"茶学创业实践"... 文章从实践教学现状,特色课程设置的目的与实施过程,与之配套考评模式和实践基地建设模式,以及教学实践新发展方向几个方面探讨了华中农业大学茶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茶文化艺术节"与"茶学创业实践"作为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课程内容,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学 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华中农业大学校园环境质量两级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卓文 冯小虎 +1 位作者 许晖 徐娟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77-81,共5页
 在分层抽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华中农业大学校园环境质量主观评价因子进行了具体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对"校内的交通体系"和"文娱场所适用性"...  在分层抽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华中农业大学校园环境质量主观评价因子进行了具体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对"校内的交通体系"和"文娱场所适用性"等因子的评价结果有显著差异,而对其它因子的评价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总体环境品质"、"宿舍适用性评价"和"到教室时间满意度"等因子的评价结果有显著差异,而对其它因子的评价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大多数因子的评价结果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因子分析结果为:对23个因子进行旋转因子分析从而得到主成分,并依次命名为交通可达性因子、总体环境意象因子、建筑适用性因子、校园生活环境因子及物理环境因子.模糊评价结果表明:该校的环境质量主观评定等级为"一般"至"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校园环境质量 方差分析 因子分析 模糊评判 华中农业大学
下载PDF
基于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鲁满新 刘彬 冯国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1-123,共3页
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着就业流向严重不均衡等问题,文章在对华中农业大2006年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强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社会需求导向、将就业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等三方面,提出了改善研究生就业状... 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着就业流向严重不均衡等问题,文章在对华中农业大2006年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强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社会需求导向、将就业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等三方面,提出了改善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农业大学 研究生 就业
下载PDF
撷校园文化创环境特色——华中农业大学绿地规划 被引量:33
11
作者 裘鸿菲 高翅 吴雪飞 《中国园林》 2000年第2期60-62,共3页
华中农业大学绿地规划以校园文化为主脉 ,校园自然环境为依托 ,在因借自然、因地制宜的基础上 ,塑造了一个校园环境突出、生态效益良好。
关键词 校园文化 绿地 生态环境 园林式校园
下载PDF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与教学模式构建及创新--以华中农业大学茶学实践教学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玉琼 倪德江 +4 位作者 余志 郭飞 赵华 王璞 王明乐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0期64-67,共4页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针对实践教学基地存在的问题,该文以华中农业大学茶学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例,阐述研产教融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茶学实践教学平台的系列举措及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该教学...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针对实践教学基地存在的问题,该文以华中农业大学茶学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例,阐述研产教融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茶学实践教学平台的系列举措及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该教学平台和模式为锻炼和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较好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学 研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宿舍实证调查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秀红 刘彬 鲁满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564-568,共5页
大学研究生宿舍是研究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逐渐成为高等院校的一大主体,研究生宿舍文化日渐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硬件条... 大学研究生宿舍是研究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逐渐成为高等院校的一大主体,研究生宿舍文化日渐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硬件条件;加强科学管理,努力推进自律互助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积极营造和谐上进的社交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研究生 宿舍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 以人为本
下载PDF
园林树木栽培学系列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要妹 舒常庆 +1 位作者 周靖靖 王滑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02-105,共4页
针对当前高校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园林树木栽培学系列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具体作法包括把“纸质教材+传统PPT教学模式”改进为“新形态教材+MOOC”教学资源形式、设计“三级三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搭建... 针对当前高校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园林树木栽培学系列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具体作法包括把“纸质教材+传统PPT教学模式”改进为“新形态教材+MOOC”教学资源形式、设计“三级三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搭建“三位一体”全方位实践创新平台。对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木栽培学 教材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慧林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佃袁勇 周靖靖 +2 位作者 王鹏程 周志翔 滕明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2期172-176,共5页
随着“互联网+”新经济模式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成为各个行业新的发展契机。随着“智慧林业”的提出,智慧林业人才培养被纳入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本文在调研就业市场对智慧林业人才的需求、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 随着“互联网+”新经济模式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成为各个行业新的发展契机。随着“智慧林业”的提出,智慧林业人才培养被纳入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本文在调研就业市场对智慧林业人才的需求、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18所林业院校中林学专业关于信息技术类相关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情况,并以华中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的智慧林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基于智慧林业人才核心技能需求,提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慧林业人才培养思路和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学 智慧林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蔬菜学专业实习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16
作者 杨文杰 聂碧华 陈炯炯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23期164-167,共4页
蔬菜学专业实习是园艺专业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新农科背景下,华中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实习课程组针对蔬菜学专业实习课程的特点,探索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劳动教育“三位一体”的蔬菜学专业实习的课程思政教... 蔬菜学专业实习是园艺专业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新农科背景下,华中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实习课程组针对蔬菜学专业实习课程的特点,探索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劳动教育“三位一体”的蔬菜学专业实习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应用于不同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实习,使学生专业知识和思想修养得到全面培养,实现“三全育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学 园艺专业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全人教育目标下的风景园林专业“情·境育人”培养体系——华中农业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翅 杜雁 +1 位作者 吴雪飞 张斌 《风景园林》 2018年第A01期9-12,共4页
以全人教育为目标,依据人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提出将认知与情感、专业与情操、教育与文化综合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的"情·境育人"风景园林教育思想,构建了思想情操培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知、情、景、境&qu... 以全人教育为目标,依据人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提出将认知与情感、专业与情操、教育与文化综合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的"情·境育人"风景园林教育思想,构建了思想情操培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知、情、景、境"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生境·画境·意境"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和梯度上升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注重体悟和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和多层次的情境创设。通过改革基层教学单位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将思想情操培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索实践与教书育人、思想情感教育与专业教育、成人与成才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全人教育 华中农业大学 本科教育体系
下载PDF
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开展“户外游憩设计”课程教学——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18
作者 刘文平 《中国林业教育》 2018年第1期56-59,共4页
"户外游憩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的特色选修课,其课程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设计理论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华中农业大学"户外游憩设计"课程教学为例,提出了"游憩场景认知—游憩理论引入—游憩主题辩... "户外游憩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的特色选修课,其课程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设计理论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华中农业大学"户外游憩设计"课程教学为例,提出了"游憩场景认知—游憩理论引入—游憩主题辩思—游憩设计拓展"教学框架,探讨了运用体验式和情景式教学进行游憩场景认知、运用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进行游憩理论学习、运用研究式和讨论式教学开展游憩主题辩思以及运用任务式和自主式教学开展游憩设计拓展等多元教学方法。最后,从理论学习、课程实践效果、课程论文质量及课后学生反馈等方面阐明了课程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游憩 游憩设计 多元教学方法
下载PDF
林学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梅莉 周志翔 +1 位作者 王鹏程 徐永荣 《中国林业教育》 2012年第6期9-13,共5页
专业认同感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等。提高林学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对培养符合新时期林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华中农业大学林学专业247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的有关专业认同感和就业倾向... 专业认同感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等。提高林学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对培养符合新时期林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华中农业大学林学专业247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的有关专业认同感和就业倾向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林学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偏低,从事与林学专业相关工作的就业意向也较低。林学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感较低主要是受专业调剂、就业前景、社会舆论和风气等因素的影响。而提高林学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是涉及多个层面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学生的层面,应主动培养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在教师的层面,应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影响和帮助大学生提高专业认同感;在学校的层面,应为提高林学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感做好宣传和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学专业 专业认同感 就业倾向 问卷调查
下载PDF
果树学科服务产业扶贫的实践探索与模式探究——基于华中农业大学柑橘团队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兰涵旗 邓秀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共7页
产业发展是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果树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产业扶贫中具有不与粮棉争地、开发自然禀赋、符合精准要求、生态环境受益等比较优势。总结了果树产业扶贫的实践探索,包括坚持短期见效与长... 产业发展是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果树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产业扶贫中具有不与粮棉争地、开发自然禀赋、符合精准要求、生态环境受益等比较优势。总结了果树产业扶贫的实践探索,包括坚持短期见效与长远受益相统一、坚持育种与育人相统一、坚持技术可行与经济可行相统一、坚持做特产品和做优支撑相统一、坚持问题驱动与科技引领相统一。最后,凝练出果树学科服务产业扶贫的基本范式,建议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好果品生长技术系统、"政府-高校-农户-市场"社会系统和果树学科支持系统,推动果树学科发展与产业发展相融共生、协调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学科 产业 扶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